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頭發里長小痘痘怎麼回事啊
估計是頭皮毛囊炎,這個是化膿性球菌侵犯毛囊口周圍,局限於毛囊上部的炎症,分為化膿性與非化膿性兩種,多見於免疫力低下者或糖尿病患者,好發於頭部,項部.毛囊炎初起為紅色充實性丘疹,以後迅速發展成丘疹性膿瘡,繼而乾燥,結痂,痂脫不留痕跡.皮疹數目多,但不融合,自覺瘙癢或輕度疼痛.毛囊炎好發於成人的多毛部位...;小兒則多發於頭發部位,愈後可留下小片禿發. 患者要避免物理性刺激,飲食上要注意少吃酒類及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反復發作者平時應少吃油膩之物,多食蔬菜,水果,增加維生意,保持大便暢通.同時注意個人清潔衛生,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抗病能力.局部治療:剪去毛發後選用下列葯物: (1)2.5%碘酊:外用,塗敷患處,每日數次. (2)1%新黴素軟膏:外用,塗敷患處,每日數次。
❷ 我的頭發上長了很多小疙瘩而且還頭發有什麼辦法
有可能是上火,也有可能是疾病,如果是疾病的話有這幾種可能:如你網友所說的脂溢性皮炎和毛囊炎,再補充一點就是頭癬。還有就是油脂分泌過盛。如果想明確治療就請去醫院進行真菌化驗。 --------------------------------------------------------------- 脂溢性皮炎是一種皮脂溢出部位的因此慢性皮膚炎症病因尚不完全明了可能是在皮脂溢出過多的基礎北京上繼發的由真菌(卵圓形糠秕孢子菌)和細菌(唑瘡丙酸菌)的寄生或和由皮膚表面游離脂肪酸的增加引起的皮炎 皮脂溢出過多則可能與遺傳因素神經精神障礙內分泌失調代謝異常年齡因素化學物質刺激感染等有關中醫稱「白屑風」「面游風」 自診要點 多發於青壯年皮疹常發於皮脂腺較多的部位如頭皮顏面(眉弓鼻翼兩側)腋窩上胸和背部等處皮疹為略帶黃色的紅斑或粉紅斑大小不一邊界明顯邊緣不整齊慢性臨床上分為鱗屑型和痂皮型前者皮疹表面有油膩性鱗屑梳頭時有大量鱗屑飄落;後者皮疹表面油膩性鱗屑厚積結成痂皮因癢搔破後會發生縻爛滲液發生在頭面部位皮疹有時可並發脫發及眉毛脫落 嬰兒脂溢患者多見於出生北京後-周皮損多在頭皮額部雙頰及眉間等部位其症狀與成人脂溢性皮炎相似重者可發展至頸腋軀干及其它皺褶部位 治療中心建議 內治:局部治療相同以去脂殺菌消炎去癢常用%白降汞軟膏%硫磺軟膏復方硫磺洗劑%氯黴素或新黴素酒精等局部油脂分泌過多者可煎服山楂(日克)分數次服和口服維生素B個月為療程全身醫生治療可服用維生素BB及B等 外治:可酌情選用酮康唑洗劑氫化可的松霜劑及二硫化等葯物 注意事項 生活規律化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多進糖類脂肪和刺激性飲食多吃蔬菜。 --------------------------------------------------------------- 毛囊炎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侵入毛囊所致的亞急性或提出慢性化膿性的毛囊和毛囊周圍炎症一般皮膚不清潔搔抓或機體抵抗力降低時均可誘發 毛囊炎初發時常為散在性形狀如同米粒大小呈鮮紅色或深紅色毛囊性丘疹其中心之一貫穿毛發周緣有炎性紅暈隨後迅速變成膿皰但不互相融合膿皰破裂或拔去其中毛發時可排出少量膿液和血漿但局部炎症逐漸消退後不留疤痕毛囊炎好發於頭部而其他有毛部位也可波及由於毛囊炎的發病部位最後不同合作因此所表現的形式也各異如生在頭部的毛囊炎治癒後可出現米粒至指甲大的脫發斑而且先後患處不再生發這通常稱為禿發性毛囊炎;有的毛囊炎呈集聚排列其深部相互貫通而融合成片稱為穿鑿性毛囊炎;如毛囊炎發生在枕部因部位特殊常增殖呈乳頭狀硬結稱為乳頭狀毛囊炎或枕部硬結性毛囊炎 毛囊炎初發時大都成批出現每一個損害歷時~天可以吸收痊癒然而新的損害不斷發生故病程往往綿延數周至數月有的甚至更久症狀時輕時重反復不愈瘙癢的程度也不一有時伴有微痛檢查時患處附近淋巴結腫大病變嚴重時可伴有發熱 抗體治療毛囊炎首先要講究皮膚的清潔好評衛生同時研究員要避免搔抓等刺激高尚特別是頭部由於毛發多皮脂腺和汗腺較醫學豐富排泄物也多所以更應該保持清潔認識衛生患者平時要盡量少食刺激性食物動物性脂肪並保持每天廣州通便如果是糖尿病患者應該及時留學進行治療問題這樣可以防止誘發毛囊炎 葯物治療搶救主要美國包括三個協和方面: 全身療法:在皮損廣泛而有明顯膿頭時應給廣譜抗生素博導治療如有條件可送膿液培養醫師並作葯敏試驗這樣對選擇更有效的葯物有重要的指導優秀意義 免疫多次療法:慢性地區反復發作的患者可用癤病菌苗注射每周皮下注射一次開始沈陽劑量為毫升第二次為毫升第三次為毫升以後每次為毫升一般注射後無不良反應如有發熱等不適不要再增加劑量必要時可減量或停用 局部療法:皮損發作時局部忌用水洗避免搔抓皮損部位應將毛發剪短局部可搽殺菌止癢的葯物如發水等伴有滲液的患者可用%利凡諾溶液濕敷每日~次每次分鍾炎症緩解後可以用%氯黴素乳劑%新黴素軟膏以及%碘酊外搽。 --------------------------------------------------------------- 頭癬(tinea capitis) 頭癬 [概述] 頭癬是頭皮和頭發的淺部真菌感染,根據病原菌和臨床表現的不同可分為黃癬、白癬和黑點癬三種。頭癬好發於兒童,傳染性較強,易在托兒所、幼稚園、小學校及家庭中互相傳染。主要通過被污染的理發工具傳染,也可通過接觸患癬的貓、狗等家畜而感染。 [症狀體症] 1.黃癬:俗稱「禿瘡」或「癩痢頭」 (1)好發於兒童,成人也可感染; (2)典型皮損為盤狀黃豆大小的黃癬痂,中心有毛發貫穿,愈後形成萎縮性疤痕; (3)病發參差不齊,乾枯無光澤,永久性禿發。 2.白癬 (1)主要見於兒童 (2)典型皮損為初發較大的鱗屑性母斑,周圍繼發較小的衛星狀子斑,青春期後自愈,愈後不留疤痕; (3)病發周邊白套,且常距頭皮2-3mm處折斷。 3.黑點癬 (1)好發於兒童,成人也可感染; (2)典型皮損為多數散在鱗屑性小斑,癒合可有小片疤痕; (3)病發剛出頭皮即折斷,殘端呈黑點狀 [診斷依據] 1.白癬主要見於兒童,黃癬及黑點癬,兒童與成人均可患病; 2.各型頭癬的典型皮損表現; 3.各型頭癬的病發特點; 4.