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歲半寶寶輸完頭孢後身上起了小紅疙瘩,全身都有,但不是特別多 現在現在已經沒輸液了,前兩天最後輸的
是凸起皮膚表面的嗎?
Ⅱ 感冒發燒輸液好後,頭上長紅疙瘩,請問是什麼原因
您的情況多見皮膚乾燥或葯物導致皮膚過敏、免疫力差等問題引起的
Ⅲ 輸液後扎針處出現疙瘩,不疼,拔針後出現的,
你好,你的情況可能是按壓不當導致的皮下淤血。建議按壓時按壓面積要稍大,不要揉搓,主要是要按住刺破血管的那一個針眼。
Ⅳ 輸液起小疙瘩是什麼原因
名稱(英)
Mannitol
適應症
適用於治療腦水腫及青光眼、大面積燒燙傷引起的水腫,預防和治療腎功能衰竭、腹水等。
用量用法
靜滴:按每次每千克體重1~4.5g,一般用20%溶液250~500ml(50~100g),滴速為每分鍾10ml。每4~6小時可重復1次。每日100~200g。
注意事項
1.本品注射過快,可產生一過性頭痛、視力模糊、眩暈、畏寒及注射部位輕度疼痛等。 2.心功能不全、因脫水而尿少的病人慎用,活動性顱內出血者,除非在手術過程中或危及生命時,一般不宜用。 3.氣溫較低時常可析出結晶,可用熱水(80℃)溫熱、振搖溶解後使用。 4.漏出血管外可發生局部組織腫脹,熱敷後可消退。如漏出較多時,可引起組織壞死。
【不良反應】
(1)水和電解質紊亂最為常見。
①快速大量靜注甘露醇可引起體內甘露醇積聚,血容量迅速大量增多(尤其是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時),導致心力衰竭(尤其有心功能損害時),稀釋性低鈉血症,偶可致高鉀血症;
②不適當的過度利尿導致血容量減少,加重少尿;
③大量細胞內液轉移至細胞外可致組織脫水,並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症狀。
(2)寒戰、發熱。
(3)排尿困難。
(4)血栓性靜脈炎。
(6)甘露醇外滲可致組織水腫、皮膚壞死。
(6)過敏引起皮疹、蕁麻疹、呼吸困難、過敏性休克。
(7)頭暈、視力模糊。
(8)高滲引起口渴。
(9)滲透性腎病(或稱甘露醇腎病〉,主要見於大劑量快速靜脈滴注時。其機理尚未完全闡明,可能與甘露醇引起腎小管液滲透壓上升過高,導致腎小管上皮細胞損傷。病理表現為腎小管上皮細胞腫脹,空泡形成。臨床上出現尿量減少,甚至急性腎功能衰竭。滲透性腎病常見於老年腎血流量減少及低鈉、脫水患者。
你的情況屬於過敏反應,請咨詢醫生
Ⅳ 輸液後血管壁出現小疙瘩是什麼原因
病情分析來:你好,輸液源後血管壁出現小疙瘩有二種情況,一是有注射液漏出,在皮下一時不能吸收,消散;二是經常在同一個地點注射有時會產生靜脈炎;意見建議:建議可以試試熱敷緩解症狀的,不要緊張,局部血管的淺靜脈炎引起靜脈竇硬化。可以慢慢吸收,局部可以熱敷。不要去按壓。
Ⅵ 輸液完了後針眼部位腫個疙瘩
土豆切片,土豆片厚約2~3mm外敷患處,很快就好!
採納哦
Ⅶ 輸液 頭孢 起了白色疙瘩 後吃了兩片過敏葯好了 請問怎麼回事
使用頭孢後出現瘙癢症狀有可能是過敏導致,症狀比較輕微,一般停葯可以緩解,以後盡量避免應用頭孢類消炎葯物,就醫時最好是和醫生說明,出現上述症狀可以使用脫敏葯物對症進行處理
Ⅷ 急!急!急!輸液時手腕處出了一個疙瘩
氯化鉀可以引起血壓升高,小疙瘩可能是葯物過敏,清查看一下身體其他部位有無類似情況,所以建議你不要再輸一樣的液了。找個專家看看吧。重新評估一下你的病情,對症下葯。
Ⅸ 輸液時起疙瘩怎麼辦
撤下正在輸的液體,換用抗過敏葯物,吸氧並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Ⅹ 感冒發燒,輸液後身上起了好多紅疙瘩,是怎麼回事
應該是葯物過敏引起的蕁麻疹,要及早到醫院查看。蕁麻疹是種比較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俗稱風團、風疹團、風疙瘩、風疹塊。常在皮膚上有大小不等的風疹塊 ( 團 ) 時,手摸之會有點發硬的感覺,有癢、脹感。風團疹的表面可看到毛孔,在皮膚上輕輕劃痕則可出現一條略高出皮面的紅痕跡,這是由於血管內的細胞和液體滲到血管外的緣故。患者的風疹塊突然出現,消失又很快,消失後不留任何痕跡,但又容易復發,一天中可出現數次。蕁麻疹的特點是:多是過敏反應所致,其常見多發的可疑病因首先是食物,其次是感染。
蕁麻疹的護理
1、先找出導致這種皮膚問題產生的過敏原。
2、避開病源環境。可以試著回想是在什麼環境或者吃過什麼食物後發病,以後便盡量減少再次接觸的機會。
3、皮膚要保持清潔,乾燥,預防繼發感染。
4、指甲要剪短,應盡量不要用手去抓癢。
5、皮膚癢時可以塗一些止癢葯物,例如白色洗劑或爐吠洗劑等。
6、飲食方面要注意避免吃與引起蕁麻疹有關的食物,如魚肝油、蝦、雞蛋。牛奶等動物蛋白,俗稱「發物」。多吃青萊及碳水化合物類食品。盡量少吃刺激性食物。
7、蕁麻疹可以補充台敏樂抗過敏益生菌,能夠對抗IgE抗體,調整過敏體質,沒有副作用非常適合蕁麻疹患者服用,還能提高的免疫力,改善胃腸道。同時可以配合一些外用葯膏,例如敏芙本草集抑菌膏,純中葯配方,溫和無刺激,幫助解決皮膚過敏引起的瘙癢、紅腫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