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疙瘩的意思是啥啊!!!!
疙瘩
網路名片
疙瘩,gē da ,一方面指皮膚上突起或肌肉上結成的小硬塊,另一方面也指人思想上的矛盾、疑慮、問題等。
目錄
詞語釋義
相關詞語
小吃
菜餚
相關電影
相關疾病
編輯本段詞語釋義
疙瘩 1.[a swelling on the skin;pimple;lump]∶皮膚上突起或肌肉上結成的小硬塊 長長的臉兒,一臉疙瘩。——《老殘游記》 相關影視劇《疙瘩奇事》
2.[lump;knot]∶小球形或塊狀物 麵疙瘩 餓了有烤火排,有酸奶疙瘩。——《天山景物記》 3.特指結子。 4.方言。指某一處所或時間。 5.堆;塊。 6.矛盾。 7.疑慮,問題 8.[a knot in one』s heart;hang-up]∶喻指不易解決的問題 思想上的疙瘩一解,他感到輕松多了
編輯本段相關詞語
小狀圓形物體,比如雞皮疙瘩, 還有東北方言方塊疙瘩說的是方塊Q 麵疙瘩
青春豆又稱做為青春美麗疙瘩豆 雞皮疙瘩 [gooseflesh] 由於受到驚嚇或寒冷在人的皮膚上出現的類似雞皮上的小疙瘩 風疙瘩 1.蕁麻疹。又名風疹塊。 老疙瘩 [the youngest son or daughter] 〈方〉∶最小的兒子或女兒 寶貝疙瘩(寶貝疙瘩) 對心愛的人或珍貴東西的昵稱。如:每一發子彈都是寶貝疙瘩啊! 鬼風疙瘩 guǐfēnggēda [urticaria; hives] 〈方〉∶蕁麻疹 一疙瘩 方言。猶一堆,一塊。《中國民間故事選·紅纓大刀》:「後邊一疙瘩一疙瘩的洋毛子,連追帶趕。」 老舍 《駱駝祥子》十二:「 老程 有三十多歲,臉上與身上的肉都一疙瘩一塊的。」 樹疙瘩(樹疙瘩) 樹木砍伐後留下的根部。如:他趕車上山去刨樹疙瘩。 冤疙瘩 猶冤家。 張保真 《小先生》:「舊社會里,俺村婦女結下了好幾對冤疙瘩,而今都解了。」 疙里疙瘩 1.亦作"疙疙瘩瘩"。2.粗糙,不平滑。3.不流暢;不順利。 老實疙瘩 lǎoshigēda [honest and trustworthy person]〈方〉∶忠厚老實的人 土疙瘩;土圪ń tǔgēda;tǔgēda [lump of earth] 〈方〉∶土結成的塊狀物 方言: 疙瘩蛋 西指思路不清,不明事理。
編輯本段小吃
炒疙瘩是北京特有的一種麵食品。製作過程中煮炒兼用。炒疙瘩顏色焦黃,配上綠葉鮮菜,黃綠相間。吃起來又綿軟又有勁,越嚼越香。 炒疙瘩的創始人是北京和平門外臧家橋附近的穆老太太和她的女兒。 民國初年,母女倆開了個飯鋪,取名「廣福館。」由於本小利微,飯菜平常,生意很不景氣。有一天,只合了十斤飴烙面,賣了一天,臨到關門時還剩下了五、六斤。母女倆正發愁,忽然想起了一個主意。她放平案板,把剩餘的飴烙面拿過來重新揉過,然後揪成比疙瘩骰子略大一點的小疙瘩,下到開水鍋中煮熟,撈出後攤在陰涼處。當晚,母女倆就用這些熟麵疙瘩加了些青菜炒著吃,沒想到口味特別好。她們邊吃邊商量,決定在原經營品種的基礎上再添上這道新的麵食,起名叫「炒疙瘩」。 第二天,由於「炒疙瘩」味道香鮮,價格便宜,新老主顧都來爭相品嘗。五、六斤麵疙瘩,只一會兒功夫就賣光了。 炒疙瘩問世以後,最初來吃的大多是勞動人民。後來由於越做越好,越賣越有名,許多社會名流也慕名而來,一嘗為快。從此,別開生面的炒疙瘩,以它獨特的風格為中國麵食增添了新的花樣,一直受到人民的歡迎 [1]
編輯本段菜餚
(一)疙瘩湯 gēdatāng [dough drop soup] 帶湯的麵食,將麵粉用水拌成麵疙瘩,放入開水鍋中,煮熟連湯吃 (二)麵疙瘩 miàngēda [doughball] 小塊面團,通常和肉片或蔬菜共同烹煮 營養與作法簡介 疙瘩湯里的湯可以是清水或排骨湯、魚湯、骨頭湯等。從飲食健康的角度而言,疙瘩湯更適合晚餐食用,因為麵食類容易消化。 疙瘩湯可以做成素的蔬菜疙瘩湯,也可以做成有肉的葷疙瘩湯。用雞蛋、肉類等做成的疙瘩湯特別適合腦力工作者,可以補充蛋白質。而對於身體虛弱、消化功能較差的人來說,更適合清淡的、素的疙瘩湯,以雞蛋、油麥菜、西紅柿為主,既有色彩,增進食慾,又營養豐富、利於消化吸收。