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百科 » 豬發燒身上起紅疙瘩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豬發燒身上起紅疙瘩

發布時間: 2021-10-30 09:41:48

A. 豬發燒皮膚發白,身上起紅點

起豬體溫升高的疫病很多,但時下流行的只有幾種。從臨床症狀上看,主要以發燒為主的病例佔80%。通過徹底診斷,才能確診。目前流行的基本上是以下幾種疫病,現就每種疫病的臨床症狀、病變及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一、豬瘟
體溫升高到40-42℃,持久不退。食慾減退或停食,精神沉鬱,伏卧喜睡、寒顫、擠卧一堆或鑽草窩。站立行走拱背彎腰,四肢無力,行動遲緩,搖擺不穩,眼結膜發紅,有膿性分泌物,先便秘,後腹瀉。耳根、腹部、四肢內側等處有指壓不褪色的紫紅色出血點。
病變:全身淋巴結腫大,周邊出血,紅白相雜呈大理石狀。腎顏色變淡,表面有針尖大小出血點。脾腫大,出血,邊緣有突出於表面的出血性梗死。慢性病例在大腸回盲部黏膜有鈕扣狀瘍。
防治:本病無特效葯物治療,主要靠預防。
1.平時加強飼養管理,搞好環境衛生消毒工作。
2.定期預防接種,為排除母源抗體(含其他獲得性抗體)的干擾,可加大疫苗接種劑量(2-4頭份/頭).
3.發生豬瘟時,在豬瘟疫區或受威脅區應用大劑景豬瘟疫苗:10—15頭劑/頭,進行緊急預防接種。加大疫苗接種劑量,是排除母源抗體的最好方法,也是防治非典型豬瘟發生的有效措施。
4.豬群發生豬瘟時,應迅速對病豬進行隔離,帶豬消毒,同時對病豬進行對症治療,用高免血清緊急注射,同時應用抗生素、磺胺類葯物防止繼發感染。
二、豬流感
病豬體溫升高到4JD-41.5℃ ,有時可達42℃ ,食慾減退或廢絕,精神沉鬱,肌肉和關節疼痛,常卧地不起、呼吸加快,有陣發性痙攣性咳嗽,糞便干硬,眼鼻流出黏液性分泌物。
病變:主要集中在呼吸器官。鼻、喉、氣管和支氣管黏膜充血,表面有大量泡沫狀黏液,有時雜有血液。肺病變部呈紫紅色如鮮牛肉狀。
防治:本病治療尚無特效葯。
1.發燒時用解熱鎮痛葯,肌肉注射30%安乃近3—5毫升,或治感佳。
2.控制繼發感染,應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葯物,可防止繼發感染。
3.內服中葯,方劑:金銀花、連翹、黃芩、柴胡、牛蒡、陳皮、甘草各10-15克水煎內服。
採用以上方法連用3天豬群可康復。
三、豬肺疫
體溫升高到41-42℃,停食,黏膜青紫,咽喉部發熱紅腫,張口喘氣,呈犬坐勢。咳嗽,呼吸困難。皮膚有紅斑和紅點。鼻流膿樣黏液。
病變:主要是融合性支氣管肺炎,肺尖葉、心葉、中間葉和膈葉前緣呈「肉樣」或「蝦肉樣」實變。
防治:1.加強飼養管理,提高豬的抵抗力。定期注射疫苗。
2.治療,用硫酸卡那黴素,按每千克體重5萬單位肌肉注射,或5%百菌消肌肉注射。每10千克體重注射I毫升,2次/天。
3.全群豬飼料內混0.2%病菌消或土黴素,連用3-5天。
四、豬鏈球菌病
哺乳豬患病最重,多呈敗血性,病豬體溫升高至41-43℃ ,眼結膜潮紅,流淚,咳嗽,呼吸困難,體表有紫紅色斑塊。運動失調,後軀不靈活,患關節炎的病豬關節腫脹、疼痛、跛行。患化膿性淋巴結炎病豬的額下、頸部、股前等處的淋巴結腫脹。
病變:敗血症,病豬表現全身各器官充血、出血,並有化膿性症狀。腦膜充血、出血,血管突起,有化膿性病灶。
防治:保持豬舍清潔乾燥,定期消毒,治療本病以青黴素聞效最好,每千克體重5—8萬單位,每日2次,連用3天。
五、豬弓形蟲病
症狀:類似豬瘟和流感,體溫升高至40~42℃ ,病豬精神沉鬱,食慾減少,嚴重的食慾廢絕。頭、耳和四肢下部有瘀血斑,後肢軟弱無力,走路搖晃,喜卧,呼吸困難,咳嗽。嚴重時呈犬坐姿勢。口流白沫,懷孕母豬可發生流產。
病變:肝略腫,有壞死點和出血點,腎皮質小點出血,膀胱有少數出血點。腸回盲部有淋巴濾泡腫脹。肺水腫,淋巴結腫脹,胸、腹腔有黃色積液。
防治:症狀較重的病豬,用磺胺一6一甲氧嘧啶,按每千克體重0.07克,磺胺嘧啶接每千克體重0.07克,10%葡萄糖100-500毫升,混合後可靜脈注射。病初一次可愈,一般2—3次。症狀較輕的豬,磺胺一6一甲氧嘧淀,按每千克體重0.07克,一次肌肉注射,首次加倍,每日2次,連用3—5天即可康復。
六、傳染性胸膜肺炎
病豬體溫升高到42℃或更高,呼吸高度困難呈犬坐或橫卧姿勢,腹式呼吸、咳嗽、口鼻流出帶色血的紅色泡沫,腹部、耳尖發紺。
病變:病豬的胸膜表面有白色纖維素性物附著,胸腔積液,肺充血、出血。
防治:5% 的養元百菌消注射液,每公斤體重0.1毫升, 肌肉注射每天2次,連用3天;或養元喘康長效注射液,每10公斤體重肌肉注射1毫升,每天一次,連用兩天,效果極佳.
七、偽狂犬病
病豬體溫升高至41-42℃ ,有典型的神經症狀,呼吸困難,間有嘔吐和腹瀉。
病變:腹膜充血,間有小出血點,腹水腫。腎腫大,有散在出血點,耳尖發紺。
防治:加強飼養管理和做好疫苗注射。本病無特效葯物治療,據專家臨床應用,飼料添加養元百毒消、利康寧進行恢復性葯物治療,療效非常理想。

