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百科 » 手裡起疙瘩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手裡起疙瘩

發布時間: 2021-11-02 15:32:27

A. 手上起小疙瘩很癢

手指上起小水皰伴瘙癢,可以診斷為,一、手部濕疹;二、汗皰症。手部濕疹皮損一般是亞版急性和慢性濕疹權表現,可以發於手指,也可以發於掌側,一般對稱發生,有小丘皰疹、皰疹以及浸潤性肥厚,冬季還可以出現皸裂。治療上主要是避免各種外界刺激,避免容易過敏和刺激性的食物,同時應用抗組胺類的葯物止癢,也可以口服維生素B族、維生素C調整神經功能,嚴重的患者,可以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口服或外用,也可以運用中醫療法治療手部濕疹。汗皰症一般又叫做出汗不良性濕疹,治療上和手濕疹基本相同,嚴重的患者可以口服強的松,水皰性的損害,可以外用爐甘石洗劑或者是尿素軟膏等。

B. 手上長小疙瘩

最佳答案

汗皰疹是發生在掌跖的水皰性皮膚病。病因不明,可能與精神緊張、手足多汗、真菌感染及變態反應等因素有關。夏季多見。表現為深在性小水皰,粟粒至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膚表面,常無紅暈。對稱發生於掌跖及指(趾)側。,1-2周後乾涸成屑,並可反復發生,伴不同程度的灼熱及瘙癢,常連續發作數年。
防治本病應去除誘因,治療手足多汗,避免情緒激動,不接觸洗滌劑及酸鹼物質。發病後不可用熱水燙洗或搔刮水皰,以免使病情加重。有水皰時可用3%硼酸溶液或0.5%醋酸鉛溶液浸泡,乾燥脫屑時外用去炎松尼素軟膏或10%尿素霜,必要時口服鎮鎮止癢劑。

汗皰疹一般在發生後數周就會自然痊癒,只有少數患者會有一年四季反覆發作,甚至留下慢性濕疹或是細菌、黴菌感染的並發症。但因為具有劇癢這種困擾人的特性,所以如何減少病人的痛苦以及減低並發症發生,是治療的重點所在。

1、避免搔抓:搔抓往往是病情惡化以及發生並發症的主因,所以盡可能減少搔抓是相當重要的,

2、手腳保養盡可能手部少碰水和清潔劑,腳部要保持通風涼爽,並且多擦乳霜。如此不但能減低癢感,還能避免發生慢性濕疹或黴菌感染的並發症。

3、局部類固醇葯膏:在劇癢的狀況下,靠單純的保養要減低癢感相當圈難,這時候需要局部類固醇葯膏采減少癢感並且控制病情。

4、壓力的控制:-壓力的控制對緩和病情、減少復發,有很大的幫助。

5、低金屬飲食:根據統計,此種方法對於合並金屬過敏體質的病人,具有高度療效。

總之,好好自我保養是可以減輕汗皰疹的程度及發病次數,但如果癢感超過可以忍耐的程度或是病情持續惡化,不要忘了盡速就醫。

醫生,我的手又開始出現小水皰,癢得要命!連晚上都睡不著覺,好想乾脆把手剁掉。到底能不能斷根啊?又是一個癢得快發瘋的病人。每年快到夏天,汗皰疹病人就會一一回到門診來報到。

汗皰疹是一種急性的水皰型手部濕疹,偶爾在腳掌也可以產生。在青春期後及青、壯年較易發生。典型的症狀是在手指的側面、手掌或腳掌先有刺癢的感覺,接著在深層皮膚產生水皰,水皰或多或少,有時可融成一大片,癢感慢慢加劇,有時甚至會有刺痛的感覺。水皰幹掉以後,就有脫皮的情形產生,癢感再漸漸緩和,整個過程大概要延續二至三個星期。但是因為這種症狀會復發,因此周而復始常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汗皰疹雖然名稱中有個汗字,臨床上也常在手汗症的病人身上發生,但是病理學檢查上這些水皰和汗腺並沒有太大的關系。目前認為這是一種過敏性的局部皮膚炎表現,病因至今仍不明,和慢性的情緒壓力有關,最常於春夏之際復發。

除了原發性的汗皰疹外,亞急性或慢性發作的汗皰疹,可和不同因子有關,最常見是香港腳患者。厲害的黴菌感染,黴菌抗原蛋白會引起自體過敏反應。這種敏感反應就是以汗皰疹表現。夏季又剛好是香港腳好發的季節,因此產生手部汗皰疹的病人,一定要注意是否同時患有香港腳。