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纖維素,能改變由於多食動物性食品而呈現的酸性體質,有助於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對於食慾不振或經常有應酬喝酒的人也比較適合喝素疙瘩湯,而有肉的疙瘩湯會增加肝臟的負擔。 疙瘩湯的營養價值在於,麵粉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族,在酸性環境中,維生素B1是比較穩定的,但加鹼做麵食時,這種穩定性會受到破壞。煮麵條時,大量的營養素會流失到面湯中,煮餃子時,也會使部分營養素流失。而疙瘩湯可以使麵粉中的多種營養素保存在湯中,可以很好地避免麵食中營養的損失。所謂「原湯化原食」,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疙瘩湯的具體做法是:1.鍋燒熱後,加少許植物油燒熱,將肉絲先放入鍋內煸炒,再放入香菇絲煸炒至出香味(如果是素疙瘩湯就直接煸炒香菇絲,再把切好的西紅柿煸炒),然後加兩碗水(或排骨湯、魚湯、骨頭湯)燒開。2.半碗麵粉用涼水調成細細的麵疙瘩備用。3.水燒開後,將麵疙瘩倒入鍋內煮沸,加蛋和蔬菜,再次煮沸後,放入蔥花,少許鹽調味,即可食用。 做麵疙瘩時,水要一點點地倒入碗內,做到邊倒水邊不停地攪拌,而且一定要用涼水,這樣麵疙瘩才會做得又小又細,入鍋即熟。疙瘩湯千萬不要煮得時間太長,否則不但顏色不好看,吃起來口感也很差。
編輯本段相關電影
07年最新四川方言喜劇大劇 節目名稱:疙瘩奇事 節目類型:電影 地區:中國 劇情概要: 該劇以「疙瘩」這個都市小人物及其三口之家的種種經歷,以喜劇的形式表現了四川大眾生活中的幽默、滑稽、搞笑的故事。本劇取材於普通市民的真實生活,且發生在你我身邊街頭巷尾的故事看起來親切。從不同側面揭示了這些司空見慣的事件的本質,在歡笑的同時引發觀眾的思考。
編輯本段相關疾病
疙瘩是怎樣造成的——疙瘩治療專欄 風疙瘩,即蕁麻疹(又俗稱"風團"、"風包")是是一種多發病。其發病率非常高,有人曾做過統計,全球約1/5人患過蕁麻疹。難怪有人把它稱為"皮膚科第一病"。根據發病原因和病症表現,分為慢性蕁麻疹和急性蕁麻疹。 疙瘩是怎樣造成的: 中醫認為:本病多因稟賦不耐,又食魚蝦等腥葷動風之物,或因飲食失節,胃腸實熱或因平素體虛,衛表不固,復感風熱、風寒之邪,郁於皮毛肌腠之間而發病,再有情志不遂,肝鬱不舒,氣機壅滯不暢,郁而化火灼傷陰血,致使陰血不足,復感風邪而誘發本病。 中醫葯治療蕁麻疹有很好的療效,即使不能發現過敏原,經過一段時間的中葯調理,也可以通過改善患者的過敏體質,使病情得到緩解。中葯治療蕁麻疹沒有專方專葯,而是要區別不同的情況,進行辨 證分型、立法處方。常見的證型有風熱證、風寒證、風濕證、胃腸濕 熱證、氣血兩虛證、沖任失調證等,各有不同的方葯治療。 患者在用葯的同時,還應該注意避免各種可能引起蕁麻疹的因素。如居室要清潔,不要鋪地毯,不要養花、養鳥、養貓、養狗,不要噴撒殺蟲劑及空氣清新劑、香水等。房間裝修後最好通風兩三個月後再入住。飲食可採用排除法,即每周試著吃一種動物蛋白類食物,如果風團沒有發生或加重,說明機體對這種食物不過敏,下周再換另一種。有其它慢性病也要積極治療。若對寒冷敏感,應在治療的同時增強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如從夏季起堅持用冷水洗臉、洗手,堅持體育鍛煉。日光引起的蕁麻疹一定要防曬。
㈡ 羅卜疙瘩湯的做法
蘿卜疙瘩湯做法一,
材料
兩個雞蛋,蘿卜
做法
第一步:舀半碗面並且往裡撒一點鹽(據說可以勁斗點),然後往裡一點點地倒涼水,最好是找個小鐵勺一邊倒一邊順時針攪拌面,很難徹底,留下點面跟兒沒關系,同時做上一鍋開水。
第二步:西紅柿兩三個(看著辦)切成丁,鐵鍋燒熱放油放姜然後把西紅柿炒爛後把開水倒進鐵鍋,根據口味往湯里放點醬油(之後就不用再放鹽了)
(剛才忘了一步,重要補充:水一開就下疙瘩,最好用手撒著下)
第三步:打一到兩個雞蛋,鍋里水開後讓打好的雞蛋小心一點點細細地流進湯里(猛了就毀了,千萬小心)
第四步:雞蛋都進湯了就關火,再放點香油和撒上點香菜或小蔥。
第五步:出鍋!!!