病發真菌直接鏡檢和培養陽性; (1)黃癬:鏡檢為發內菌絲,黃癬痂內關節孢子或鹿角菌絲,培養為黃癬菌; (2)白癬:鏡檢為發內菌絲,發外圓形孢子,培養為狗孢子菌或鐵銹色小孢子菌; (3)黑點癬:鏡檢為發內鏈狀孢子,培養為紫色癬菌或斷發癬菌。 5.濾過紫外線燈檢查。 (1)黃癬:暗綠色熒光; (2)白癬:亮綠色熒光; (3)黑點癬:無熒光。 [治療原則] 1.內服抗真菌葯物(首選灰黃毒素); 2.外用抗真菌制劑; 3.每日洗頭2次,共8周; 4.每周剃頭1次,共8同; 5.消毒患者的生活用具或接觸物品。 [療效評價] 1.治癒:皮損消退,真菌直接鏡檢及培養,每周1次, 連續3次陰性,濾過紫外線燈檢查陰性; 2.好轉:皮損部分消退,真菌檢查陰性或陽性,濾過紫外線燈檢查陰性或陽性; 3.未愈:皮損無改善,真菌檢查陽性濾過紫外線燈檢查陽性。 [專家提示] 頭癬易在公共場所傳播,故一旦發現患病即應積極到醫院診治,同時追查傳染源一並治療。注意消毒生活用具及理發工具,發現患畜要及時處理,防止感染的傳播。在服用灰黃酶素時最好同時進高脂餐以便於葯物吸收。應用超過一月均注意檢查肝腎功能及血常規。 頭癬(tinea capitis)是由皮膚癬菌感染頭皮及毛發所致的疾病。 〖臨床特點〗 一、病因:通過理發工具或接觸動物而感染 二、好發人群:兒童 三、分型:黃癬、白癬和黑點癬三種類型頭癬 (一)黃癬:致病菌為黃癬菌。典型損害為碟形硫磺色黃癬痂,中心有毛發貫穿,發無光澤,參差不齊。可形成萎縮性瘢痕。造成永久性禿發。 (二)白癬:致病菌為小孢子菌。常呈圓形或不規則形之灰白色鱗屑性斑片。表面的病發多在距頭皮3~4mm處折斷,病發根部有一白色菌鞘。皮損常呈衛星狀分布。一般青春期後可自愈,不留痕跡。 (三)黑點癬:致病為毛癬菌。為多數散在點狀鱗屑斑,病發出頭皮即折斷,呈黑色小點狀。 (四)膿癬:致病菌多為親土性或親動物性的真菌。典型的損害是化膿性毛囊炎。形成暗紅色境界清楚的圓或橢圓形膿腫,表面柔軟,有波動感,可形成多個排膿小孔呈蜂窩狀。 〖實驗檢查〗 (一)真菌直接鏡檢:黃癬病發內可見發內菌絲或關節孢子,黃癬中可見鹿角菌絲及孢子; 白癬病發外包繞著密集鑲嵌排列的圓形孢子; 黑點癬為發內成串排列的鏈狀孢子,孢子較大。 (二)真菌培養:可幫助確定致病菌種。 (三)伍德氏燈檢查:黃癬呈暗綠色熒光; 白癬為亮綠色熒光; 黑點癬無熒光。 〖預防治療〗 一、灰黃黴素:兒童 灰黃黴素15~20mg/kg/日 口服,高脂餐以便於該葯吸收。 成人 灰黃黴素0.6~0.8g/日,分三次服。連續服葯3~4周。 二、酮康唑: 成人 酮康唑 200mg/日 餐後口服, 兒童體重在40kg以下者,每日2.5mg/kg,療程同灰黃黴素或稍長些。 注意檢查肝功能。也可試用療霉舒。 三、膿癬治療 除內服抗真菌劑,抗生素外,急生期可短期口服小劑量皮質激素。 四、局部抗真菌葯物,每10天理發一次。 服葯三周後復查連續三次陰性後方可認為治癒。 頭癬的辨證分析 頭癬多因風濕熱生蟲,郁於頭皮、毛發而發,或由接觸染毒而得。頭癬的治療與預防,現代已概括為五個字:脫、洗、擦、服、消。這五個環節必須緊密相連,才能達到根治的目的。 頭癬的治療與預防 1.脫 指脫發。每7—10日剪光頭發1次,連續2個月。若病變面積小者,可用鑷子將病發徹底拔凈,並要求周圍擴大至正常頭發2~3厘米處,每7—10日拔1次,連續3~4次。 