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百科 » 全身突然癢起疙瘩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全身突然癢起疙瘩

發布時間: 2021-03-09 15:18:50

1. 身上突然起了很多疙瘩很癢

神性皮炎,是一種常見慢性皮膚病,以劇烈瘙癢,皮膚局限性苔蘚樣變為特徵。內多發生在頸後部或其兩側、容肘窩、前臂、大腿、小腿等。其病因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過度緊張、興奮、憂郁、疲勞、焦慮、急躁以及生活環境的改變,都可能是神經性皮炎的誘因。局部刺激、撓抓、衣領的摩擦、過敏體質、吃刺激性食物等,也可能引起神經性皮炎。
治療:谷維素每次2片日服三次,地塞米松片每次1片日服3次
忌食魚蝦海鮮及辛辣刺激食物

2. 全身突然起疙瘩,還癢!!

如果沒有伴有其他症狀的話,可能是玫瑰糠疹,我長過這種疹子,尤其肚子上專最多,但沒有全身,屬不要用手抓。這種病是病毒引起的,並不嚴重,有點類似蕁麻疹,可以吃點脫敏葯,開瑞坦什麼的,打針的話可以用葡萄糖兌維c,但效果不明顯,這種病沒有什麼後遺症,只是癢,不抓破自己下去不會留疤,短的可能幾星期,最長會長三個月,如果實在難受可以用浴鹽洗。它都是成片長的,我那時候還趕上高考都煩死了,不知道你的是不是,也許是普通過敏,去醫院看看吧,希望你沒事,早點康復!

3. 身上會莫名其妙的發癢,一撓就會起疙瘩

你應該是過敏性蕁麻疹,如果癢盡量少撓,可以用皮炎平擦,晚上睡覺前一小時可以口版服鹽酸西替利秦片一片權撲爾敏兩片,這個病時間長,平時要注意不要吃辛辣容易上火的食物,不要熬夜適當多運動,如果你想早點好可以去醫院做個過敏原篩查,這樣找到過敏的物體以後不接觸就不會過敏.祝你早日康復!~

4. 我身上突然起了很多癢疙瘩,求助!

你好

是蕁麻疹。
現代醫學稱之為蕁麻疹。而中醫稱為「赤白游風」、「風疹」、「bei癗」、因皮疹時隱時現又稱「癮疹」;
本病是一種以皮膚出現鮮紅色或蒼白色風團為主要特徵的皮膚病。因其小則如麻如豆,大則成塊成片,每因遇風而發,故名又稱「風疹塊」。
有關本病,早在《素問.四時刺逆從論》中已有記述,曰:「少陰有餘,病皮痹隱疹」。此後歷代文獻中多有記載,如《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篇中說:「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可見古人早已有對此病的認識。
其病因病機總由風邪引起,如《諸病源候論》說:「人皮膚虛,為風邪所折,則起隱疹。」然風為百病之長,其它病邪常依附風邪而致病。臨床常見的有風與寒或與熱相合,郁於肌膚而發生本病,但有外感和內生之異。
1.外感:風寒或風熱之邪客於皮毛腠理之間而發,如《諸病源候論》指出:「邪氣客於皮膚,復逢風寒相折,則起風搔癮疹。」、「夫人陽氣外虛則多汗,汗出當風,風氣搏於肌肉與熱氣並則生蓓(bei)癗。」明確指出了風寒、風熱客於皮膚,或表虛不固,風邪乘虛侵襲而致病。
2.內生:過食油膩厚味,葷腥等助火動風之物,如魚、蝦、蟹等,或因腸道蟲淫,均可導致腸胃不和,風火濕熱內生,郁於皮膚腠理而發。病久者氣血被耗,以致血虛生風,(婦女會沖任不調),風邪阻於肌膚亦可發生本病。
臨床表現∶一、急性發作,常有進食,葷腥之物,如魚、蝦、蟹等某種海鮮,或服用某種葯物,或受風寒刺激,或有腸道寄生蟲病史等。
二、皮疹大小不等、形狀不一、鮮紅或蒼白色風團,邊界清楚,瘙癢劇烈。
三、皮疼常突然發生,數分鍾至數小時後又遜速消退,以後不斷成批發生,時隱時現,發無定處,退後不留痕跡,每天發一批或數批,約一周左右停止發生。慢性者,反復發作,長達數周數月甚至數年。
四、部分病例可伴有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等腸道症狀。波及咽喉時,可有喉部不適感、聲嘶,甚則喉頭水腫而導致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有的可出現皮膚劃痕症陽性。
五、皮疹見於口唇和眼瞼,則出現膚色淡紅色局限性宣腫邊界不清。此皮疹在唇周、面部遊走者為面游風(西醫稱血管性水腫)。若正常皮膚上受到機械性觸抓則此部位有抓痕樣水腫隆起者,則稱人工蕁麻疹或叫皮膚劃痕。
臨床分證∶一、風熱型:風團色紅,遇熱則發,得冷則減,夏發冬愈或夏重冬輕。舌苔薄黃,脈浮數。
二、風寒證:風團色白,遇冷或冷風外吹而發,得暖而減,冬發夏愈或冬重夏輕,舌苔薄白,脈浮緊。
三、腸胃濕熱證:發病過程中,可伴有脘腹疼痛或繞臍竄痛,神疲納呆,大便秘結或泄瀉,或伴有惡心嘔吐。舌苔黃膩,脈滑數。
四、氣血兩虛證:風團反復發作,內熱外寒性,秋冬多發,丘疹色紅降,全身性發作等,遷延數月或數年,勞累後則發作或加劇,神疲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濡細或沉細。(若婦女沖任不調時常在月經來潮前數天開始出現風團,經後消失,程周期性發作,可伴月經痛或月經不調。其舌苔薄質淡,脈細弱或弦細。
鑒別∶一、多型性紅斑、多在手足的背側等暴露部位,為圓形丘疹或環狀斑丘疹,中央呈虹膜樣,皮疹持久。
二、丘疹性蕁麻疹∶損害為紡錘形水腫性丘疹,頂端有針頭大的水皰,皮疹持續較久,退後留有暫時性色素沉著,好發於下肢及軀干,常於春秋之季發病。以兒童為多見。三.中醫臨床病名..等。
治療∶分內治與外治兩種。按各證型辨證加減處方用葯;即根據患者的詳細情況所出現的臨床表現,症狀細審辨證用葯,方可奏效

