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百科 » 扎疳積可以讓皮膚變白嗎
擴展閱讀
哪裡可以打進口水痘疫苗 2025-05-13 19:51:00
寶寶長濕疹會癢嗎 2025-05-13 19:48:50
濕疹撓出血怎麼辦 2025-05-13 19:48:04

扎疳積可以讓皮膚變白嗎

發布時間: 2021-11-19 19:14:50

1. 小兒疳積從手裡割出白白的是什麼

(1)疳氣:形體略見消瘦,而色稍萎黃,食慾不振,或食多便多,大便干稀不調,精神不振,好發脾氣。舌苔膩,脈細滑。多見於本病之初期。 (2)疳積:形體消瘦明顯,脘腹脹大,甚則青筋暴露,面色萎黃,毛發稀疏易落,煩躁。或見揉眉挖鼻,吮指磨牙,食慾減退。或善食易飢、大便下蟲。或嗜食生米、泥土等異物。舌質偏淡,苔淡黃而膩,脈濡細而滑。多見於本病之中期。 (3)干疳:極度消瘦,皮包骨頭,呈老人貌,皮膚乾枯有皺紋,精神萎靡,啼哭無力,無淚。或可見肢體浮腫。或見紫癜、鼻衄、齒衄等。舌淡或光紅少津,脈弱。多見於本病之晚期。 2.積滯 (1)乳食內積:面黃少華,煩躁多啼,夜卧不安,食慾不振,腹部脹滿,大便溏泄酸臭或便秘,小便短黃或如米泔,伴有低熱。舌紅,苔膩,脈滑數,指紋紫滯。 (2)脾虛夾積:面色萎黃,形體較瘦,睏倦無力,夜寐不安,不思乳食,腹滿喜伏卧,大便稀糊。唇舌淡紅,苔白膩,脈細而滑,指紋淡滯。

2. 有個朋友說我小孩有< 疳積 >我不太明白這什麼病都沒聽過哦

什麼病我也不知道(應該問中醫) 但我小時到是被大人帶到赤腳醫生那弄過很多次,有一次是在第二指關節(手掌這面)分別用針扎個小孔然後就擠 第二次就是大魚際肌(也就是和拇指相連的手掌那塊肌肉比較豐富的地方)用小刀劃了個小口,也是擠了些油出來

3. 疳積有什麼症狀

疳積是中醫的說法,就是我們西醫所講的消化不良.治療一般是吃些開胃助消化的葯. 症狀 1、積滯傷脾:形體消瘦,體重不增,腹部脹滿,納食不香,精神不振,夜眠不安,大便不調,常有惡臭,舌苔厚膩。 2、氣血兩虧:面色萎黃或蒼白,毛發枯黃稀疏,骨瘦如柴,精神萎靡或煩躁,睡卧不寧,啼聲低小,四肢不溫,發育障礙,腹部凹陷,大便溏泄,舌淡苔薄,指紋色淡。 診斷 1.疳症 (1)飲食異常,大便干稀不調,或脘腹膨脹等明顯脾胃功能失調者。 (2)形體消瘦,體重低於正常平均值的15~40%,面色不華,毛發稀疏枯黃,嚴重者乾枯贏瘦。 (3)兼有精神不振,或好發脾氣,煩躁易怒,或喜揉眉擦眼,或吮指磨牙等症。 (4)有喂養不當或病後飲食失調及長期消瘦史。 (5)因蛔蟲引起者,謂之「蛔疳」,大便鏡檢可查見蛔蟲卵。 (6)貧血者,血紅蛋白及紅細胞減少。 (7)出現肢體浮腫,屬於營養性水腫者,血清總蛋白量大多在45g/L以下,血清白蛋白約在20g/L以下。 2.積滯 (1)以不思飲食,食而不化,腹部脹滿,大便溏泄或便秘為特徵。 (2)可伴有煩躁不安,夜間哭鬧或嘔吐等症。 (3)有傷乳食史。 (4)大便化驗檢查可見不消化食物殘渣及脂肪滴。

4. 小孩疳積之後沒有就醫,會不會自愈呢

小兒疳積在貧窮地區比較常見,但是各地生活條件有很大的改善,這種疾病的發病率也越來越低,所以很多人對於該疾病不是很了解,即不知道它是怎麼引起的,也不知道它會不會自愈,對於這種情況,應該在發現疾病後,盡早的尋找醫生的幫助,以免影響疾病的治療。

疳積的症狀是什麼?