B. 豬發燒以後突然一身發紅什麼原因

如果出現嘔吐,發燒,身上發紅(尤其是前面),很可能是藍耳病及附紅體病混感引起的,這種死亡率很高。給你一個案例,希望對你有用。

位於內蒙古扎蘭屯地區的某小型自繁自養豬場,2012年3月初出現豬高熱病疫情,首先是一頭公豬高燒41度,出現嘔吐等症狀,幾天後死亡,發現身上發紅。後發現幾頭母豬也出現嘔吐症狀伴隨高燒,同時圈舍內所有小豬也精神差,扎堆,體溫升高至40~41.5度不等。據老闆講述,當地曾經發生過類似的疫情,死亡率達到60%以上。

用葯方案,強力黴素+復方花青素+泰樂菌素拌料飲水同時添加,部分豬採用灌服方法給葯。前期發病較為嚴重的給予淘汰。不採食的部分豬灌服復方花青素5克,一天2次。

結果:用葯後退燒很明顯。母豬在用葯前淘汰掉3頭,用葯後採食逐漸正常,體溫下降後沒有出現反彈。用葯2天後部分小豬精神狀態,食慾開始恢復,36頭小豬共計死亡5頭。2個星期後豬場穩定。

C. 豬身上長紅疙瘩怎麼治

夏天濕熱時候很容易出現紅疙瘩的問題,嚴重的耽誤豬的生長,輕的也會採食量有所下降,人看著也不舒服,都想快點治療好,這里給大家總結下治療經驗;



4、皮膚上出現紅點紅斑的案例:首先檢查是不是發燒、是不是拉稀了,如果都出現要首先考慮補豬瘟苗;單純的發燒重點考慮下鏈球菌,用地米青黴素大劑量,然後另一側磺胺的;如果都不發是;再根據發病數量,多的話按照圓環治療,少的話濕疹治療效果會更好些;

身上紅點的毛病很多,比如過敏時候也比較常見,不是懷孕的打下地米就好些;然後豬丹毒是淤血斑塊,比紅點要大很多,一般肥豬地米青黴素大劑量治療,母豬懷孕可以用安通定代替;