2.洗 指洗頭。用熱水、肥皂,或5%一10%明礬水,或用硫黃葯皂,每日洗頭1次,連續1個月。以後每周洗頭2次。 3.擦 指擦外用葯。用5%~l0%硫黃軟膏或雄黃軟膏,每天早晚各擦葯1次。擦葯後最好用油紙蓋上包紮,再戴上帽子固定。連續2個月。 4.服 指服葯。宜用化濕清熱殺蟲,佐以祛風之葯,如三神丸(陳夢雷等《醫部全錄》) 處方:白蒺藜15克、海桐皮12克、制草烏9克。水煎服。 如病情較嚴重者可選服抗真菌之西葯。 5.消 指消毒。患者用過的帽子、枕巾、毛巾、圍巾、衣服、梳子等生活用品,用洗、曝曬、煮沸等方式進行消毒,理發工具也必須消毒。 頭癬是怎麼得的? 頭癬是真菌感染頭皮和頭發所引起的疾病。患了頭癬,頭皮上會出現很多灰白鱗屑或大片的黃痂,還可引起頭發折斷或脫落。嚴重者頭發參差不齊甚至所剩無幾,即人們所說的「癩痢頭」。 頭癬的發生主要是通過接觸頭癬患者或有病的動物而被傳染的,從自然界中感染來的極罕見。正常人與患頭癬者經常密切接觸,特別是兒童在一起玩耍,頭碰頭的接觸,很容易被傳染。還有與有病的動物接觸後患病,這都屬於直接傳染。如果使用頭癬患者用過的帽子、頭巾、枕頭、梳子或理發推子、剪刀等也可被傳染,這叫做間接傳染。可見頭癬是很容易傳染的。過去頭癬在我國流行很廣,醫院里常可看到頭癬患者。 但是,真菌感染後不一定都引起頭癬,這與機體對真菌的抵抗力密切相關。大多數成人對真菌抵抗力較強,而兒童較弱,所以頭癬多見於兒童。 怎樣鑒別白癬、黃癬和黑癬? 由於病原菌和臨床表現各不相同,頭癬可以分為白癬、黃癬和黑癬三種,分別由鐵銹色小孢子菌、黃癬菌和斷發癬菌引起。頭癬的診斷主要根據臨床表現、真菌直接鏡檢及濾過紫外線燈檢查,三種頭癬可以按以下幾方面進行鑒別: (1)流行情況 白癬主要在集體生活的兒童中流行,如小學校和幼兒園等;黃癬多發生在農村,可散發或小規模流行;黑癬發病率低,城市鄉村都有。 (2)患病年齡 白癬主要發生在兒童,到了青春期可以自愈;黃癬和黑癬一般都不會自愈,故成人和兒童皆可發病。 (3)傳染方式 白癬多由接觸有病的人或動物而發病;黃癬與黑癬除了接觸患者直接傳染外,常通過理發工具而傳染。 (4)皮損特點 白癬初起為散在的小片,後來擴大,周圍可有小的衛星樣損害,表面有細小灰白色鱗屑;黃癬初起為小膿皰,干後變成黃痂,呈碟狀,逐漸增大融合,甚至蓋滿整個頭皮,其下為鮮紅的糜爛面或淺潰瘍;黑癬的損害約黃豆大,常疏散分布,病發出皮就斷,留下許多小黑點。 (5)病發特點 白癬病發根部有一白色的鞘膜,頭發離頭皮2~3毫米處折斷;黃癬病發乾燥無光、彎曲歪斜,但不一定折斷;黑癬病發出皮即斷。 (6)預後 白癬愈後不留疤,到青春期可自愈,很少復發;黃癬可引起萎縮性疤痕,造成永久性禿發;黑癬發展很慢,可引起點狀疤痕。 (7)直接顯微鏡檢查 白癬病發四周有成堆小孢子;黃癬病發內可有菌絲、孢子和氣泡;黑癬常常是發內成串的孢子,較大。 (8)濾過紫外線燈檢查 白癬的病發呈青綠色;黃癬呈暗綠色;黑癬無熒光。 必要時還可做真菌培養,根據培養基上菌落的形態和生物化學試驗進行菌種鑒定,以供診斷和研究之用。 頭癬該怎樣預防和治療? 和其他傳染病一樣,頭癬的防治措施也應該包括三方面,即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者。 (1)消滅傳染源 即治癒所有頭癬患者及有病的家畜,這是最重要的。頭癬不僅侵犯頭皮,還侵入了毛囊根部,所以治療起來較其他癬病要復雜。 ①拔發治療 若頭癬范圍很小,可採用手工拔發治療,即用平頭鑷子在病損區沿頭發生長的方向逆根拔出。還應拔除病損區周圍3mm內所有正常頭發,以免病損擴散。然後將局部清洗干凈,塗以2%碘酒,每天1次。如此每周拔發1次,連續3~4次,並經常洗頭,每周塗5%硫磺軟膏一次。若病損面積較大,可先用X線照射使頭發松動而易於拔除。但此法必須具備一定的技術設備,且不適於所有患者,目前已很少使用。 ②灰黃黴素綜合治療 即內服灰黃黴素,配合外用2%碘酒或5%硫磺軟膏,每天洗頭,每1~2 周剪發一次。此法適於各型頭癬,但應注意葯物禁忌症及副作用,服葯期間注意復查肝功能。灰黃黴素服法按每日每公斤體重10~20mg,連服15~20天,視病情輕重調整劑量大小。對於病損較小的黃癬及白癬,還應盡量結合手工拔發治療,這樣可減少口服葯的用量從而避免可能引起的副作用。 (2)切斷傳播途徑 如果發現一個頭癬患者,應採取適當的隔離措施。例如患頭癬的兒童暫時不應到幼兒園或小學校去,待完全治好後再恢復集體生活。在家中也應避免傳染給家裡人或其他兒童。同時對患者用過的帽子、頭巾、枕巾、衣被等應採用日曬、開水煮燙等辦法消毒。污染過的理發工具也要徹底消毒,可以煮沸消毒,也可置於密閉容器內用甲醛氣體熏。帶菌的毛發、鱗屑及痂皮等應用火燒毀。 (3)保護易感者 對於頭癬來說,每一個兒童都是易感者,所以頭癬常在幼兒園或小學校里傳播。預防頭癬不是靠吃葯,而是要加強宣傳教育,使兒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並經常檢查兒童的頭部,如果發現可疑情況,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頭癬是指真菌感染皮毛發引起的疾病,包括黃癬、黑癬、白癬和膿癬。 一、黃癬(Tinea favosa) 病因及發病機理 本病由許蘭毛癬菌引起的頭發、頭皮、光滑皮膚、指甲等感染。此病在過去很多,尤其是在農村,經大力防治,目前已十分少見。 臨床表現 本病多在兒童期發病,先是毛根部皮膚發紅,繼之發出一個小膿胞,干後變成黃痂。隨著皮疹擴大而黃痂相互融合,變厚,中央凹陷,有毛發穿過,邊緣稍高如碟狀,強行除黃痂,其下為鮮紅濕潤糜爛面或潰瘍,其痂中有許多真菌,如不及時治療可有毛囊破壞,最後形成萎縮性疤痕,呈萎縮性禿發。在真菌感染同時,常繼發有細菌感染。損害有鼠臭味,自覺劇癢。 治療 1.拔發治療 對損害面積在五分硬幣大小以內,不超過3塊者,可用平頭鑷子拔發,然後局部塗2%碘酊,每天1次。過去用X線拔發適用於范圍較廣者,現已少用或不用。 2.灰黃黴素(Griseofulvin) 10-15mg/kg一天,分次口服,連用4-6周,每天洗頭一次,局部配合用5%硫磺軟膏、2%碘酊、1%酮康唑或益康唑霜,每1-2周理發一次。 3、酮康唑(Ketoconazole) 體重40kg以後者,每天200mg口服:體重20-40kg者,每天100mg口服;低天20kg者,每天50-70mg;連服3周,同時局部外用10%硫磺霜,每晚塗2.5%碘酊,連用1-2周理發一次。 