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手上起了這樣的小疙瘩特別癢怎麼回事
這是汗皰疹,保持手部乾燥,可以抹點艾灸液。口服維生素e、b,谷維素。
㈡ 我的手上總會起一些紅色的疙瘩,還很癢。請問是什麼病,該怎麼治啊
可能是汗皰疹。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多數人認為系非特異性皮膚濕疹樣反應,與個人體質、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精神因素等有關。此病特徵就是手掌、手指反復起粟粒大小丘疹和水皰,周圍無明顯炎症,皰壁較厚,開始皰液透明,以後變混濁,2~3天後皰液自行吸收,乾涸後形成脫屑,露出粉紅色新生上皮,在手指屈伸中形成線狀皸裂,皮疹呈對稱性分布,自覺患處瘙癢、灼痛。夏季潮熱好發,秋後可不治自愈,易反復發作持續數年。
對於該病的預防和治療沒有特效方法,生活中要忌食辛辣、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少吸或不吸煙,少用或不用鹼性肥皂、洗衣粉、洗滌靈洗手。出現水皰不要挑破,更不要撕皮。局部治療以收斂止癢為主如:爐甘石洗劑、5%的福爾馬林或1%烏洛托品、痱子粉等。水皰明顯可用0.5%醋酸鋁溶液或5%明礬液浸泡或濕敷。瘙癢明顯者可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制劑如去炎松、復方康納樂霜、支洛松等。如以紅斑、脫屑、皸裂為主,可用10%尿素霜、硅霜、維生素E霜、水楊酸軟膏外塗,每月1~2次。全身治療可用抗組胺葯、維生素B1、B2、A、E。若皮疹數量多、自覺症狀明顯可短程口服皮質類固醇激素如強的松,每次10毫克,每天3次,連服5~7天後症狀減輕。
中醫治療汗皰疹有何特點?
汗皰疹不僅影響手部美觀,而且常因瘙癢影響患者生活。嚴重者可繼發感染,出現手部的腫脹,疼痛。由於本病的原因尚不十分明確,所以西醫尚無滿意的療法根除之。
中醫治療本病有很久的歷史,早在明代就稱之為「螞蟻窩」。由於表現為深在水皰為主,所以應屬濕邪偏盛。中醫的治療是多方面進行的。綜合內外治療,加以飲食、情緒調理:
(1)內治法
①濕熱內盛證 掌跖多有深在水皰,集簇成群,針尖大小,瘙癢鑽心,揩破水皰,滋水黃粘,伴舌紅苔膩,脈象滑數。治宜清熱除濕法。葯用:黃芩10g,黃連10g,蒼術15g,陳皮 10g,茯苓10g,六一散10g(包煎),生苡仁30g,丹皮10g。水煎服,每日1劑。
②脾虛濕盛證 掌跖散在水皰,針尖至粟米大小,半透明狀,皰液清稀,時有瘙癢,伴舌淡水滑,脈象濡滑。治宜健脾除濕法。葯用:茯苓12g,白術10g,澤瀉10g,白扁豆10g,車前子10g(包煎),炒苡仁60g,炒山葯30g,冬瓜皮60g。水煎服,每日1劑。
(2)外治法 根據本病以濕邪為主的特點,可用收濕斂皰法:王不留行60g,明礬30g,石榴皮30g,水煎取汁,泡洗患處,每次5分鍾,日2次。
(3)飲食療法 ①多吃有健脾除濕功效的蔬菜、水果,如山葯、甘薯、冬瓜、西瓜、赤小豆、南瓜。②少吃辛辣厚味,肥甘酒酪。
(4)其他 減少接觸肥皂、鹼、洗衣粉、洗滌靈、汽油、酒精等物;保持情懷暢達,避免七情不遂;不要用手撕脫蛻皮,以防染毒成膿。
汗皰疹和手癬、濕疹、接觸性皮炎、剝脫性角質松解症的鑒別