蕁麻疹實例:

治蕁麻疹一方

我幼時曾患蕁麻疹,經人介紹一方:蟬衣5個、池塘里浮萍250克,水煎服,日服兩次(早晚各一次)。結果用葯3副就治好了病。

鮮絲瓜葉可治蕁麻疹

我上小學五六年級到中學階段,每年夏秋季節都被蕁麻疹所困擾,不規則的圓形紅疹塊突然出現,遍布四肢及腹、背、頸部,疹癢難耐。為此曾多次到醫院求治,但效果不大。有一次發作時,順手摘了片鮮絲爪葉在疹塊處反復搓擦代替用手抓撓解癢,沒想到凡是被鮮絲瓜葉搓擦過的地方很快就不癢了,疹塊也隨著消退。於是我摘了些鮮絲瓜葉用清水洗凈備用,一發作我就用鮮絲瓜葉搓擦,連續搓擦了10多次後病漸漸地好了。自從用這個方法治療至今已有32年,沒再出過疹塊。

肚臍拔火罐治蕁麻疹

小時我常起蕁麻疹,後聽人介紹用拔火罐拔肚臍可治。母親給我試用,將拔火罐扣在肚臍上,兩三次居然就治好了,而且未再犯過病。

食醋白酒混合液可治風疙瘩

我兒子2歲時曾患過一次較重的麻疹,轉眼之間,全身的硬疙瘩即連成了一片片的硬皮,連嘴巴也腫起來了。危難之時,鄰居大娘教我一法:兩份食醋加一份白酒混勻後擦洗患處,幾分鍾後症狀即可減輕,連擦幾次即愈。我照此方法做了,只擦了4次,我兒子的風疙瘩就好了,再沒有復發。後來,我曾將此方告知一位老鄉,也很有效。逸敏284.鮮姜可治風疙瘩我上中學時起過一身風疙瘩,看病半年仍不見好轉。偶然一次機會,一位老奶奶對我說:「用鮮薑汁擦抹就會好。」我買了幾角錢的鮮姜,擦抹幾天後果然全好了。後來我的孩子起風疙瘩,我也是用同樣的方法給他治好的。

紫荊樹花莖煮水治風疙瘩

前年春天,我身上生過風疙瘩,皮膚變紅增厚,奇癢難忍。有一位老人對我講,可用紫荊樹(春天未長葉前,先開紫花)的花、莖煮水,熏洗,每天早、晚各一次,兩天即愈。我只取了半尺長的莖四五支,放在沙鍋里用清水煮沸四五分鍾,略涼後水洗,兩天後就好了。