蘿卜疙瘩湯做法二,
材料
疙瘩湯的製作材料:主料:麵粉,蘿卜,西紅柿,雞蛋,青菜葉
做法:
1.取一個大碗,放入適量麵粉。水龍頭開到最細的水流,把面碗拿到水流下均勻地淋上幾秒鍾後關上水,麵粉沾水就會成團,耐心地用筷子把麵粉拌成大小適中的麵疙瘩。拌好後就撥到一邊,不要急著再加水,等確定碗里除了拌好的麵疙瘩以外就是乾麵粉,而沒有濕面團的時候,再淋一點點水重復上述過程,直到全部拌好。
2.油燒熱,放入西紅柿塊,蘿卜,出汁後,加開水,再燒開後加入拌好的麵疙瘩煮熟,可以加一點點生抽,最後放入打散的雞蛋液、青菜葉略煮,加胡椒粉、鹽和香油起鍋。
蘿卜疙瘩湯做法三
材料
"西紅柿 3顆","青蔥 3支","香菜 適量","雞蛋 3顆","中筋麵粉 約1杯","醬油 少許","香油 少許","鹽巴 適量","雞精粉(可省) 適量",
做法
1:(備料)將西紅柿切細塊將雞蛋打成散蛋將香菜切細段將青蔥切細段同時將蔥白蔥綠分開放
2:(滾湯底)將蔥白放入熱油中炒至香味四溢接著放入西紅柿細塊炒至微軟出汁後加入適量鹽巴亦可加入些許雞精粉拌炒均勻接著再分二至三次,加入700~800cc左右食用水,中火煮成湯底(等待湯煮開的時間可以製作麵疙瘩。)
3:(麵疙瘩)將中筋麵粉平攤在圓形淺盤中開最小流量ro水,以水滴流量慢慢滴進盤中右手持筷子以畫圓圈方式不停轉動,左手托著盤子,不時搖動盤子,使麵粉不結成過大塊面團面團會慢慢形成,一小團一小團不規則形狀,直徑約0.5-1cm的疙瘩面團(不用將麵粉通通拌成疙瘩,會留些麵粉一起加入湯底中。
4:(下疙瘩)湯底煮滾後關火,將疙瘩分散、分次慢慢加入輕輕攪拌後,靜置30秒,使疙瘩成形成形後,開中小火(不時輕輕撥動底部湯水以免疙瘩沾底)並煮至疙瘩湯滾後關火,再下蛋液
5:(下蛋液)以畫圓圈方式加入蛋液靜置20-30秒後開小火(這樣蛋花才會成形,可以提升口感層次)待蛋液慢慢形成蛋花塊狀才可慢慢攪拌
6:(提香)最後放入蔥綠香菜攪拌均勻再加入少許醬油、香油,就完成羅!
