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百科 » 乳房疙瘩無痛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乳房疙瘩無痛

發布時間: 2021-10-29 10:51:10

Ⅰ 我是一個女孩,乳房裡面有個疙瘩,摸著不疼,請問是什麼

乳腺增生,乳腺囊腫,都有可能。建議你做乳房X光攝影檢查。一般情況下乳腺的腫物都要做手術治療.。

Ⅱ 乳房上長很硬的疙瘩但是不痛誰能說說是什麼

你說的硬,不知道是硬到怎樣的程度了?若是暫時性的硬,也不是回硬的厲害,那就沒事,有答時是與月經有關,有時是與性刺激有關。
指導意見:
建議你把你的具體情況說說、若是有痛的感覺,那就健康你到醫院做相關的檢查。祝你健康。

Ⅲ 乳房有疙瘩不痛不癢的需要去醫院檢查嗎

生育後乳房有疙瘩,一般屬乳腺增生,不需治療。如疙瘩在乳房外上限並且與周圍組織有粘連(推不動)甚至疼痛,建意去看醫生。

Ⅳ 乳房裡有硬塊,但不痛,是怎麼回事

乳房在很多情況下都可出現硬塊,如乳腺小葉增生,纖維瘤等。你有必要到醫院作針對性的檢查,早診斷,早治療。 一般人在摸到自己的乳房有硬塊時,第一個反應就是「我是不是得了乳癌?」,但事實上乳房有腫痛或硬塊,不一定代表罹患乳癌,這中間還是有相當大的距離的。乳房方面的疾病在衛教上一般都強調女性,其實,男性罹患乳癌的機率雖然較低,但男性也有乳房,當然乳房的一切問題也可能發生在男性身上。 當發現了乳房硬塊時,該怎麼辦? 一旦發現乳房有硬塊或腫痛時,千萬不要慌張,可以連續觀察幾天,如果出現壓痛、明顯的腫塊,你需要就診乳房外科請醫生仔細檢查一下,並與醫師做充分的溝通,才能徹底了解腫痛、硬塊的原因。 乳房腫痛的原因: 乳房會感到疼痛有一部分是受雌激素與黃體素的刺激乳腺的關系,使乳房腫脹,有時也會有乳頭疼痛及伴隨透明性之分泌物,這種情況一般會發生在月經前期,而在月經結束後消失。 有些人會不定期的腫痛,這種乳房疼痛不一定都有乳房腫瘤,即使有摸得到乳房腫塊,也不一定是乳癌。因為乳癌初期很少會有疼痛的問題及其他較明顯的症狀產生,早期主要是靠乳房自我檢查及乳房X光攝影檢查才能得知。除非乳癌已長大到足以侵犯胸壁周圍的神經才會疼痛。因此大多數偶發性的乳房疼痛是可以按部就班的就醫檢查,不須太過焦慮的。 有些腫痛或硬塊初期被診斷為乳房腫瘤,這些乳房腫瘤大多是良性的,但也有可能是形成乳癌的前身: 乳房纖維囊腫:這是最常見的良性乳房腫瘤,大多發生在30歲以上的女性,常是兩側乳房且多發性的,會有脹痛及壓痛感,月經前期症狀會較嚴重。 乳房纖維腺瘤:好發在20歲左右的女性,乳房會摸到硬塊,但並不會有壓痛。 乳管腫大:多發現於40歲左右的婦女,兩側乳頭會分泌一些黏稠的液體。病人會有灼熱感,乳暈部位會隱隱作痛,觸診時會發現乳暈下有彎曲腫大的乳管。