D. 豬身上起紅點是什麼病

可能是慢性豬瘟

一般地說來,臨床上診斷慢性豬瘟的主要依據是回;有體溫升高,答食慾減退功廢絕、高熱稽留等急性豬瘟病史的經過,後又體溫正常,消瘦、皮膚有出血點,有的末稍部位發紺,呼吸困難,有和先便秘,後腹瀉,或二者交替進行,剖檢變化可以見到脾梗死,回腸、結腸潰瘍,形成扣狀腫,脾有梗死灶,腎有出血壓點,貧血。死亡率低,現在又一特點是:引起豬的繁殖障礙,妊娠母豬不表現任何症狀,但不停地排毒,當用SPA—ELISA檢測時抗體水平很低,對豬瘟苗免疫應答能力差,有的豬不發情,有的早產流產,有的分娩時生下死胎、木乃伊、弱仔比例大,但肉眼觀察正常的仔豬用葯物治療無效,死亡率達90%。因此,當一個場同時出現上述症狀時就應把豬瘟考慮在內。

對於慢性豬瘟沒有任何治療價值,故一般不進行治療。一旦發現,立刻撲殺,同時對豬場的母豬進行普查,方法用中國獸葯監察所的豬瘟單克隆抗體純化酶鏈免疫吸附試驗進行檢查,以查出野地毒豬,然後立刻淘汰。同時進行豬只和免疫,母豬在配種前免疫,一年二次,公豬一年2 次,仔豬超免,或者25日齡首免,均60日齡二免。

E. 豬身上有很多紅疙瘩,這是什麼病

也可抄能是豬丹毒啊,甚至是肺襲炎。 06年我在河北一家養豬個體戶那看到有豬身上有不規則的紅色斑塊,以為是是豬丹毒,用葯後就是治不好。後來一個高手來了說是肺炎,開了葯很快就好了。我郁悶的,肺炎都發到皮膚上了

F. 豬身上長紅疙瘩

終身上大面積出現紅疙瘩的原因,總結一下,有以下幾個方面。以皮膚腎病綜合症該病症。事由。圓環病毒引起潛伏期長保育豬,最容易發生此症。伴有仔豬銷售體重減輕呼吸困難。部分發病仔豬咳嗽。水樣腹瀉。貧血,黃疸計發感染,可引起的關節炎肺炎等該並結合臨床,其他症狀不能判斷。過敏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葯物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症性皮膚病一般認為一一。變態反應有一定關系起因臨床表現由對稱性滲出性瘙癢性。多形性和復發性等特點。一演變成。慢性萎特徵根據原因不同,有分析為日光性皮炎濕疹蚊蟲叮咬過敏性皮炎等根據發病的時間環境狀況,臨床其他表現也不難判斷。加強衛生管理。降低圈舍濕度飲水中添加生命。原貨飼料中添加率,康寧。即可有效控制和預防此類現象發生。建議你直接與當地獸醫聯系,請他們具體診斷後對症下葯。

G. 豬剛開始發高燒,後來身上起紅點,到最後死亡,是什麼病

可能是慢性豬瘟

一般地說來,臨床上診斷慢性豬瘟的主要依據是;有體溫升高,內食慾減退功廢絕、高熱稽容留等急性豬瘟病史的經過,後又體溫正常,消瘦、皮膚有出血點,有的末稍部位發紺,呼吸困難,有和先便秘,後腹瀉,或二者交替進行,剖檢變化可以見到脾梗死,回腸、結腸潰瘍,形成扣狀腫,脾有梗死灶,腎有出血壓點,貧血。死亡率低,現在又一特點是:引起豬的繁殖障礙,妊娠母豬不表現任何症狀,但不停地排毒,當用SPA—ELISA檢測時抗體水平很低,對豬瘟苗免疫應答能力差,有的豬不發情,有的早產流產,有的分娩時生下死胎、木乃伊、弱仔比例大,但肉眼觀察正常的仔豬用葯物治療無效,死亡率達90%。因此,當一個場同時出現上述症狀時就應把豬瘟考慮在內。

對於慢性豬瘟沒有任何治療價值,故一般不進行治療。一旦發現,立刻撲殺,同時對豬場的母豬進行普查,方法用中國獸葯監察所的豬瘟單克隆抗體純化酶鏈免疫吸附試驗進行檢查,以查出野地毒豬,然後立刻淘汰。同時進行豬只和免疫,母豬在配種前免疫,一年二次,公豬一年2 次,仔豬超免,或者25日齡首免,均60日齡二免。