二、白癬 病因及發病機理 本病主要由鐵色小孢子菌、犬(羊毛樣)小孢子菌、奧杜盎小孢子菌、歪斜形小孢子菌及雞禽類小孢子菌引起。 臨床表現 初起為局限性白色鱗屑性斑片,其上頭發變灰暗,如不治療則逐漸擴大,其周圍出現衛星樣小鱗屑斑片。病發根部有白色套樣菌鞘,病發常於距頭皮0.5cm左右處折斷。 治療 參考黃癬 三、黑癬(Tninea nigra) 病因及發病機理 本病由一組毛癬菌屬的真菌引起,占頭癬患者7%左右。 臨床表現 頭皮上出現小點狀炎症很輕的鱗屑性斑片,間或呈黑色小點,有時亦可表現為帶白色套狀屑的高位斷發。慢性病程。 治療 灰黃黴素10-20mg/kg一天,連服10-15天。每天洗頭,局部用2%的碘酊,連續治療3-4周。 四、膿癬(Kerion) 病因及發病機理 病損部位的頭皮和毛囊常可化膿呈一片或數片紅腫狀隆起,切開用力擠壓,可出現少量漿液或半透明的膿液。局部病發極易拔出愈後形成疤痕,遺留永久性脫發。 治療 內服抗生素及抗真菌葯物,如紅黴素、灰黃黴素等。局部可外塗10%金黴素軟膏。
❸ 頭發里長小疙瘩特別癢是怎麼回事
估計是頭皮毛囊炎,這個是化膿性球菌侵犯毛囊口周圍,局限於毛囊上部的炎症,分為化膿性與非化膿性兩種,多見於免疫力低下者或糖尿病患者,好發於頭部,項部.毛囊炎初起為紅色充實性丘疹,以後迅速發展成丘疹性膿瘡,繼而乾燥,結痂,痂脫不留痕跡。皮疹數目多,但不融合,自覺瘙癢或輕度疼痛。毛囊炎好發於成人的多毛部位。
患者要避免物理性刺激,飲食上要注意少吃酒類及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反復發作者平時應少吃油膩之物,多食蔬菜,水果,增加維生意,保持大便暢通.同時注意個人清潔衛生,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抗病能力.局部治療:剪去毛發後選用下列葯物:(1)2.5%碘酊:外用,塗敷患處,每日數次.(2)1%新黴素軟膏:外用,塗敷患處,每日數次.(3)百多邦軟膏:外用,塗敷患處,每日數次.口服?葯:多發性者可酌情選用磺胺類葯物或抗生素,口服復合維生素。
❹ 頭發裡面老是長一些小疙瘩是怎麼回事呢
我也有過,, 基本上一個剛剛好 不到一個禮拜就又出來一個
不過後來自己就好了
總結一下 長發扎頭發不要扎太緊
清潔頭發的時候時間在原來基礎上稍微延長一點 頭皮及周圍都要按摩清洗到
如果感覺頭皮不舒服 一定要把手弄乾凈再去摸
頭皮有點癢的時候 不要用手 更不能用指甲抓
建議隨身備一把骨質 牛角質地的小梳子 譚木匠的木梳也很可以
隨著年齡上去 內分泌穩定了 應該也會好噠
不要太擔心咯 如果還是很嚴重 建議去皮膚科看下 醫生吧
對症下葯很快就能好滴
祝早日健康~~~
❺ 頭發裡面有一些硬硬的小疙瘩,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我們身體之中最隱秘的地方可能就是頭發裡面,畢竟有一層頭發遮蓋,所以裡面很多東西我們都無法看得特別的清楚。有些人發現在自己梳頭或者是撓頭皮的時候,感覺頭上有很多的小疙瘩,很多人對此都並不重視。我們頭上的一些硬硬的小疙瘩很有可能是疥瘡、毛囊炎和皮炎引起的。
