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肛門附近長淋巴結是怎麼回事
可以塗抹葯物來改善的,口服消炎葯,多飲水,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如果效果不是很明顯的話,是需要考慮激光去除的。
② 請教專家老師:肛門內發現有硬包(像淋巴結一樣),有危害嗎
您好;考慮是痔瘡所致,如果沒有其它不適症狀,考慮問題不大,最好手術治療
③ 肛門附近長疙瘩是怎麼回事
上海中佑肛腸醫院介紹: 有些人發現自己肛門周圍長疙瘩,以為是痔瘡,所以想隨便找一家醫院把這個肉疙瘩給割了。其實這種肉疙瘩還有可能是直腸拖墜、直腸息肉、肛管鱗狀細胞癌等情況導致的,所以最好是到專業正規的肛腸醫院去檢查一下比較好。 肛門周圍長疙瘩是怎麼回事? 1、痔瘡。內痔脫垂、環狀混合痔、外痔血栓等在用力排便時,肛門外常出現腫塊。 2、直腸脫垂。是指肛管、直腸黏膜或直腸、部分乙狀結腸向下移位,脫出肛門外的一種疾病,俗稱脫肛。此病的治療主要是改善氣血虛弱,祛除腹瀉、便秘、長期咳嗽等誘因。
>>>了解治療詳情、費用、時間等,直接進入專家答疑區、有問必答<<< 3、直腸息肉。是直腸常見的良性腫瘤,可單發或多發,多數息肉是帶蒂的圓形或卵圓形的腫物,好發於直腸下端,大便時可脫出於肛門外,大便後回縮。腺瘤樣息肉為癌前期病變,若延誤治療可變成直腸癌,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肛門周圍長疙瘩就一定要及早去治療了。 4、直腸平滑肌肉瘤。直腸平滑肌瘤由異形的平滑肌細胞增生而成,多位於直腸下段。其生長方式常向直腸腔內凸出,若不及時手術治療,可由平滑肌瘤變成平滑肌肉瘤,即由良性變成惡性,致使直腸變窄引起便秘、肛門墜脹、便血。 5、肛管鱗狀細胞癌。鱗狀細胞癌多發於肛管和肛門周圍。早期是肛管、肛門周圍皮膚增厚,或小結節狀突起,繼而表面糜爛潰瘍,邊緣突出,向外翻轉,周圍有顆粒狀結節。早期易誤診為濕疣、血栓外痔等,但活體組織檢查可確診。 6、惡性黑色素瘤。肛管直腸惡性黑色素瘤,源於肛管直腸交界處的黑色素細胞的惡性變也會導致肛門周圍長疙瘩。其形態呈菜花狀或潰瘍型外觀,常有肛門墜、脹、痛等不適,極易誤診為痔。一旦確診,應及時行根治手術及區域性淋巴結清掃,並配合免疫治療,提高療效。 7、直腸癌。在直腸癌延誤診斷的病例中,有80%是由於未做直腸指診,因便血而誤認為內痔。正確識別痔與惡性腫瘤的特徵以避免誤診,並及早實施根治性手術。 以上是上海中佑肛腸醫院專家介紹的(文章標題),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④ 請教專家:肛門裡面發現有硬包,像淋巴結狀
你好,從你描述的應該是痔瘡,應該是血栓痔。你不用太擔心,首先堅持每天溫水坐浴,忌久坐,少吃辛辣刺激食物,一周就會好
⑤ 我肛門處起了個疙瘩請問是什麼
有可能是痔瘡或者坐瘡
多清洗肛門 勤換內褲 保持清潔
過一些天還沒好轉建議看醫生
⑥ 肛門旁邊有像淋巴一樣的腫塊,時而出現時而消失,大小不一,碰觸有些疼痛。這是什麼原因呢
您好:這種情況考慮有痔瘡的可能性是肛門直腸底部及肛門粘膜的靜脈叢發生曲張而形成的一個或多個柔軟的靜脈團,有時可表現為便血、疼痛及便時有物脫出等,必要時建議應做一下肛腸科檢查排除一下其它情況的可能。
⑦ 肛門處長了疙瘩是痔瘡嗎