H. 育肥豬豬發燒起紅疙瘩

這個可能是由於發燒所引起的一些炎症。你還是應該找獸醫給他開點葯

I. 百十斤重的豬發燒身上起紅點豬身變色是什麼原因

是豬紅斑病啊豬「紅斑病」,是一種免疫抑制性的皮膚性疾病,在夏季非常多見。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豬只體表的不同部位出現數量不等、大小不一的粉紅色或紅紫色斑點,具有發病率高、病程長、死亡率較低、飼料轉化率降低等特點。

發病原因

豬「紅斑病」是多種病因共同作用而引起豬群的一種綜合性皮膚性疾病,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免疫抑制性疾病為主要原因

在諸多的豬傳染性疾病中,免疫抑制性疾病比較多,對機體的危害也非常大,而對豬「紅斑病」起主要作用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是由豬圓環病毒引起的豬皮炎腎病綜合征(PDNS)、豬弓形體的「帶蟲免疫」、慢性豬瘟和慢性豬附紅細胞體病等。

體外寄生蟲和體表細菌的感染

夏季天氣非常炎熱,環境衛生不易控制。如果消毒不嚴格,飼養管理不科學,就會使體表病菌和體外寄生蟲大量滋生,再加上蚊子、蠅子、不幹凈注射器等機械性傳播,皮膚性疾病就會大量發生。

過敏性皮質炎

由於蚊蟲的叮咬,體表病菌所分泌的毒素的刺激等原因,皮膚出現粉紅色斑塊,表現出過敏性或溢出性皮炎、毒素性皮炎等病症。

診斷要點

發病豬只體表出現許多散在的突出體表呈「粉紅色、紅紫色」的斑點狀丘疹,首先由後臀部位出現,並隨著病程的延長,紅斑點丘疹向軀體的不同部位蔓延,如肩胛部、夾背部、耳朵、腹下、四肢等。嚴重時斑丘可覆蓋全身各處。

病豬皮膚出現的斑點狀丘疹,開始呈粉紅色,直徑大小為2毫米~6毫米的圓形或不規則的隆起,隨著病程的延長,斑點狀丘疹的「中心」會出現黑紫色區域,並逐漸蔓延變大,相互間融合成一片,嚴重者還會逐漸潰瘍。如果周邊環境控制不好,常並發疥蟎、癢蟎、滲出性皮炎等,病豬出現摩擦牆壁、表皮有油脂性物質出現等症狀。

病豬會出現採食量下降,漸進性消瘦,飼料轉化率降低,皮毛粗長,體表蒼白,個別出現黃染、發熱、便秘或腹瀉等病症。

病豬最後多因「營養不全」而衰竭死亡或繼發其他疾病,如慢性副嗜血桿菌病、慢性胸膜肺炎、附紅細胞體病、鏈球菌等並出現死亡。

綜合防治

對於本病的防治,在臨床上有多種方法,並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現結合實際,從幾個方面簡要歸述如下:

飼養管理方面

加強飼養管理,盡量減少各種應激因素,在天氣悶熱、斷奶、免疫、子豬閹割、豬群轉欄時,在飲水中添加維多利,減少應激,增強機體抵抗力,尤其要注意飼料質量、疫苗免疫、溫濕度變化等。

環境衛生方面

加強環境衛生措施,定期進行交替消毒,加強豬場環境和豬舍消毒滅蚊工作。將病豬集中隔離在遠離健康豬群的地方,進行飼養和治療。此外驅蟲保健工作也必須慎重。

葯物控制方面

(1)在飼料中添加抗病毒I號粉(2袋/噸飼料)+恆福特(6袋/噸飼料)+強力黴素(250ppm)+魚腥草散(按推薦劑量使用),連用混飼10天~15天;同時做好豬群驅蟲工作,在飼料中添加伊干二凈,以控制寄生蟲病的發生。

(2)症狀較嚴重的豬,可推薦使用恆豐強阿莫西林+清開靈注射液+魚腥草注射液+維生素C+地塞米松,混合肌注,一天一次,連續3天,患病豬皮膚上斑點會逐漸消失,同時用長效土黴素、長效頭孢噻呋等控制繼發感染,進而可有效控制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