另一個常見的原因則是長期接觸性皮炎所造成。

通常是由於職業上要接觸某些刺激造成的。比如水泥工人、或美發業者,病人大多原本是富貴手的患者,因不斷接觸過敏原,在原有富貴手的患處長出慢性、復發型小水皰,嚴重者甚至流出滲出液。

手掌、腳掌上的小水皰除了可能是原發、繼發型的汗皰疹外,還須注意其它疾病的可能性,比如葯物疹(盤尼西林)病毒感染引起的手、口、足症、二期梅毒疹、掌跖型干癬、局部發作之類大皰瘡……等。所以最好請皮膚科醫師做正確的診斷。

汗皰疹的治療,須先排除繼發性之原因。香港腳的患者要同時治療香港腳。而若懷疑接觸性皮炎的患者,則須作貼布測試,找出過敏原並避免再度接觸。至於急性、原發型的汗皰疹可用冰醋酸濕敷、口服抗組織胺、局部或口服類固醇葯膏來治療。

汗皰疹在皮膚病中算是數一數二奇癢難當又難以斷根的痼疾。許多病人非得把水皰刺破,造成淋巴管腺炎或蜂窩組織炎了,才願意來看醫師。

其實,只要能和醫師配合,在葯物的幫忙下,都能早期阻斷汗皰疹的惡化,而只要熬過這個惱人的復發時節,您就又有一雙健康的纖纖玉手了

C. 手上長了個疙瘩

腱鞘囊腫 啊~~~~ 概述 腱鞘囊腫是指發生於關節囊或腱鞘附近的一種內含膠凍狀粘液的良性腫塊,其多為單房性,也可為多房性。發病原因不明。目前主要認為與關節囊、韌帶、腱鞘上的結締組織因局部營養不良,發生退行性粘液性變性或局部慢性勞損有關。其臨床表現主要為腕背部、腕掌部或足背部出現腕豆至拇指頭大小的半球狀腫塊,質硬,有彈性,基底固定,有壓痛。 本病最常發生於腕部背側,其次是腕部掌面的橈側,亦可發生於手掌、手指和足背部,少數發生於膝及肘關節附近;多見於青年和中年,女性多於男性;大多逐漸發生或偶爾發現,生長緩慢。極少數病例,囊腫可自行吸收,但時間長。多數病例經非手術治療,療效較好,但可復發。極少數病例需手術切除,效果良好。 臨床表現 1.手腕背側、掌側或足背等處出現局部腫塊隆起,生長緩慢,很少有疼痛或不適。個別發生於腕管或掌部小魚際者,可壓迫正中神經或尺神經,出現相應的感覺和運動障礙。 2.腫塊呈半球形,豌豆至拇指頭大小,一般不超過2cm,表面光滑飽滿,與皮膚無粘連,觸之堅硬,有彈性,可有囊性感,基底固定,壓之有酸脹或痛感。 診斷依據 1.腕背側、掌側或足背等處出現半球形、表面光滑、張力較大的囊性腫塊。 2.腫塊生長緩慢,壓之有酸脹或痛感,基底固定。 3.X線攝片示骨關節無改變。 治療原則 1.腱鞘囊腫可以自消,但時間較長。 2.淺表囊腫可用外力壓破、擊破、擠破或用針刺破囊壁,待其自行吸收,可治癒,但易復發。 3.局麻下用粗針頭穿刺,盡量抽盡膠狀液,注入醋酸氫化可的松或強的松龍12.5-25mg,加壓包紮,每周一次,連續2-3次即愈,常復發。 4.手術治療:效果最佳。手術必須仔細將全部囊壁連同周圍部分正常的腱鞘、腱膜等組織、徹底切除。術後很少復發。復發者,仍可再次手術切除之。 用葯原則 1.本病一般不需葯物治療。要做囊內注射者,則可選用醋酸氫化可的松或強的松龍。 2.需手術治療者,則術後選用適當的抗生素。部分住院病人還需補充液體等。 輔助檢查 1.本病一般在門診治療,非手術治療者,檢查專案僅需做檢查框限中「A」的第1項或不需作檢查; 2.需在門診行手術治療者,則檢查專案以檢查框限「A」中的第1至3項為主; 3.個別因囊腫較大且部位較深(如肘部、窩或腕管內)需住院手術治療者,則需做檢查框限「A」中的所有專案。 療效評價 1.治癒:囊腫消失,無症狀,肌腱無粘連,無復發,功能恢復。手術後傷口癒合。 2.好轉:症狀減輕,功能改善。 3.未愈:症狀、體征未改善。 專家提示 腱鞘囊腫,是一種好發於手腕背側、掌側或足背等處的良性腫塊。因此,若手腕或足背等處出現無痛性的半球形腫塊,就應該考慮是本病,需與表皮樣囊腫、皮脂腺瘤或脂肪瘤相鑒別,以免誤診。本病一般對人體影響不大,極少數可自行消失。目前雖有多種方法治療本病,但多數病例仍有復發之可能。若囊腫較小,又無症狀,且不影響外觀者,可不做處理,靜觀其變。若囊腫較大,又有症狀者,可行非手術治療。復發者,可再次治療。為達到根治的目的,可選擇手術切除方法,但極少數亦有復發。