這種情況建議你最好到肛腸醫院檢查一下是否是痔瘡。輕度的痔瘡是可以進行物理治療的,可以做盆浴進行治療,如果重度痔瘡,建議你選擇手術治療。術後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些易消化粗纖維類食物,避免便秘。
⑧ 肛門旁邊有像淋巴一樣的腫塊,摸上去有些疼痛,偶爾似乎也有些癢,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痔瘡,我就是這樣,狀態好時就小或是沒有,趕上上火啥的就是癢有時還疼,所以我感覺不舒服時就岡周抑菌乳洗,總體來講現在比前好多了
⑨ 大便後肛門附近有個疙瘩,我想知道怎麼才能治好
外痔
外痔位於齒線以下,是由痔外靜脈叢曲張或肛緣皺襞皮膚發炎、肥大、結締組織增生或血栓瘀滯而形成的腫塊。外痔表面蓋以皮膚,可以看見,不能送入肛內,不易出血,以疼痛和有異物感為主要症狀.臨床常分為結締組織外痔、靜脈曲張性外痔、炎性外痔和血栓外痔。
一、結締組織外痔
結締組織外痔因其形態而命名,又稱贅皮痔,皮膚下垂物和贅皮性外痔。這種外痔是肛門緣皮膚皺襞增厚肥大,有結締組織增生,痔內無曲張靜脈,血管甚少,底寬尖長,呈黃褐色或褐黑色,突出易見,大小形狀不等。有時只有一個,在肛門後部或前部正中,有時數個圍繞肛門一周。
病因病理:常由便秘引起,當干大便通過肛門時,過度牽拉肛門部皮膚,撕傷肛門皺襞,引起感染發炎、水腫、纖維組織增生。炎症消散後,皺襞不能恢復正常,這樣多次損傷,則使皺襞增生肥大,成為外痔。肛門和直腸的各種炎症,如直腸炎、肛門狹窄、內痔、肛竇炎、肛瘺、肛裂等,也是生成結締組織外痔的原因。另外,肛門部手術,如痔切除術、肛竇切除術等,因切去皮膚、縫合、結扎等操作不當,也會影響肛門部淋巴和血液迴流,常引起結締組織外痔。
二、靜脈曲張性外痔
靜脈曲張性外痔是齒線以下痔外靜脈叢曲張,在肛門緣形成圓形、橢圓形或棱形柔軟腫塊。如有水腫,則形狀變大。在祖國醫學中,它屬於氣痔范疇。如《瘡瘍經驗全書·痔漏圖說》中說:「氣痔,感氣即下。」本病一般不疼痛,不出血,僅覺肛門墜脹或有異物感。多與三期內痔和混合痔並發。
病因病理:凡是引起痔瘡形成的各種病因,都可引起靜脈曲張性外痔,其主要因素是:由於飲食不節,久坐或久站,長期便秘或腹瀉刺激,腹壓長期持續增高,加之感染損傷,以致痔外靜脈叢擴張、瘀血、屈曲而形成。
三、炎性外痔
病因病理:常因肛門受損後感染,或因肛裂引起肛門皺襞發炎和水腫所致。
四、血栓性外痔
病因病理:血栓性外痔是外痔中最常見的一種。常因排便時用力過猛,劇烈活動或用力咳嗽使肛門緣靜脈破裂,血液外滲到結締組織內,成為血塊,在肛門部皮下生成圓形或橢圓形腫塊,大小不等,位於肛管內或肛緣外。腫塊初起時較軟,幾天後變硬。如未發炎,腫塊可在3--4周內完全吸收消散,不留痕跡;如反復發炎,腫塊內結締組織增生,可變成結締組織外痔;如發生感染,可生成膿腫。
----
外痔的症狀
一、結締組織外痔
症狀診斷:結締組織外痔如無炎症發生,病人僅覺局部有異物感或排便後肛門部不易清潔,常有少量分泌物和糞便積存,刺激肛門部,可發生濕疹和搔癢。如有發炎,則感疼痛,坐立行走不便。初起只是皺襞腫大,中間有糞便和分泌物積存,皮膚暗紅色,有表皮脫落;因反復的炎症刺激,則肛門外皮膚有突起,質軟,色黃,常在肛門後中線上,也有時在肛門前方或兩側。常伴有乳頭肥大和肛門梳硬結,容易受刺激,引起括約肌痙攣而產生疼痛。
二、靜脈曲張性外痔
症狀診斷:發病緩慢,初起只感覺肛門部腫脹不適,排便時腫脹加重,如有發炎等並發症,則發生腫痛等症狀。檢查可見在肛管前後或圍繞肛門有腫塊隆起,表面蓋以皮膚,皮下有擴大麴張的靜脈叢。
三、炎性外痔
