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百科 » 炒麵糊疙瘩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炒麵糊疙瘩

發布時間: 2022-03-01 02:30:29

❶ 怎樣炒麵沒有圪塔兒

我們炒麵的時候可能都會遇到一個問題,為什麼我自己炒的面黏糊糊的,要麼是粘鍋要麼是沒味道,要麼就是口感超級不好,其實炒麵也是需要技巧的,愛米給大家總結了8個技巧,大家一定要掌握哦,這樣炒出來的面才是美味而且不粘鍋!
1. 鍋的種類選擇
可能大家在炒麵的時候,畢竟在家裡,大部分直接就是去炒菜鍋里直接炒,其實最好大家可以用一些不粘鍋來炒麵,這種鍋不僅好清洗而且也可以讓面更好地受熱,所以鍋方面我們推薦使用不粘鍋。
2. 鍋必須要干凈!
這里我們要注意炒麵的時候我們的鍋必須得特別干凈才行,因為如果有一點雜質都會影響炒麵的味道和外觀,而且可能還會讓你的炒麵粘鍋!
3. 多油
想要炒麵炒的好,那就多放油,炒麵可和我們平時的炒飯不一樣了,我們必須放很多油才能達到不粘鍋的效果,但是炒飯就不一樣了,炒飯油多了會很油膩。
4.熱了鍋放冷油再往裡放面條
為什麼要這么操作呢?我想大家大部分人都是熱了油鍋然後再下面開始炒,其實這會讓面因為突然溫度變高而和鍋粘到一起,而且這種還可能讓面炒糊。
4. 先放菜再放面
我們炒麵炒的不僅僅是面,當然還有菜作為陪伴,在炒麵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先放菜再放面,因為不僅菜可以吸收調料的味道,面也可以充分吸收到我們這些菜的味道,這樣做才是最正確的。
6開大火
炒麵我們要注意火候一定要用大火!大火炒的面才是最棒的,口感也是最棒的,而且我們不用擔心面會糊,一定要翻炒起來。
7. 加蚝油
這個是愛米的經驗所得了,愛米發現炒麵的時候加上一些耗油真的是很美味,大家可以試一試,味道是一絕。
8. 顏色豐富
我們炒麵的時候不能只單調地選取一兩種菜,我們可以加上一些雞蛋,或者是一些肉包括一些胡蘿卜和豆芽之類的蔬菜,這樣才能色香味都具備,看著都有食慾呢!

❷ 麵糊的做法

1、面水比例在1:1.3左右。手法熟練的干一些,新手水加多一些。在水尚是涼水的時候,邊用手抓著麵粉,慢慢倒入涼水鍋里,同時用筷子順著一個方向慢慢攪動水,讓麵粉充分溶解在涼水裡

、開小火,隨著水溫逐漸上升,水裡的麵粉全部溶解到水裡。此時水的顏色是白色的,就跟家裡做飯,做疙瘩湯時候的那種水的顏色類似。但是千萬不能做出疙瘩湯的疙瘩,那就糟糕了

3、手上的筷子一直順著固定的方向攪動麵粉,不能停止,攪拌速度要均勻。就跟大廚做飯時候的收汁兒是一個意思。溶解的麵粉隨著水分蒸發,能看到麵粉的濃度越來越濃

4、水分大約吸收一小半的時候,肉眼能看到麵粉起了一些小泡泡出來,咕嘟咕嘟的樣子,從現在開始,就是麵粉向漿糊轉變的過程了。用筷子挑起來,能看到拉起的絲兒。

5、最後麵糊都粘稠到一起了,自己能感覺到,即使順著同一個方向攪動,都開始費力氣了攪拌能粘筷子就可以用了。可適當調整,效果一般是如白粥狀。若是用來炸肉類的,麵糊要稠些,容易沾上。

❸ 怎麼做麵疙瘩

1:疙瘩湯的用料很簡單:麵粉、蔥、蒜、蕃茄、雞蛋

用料處理:
麵粉做成麵疙瘩,這一步很重要哦!做成疙瘩,可不是面塊塊呀。
小魚的做法就是把麵粉放進一個小碗里,拿一雙筷子,水龍頭開開,但要很小.水。一滴一滴地滴到碗里,這時就要用筷子不停地攪動。如果水太多就先關了水龍頭快速攪拌。
蕃茄切成小塊,自己覺得合適就行。大蒜和蔥都切成丁。
蛋要打散。