我們的頭部因為有太多的頭發所覆蓋,所以無法接觸到空氣,那麼必然是容易滋生細菌的。很多人都覺得加強洗發的強度和次數就可以了,但是我們在洗頭發的時候只能將頭發中的灰塵清洗干凈,但是細菌並不能全部消滅,因此頭皮上可能發炎就會出現小疙瘩。這種情況也很容易判斷,如果頭皮發炎的話那麼很容易化膿,並且還帶有一些明顯的疼痛感。
❻ 頭皮上總能摸到的「小疙瘩」,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第一種可能是頭皮上有太多,這就像我們臉上長痘痘一樣。油多,水分不足時,頭發的味道總是有老油的味道。仔細摸頭皮可以接觸到很多小疙瘩,指甲摳下來的話會出現更多。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在熬夜睡不著覺的人身上。當然,如果感情持續煩躁,可能會中獎。這些不好的因素給頭皮的健康帶來很大的壓力,妨礙頭皮的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容易出現小疙瘩。
頭發老是長疙瘩,很有可能得了毛囊炎。毛囊炎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通常出現在毛旺盛的部位,經常出現在頭部、胸部或背部。如果頭部出現毛囊炎,患者會發現頭部有很多紅色的疙瘩,這些紅色的疙瘩可能會滲透進去。所以要發現自己的頭上長了很多疙瘩,判斷是不是毛囊炎引起的。如果是毛囊炎引起的不良症狀,應及時治療,防止毛囊部位炎症持續加重。
❼ 頭發裡面長疙瘩 怎麼辦
頭發裡面長疙瘩可能是由於毛囊炎引起的,應注意頭部衛生,頭發護理方法如下:
1、使用發蠟
當洗完頭發後可以配合使用兩份發蠟混合成一份不含酒精的定型啫喱,然後將它塗抹在頭頂毛躁頭發的地方,這種混合物能夠讓頭發干後不再毛躁而炸起來。
2、搭配使用橄欖油
如果頭頂的頭發已經嚴重毛躁捲曲了,那麼建議在晚上的時候做個深層護發。使用護發橄欖油在毛躁捲曲的頭發處滴上幾滴,這樣能夠毛躁的頭發補給一定的水分,從而起到保濕的作用讓頭發變得柔順。
❽ 頭發裡面有小疙瘩怎麼辦
應該是痤瘡,可以勤洗頭,保持頭皮膚的干凈,就會少生小疙瘩
患了痤瘡(青春痘),應該回常用溫水、含硫香皂答洗臉,每日洗數次,以減少皮膚的油膩。皮膚的油膩減少,灰塵等臟東西落在皮膚上被粘著的機會亦就減少,這就能效地防止皮脂腺口的堵塞和細菌的繼發性感染。另外不要用手擠壓痤瘡,不用油脂類化妝品,不隨便外用油膏,不要用膚氫松、膚樂乳膏、恩膚霜等類固醇激素的外用葯膏,否則會引起類固醇激互性痤瘡,亦不要用溴、碘類葯物,否則會引起疣狀丘疹,起增殖性痤瘡。要少吃脂肪和糖類食品,少吃油炸食品及蔥、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防止便秘和消化不良,這些對減輕痤瘡都有一定幫助。
❾ 頭發里長疙瘩
那是真菌
每個人身上都有一種細菌
只是生的地方不一樣
有的專人長在腳上(俗稱「屬腳氣」),有的人長在手上(手氣、手癬)
你長在頭上了,並不是什麼嚴重的病
去葯店那點葯,很快就會好(醫生一看就明白,幾粒葯就能見效,3天就會康復的)(*^__^*) (我見過朋友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