7:(上桌啦)
㈢ 玉米麵疙瘩的鹵怎麼做
做法一 1.制疙瘩。麵粉加水和成較硬的面團,切成比黃豆粒略大的圓疙瘩放入沸水鍋內,並用鐵鏟貼鍋底順一個方向攪動 ,每隔l一2分鍾攪一次,防止疙瘩沉底燒糊 ,並隨時把粘在一起的疙瘩撥散,開鍋後再煮3一5分鍾,當疙瘩全部浮起後,隨即接出放入涼水盆里過一下。 2.制輔料。將牛肉切末與青菜配好,下炒鍋炒約30秒鍾後,加醬油、醋、鹽再炒一下,加煮熟的疙瘩翻炒,約炒30秒鍾,加鮮菜,待醬油等水分全浸入疙瘩即成。以熱食為好。 做法二 材料:乾麵粉,菠菜,豌豆或青豆,胡蘿卜,五花肉,油,蔥花,薑末,醬油,蒜片,鹽 製作過程: 1.把面和得稍微硬一點,揉好放一邊餳著。 2.把菠菜、胡蘿卜、五花肉等切成小丁,除肉外,分別將蔬菜過一遍油。 3.把面團擀成厚薄均勻的長形麵皮,用刀將麵皮等距切成條,撒上乾麵粉,使面條不致相互粘連。 4.把條狀的面條切成丁,撒上麵粉,和弄一下,面丁就成扁圓形的了,且不相互粘連。 5.把面丁放在屜籠上搖一搖,乾麵粉就漏下去了。然後把面丁放進沸水裡煮,開鍋後點一次水,水開後把面丁撈出來過涼水,免得相互粘連。之後控水備用。 6.油熱了,放入用澱粉抓過的肉丁,肉丁變色後放蔥、姜,出香味後放醬油,翻炒均勻後放蔬菜丁,最後放麵疙瘩。 7.繼續翻炒,起鍋前加鹽和蒜。 ● 出鍋前放點青蒜段,跟麵疙瘩一樣大小。但為了防止串味,還是放入大蒜片。 ● 菜和面的比例一般是2∶3。 做法三 什錦炒疙瘩 主料:麵疙瘩 輔料:豬肉、萵筍、胡蘿卜、洋蔥、黃瓜、青椒、紫菜、雞蛋、蔥 調料:鹽、雞精、醬油、白糖 烹制方法: 1、坐鍋點火倒入水,將麵疙瘩放入煮熟取出待用,將萵筍、胡蘿卜、洋蔥、黃瓜、青椒分別切成丁; 2、坐鍋點火倒入油,將蔬菜丁放入鍋中煸炒一下取出,再放入蔥花、豬肉炒熟和蔬菜丁放置一起,坐鍋點火倒入油,放入蔥花、烹少許醬油,將煮好的麵疙瘩和炒好的蔬菜丁、豬肉一起倒入鍋中翻炒,加入鹽、雞精、白糖調味出鍋即可; 3、將煮麵疙瘩的湯倒入鍋中,開鍋後將雞蛋打散倒入鍋中,取一湯碗,放入紫菜、蔥、香菜、鹽、雞精,煮好的湯澆入碗中即可。
㈣ 馬鈴薯麵疙瘩的好吃做法
馬鈴薯麵疙瘩的好吃的做法。零食主廚藝煮熟了以後把它跟麵粉攪在一起,把它弄成稀泥,這樣做出的麵疙瘩就非常的好吃。
㈤ 蘿卜疙瘩怎麼做
【蘿卜疙瘩湯】下面說下製作步驟准備食材:綠蘿卜半塊、蝦皮1把、大蔥1節、雞回蛋1個、普通麵粉答100克
1、做這個湯我選用的是綠蘿卜,綠蘿卜口感脆,帶點微辣,不用去皮,營養都在皮上,把綠蘿卜清洗干凈,用刨絲工具擦成細絲,大蔥切蔥末備用
2、現在開始攪拌麵疙瘩,准備適量清水,邊倒水邊攪拌,水不要一次性加進去,把麵粉攪拌成沒有乾粉,如圖所示的小麵疙瘩即可
3、鍋中加底油,油熱加入蔥末和蝦皮炒出香味,加入兩大碗清水
4、水煮開後把麵疙瘩倒進去,用勺子多攪拌幾下,把麵疙瘩攪拌開,加入半勺鹽
5、開小火,再把綠蘿卜絲放進去,煮30秒
6、最後把雞蛋打散,沿著鍋邊倒進去,再攪拌兩下,最後倒入胡椒粉和適量雞精即可關火盛出,這款湯不上鏡,但是味道特別的棒
㈥ 疙瘩的引申義
疙瘩
小狀圓形物體,比如雞皮疙瘩,
還有東北方言方塊疙瘩說的是方塊Q
青春豆又稱做為青春美麗疙瘩豆
雞皮疙瘩 [gooseflesh] 由於受到驚嚇或寒冷在人的皮膚上出現的類似雞皮上的小疙瘩
風疙瘩 1.蕁麻疹。又名風疹塊。
老疙瘩 [the youngest son or daughter] 〈方〉∶最小的兒子或女兒 寶貝疙瘩(寶貝疙瘩) 對心愛的人或珍貴東西的昵稱。如:每一發子彈都是寶貝疙瘩啊!