做法:
燒開油,放入蔥花,炒出香味就放剛才切好的蕃茄。翻炒一下。再入入蒜丁炒。接著放入老抽(老抽多少關繫到成品的顏色深淺)鹽、放入適量的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放入蛋花。用筷子向同一方向攪拌,最後放入攪好的麵疙瘩,再煮一下加入味精就行了。注意放進麵疙瘩以後也要攪拌一下以妨粘鍋哦 2:三鮮滴:。麵粉1杯
。西紅柿1個
。雞蛋1隻
。蔥1根
。鹽
。糖
。白鬍椒粉
。香油
。雞湯3杯
。水7湯匙

准備工作:

1。西紅柿切小塊。
2。雞蛋打散,加少量鹽。
3。蔥切蓉。

做麵疙瘩:

1。麵粉和半茶匙鹽放入容器。
2。把7湯匙水一勺勺撒入容器,邊撒邊慢慢攪勻。 要攪到沒有乾粉,最好粉團同樣大小。

放湯:

1。燒開3杯雞湯。
2。放入...
3:我做的是西紅柿疙瘩湯 因為我爸 愛吃酸口的
准備一個西紅柿 少許香菜 少許蔥花

燒開水的同時 准備麵疙瘩 打麵疙瘩一直不是我的長項 第一次用手打疙瘩 結果弄得手上沾滿了麵糊 第二次用筷子打疙瘩 結果筷子上沾滿了麵糊 但不管怎麼說自己想辦法揪出麵疙瘩就行了 有一點注意:麵疙瘩不要太小 太小沒嚼頭 但也不能太大 太大不容易熟 栗子大小的疙瘩最好啦

水開了先下西紅柿 然後下麵疙瘩 我爸喜歡清湯 所以我一般不會把盆里的麵粉到進去 大火 加鹽 也就是2分鍾左右 疙瘩就熟了 嘗嘗湯口鹹淡 少加一點醋 一定要少 因為有西紅柿 湯已經有點酸味了 自己調整吧 如果酸咸合適就可以了 加蔥花和味素提鮮

大海碗盛出 灑一點點香菜 加一滴香油 呵呵~~~~噴噴香 吃吧~~~~~~~~~~~~~~~~~~ 3;原料:麵粉、雞肉、青椒、紅椒調料:鹽、蔥段、薑片、干辣椒、蒜瓣,醬油、花椒、草果、桂丁、植物油製作步驟:1、和面。兩碗麵粉加入小半勺鹽,按同一個方向,用筷子一邊攪拌一邊加水和面,和好面後,蓋上蓋醒15分鍾。2、氽雞肉。雞肉剁成塊。鍋置火上,加入清水,放入雞肉塊,大火燒開,放入兩個蔥段和兩片姜,撇掉血水和雜質氽至雞肉變色後,關水取出。3、撥麵疙瘩。鍋置火上,入水燒開,用筷子蘸一蘸水,將面撥成小疙瘩狀入鍋中,攪拌一下撈出,過一過涼水,控干水分。4、雞肉炒麵疙瘩。鍋置火上,入油燒熱,放入姜和干辣椒煸炒出味,放入雞肉、蒜,烹醬油,再放入用花椒、草果、桂丁做成的調料包,繼續煸炒入味,加水,小火燜20分鍾,加鹽,取出調料包,放入干辣椒、青紅椒炒軟後,下麵疙瘩,拌勻即可。 還有很多很多啦 。。。。祝你吃好喲。。。

❹ 疙瘩湯糊了還能吃嗎

疙瘩湯糊了還能吃嗎,這個口味已經不好了,建議你倒掉,重新再煮。

❺ 我炒的油茶麵為什麼有生麵疙瘩呢

看到這個題目,就想起了那快要被遺忘和消失的美食「油茶麵」,也就想起了記憶中的美好味道,尤其是老媽炒的油茶麵,拿滾燙的熱水一沖一攪,香味撲鼻而來,喝起來,細膩,柔軟,醇厚,能夠瞬間溫暖了人心,存在記憶里的美好感覺總也丟不掉,所以很高興分享這道美食「油茶麵」。