疳積症狀就是小孩子看起來雖然表面看起來正常,但是他的面色看起來就是說比較蒼白發黃那種,體型比較偏瘦,然後體格檢查發現腹部呢有點漲有點大,然後這個家長日常護理呢,發現它的大便呢還是偏多的,日常的飲食非常少,就是吃的很少沒有飢餓感,然後有的時候呢小孩子愛哭鬧還有煩躁這種情況,那就考慮可能是有杠精的發生了。

5. 小孩疳積怎麼治,有用嗎

常見證型有:①乳食壅滯型疳積。證見精神煩躁,夜寐不安 ,納呆,腹脹形瘦,腹痛,磨牙,毛發稀疏,手足心熱,大便泄穢,小便混濁,舌苔厚膩,脈滑數。治宜消積導滯,方用保和丸、消乳丸等。
②脾虛失榮型疳積。證見面色萎黃,形體消瘦,發稀,厭食,腹大青筋、大便完谷不化,小便如米泔,舌淡苔膩,脈濡。治宜益氣理脾,方用肥兒丸等。
③氣血兩虧型疳積。證見精神萎靡,睡時露睛,食慾不振,便秘或泄瀉完谷不化,面色?白,形瘦羸弱,四肢不溫,啼哭無力,口唇乾燥,舌淡紅少苔,脈沉細。治宜益氣養血,健脾和胃,方用人參養榮湯等。
疳症
(1)疳氣:形體略見消瘦,而色稍萎黃,食慾不振,或食多便多,大便干稀不調,精神不振,好發脾氣。舌苔膩,脈細滑。多見於本病之初期。
(2)疳積:形體消瘦明顯,脘腹脹大,甚則青筋暴露,面色萎黃,毛發稀疏易落,煩躁。或見揉眉挖鼻,吮指磨牙,食慾減退。或善食易飢、大便下蟲。或嗜食生米、泥土等異物。舌質偏淡,苔淡黃而膩,脈濡細而滑。多見於本病之中期。
(3)干疳:極度消瘦,皮包骨頭,呈老人貌,皮膚乾枯有皺紋,精神萎靡,啼哭無力,無淚。或可見肢體浮腫。或見紫癜、鼻衄、齒衄等。舌淡或光紅少津,脈弱。多見於本病之晚期。
積滯
(1)乳食內積:面黃少華,煩躁多啼,夜卧不安,食慾不振,腹部脹滿,大便溏泄酸臭或便秘,小便短黃或如米泔,伴有低熱。舌紅,苔膩,脈滑數,指紋紫滯。
(2)脾虛夾積:面色萎黃,形體較瘦,睏倦無力,夜寐不安,不思乳食,腹滿喜伏卧,大便稀糊。唇舌淡紅,苔白膩,脈細而滑,指紋淡滯。
治療
萊菔子散 萊菔子6克,焙乾研末。用溫開水調服。

五香散 芡實、扁豆、玉米、黃豆均炒熟各等份,焙雞內金1/4份。將五味均勻研成極細的粉末狀,每服15~克,溫開水送服,日3次。可連用1~2個月。

6. 不好,老人家說是疳積,要扎手指,這樣有效果嗎

不用扎,吃疳積茶

7. 小孩有疳積怎麼辦啊

疳積是小兒時期,尤其是1~5歲兒童的一種常見病證。是指由於喂養不當,或由多種疾病的影響,使脾胃受損而導致全身虛弱、消瘦面黃、發枯等慢性病證。疳證與麻疹、驚風、天花並稱為兒科四大證。
目錄[隱藏]

