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百科 » 魚類疙瘩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魚類疙瘩

發布時間: 2021-03-13 21:56:07

A. 魚身上出現紅色疙瘩怎麼辦

魚的身上有紅色和金黃色的疙瘩有可能是輪蟲病造成的,最好的方法是把全箱的水倒掉,把魚移入新箱,再去當地的花鳥魚市打聽一下,確診一下,對症買專門的葯物對症治療

B. 本人吃雞類,魚類,雞蛋等過敏,身上起疙瘩。應該怎麼辦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你這個可能是屬於皮膚過敏類疾病,過敏源是雞蛋,肉類和海鮮類食物。

C. 背部有硬疙瘩的是什麼魚如何做

  • 圓鰭魚科 Cyclopteridae 圓鰭魚屬 Cyclopterus 魚類

  • 下圖為 圓鰭魚 Cyclopterus lumpus ,俗稱 海參斑

  • 一般清蒸 ,即可

D. 有一條海魚 身上有疙瘩 黑色的求鑒定什麼魚 怎麼做

  • 圓鰭魚科 Cyclopteridae圓鰭魚Cyclopterus魚類

  • 下圖為 海參斑學名:呆圓鰭魚Cyclopteruslumpus,

  • 北極200米深處生長的魚種,魚身營養價值高,魚皮像甲魚的裙邊,膠原蛋白的含量高,魚肉嫩滑,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高,骨頭含鈣量高圓鰭魚的腹鰭有類似蝦虎魚類腹鰭癒合成一盤狀吸盤的特徵。圓鰭魚卵在丹麥料理十分廣泛地使用,除了會與減半或切片的烚蛋放在一起外,還有跟土墩蝦或是其他魚類、海鮮等的組合。

  • 做法轉自網路經驗:原作者王建平

  • 第一道菜:溫拌海參斑魚皮

  • 做法:將改好刀的魚皮入沸水焯燙1分鍾至緊致後撈起控凈水,與飛好水的青紅椒片、洋蔥片各50克一起入盛器,加陳醋15克、花椒油10克、香油10克、味極鮮醬油15克調勻,裝盤上桌即可。

  • 第二道菜:海參斑魚肉湯

  • 做法:改好刀的凈魚肉入盛器加蔥絲10克、姜絲10克、鹽2克腌制5分鍾,取出洗凈腌料,鍋內加水燒沸,將魚肉入鍋,加料酒10克,雞精2克,胡蘿卜塊30克,小火燉5分鍾左右,關火加鹽1克,蔥末、香菜末入鍋,裝盤上桌。不知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魚湯稍微帶魚腥味,香菜入鍋太早,魚湯顏色不好看,下次還得努力!

  • 第三道菜:蔥香海參斑

  • 做法:將改好刀的帶皮魚肉放入盤中,上籠旺火足汽蒸5分鍾後取出,上撒蔥絲、青紅椒絲,澆上自製豉油汁70克,淋七成熱色拉油上桌即可。

  • 自製豉油汁做法:凈鍋入清水500克燒開,下入芹菜段、胡蘿卜塊、洋蔥塊各20克大火煮開,小火煮7、8分鍾下入香菜段繼續煮3分鍾後將蔬香料打撈干凈,湯中下入蒸魚豉油20克、生抽30克、味極鮮醬油20克、老抽10克燒開即成。這是做法比較麻煩的一道菜,但卻是全家人公認味道最好的一道菜,魚肉味道鮮嫩可口。

E. 帶魚的側邊有一些圓圓的白色的疙瘩,很硬,是什麼呀

帶魚骨頭上類似黃豆粒的硬塊,是帶魚硬骨的一個組成部分。

拓展資料:

帶魚的功效:

增強記憶力

帶魚中含有DHA,DHA是大腦所需的營養物質之一,對提高記憶力和思考能力十分重要,加之帶魚含有豐富的卵磷脂,能夠改善神經系統的功能,補腦效果非常好。

潤膚養發

帶魚表面有一層銀鱗,是一層由特殊脂肪形成的表皮,稱為「銀脂」,是營養價值較高且無腥味的優質脂肪。裡面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卵磷脂可以增強皮膚表面細胞的活力,使皮膚細嫩、柔潤,使頭發烏黑亮麗,所以適當食用帶魚可以有潤膚養發的功效。

補脾益氣

帶魚味甘,性微溫,能補脾益氣。可用於營養不良、毛發枯黃、食慾不振、惡心、體倦等症,將帶魚蒸熟或煎熟食用可改善由脾虛氣弱引起的上述症狀。

益血補虛

帶魚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B2和煙酸、鈣、磷、鐵、碘等成分,可益血補虛。可用於病後體虛,外傷出血,產後乳汁不足等症。可內服可外用,內服時將150~250g帶魚肉煎湯、燉服、蒸食魚油都可以;外用時取帶魚鱗適量,敷在患處即可。