鬼風疙瘩 guǐfēnggēda [urticaria; hives] 〈方〉∶蕁麻疹
一疙瘩 方言。猶一堆,一塊。《中國民間故事選·紅纓大刀》:「後邊一疙瘩一疙瘩的洋毛子,連追帶趕。」 老舍 《駱駝祥子》十二:「 老程 有三十多歲,臉上與身上的肉都一疙瘩一塊的。」
樹疙瘩(樹疙瘩) 樹木砍伐後留下的根部。如:他趕車上山去刨樹疙瘩。
冤疙瘩 猶冤家。 張保真 《小先生》:「舊社會里,俺村婦女結下了好幾對冤疙瘩,而今都解了。」
疙里疙瘩 1.亦作"疙疙瘩瘩"。2.粗糙,不平滑。3.不流暢;不順利。 老實疙瘩 lǎoshigēda [honest and trustworthy person]〈方〉∶忠厚老實的人
土疙瘩;土圪ń tǔgēda;tǔgēda [lump of earth] 〈方〉∶土結成的塊狀物
菜餚
(一)疙瘩湯 gēdatāng [dough drop soup] 帶湯的麵食,將麵粉用水拌成麵疙瘩,放入開水鍋中,煮熟連湯吃 (二)麵疙瘩 miàngēda [doughball] 小塊面團,通常和肉片或蔬菜共同烹煮 營養與作法簡介 疙瘩湯里的湯可以是清水或排骨湯、魚湯、骨頭湯等。從飲食健康的角度而言,疙瘩湯更適合晚餐食用,因為麵食類容易消化。 疙瘩湯可以做成素的蔬菜疙瘩湯,也可以做成有肉的葷疙瘩湯。用雞蛋、肉類等做成的疙瘩湯特別適合腦力工作者,可以補充蛋白質。而對於身體虛弱、消化功能較差的人來說,更適合清淡的、素的疙瘩湯,以雞蛋、油麥菜、西紅柿為主,既有色彩,增進食慾,又營養豐富、利於消化吸收。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纖維素,能改變由於多食動物性食品而呈現的酸性體質,有助於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對於食慾不振或經常有應酬喝酒的人也比較適合喝素疙瘩湯,而有肉的疙瘩湯會增加肝臟的負擔。 疙瘩湯的營養價值在於,麵粉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族,在酸性環境中,維生素B1是比較穩定的,但加鹼做麵食時,這種穩定性會受到破壞。煮麵條時,大量的營養素會流失到面湯中,煮餃子時,也會使部分營養素流失。而疙瘩湯可以使麵粉中的多種營養素保存在湯中,可以很好地避免麵食中營養的損失。所謂「原湯化原食」,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疙瘩湯的具體做法是:1.鍋燒熱後,加少許植物油燒熱,將肉絲先放入鍋內煸炒,再放入香菇絲煸炒至出香味(如果是素疙瘩湯就直接煸炒香菇絲,再把切好的西紅柿煸炒),然後加兩碗水(或排骨湯、魚湯、骨頭湯)燒開。2.半碗麵粉用涼水調成細細的麵疙瘩備用。3.水燒開後,將麵疙瘩倒入鍋內煮沸,加蛋和蔬菜,再次煮沸後,放入蔥花,少許鹽調味,即可食用。 做麵疙瘩時,水要一點點地倒入碗內,做到邊倒水邊不停地攪拌,而且一定要用涼水,這樣麵疙瘩才會做得又小又細,入鍋即熟。疙瘩湯千萬不要煮得時間太長,否則不但顏色不好看,吃起來口感也很差。
㈦ 蘿卜疙瘩的做法
蘿卜疙瘩湯是一道簡單的家常食物,所用材料為100g蘿卜、麵疙瘩。
製作方法一:
1 白蘿卜切條
2 鍋熱後倒油,蔥花熗鍋,倒入白蘿卜炒勻
3 倒入適量醬油,攪拌均勻
4 倒入清水
5 麵粉加水調勻,調成濃稠的麵糊
6 水開後,把麵糊一點一點倒入開水中,自然形成麵疙瘩
7 把麵疙瘩煮熟,放鹽,香油即可。
製作方法二:
1. 鍋熱後,放一點油,然後放入面炒至金色,放水。