手癬俗稱鵝掌風,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患了手癬會常常感到瘙癢,手部皮膚還會出現丘疹、水皰、紅斑和脫屑。初起為小片,隨後損害逐漸擴大,界線清楚。時間長了,手部皮膚會變得粗糙、乾燥、增厚,還可伴有皸裂和出血。但是如果出現手癢、脫皮等症狀,能不能說就一定是手癬呢?當然不能,還有很多皮膚病都可以見到手癢、脫皮的症狀,如濕疹、汗皰疹、接觸性皮炎、剝脫性角質松解症等,應仔細鑒別,否則會延誤診斷和治療。
濕疹多發生在手掌心,且雙手對稱。皮損呈多形態,可見丘疹、水皰、糜爛、滲液和結痂等同時存在,常以其中二至三種為主。病情變化與季節關系密切,與飲食和休息也有一定關聯。如果雙手掌接觸水和肥皂等刺激會加重損害。真菌檢查為陰性。
汗皰疹的發生有明顯的季節性,多於春夏之交發病,入冬自愈,主要見於青年人。皮損也是對稱分布,以水皰為主,成批發作,可見於手掌面、指側面和指端,水皰乾涸後脫皮,露出新生皮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癢感和灼熱感。本病發生與出汗不良或過敏反應有一定關系,損害處真菌檢查為陰性。
接觸性皮炎是因接觸了引起過敏的物質後引起的,是皮膚的過敏反應,有明顯的接觸史。皮損發生於接觸部位,境界清楚,形態較一致,多以紅斑、水腫為主,嚴重者可見水皰、大皰等。脫離接觸物後可逐漸消退至痊癒。局部真菌檢查為陰性。
剝脫性角質松解症是一種表淺的掌跖部角質剝脫性皮膚病,常伴有局部多汗,易於暖熱季節發作。皮損主要累及手足心,雙側對稱,表現為角質松離形成的小白點及易剝脫的薄紙樣鱗屑,其下皮膚正常,瘙癢不明顯。真菌檢查陰性。發病原因不詳,可能和手汗和精神緊張等因素有關。如果症狀不重可不處理,因該病有自愈傾向。但起皮疹時盡量少接觸肥皂洗潔精等鹼性物質及酒精等,不要用手去撕脫翹起的皮,這樣會加重皮損。可外用10%-20%尿素脂,1~2次/天
㈢ 手上起了很多疙瘩,很癢,是濕疹嗎應該怎麼去除
前一段時間我手上也起了很多小紅疙瘩,因為手心總好出汗,所以就出了很多疙瘩,很癢,我認為這是汗疹子,你可以說是濕疹。沒有太好的方法,勤洗手,讓手部保持乾燥,多吃一點附有維生素c多的食物和水果,必要時可以補充一些維生素C和維生素B2。
無論是汗疹,還是濕疹,都需要我們認真的面對病情,並且有耐心的去對待。配合醫生的治療,再尋找一些偏方,水裡面加一些食鹽和白醋,也可以有效的治汗疹和濕疹,大家可以嘗試一下。
㈣ 手上起了好多疙瘩,特別癢癢,怎麼回事啊
過敏了,去醫院拿點葯吧
㈤ 手上起小疙瘩很癢
手指上起小水皰伴瘙癢,可以診斷為,一、手部濕疹;二、汗皰症。手部濕疹皮損一般是亞版急性和慢性濕疹權表現,可以發於手指,也可以發於掌側,一般對稱發生,有小丘皰疹、皰疹以及浸潤性肥厚,冬季還可以出現皸裂。治療上主要是避免各種外界刺激,避免容易過敏和刺激性的食物,同時應用抗組胺類的葯物止癢,也可以口服維生素B族、維生素C調整神經功能,嚴重的患者,可以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口服或外用,也可以運用中醫療法治療手部濕疹。汗皰症一般又叫做出汗不良性濕疹,治療上和手濕疹基本相同,嚴重的患者可以口服強的松,水皰性的損害,可以外用爐甘石洗劑或者是尿素軟膏等。
㈥ 手上起小疙瘩還發癢是怎麼回事,要怎麼治