D. 手上起疙瘩怎麼回事

原因:體內抄的濕氣太重
解決:夏秋之交熱而多雨,濕氣較重。濕邪過盛可致病。濕邪傷人有內外之分,外濕多由氣候潮濕,坐卧濕地而致病;內濕多因喜食冷飲,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所致。 另外為防內濕,切勿過量食生冷瓜果,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膩及暴食。此外,用蓮子、薏米、赤小豆、白扁豆等健脾利濕之品適量煮粥食用,可護脾胃,祛濕氣。

E. 手上起紅疙瘩

您好,根據您的描來述,考慮可自能是丘疹性蕁麻疹,但也不排除其他皮膚病的可能。由於皮膚病的直觀性較強,沒有見到您的皮損尚無法確診,建議您到正規醫院皮膚科或皮膚病專科醫院就診,確診後對症治療,以免延誤病情。平時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海鮮牛羊肉、煙酒等,避免摳抓,以免加重病情。祝您早日康復!

F. 手上起小疙瘩是怎麼回事

近有網友留言道:「最近幾天我手上起了好多小疙瘩,晚上睡覺熱了手氧的難受,不光是手背上起,手心裡也有(用手按一下好像針刺的那種疼),好像是在肉皮下起的,裡面有水(像是小水泡)以前有過這種情況,後來好像又好了,但是時常發作,後來去診所里看了,醫生說是皮膚過敏很可能是手癬,想問一下,得了手癬怎麼治療?怎樣預防這種情況?」針對此種狀況,蘇州皮膚病醫院手足癬專家作了如下的解答。 ?類似於手癬的情況,有很多種,?據蘇州皮膚病醫院手足癬專家介紹,具體的症狀要視情況而定,從上述症狀來看,也有可能是手癬的症狀表現,但無論怎麼,皮膚出現病症,一定要正確對待及時治療;如果不及時治療,類似於此類症狀,可能會反復發作,如果是真菌性感染,還會有較強的傳染性,故為了您和家人的皮膚健康,一定要及治療。推薦閱讀:手癬的症狀有哪些 據蘇州皮膚病醫院手足癬專家介紹;手癬常見的症狀表現有以下幾點: 水皰型:水皰型手癬的症狀表現為深在性小水皰,零散或群集型分布,破潰或吸收後有會少許的鱗屑。自發感覺為瘙癢,常因搔抓或自行用針挑水皰而繼發感染。 鱗屑型:鱗屑型手癬的症狀表現為角化過度,乾燥,粗糙,脫屑,基底淡紅;常見的症狀表現多單手發生,也可雙手均累及。自覺瘙癢較輕,冬季常皸裂疼痛。 糜爛型:糜爛型手癬的症狀表現為指間常因搔抓而繼發感染;局部表皮濕潤,浸漬發白,自覺劇癢。表皮損破後露出潮紅的糜爛面,此時自覺瘙癢帶有明顯的灼痛感。

G. 手上莫名其妙起了些疙瘩

有時候可能會季節性過敏,會發一些這些小疙瘩就很小的小泡泡,那但是很癢。保持手的清潔,然後過段時間不要去抓它,過段時間會消的。

H. 手上為什麼起疙瘩

考慮是過敏性皮炎或者是手蘚,建議您最好去皮膚科檢查一下,確診後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葯。飲食上要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吃海鮮,要多喝水,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

I. 手上起一些疙瘩

應,這個不確定是什麼病,你應該去醫院檢查一下確診是什麼病,對症下葯,會好起來的,祝你早日康復

J. 手上起疙瘩

手上起疙瘩考慮是患上了濕疹,患者可以早點來皮膚科檢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