2. 水開後放一段姜和蔥(這個完全可以不放,隨個人口味)以及香菇。煮一小會後,倒入切好或擦好的蘿卜絲。我還加了一些胡蘿卜絲,是讓顏色好看些。
3. 其實到此已經可以算作一個蘿卜湯了。可是對於晚餐,如果不是減肥中還是有點太苛責自己了。於是下一步)。
4. 在水開的時候,放一些燕麥片在碗里,加一點水讓燕麥片全都濕了就可以了,然後再放入麵粉,這樣可以讓麵粉均勻的裹在燕麥片上。這樣出來的是小疙瘩。喜歡大疙瘩的請忽視。
5. 緩緩的把疙瘩放入鍋中,放鹽,一點點雞精和胡椒粉。出鍋前再淋一點點香油。
6. 倒入好看的碗里,香噴噴的疙瘩湯就做好了。
拓展資料:
蘿卜(學名:Raphanus sativus L. )十字花科蘿卜屬二年或一年生草本植物,高20-100厘米,直根肉質,長圓形、球形或圓錐形,外皮綠色、白色或紅色,莖有分枝,無毛,稍具粉霜。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花白色或粉紅色,果梗長1-1.5厘米,花期4-5月,果期5-6月。
史學研究蘿卜的原始種起源於歐、亞溫暖海岸的野蘿卜,蘿卜是世界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遠在4500年前,蘿卜已成為埃及的重要食品。中國各地普遍栽培。
㈧ 怎麼才能做出好吃的麵疙瘩
麵疙瘩湯 特點:此湯滑潤,湯鮮味美,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鐵質等, 原料: 主料麵粉50克,雞蛋1個,蝦仁10克,菠菜20克。輔料高湯200克,香油2克,精鹽2克,味精少許。 製作: 1、將雞蛋磕破,取雞蛋清與麵粉和成稍硬的面團揉勻,擀成薄片,切成黃豆粒大小的丁,撒入少許麵粉,搓成小球。 2...、將蝦仁切成小丁;菠菜洗凈,用開水燙一下,切末。 3、將高湯放入鍋內,下入蝦仁丁,加入精鹽,開後下入麵疙瘩,煮熟,淋入雞蛋黃,加入菠菜末,淋入香油。 疙瘩湯的家常做法 先說拌疙瘩吧,無論吃什麼口味的這個都一樣。 很多人口味都不一樣,有喜歡喝稠稠的,有喜歡喝湯是湯,疙瘩是疙瘩的。關鍵就在於 疙瘩怎麼拌。 先找一個盆,塑料的,不銹鋼的都行,沒有特殊要求,好洗就行。 根據飯量,把麵粉倒入盆內。然後加水。 加水的學問就大了,想吃稠的呢,可以把水調成連續滴的小細流,滴入盆中的時候,用筷子不斷攪拌,到盆中的粉大部分成為小疙瘩且尚有些許粉末的時候停止。這樣拌出的疙瘩小而散,且帶有粉末,入水後迅速散開,使湯起稠。要想吃清亮些的,就可以一次多加些水,攪拌過程中形成一些大塊面團,用筷子將其打爛,打成不規則的合適塊頭,保留些許小塊頭和極少粉末,這樣的成品有咬頭,湯也清亮爽口。如果塊太大不好用筷子打沒有關系,直接用干凈的手在下鍋的時候撕捏成長條、片狀就行。 疙瘩湯有葷有素,都很好吃。 先說素的吧,個人之見,西紅柿雞蛋的最好。先燒水,加入鹽、花椒粉、蔥花(有感冒的食客可以加點姜,很有效)、剁碎的西紅柿,燒開後打入雞蛋花,有喜歡的可以打兩個荷苞蛋進去,雞熟了後,將上述疙瘩倒進去,快速攪拌,起鍋前加香油和少許味精。這種做法,非常適合剛剛旅行完下火車或飛機的人,解乏溫胃,實是佳品。也適合頭天喝多了,第二天需要調養的人。我和樓上的一樣,放假回家剛剛進門就讓娘做一碗西紅柿雞蛋疙瘩湯,兩碗下肚,倦意全無。 再說葷的吧。所謂葷的呢,一定要有肉,還不能是肉片或肉絲,一定要是肉丁,而且要有若干比例肥的。這個超市專門有賣的。對應的菜呢,我比較喜歡豆角和尖椒,大白菜湊和。