❻ 怎麼做炒麵不是炒麵條哦,據說這個對胃病有好處

麵粉先在鍋里蒸一下,晾涼,用平底鍋,放一點點油,(也可以不放油)之後直接把麵粉到進去翻炒,火要小火,麵粉變成微微的黃色,有香香的味道就可以了。別吃太多,容易上火。

❼ 麵糊塗怎麼做好吃

麵糊塗,或者就叫糊塗,我覺得其實它應該算作粥湯類的。反正是各種蔬菜和面條一起煮了,還要放饊子碎、香菜、豆腐皮絲等,類似於玉米麵糊糊做的河北的「和子飯」。說到這兒,您糊塗了沒有?在河南,不管叫不叫糊塗,很多稀的小吃都是糊里糊塗的。比如胡辣湯,糊里糊塗;比如豆沫,糊里糊塗;再比如,就是這個辣椒麵糊塗了。

辣椒麵糊塗正規的叫法是「老面饅頭蘸糊塗」,我是在濮陽貴合園吃的。做法也不算復雜,鍋上火入底油,放入蔥花和干辣椒炸至微糊並出香,加入五花肉粒煸香,添少許高湯,下入白菜絲和泡好的圓粉條,加上鹽、味精、雞粉、老抽、蚝油、十三香、油辣椒圈等調料燒開。另將炒麵加水攪成糊,倒入鍋中勾濃稠芡,盛入碗中,麵糊塗就做好了。上桌給客人吃的時候,再配上質感實在的老面饅頭即可。

這道小吃,鄉土氣息濃厚,老面饅頭噴香,蘸上麵糊塗或者把饅頭掰成小塊泡進糊塗里,味道咸香濃郁,微辣爽口,十分下飯。

其實在中國,「糊塗」在很多時候是很有深意的一個詞。老百姓的話就叫「揣著明白裝糊塗」,這關鍵看你什麼時候裝。季羨林大師的解釋就更上一層樓了。據說有次重要人物去看望他,說他寫的文章很好,說的都是真話。季老說:「要說真話,不講假話。假話全不講,真話不全講,」並且還加了一句:「就是不一定要把所有的話都說出來,但說出來的一定是真話。」你看,大師就是大師,看事情看得非常明白。

說到這種「糊塗文化」,亘古至今有一絕的應該是鄭板橋的「難得糊塗」。老先生說:「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退一步放一著,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這是一種修行了,境界更高。

老先生的糊塗也有境界很高但平民百姓夠得著的。袁枚《隨園食單》里有一道「鴨糊塗」,據說和鄭板橋有很大的關系。這鴨糊塗怎麼做?袁枚說得很清楚:「鴨糊塗用肥鴨,白煮八分熟,冷定去骨,拆成天然不方不圓之塊,下原湯內煨,加鹽三錢、酒半斤,捶碎山葯,同下鍋作纖臨煨爛時,再加薑末、香章、蔥花。如要濃湯,加放粉纖。以芋代山葯亦妙。」「粉纖」就是粉芡,勾芡是也。今天在南京等地還能吃到鴨糊塗這道菜,做法與袁枚的描寫類似。

鴨糊塗的玄妙,在於主料不方不圓,味道不濃不淡,形態似羹非羹,似湯非湯,加上山葯經切碎煨煮,也呈糊狀,看起來真的是一片糊塗,可是又不是真的糊塗,在多料混合之中,達到濃淡均衡之質,嘗出五味調和之妙,是真的「難得糊塗」啊!

❽ 怎樣在家做白麵粉炒麵

前提是准備好基本的炒麵工具。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想做炒麵,必須使用大鐵鍋,還得用小火慢熬,木棍不能填在鍋里,一燃起來,火勢不能控制,但脫粒的玉米棒和豆穰兒都行。

還要選擇平底鏟子,平鏟子能方便快速的翻炒麵粉,還能一鏟到底,直觸鍋底,以防麵粉炒熰粘鍋,最關鍵的作用是還能在翻面的過程中壓碎粉疙瘩,使疙瘩重新以麵粉的形式入炒,還能防止麵粉變熰。