韭萊汁可治蕁麻疹

我患有季節性蕁麻疹(俗稱風疙瘩),吃過許多中西葯都沒有治好。前不久,偶然遇到一位老中醫告訴我一個方法:用鮮韭菜汁外塗。我用此法外塗後,第二天癢感消失,疹子也全消退了,每日兩次,連續外塗一周後至今沒有再復發。將鮮韭萊切碎壓出汁後,用容器存於冰箱內可使用數日。

香萊根治蕁麻疹

取十幾棵香萊的根須洗凈切段,煮5分鍾,調上蜂蜜,連吃帶飲。對蕁麻疹的紅、腫、癢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我們曾多次給孩子們服用。應連續煮飲3天,每天喝1次。

小白菜能治蕁麻疹

我患蕁麻疹半年多,吃葯、打針效果不明顯。後有一老中醫授以偏方:小白菜500克許,洗凈泥沙,甩干水分,每次抓3一5棵在患處搓揉,清涼沁人心脾。每天早晚各1次,只3次即痊癒,至今未復發。

醋加白酒可治風疹

一旦得了蕁麻疹,會奇癢難忍,且越抓越癢,筆者經試驗發現,患者只要用兩份食醋加一份白酒混合成葯液,用此葯塗搽患處,幾分鍾後即可見效。

治蕁麻疹一法

我小時候得蕁麻疹,久治不愈。後服用一種叫桐臭蒿子的草本植物,采一把在鍋中煮沸約5-10分鍾後喝汁,即愈。

5. 為什麼身體會起這些疙瘩而且很癢

是怎麼樣的疙瘩呢來?
比如說自有些人過敏了
會有紅色小點點
有些人是有大面積浮腫
前後期的大小也不一樣
都會有癢
再比如說濕疹
一般它的疙瘩會有膿水
破了話容易感染其它皮膚
而且也非常癢
所以很多濕疹的人會比較想要將它們撓破
故上所說
你應該先了解下你長的是什麼
什麼原因引起的

6. 身上突然起了疙瘩 還有些癢,怎麼辦

突然抄發生伴有癢感的皮疹襲一般先考慮是過敏。如果奇癢己影響到睡眠、可到葯店先開一些止癢的外用葯水或口服的葯片、同時抓緊時間去醫院查明過敏原、去除過敏原的繼續損害才有利過敏的徹底治癒。
當然醫生還會為你進行鑒別診斷、防止誤診的發生。

7. 這全身很癢一撓就起疙瘩,

你的這種情況有可能是風麻疹或者蕁麻疹,就是常說的風疙瘩(主要是由於過敏變態反應所致)。你查看一下自己的狀況,一定不要拿手去撓,會讓你加速難受,如果癢的面積過大最好的辦法是拿溫水擦拭(切記不要用熱水,稍微涼一些的水,最好比體溫低一些),擦拭的時候不要用各種洗滌用品,更不要拿手或者東西揉搓皮膚,清洗干凈後把水拭乾,用爐甘石洗液塗抹患處(好像是10元左右),吃點斯汀可林(沒吃過,聽說是特效葯,但是這個葯不太好買),不吃也沒事兒,因為蕁麻疹這個東西很難根除的,你做了上面的處理,應該就會減輕很多了,如果還沒效果,沒有減輕還繼續加重,那麼你就屬於急性蕁麻疹,只能去醫院打針了,那個見效比較快一些,價格也高一些(好像是一百左右吧)。通常醫院會忽悠你做過敏源測試,需要好幾百,那個完全可以省了,因為很多過敏源會改變的,沒啥實際意義,自己日常做到下面幾點應該就會對你有幫助了:
1.不要去抓:一般人對於皮膚癢的直覺反應都是趕緊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這個動作不但不能止癢,還可能越抓越癢,主要是因為當你對局部抓癢時,反而讓局部的溫度提高,使血液釋出更多的組織胺(過敏原),反而會更惡化。
2.不要熱敷:有些人癢到會想用熱敷,雖然熱可以使局部的癢覺暫時不那麼敏感,但其實反而是另一種刺激,因為熱會使血管擴張,釋出更多的過敏原,例如浸泡在過熱的溫泉或是澡盆中,或是包在厚重的棉被裡保暖過渡都很有可能引發蕁麻疹。
3.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鮮蔬果。油煎、油炸或是辛辣類的食物較易引發體內的熱性反應的食物少吃。

4.減少海鮮和刺激性食品的攝取。

我以前得過那個,滋味確實不好受,祝你好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