豆角最好是圓潤細嫩的五月鮮,扁豆角也湊和,尖椒嫩就行,二者做的時候都得切碎,豆角順橫斷面切成小丁,尖椒切成絲就行。水燒開後,和上面一樣,加入調料,然後加入肉丁,要撇開沫,要慢火熬出油來,要能聞得見香味,然後加入菜,五分鍾後加入疙瘩,不斷攪拌至均勻後,加入適量老抽至湯變色,這個時候你就會聞到一股非常奇特的香味,五分鍾後起鍋。上高中的時候我常常自己做,一頓至少能吃兩大海碗! 蔬菜疙瘩湯 材料:麵粉半碗,香菇末,瘦肉末,青菜(或者白菜)切碎,切碎的海米幾粒,雞蛋一隻,鹽少許 做法: 1.鍋燒熱後,加少許色拉油燒熱,將肉絲先放入鍋內煸炒至變色, 2.再放入香菇末煸炒至出香味,加兩小碗水燒。 3.半碗麵粉用涼水調成細細的麵疙瘩備用。 4.湯燒滾後,將麵疙瘩倒入鍋內煮滾後,加蛋,隨後加碎青菜和海米粒,再煮至菜變軟。 5.起鍋前放入香油,少許鹽調味即可。 小秘訣:做麵疙瘩時,水要一點點的徐徐的到入碗內,並且做到邊倒水邊不停得攪拌,這樣麵疙瘩才會做得又小有細,入鍋即熟,小寶寶也很容易入口。麵疙瘩千萬記得不要煮得時間太長,煮成了麵糊買相就不好看了,吃起來也會覺得怪怪得了。 特點:各種蔬菜營養豐富,麵疙瘩細膩爽滑,就算是沒長牙齒的小寶寶也可以吃。 疙瘩湯的做法。 西紅柿一個,(最好用hothouse西紅柿,雖然貴但是好吃)切丁,一根蔥切蔥花,香菜少許,切小段,找一個盆子放麵粉,麵粉多少根據個人需要根據我的經驗,一杯麵粉(大約300ml)剛好夠兩個人喝。炒鍋上火倒油,油五成熱時放入蔥花,把鍋爆香,放西紅柿丁稍炒,放兩瓣蒜(蒜要切丁)放老抽少許(老抽主要是上顏色,放多少自己掌握)鍋中加水(大約1500ml)開大火。碗中打一個雞蛋,用筷子打散備用。 下面該准備疙瘩了,這個最要水平,掌握不好疙瘩會很大,標準的疙瘩應該是黃豆粒大小,這樣做出來才好吃。水龍頭打開,讓細細的水流出要很細很細,把麵粉放到水龍頭下,像一個方向快速攪麵粉,這樣就會形成很多小顆粒。 鍋中水開以後,撈凈浮沫,放鹽,糖,味精,雞精,調味道,鹽應該比其他多方一些,其他少放一些就可以,放多少應該跟據個人喜好自由掌握。把雞蛋慢慢倒入鍋中,同時拿勺子向一個方向快速的攪,只有這樣雞蛋才會成絲。然後把疙瘩放入鍋中,開鍋後煮三分鍾即可,臨出鍋時點上香油,放上香菜即可。 注意事項: 1)把麵粉做成疙瘩時,水龍頭的水一定要很小,水大疙瘩拌不細。 2)水不要太多,太稀了不好吃.
㈨ 炒疙瘩的做法大全
炒疙瘩
原料:麵粉、牛奶、冰鎮水、黃瓜蘿卜丁、蔥花、蚝油、蒜末
做法:
1. 和面之前要放一點鹽,加入適量冰鎮水、牛奶,揉成面團(揉得越硬越好)。
2. 把面團切成疙瘩。
3. 用水煮至九成熟,再用涼水過一下。
4. 鍋上火入油,入蔥花煸香,然後入丁、疙瘩、蚝油、醬油、蒜末出香味即可。
老北京炒疙瘩
原料:麵疙瘩500克、肉餡200克青豆、100克胡蘿卜、100克土豆、100克黃瓜、100克蔥姜、料酒、醬油、糖、鹽
做法:
1. 胡蘿卜、土豆、黃瓜切成丁;麵疙瘩和青豆一起煮熟備用。
2. 鍋中注入油,下入土豆丁煎炸,炸至金黃後下入胡蘿卜的煎炒片刻撈出瀝油。
3. 鍋中留底油,下入肉餡煸炒,炒至肉餡變色後加入蔥姜炒香,烹入料酒,加入醬油、糖、鹽翻炒均勻。
4. 加入煎炸的土豆和胡蘿卜丁繼續翻炒均勻,下入煮熟的麵疙瘩和青豆, 快速翻炒均勻,以免粘鍋,最後下入黃瓜丁,加入雞精調味即可。
時蔬炒疙瘩
原料:麵粉、紅薯粉、南瓜、豬肉、黑木耳、洋蔥、胡蘿卜
做法:
1. 麵粉跟紅薯粉以5:1的比例,加冷水揉成偏硬點的面團,蓋上濕布醒20分鍾。
2. 將醒好的面團,使勁揉個10分鍾,將揉好的面團揉圓按扁,擀成約1厘米厚的面塊,將面塊直切再橫切,切成小丁。