症狀診斷:病人自覺肛門部灼痛、濕癢,便後或活動過多後症狀加重。檢查時,可見肛門皺襞充血、腫脹,並有少量分泌物。
四、血栓性外痔
症狀診斷:排便或用力後,在肛門緣皮下忽然起一圓形或橢圓形腫塊,病人感覺異常疼痛,活動或排便時疼痛加重。因括約肌痙攣,感覺直腸下部、肛門有異物感,妨礙行走,坐卧不安。腫塊表面顏色稍暗,有時呈紫紅色,稍硬,觸痛明顯,有時經2--3天血塊吸收,疼痛減輕,可以自愈。有時感染化膿,表皮破潰,就會生成肛瘺。
-----
外痔的治療
外痔發生在肛管齒線以下,常見外痔有血栓性、結締組織性、靜脈曲張性和炎性外痔。外因為便秘、排便用力,導致肛緣靜脈破裂,引發肛緣皮下形成圓形血腫。
外痔分四種:
1)炎性外痔:肛緣皮膚損傷或感染後,形成肛門皮膚皺襞突起,呈紅、腫、熱痛的炎性表現。
2)血栓性外痔:因肛門靜脈炎症或便時用力過猛而致肛門靜脈叢內有血栓形成、皮下隆起疼痛者。
3)結締組織性外痔:因慢性炎症的刺激、反復發作致肛緣局部皮膚纖維化、結締組織增生,形成皮垂者,亦稱贅皮外痔。
4)靜脈曲張性外痔:久蹲或吸引時,肛門皮下腫脹,可見曲張的靜脈團,不能立即消散者。
外痔的臨床表現
1)肛緣出現腫塊疼痛,初起疼痛劇烈,行走不便,坐立不安。數天後減輕,腫塊變軟。
2)結締組織外痔常無症狀,偶有肛門瘙癢,下墜或異物感。並發感染可有疼痛。
治療:
外痔的治療方法有很多,如血栓性外痔剝離摘除術、結締組織性外痔切除術、靜脈曲張性外痔剝離切除術、炎性外痔切除術等。
----
外痔手術須知
文章來源:杭州博愛醫院
一般認為血栓外痔需要手術治療,靜脈曲張性外痔可採取非手術治療,而結締組織性外痔不需要手術治療。
(1)血栓外痔 因其痔瘡形體小,血管破損,血塊凝結成血栓而命名。患者肛門部有劇烈疼痛感,發病7~10天後,經過治療後疼痛雖減輕,但局部腫塊堅硬不消者需要手術剝離血栓。對於有些不宜手術或不願手術的患者,則繼續採用非手術療法。常用的內治法擬清熱涼血以清為主,選用涼血地黃湯加味,常用葯物有生地、丹皮、槐角、黃芩、生地榆等。常用成葯則有清解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常用的外治療法用苦參湯合五倍子湯熏洗,或用高錳酸鉀熱水坐浴,每次20分鍾,熏洗後外敷消痔膏或金黃膏,每日一換。
(2)靜脈曲張性外痔 靜脈曲張性外痔的治療,既可手術也可非手術療法。一般用手術方法剝離痔外靜脈叢,而非手術療法則用清熱除濕、活血散瘀的方法,選擇萆薢滲濕湯合通經活血湯內服,常用萆薢、澤瀉、黃柏、黃芩、丹皮、赤芍、當歸、牛膝、川芎等葯物。或配合應用麻仁丸、潤腸片等中成葯,使患者保持大便通暢,臨廁時勿用力努掙,在大便後輕按肛門數次,並收縮肛門20次。無炎症者不需外治,若發炎水腫時,可用苦參湯或高錳酸鉀坐浴熏洗,熏洗後外敷消痔膏,每日1次。
(3)結締組織外痔 不需特別治療,僅需作一般處理。要求患者調整大便習慣,避免蹲廁過久;大便後或睡前用溫水坐浴;保持肛門皮膚乾燥。當並發炎性腫痛時,可用熏洗坐浴,並外敷消痔膏、金黃膏等,還可適當給予抗生素。倘若外痔皮瓣過大影響肛周清潔衛生者,或反復炎症水腫者,可酌情進行手術治療。
(4)炎性外痔 僅需調整大便習慣,防止大便秘結,忌飲酒及進食燥熱有刺激性食物,便後高錳酸鉀坐浴,或使用頻譜照射治療。必要時外敷消痔膏,每日1次。或口服甲硝唑(滅滴靈)0.4克,每日2次。對於炎性水腫長期不退者,可進行手術切除治療。在炎性水腫急性期,按中醫辨證內服中葯,配合熏洗、外敷等外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