簡介
病因
症狀
治療

[編輯本段]簡介
古代所說之「疳積」已與現代之「疳積」有了明顯的區別,在古時候,由於生活水平的限制,人們常常飢飽不均,對小兒喂哺不足,使脾胃內虧而生疳積,多由營養不良而引起,也就是相當於西醫所講的「營養不良」。而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且近來獨生子女增多,家長們又缺乏喂養知識,盲目地加強營養,反而加重了脾運的負荷,傷害了脾胃之氣,滯積中焦,使食慾下降,營養缺乏,故現在的疳積多由營養失衡造成。
[編輯本段]病因
為什麼小兒時期易生疳積呢?這是由於嬰幼兒時期臟腑嬌嫩,機體的生理功能未成熟完善,而生長發育迅速,對水谷精微的需要量大。因此,產生了生理上的「脾常不足」。而很多家長生怕孩子吃不飽,就像填鴨一樣喂哺飲食尚不能自節的嬰幼兒。俗話說:「乳貴有時,食貴有節」絕不是吃的越多就能長的越好。孰不知,哺食過早,甘肥、生冷食物吃得太多,會損傷脾胃之氣,耗傷氣血津液,就會出現消化功能紊亂,產生病理上的脾氣虛損而發生疳積之證。
[編輯本段]症狀
小兒面黃肌瘦,煩躁愛哭,睡眠不安,食慾不振或嘔吐酸餿乳食,腹部脹實或時有疼痛,小便短黃或如米泔,大便酸臭或溏薄,或兼發低熱,指紋紫滯,此為乳食積滯的實證。
[編輯本段]治療
治療應用消乳消食,導滯和中之法。方葯可用砂仁3g,神曲10g,生麥芽10g,陳皮6g,萊菔子6g,白術6g,茯苓6g等葯物治療,中成葯可用化食丸、消乳丸等。簡單的方是指由於喂養不當,或由多種疾病的影響,使脾胃受損而導致全身虛弱、消瘦面黃、發枯等慢性病證。疳證與麻疹、驚風、天花並稱為兒科四大證。但古代所說之「疳積」已與現代之「疳積」有了明顯的區別,在古時候,由於生活水平的限制,人們常常飢飽不均,對小兒喂哺不足,使脾胃內虧而生疳積,多由營養不良而引起,也就是相當於西醫所講「營養不良」。而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且近來獨生子女增多,家長們又缺乏喂養知識,盲目地加強營養,反而加重了脾運的負荷,傷害了脾胃之氣,滯積中焦,使食慾下降,營養缺乏,故現在的疳積多由營養失衡造成。

8. 小兒疳積···咬人

頭發扎手是疳積有那麼嚴重的一個症狀呀!他手指螺紋有沒有向上突呀!最好趕快治療呀!開始的時候是偏食,不吃飯呀!一般的中葯都不起什麼作用的,你的小孩有多大了呀!我建議你用中草葯吧!那效果很好的,大概3劑就好了,而且不苦,小孩應該會吃的,

9. 怎麼治小兒疳積哪種有效

病情分析: 你好,治療小兒疳積,治療應用消乳消食,導滯和中之法。方葯可用砂仁3g,神曲10g,生麥芽10g,陳皮6g,萊菔子6g,白術6g,茯苓6g等葯物治療。中成葯可用化食丸、消乳丸等。也可推拿按摩,推八卦2分鍾,清胃2分鍾,清補脾2分鍾,清補大腸2分鍾,揉中脘1分鍾,捏脊一次,分腹陰陽半分鍾,揉巨闕2分鍾,揉足三里1分鍾。

10. 小孩疳積這症狀表現有哪些會不會自行恢復

小孩疳積的症狀表現

疳積主要是疳症的中期階段,主要就是由於喂養不當,或者是多種疾病的影響,導致脾胃受損、氣液耗傷,形成的一種慢性的證候。主要的表現是形體消瘦、面色無華、毛發乾枯、精神萎靡或者煩躁不安、食慾較差、大便不調。

一般患兒可以服用保和丸,本葯具有消食化積、和胃止痛的效果。服葯期間讓孩子忌口辛辣食物少吃生冷食物,平時多參加戶外運動,通過葯物加鍛煉的方法是可以康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