養肝

帶魚性溫,味甘、咸,可歸肝經,具有養肝的功效。將帶魚清蒸,食其魚油及魚肉,可以改善肝炎的症狀。

暖胃

帶魚可歸胃經,能和中開胃、暖胃補虛。《食物中葯與便方》中記載帶魚:「滋陰、養肝、止血。急慢性腸炎蒸食,能改善症狀。」

抗癌

帶魚的表皮銀脂層中含有6-硫代鳥嘌呤,這是一種天然抗癌成分,對輔助治療白血病、胃癌、淋巴腫瘤等有益。

降低膽固醇

帶魚的脂肪含量比一般魚類要高,每100g帶魚中就含有7.4g脂肪,而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這種不飽和脂肪酸的碳鏈較長,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能夠降低血脂。

預防心血管疾病

帶魚中含有豐富的鎂元素,對心血管系統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預防老年痴呆

帶魚中含有卵磷脂,可以減少細胞的死亡率,使大腦延緩衰老。所以老人適量的食用帶魚可以延緩大腦萎縮、預防老年痴呆。

帶魚的注意事項

1、帶魚是發物,所以患有疥瘡、濕疹皮膚病或皮膚過敏者忌食;癌症患者及紅斑性狼瘡之人忌食;癰癤療毒和淋巴結核、支氣管哮喘者亦忌食。

2、帶魚忌用牛油、羊油煎炸。

3、帶魚不可與甘草、荊芥同食。



F. 身上周邊有硬疙瘩.皮很硬的魚是什麼魚

  • 無圖 不宜分辨 。 可能是

  • 海參斑 (一般清蒸即可,只是燙皮比較麻煩) 學名回

  • 圓鰭魚科 Cyclopteridae 圓鰭魚屬 Cyclopterus 海生魚類答

  • 下圖為 圓鰭魚 Cyclopteruslumpus ,俗稱 海參斑



G. 扁扁的海魚,身上不光滑有疙瘩

石斑魚,體長橢圓形稍側扁。口大,具輔上頜骨,牙細尖,有的擴大成犬牙。體被小櫛鱗,有時常埋於皮下。背鰭和臀鰭棘發達。尾鰭圓形或凹形。體色變異甚多,常呈褐色或紅色,並具條紋和斑點,為暖水性的大中型海產魚類。石斑魚營養豐富,肉質細嫩潔白,類似雞肉,素有「海雞肉」之稱。石斑魚又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魚,被港澳地區推為我國四大名魚之一。

H. 鸚鵡魚身上長白色的疙瘩,主要在魚鱗上,這是怎麼回事啊

我從貼吧看到的,原文照抄

1.白點病 是傳染性很強的外寄生蟲病。
(1)病原體:多子小瓜蟲(寄生蟲)。傳染途徑:水蚤、病魚,污染的工具是熱帶魚的1號病。熱帶魚比金魚易患白點病,水溫忽高忽低是本病的誘因,也是初學者常常失敗的原因。歐洲最初興起熱帶魚飼養業時曾因此病全軍覆沒。及時發現早治療,早隔離,加強消毒,保持恆溫是防止此病的有效方法。白點病分為早、中、晚三期,病程5~7天,各期為2~3天,常致魚群很快大批死亡,死亡率可達60%~70%。

(2)症狀:早期,各鰭及身軀有個別的小白點,有食慾,精神沒有多大變化。中期,鰭、身軀到處是白點,沒有食慾,不愛活動,到處蹭癢,顏色變暗。晚期,白點布滿全身,魚浮在水面或沉入箱底。魚有氣無力,左右搖擺,體表粘膜增多,呼吸困難,窒息而死。
(3)治療:此病要綜合治療,只用葯收效不大,加強飼養管理很重要。首先停食4~5天,減少污染,保持水溫恆定,升溫比原水溫高2~3℃為佳。在沒有水草的情況下可適當投葯,水草對各種葯物敏感很快枯死。熱帶魚常用驗方如下:參考驗方1:早期可投入0.5%~1%食鹽,可取得一定效果。參考驗方2:初期、中期可用1~5ppm的呋喃西林粉劑灑全箱。用火柴棍蘸甲基藍結晶粉,涮入病魚箱內變色即可,都有較好效果。參考驗方3:早期、中期,將紅汞放入水中,變成淡紅色即可,有很好的消滅病原的作用,但不能反復使用,因汞有毒,魚不易排出體外。參考驗方4:中期、晚期,特效葯為硝酸亞汞,但魚對此葯很敏感,易造成死亡,故一般情況下不採用。90×45×60(厘米)箱放綠豆粒大小一塊即可,此葯也不能反復使用。北京動物園治療此病治癒率較高,一般損失不大。

I. 錦鯉身上長白疙瘩了

不是黴菌就是寄生蟲,買的高錳酸鉀泡十分鍾。平時隔三差五的用黃連,黃柏,之類的中葯磨粉混食物裡面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