用面的時候也有量的講究,鍋是挺大的,但是不能像熬紅薯米湯一樣多加米和紅薯,材料越多,熬出來的粥好喝。在炒麵時,一次最好用一瓢半的面下鍋,這樣的量能保證每粒麵粉都能得到最好的翻炒,都能和熱鍋面有直接的接觸,使得入鍋的麵粉能獲得均等的機會,完成自己蛻變,實現自己的價值,讓喝到的人感到暖暖的幸福。

麵粉入鍋以後,要格外的小心,這是炒麵成功的重要環節。要用平底鏟子不停地翻炒,因為麵粉最怕炒熰,一個不小心,鍋底熰了,整鍋的炒麵也就毀了。此時還需燒火工的配合,要使火苗一直以慢火延續的燃下去,直到炒麵出鍋。

這個過程是漫長的,也是考驗人耐心和燒火技巧的時候,大家都以為燒火很簡單,只要一直填柴火就行,其實不然,需要技巧和感覺。需要一個人和鍋里的飯建立某種微妙的聯系,想像著自己就是鍋里食物的,不用計算時間,也不用藉助其他工具,塞柴火的手停了,食物也燒到了最合適的溫度,也是自己想吃的味道。這道工序完成,炒麵也就完成80%。

判斷炒麵炒好的標准就是看炒麵的顏色。當麵粉由白色變成棕色再到暗紅色,俗稱膠泥色的時候,炒麵就可以出鍋了。把炒麵盛出大鐵鍋的時候也要小心,速度一定要快。不然,顏色就要變了,還有可能糊掉。農家廚房最常用的也是最適合晾曬食物的用高粱莛納的鍋拍就登場了,可以把剛出鍋的炒麵均攤在鍋拍上。

炒麵出鍋以後還不算完,這只是完成了整個過程的90%。還有一個容易遺漏的過程,就是撣面。再小心,也會有因水汽而凝結的炒麵疙瘩。細簺鑼是撣面的御用廚具,最後撣出來的疙瘩可以用擀麵杖給碾碎,還可以服用,至此,炒麵的製作過程也結束了。

等炒麵的溫度冷卻下來,就可以燙炒麵糊塗了。燙炒麵也有技巧,需要先放炒麵後放水,還要求邊倒水邊用筷子攪拌,這樣炒麵的香氣就能溢出來了,這樣燙出來的炒麵才是一碗真正的炒麵,更能勾起你的食慾

❾ 我炒的油茶麵為什麼有生麵疙瘩

「油茶麵」里沒有茶卻被叫做茶,沒有喝過的朋友,一定覺得很奇怪,油茶麵有的地方叫「油炒麵」,有的地方叫「茶湯面」,而我們這兒把它叫做「炒麵」,看到「炒麵」是不是就明白了,顧名思義,這個過程就是用油把麵粉炒熟的過程,然後加上喜歡吃的配料,例如花生,芝麻,核桃仁等堅果仁,也可以加入些葡萄乾等的乾果,加糖調味,用熱水沖開,調成濃稠細膩,香味醇厚的麵糊糊,入口滑滑的,香香的,甜甜的,越喝越想喝。「油茶麵」可甜可咸,當然也可以加鹽做成咸口的。

【溫馨提示】

(1)炒麵粉時,花生油的用量我只是推薦量,大家可根據自己喜好來增減。

(2)油茶麵里搭配的配料,例如堅果類或者果乾類,大家可以自行搭配,放入自己喜歡的食材即可。

(3)糖的用量也可按自己的情況自行增減,可以不用提前拌在炒好的麵粉里,最後用熱水把油茶麵沖好拌好時,喝時再放上適量的白糖拌勻就可以了。

(4)「油茶麵」可以做成咸口的,加上堅果,把糖換成鹽即可。

(5)做好的「油茶麵」放涼後盛入保鮮盒中密封保存,隨喝隨取,非常方便,特別是早上,舀上兩勺用熱水一沖,再配上一根油條或麻花,就是一份美味營養的早餐。

❿ 那種超市裡賣的,沖著喝的炒麵怎麼做的

把麵粉放到鍋里用小火不停翻炒,炒至金黃色,出香味就可以了。再加入適量的熟芝麻,熟的花生碎,核桃碎味道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