你好:由於手上起泡脫皮的原因較為復雜、多變。除了因長時間使用含有鹼性大的洗滌用品後,皮下各種慢性炎症產生的病毒反應、確乏必要的維生素、皮下感染、寄生各類雜菌或癬菌等等。 再就是夏天天氣炎熱,手掌容易出汗,皮下汗腺液旺盛,表皮汗腺管排泄不暢,因而造成掌心及指間出現群集或散發的暗紅點,繼而出現不明顯的小水皰,且有時還有不同呈度的瘙癢感。由於撓抓而致暗紅的小皰泡破潰,不久便出現脫皮現象時有發生等,使人十分煩惱。 由於手起泡脫皮的原因較復雜、多變、種類也凡多,也就不一一再作詳細的介紹了好嗎! 防治:生活上多吃含維生素多的新鮮疏菜、水果等食物類。 1、外用:發生有過大水皰的,應在消毒後無菌的情況下謹慎操作,用無菌針扎個小孔將水放出,不要把水泡皮弄破了,保護好水泡皮膚再塗檫葯。 可選用硫磺軟膏或百多幫軟膏捈檫患部。每天洗凈手後捈檫葯膏三次,連續捈檫最少3天以上。 2、可選用內服葯: (1)堅持服濕毒清膠囊徹底清除血毒。 (2)復合維生素B,每次2片,每日3次,連續服3周,有很好的效果。 (3)在中醫治療上,可取蒼術與白蒺藜適量,1:1配比泡水服用兩周,效果也很明顯。要不你先試試好嗎? (4) 口服皮膚血毒清丸: 【功 能】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祛風止癢的功效,用於血熱風燥證的多種皮膚病的治療。 【服用方法】詳細的請你再參照使用說明書! 能否對你有一點幫助,僅供你及在線閱讀的朋友作為參考好嗎!
㈦ 手上起小硬疙瘩,且很癢是怎麼回事
水皰型手癬。跟腳癬的治法一樣。
經驗談——癬就是真菌感染了,殺菌就好了。殺菌不盡,反復是手足專癬的特點。
細菌真菌可以潛伏好長時間的。一般冬季輕,春夏秋重!
主要注意衛生就好了。經屬常洗手腳,保持乾燥,透氣。
細菌真菌無處不在,你給了它們環境它們就繁殖的快!
找9°- 12°的醋精,每晚睡前泡半小時,泡後自然晾乾,不要再用清水沖洗;連泡10~15天就好了,會爆皮,爆完就好了,細菌被殺死了,細胞也犧牲了!
經常洗手腳,保持手腳部衛生, 不復發的。
㈧ 手上長痘痘非常癢是怎麼回事
有可能是濕疹,是一種劇烈瘙癢並容易反復發作的皮膚炎症。建議你可以外擦濕毒清軟膏,另外配合服用氯雷他定片+維生素C片等葯物。不要用手去抓患部,以免引起感染。
㈨ 手上有小痘痘,很癢,怎麼辦
考慮過敏引起的皮炎,目前可以口服撲爾敏、維生素C、維生素B1,局部外用尤卓回爾或者派瑞松治答療一下。
或您描述的症狀可能是汗皰疹又稱出汗障礙疹,是皮膚濕疹的一種,對稱性的發生於手或腳的側面.是發生在掌跖的水皰性皮膚病.汗皰疹症狀為深在性小水皰,粟粒至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膚表面,常無紅暈.對稱發生於掌跖及指(趾)側.中醫認為是濕熱, 脾虛濕盛引起的 .
建議:對症治療 可以採用一些清熱除濕健脾的方法.
生活注意:
1,避免搔抓:搔抓往往是病情惡化以及發生並發症的主因.
2,手腳保養:在季節交替時,盡可能手部少碰水和清潔劑,多擦乳霜.
3,調節情緒:保持良好的情緒,精神因素對汗皰疹影響非常明顯, 良好的情緒對汗皰疹治療極為有效.
祝早日康復
㈩ 手指上起了這種小疙瘩,怎麼回事,癢癢的。
這種是因為手時不時沾到油膩的東西沒有洗干凈形成的。你找點葯膏塗一下就行。例如999皮炎平,派瑞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