Ⅳ 乳房裡面長了個小疙瘩不痛是不是乳腺癌

你摸到的也可能是正常的乳腺組織,應很多良性的疾病如:乳腺增生也會產生乳房腫塊的,可以了解一下乳腺癌的症狀,自己對照分析一下:
1.乳腺腫塊
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腫塊首診。患者常無意中發現乳腺腫塊,多為單發,質硬,邊緣不規則,表面欠光滑。大多數乳腺癌為無痛性腫塊,僅少數伴有不同程度的隱痛或刺痛。
2.乳頭溢液
非妊娠期從乳頭流出血液、漿液、乳汁、膿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稱為乳頭溢液。引起乳頭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見的疾病有導管內乳頭狀瘤、乳腺增生、乳腺導管擴張症和乳腺癌。單側單孔的血性溢液應進一步檢查,若伴有乳腺腫塊更應重視。
3.皮膚改變
出現「酒窩征」,即乳腺皮膚出現一個小凹陷,像小酒窩一樣。若癌細胞阻塞了淋巴管,則會出現「橘皮樣改變」,即乳腺皮膚出現許多小點狀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樣。乳腺癌晚期,癌細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纖維組織浸潤到皮內並生長,在主癌灶周圍的皮膚形成散在分布的質硬結節,即所謂「皮膚衛星結節」。
4.乳頭、乳暈異常
腫瘤位於或接近乳頭深部,可引起乳頭回縮。腫瘤距乳頭較遠,乳腺內的大導管受到侵犯而短縮時,也可引起乳頭回縮或抬高。乳頭濕疹樣癌。表現為乳頭皮膚瘙癢、糜爛、破潰、結痂、脫屑、伴灼痛,以致乳頭回縮。
5.腋窩淋巴結腫
大醫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以上有腋窩淋巴結轉移。初期可出現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腫大的淋巴結質硬、散在、可推動。隨著病情發展,淋巴結逐漸融合,並與皮膚和周圍組織粘連、固定。晚期可在鎖骨上和對側腋窩摸到轉移的淋巴結。

Ⅵ 乳房裡張疙瘩,但不痛也沒什麼感覺,有沒有什麼危險

嬰兒就是比成人的呼吸快,
脈搏跳動也快。
如果能夠幫助你解決問題,那麼希望你點擊「採納」,
舉手之勞,將鼓勵我們繼續解答其他朋友的問題.月經_安全期
www.9010s.com