3. 放深盤子里,撒些乾麵粉,均勻搖一下;鍋中煮開水,下入疙瘩,煮一會,撈出過冷水。
4. 將所需配料切成小丁,肉事先用澱粉跟蚝油腌制15分鍾。
5. 炒鍋放適量油,倒入肉丁,炒至發白色,倒入洋蔥、黑木耳翻炒,再倒入胡蘿卜、南瓜翻炒,加適量水蓋上蓋子煮。
6. 等鍋中的配料9成熟時,下入煮熟的疙瘩翻炒,放入適量生抽、糖、鹽翻炒均勻,撒點雞精跟蔥花進去,關火拌均勻即可。
孜然炒疙瘩
原料:麵粉、黃瓜、胡蘿卜、洋蔥、雞蛋、蔥、鹽、醬油、香油、 孜然
做法:
1. 麵粉和水和成稍硬的面團,餳發半小時,再次揉勻,擀成厚約一厘米左右的面餅,切長條後,切丁狀。
2. 鍋內燒水,下入小麵疙瘩,至九成熟盛出;蔬菜切成和麵疙瘩差不多大小的丁。
3. 熱鍋放油,加蔥花熗鍋,分次序倒入,胡蘿卜,黃瓜,洋蔥翻炒,倒入疙瘩,加鹽調味,加醬油上色。
4. 臨出鍋,放入孜然,倒入炒好的雞蛋,拌均勻,裝盤即可。
炒玉米麵疙瘩
原料:香芹、小麥粉、玉米面、肉末、料酒、鹽、生抽
做法:
1. 香芹去根洗凈,用剪刀剪碎;將玉米面倒入大碗中,合入一些麵粉,逐步加水和成玉米面團。
2. 將玉米面面團放在案板上壓扁一下,切成小塊,下入沸水中煮熟撈起,用清水過涼,待用。
3. 燒鍋倒油燒熱,下入肉末,加點料酒、生抽翻炒,下入玉米麵疙瘩翻炒,下入香芹翻炒,加鹽調味炒勻,即可。
雞丁炒疙瘩
原料:麵粉、雞胸脯肉、蒜薹、胡蘿卜、豌豆、油、鹽、蒜、辣椒醬
做法:
1. 麵粉里加點鹽,分次加水,和成較硬的面團,餳30分鍾,中間再揉兩三次。
2. 雞胸肉切丁;蒜薹掐頭去尾,洗凈切丁;胡蘿卜洗凈切丁;青豆洗凈。
3. 把餳好的面再揉揉,按扁,用擀麵杖擀成半公分厚的面片,切成半公分寬的長條,再把每根長條搓成園條,揪成小疙瘩。
4. 鍋置火上,燒開水,疙瘩放入鍋中,煮至8成熟,撈出,過涼水。
5. 炒鍋置火上,放油燒至5成熱,放入用料酒、澱粉腌制的雞丁,翻炒至變色,盛出。
6. 留底油,放蒜片爆香,放入胡蘿卜丁、蒜薹丁和雞丁,翻炒,加入韓式辣椒醬,少許鹽翻炒,放煮熟的疙瘩和青豆,翻炒均勻即可。
什錦炒疙瘩
原料:麵粉300克、豬裡脊肉200克、醬油1大勺、玉米粒100克、胡蘿卜1根、洋蔥1個、黃瓜1根、青豆100克、雞蛋1個、香蔥2根、鹽、雞精、白糖
做法:
1. 300克麵粉加180克水拌勻揉成光滑的面團,用濕布蓋上放置20分鍾。
2. 將胡蘿卜丁、黃瓜丁、洋蔥丁、玉米粒、青豆放沸水鍋燙熟。
3. 將面團切開搓成細條,揪成小疙瘩,放入沸水鍋,用漏勺輕輕推幾下,防止粘連,蓋上鍋蓋煮到麵疙瘩漂浮水面,撈出瀝干水。
4. 炒鍋點火入油,將蔬菜丁放入鍋中煸炒取出,再放入蔥花、豬肉炒熟,與蔬菜丁放在一起。
5. 鍋底留油,放入蔥花,醬油,將煮好的麵疙瘩和炒好的蔬菜丁、豬肉一起倒入鍋中翻炒,加入鹽、雞精、白糖調味出鍋。
6. 將煮麵疙瘩的湯倒入鍋中,開鍋後將雞蛋打散倒入鍋中,放入少許鹽和雞精,關火,澆入麵疙瘩碗中即可。
肉末炒疙瘩
原料:麵粉500克、豬肉100克、水芹菜20克、黃豆10克、胡蘿卜半根、油、食鹽2克、醬油1湯匙、蔥5克、姜5克、蒜3瓣、料酒半湯匙、生抽半湯匙、香油1湯匙、白糖1克
做法:
1. 麵粉加水和成硬面團稍餳;胡蘿卜洗凈切丁;黃豆、芹菜焯水;蒜切碎。
2. 面團擀開,擀成1厘米厚的面,切成小丁;水燒開下疙瘩,快速攪拌散開。
3. 炒鍋放油,下肉丁翻炒,下蔥、姜熗、再下菜丁、疙瘩炒熟,加調料入味,出鍋前放蒜末,淋香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