Ⅶ 中間有個疙瘩不疼,會不會是乳腺癌

乳腺中間有個疙瘩不疼,會不會是乳腺癌?——良性的乳腺纖維瘤也是不疼的。乳腺中出現腫塊不可怕,怕就怕這腫塊是乳腺癌。那麼怎麼區分這腫塊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呢?
良性與惡性可從以下9個方面來區分:
1、年齡因素。乳腺癌的發病率與年齡成正比:年輕人中基本全是良性的。到40-50歲,惡性的發病率就較高了;絕經後,繼續上升;到70歲左右達到最高峰,六七十歲的人,只要乳腺中出現腫塊,基本就是惡性的。
2、形狀。良性的形狀規則,呈圓形或橢圓形;但惡性的是七突八拐的不規則的形狀。
3、表面的光滑度。良性的腫塊摸著感覺其表面是光滑的,比如如雞蛋殼;惡性的表面是粗糙不平的,比如像核桃皮。
4、邊界。良性的腫塊有明顯的邊緣,也就是說腫塊與周圍的肌肉有明顯的分界,使得腫塊顯得很獨立很明顯;惡性腫塊的四周與周圍的肌肉連在一起,使腫塊沒有明顯的邊界。
5、皮膚的改變。良性的腫塊相對應乳房的皮膚無改變;惡性的有的人的乳房的皮膚呈橘皮狀改變。
6、活動性。良性腫塊用手捏著它推它,它的活動性很好;惡性的是這個腫塊與外面的皮膚及裡面的肌肉粘連在一起,有的惡性的,甚至是腫塊當中生有根,這個根從底盤扎出與身體相連,所以說,推它的話,它的活動性不大,或者,要動的話,腫塊是與周圍一起動。
7、痛感。良性的乳腺增生一般疼;惡性的一般不疼,惡性的等疼的時候就晚了。(除外:良性的乳腺纖維瘤也是不痛的)
8、跟經期的關系。良性的乳腺增生是經前疼得厲害,經後痛得輕或不痛;惡性的則跟經期關系不大,它的疼痛程度變化不大。(除外:良性的乳腺纖維瘤也是跟月經沒有關系的。)
9、惡性的即使是很小的腫塊有時也會累及乳腺懸韌帶,而引起局部皮膚的凹陷或乳頭回縮等症狀,較易早期發現。等等。
這只是從症狀上來分析判斷,是不夠准確的。最准確的是要儀器檢查。什麼程序檢查呢?
一是建議去做個彩超,彩超未發現惡性可疑現象的話,那就行了不必做別的了。
二是如果彩超發現了惡性可疑現象的話,再做個鉬靶。鉬靶是乳腺「影像」檢查的金標准,比彩超准確、權威多了,基本就可確定是良性惡性(但鉬靶只適應於35歲以上的人)。這兩個檢查簡單快捷,也便宜。二者結合互補,綜合判斷是良性還是惡性,基本八九不離十。如果鉬靶排除了疑點,就可診斷為良性,就沒有必要做進一步的其它的檢查了。
三是如果鉬靶發現了惡性可疑症狀,就要做進一步檢查了:要最終確定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癌),最權威的就是穿刺或手術病理切片活檢,這就可以一錘定音得到確診了:穿刺就是用專用針管穿刺進去,取一點實體組織出來化驗,是目前准確的判斷良性惡性的方法。但有的時候無法穿刺活檢(體積太小,等因素)。手術病理切片活檢,就是在手術之後,把切除的組織拿去做病理切片活檢。手術病理切片活檢比穿刺還要確切,病理切片是診斷佔位性疾病性質的「金標准」。但缺點是雖然得到了確定,但患者已先挨刀了。
對於乳腺癌來說,無論手術與否、放化療與否,都應該吃葯(中葯),中西醫結合。這一條是肯定的(早期的話可手術,晚期手術是幫倒忙)
平時我們老說「中西醫結合」,遇到這種大病的時候,是真正應當中西醫結合的時候了,應當綜合治療,不要單用一種方法。
並且,癌症是終身疾病(癌細胞沒擴散時,可以切除,但是就算是切得再干凈,也總是體內存在癌細胞的,隨著時間的積累,復發率是高的),一定要堅持服葯,不能認為手術了、化療了就萬事大吉不管了(手術、化療結束之後,仍然任重道遠,這時的主要任務就是防復發了。這是個醫學常識。許多患者,就是覺得已經手術切掉了,並且醫生明確地說了「手術成功」,就以為是病好了。這明顯是缺乏醫學常識,結果就吃了這方面的虧)。應該在手術後吃葯,不停葯的話能不復發已經是謝天謝地很了不起的成績了。何況不吃葯。
中葯可充分考慮。用化瘀散結、解毒消腫,針對疙瘩、腫瘤類的中葯丸來治。找對了葯則增強效果。筆者深知中葯的魅力,親眼目睹了大量乳腺癌、淋巴癌、腦瘤、胃癌、腸癌、食道癌等被中葯治得很典型的病例,驗證了祖國中醫葯的獨特之處。這葯治療良性的乳腺腫塊如乳腺增生、乳腺纖維瘤效果非常明顯,在惡性腫瘤的治療上,對於抵制癌細胞的發展,縮小腫瘤體積,減輕病人的痛苦效果是非常明顯的,患病部位皮膚顏色的改變,患者感覺身上有勁了,飯量增加了,等等方面,對比效果患者更是滿意。如果已手術、化療過,中葯的一個明顯的作用就是對於患者各種不舒服的症狀都在短期內會有明顯減輕改善。

Ⅷ 我的乳房裡面有個疙瘩不疼也不癢是怎麼回事

可能是乳腺增生,最好去醫院確診一下,沒什麼事就放心了。

Ⅸ 右側乳房起了個小疙瘩,不疼不癢

祖傳穴位療法治療淋巴結疾病,如乳腺炎、早、中期乳腺癌淋巴結核、淋巴結炎、淋巴結腫大、淋巴腫瘤等。本人治療不開刀、不吃葯、不用化放療,治癒快、不復發、無痛苦、無任何毒副作用,有效消除腫塊、腫瘤。 治療方法:採用穴位按摩,每天穴療兩次,每次15分鍾,正常治療兩天患者就感覺有明顯療效,腫瘤就有明顯消退或松軟,如乳腺炎、淋巴結炎、淋巴結腫大等,治療只須7-10天就能治癒,其它疾病患者得看病情而定治療時間。總之,腫瘤生長時間越長、越大、越結實。治療時間也就越長。 治療原理:通過穴位療法治療打通堵塞的淋巴結、管,來改善局部微循環「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提高肌體新陳代謝率,故腫瘤、腫塊逐漸消失;刺激體內氣血加速,疏通經絡,打通血脈,,達到一通百通、通則不痛之效;,起到治療與自愈雙重作用,徹底從根本上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