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百科 » 夏天腫疙瘩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夏天腫疙瘩

發布時間: 2021-03-08 18:07:20

Ⅰ 一到夏天身上就癢,起又紅有腫的疙瘩,從小就這樣,這是什麼病啊要吃什麼葯如題 謝謝了

一到夏天皮膚病就很容易復發,不吃帶腥味的東西和吃葯就很快會好,雞蛋,鴨蛋,魚都不要吃,賣個皮炎平軟膏擦,吃兩.三次葯片,打支屁股針,會很快好。

Ⅱ 每年夏天都會長疙瘩 有時候會手指腫 蚊子咬過的疙瘩也會變成大疙瘩 紅腫的 一圈圈消退 以前看過

問題分析:
您好,濕疹應該盡量尋找發病原因及時去除,注意調整飲食,注意忌食辛辣刺激,避免進食易致敏的物品,如酒類, 海鮮貝類食物應禁用、以清淡飲食為好;盡量減少外界不良刺激、如手抓、外用肥皂、熱水燙洗等;衣著應較寬松、輕軟,避穿毛製品或尼龍織品。

意見建議:
建議,可以考慮使用爐甘石洗劑以及氫化可的松軟膏,同時您還需要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感染!

Ⅲ 每年夏天起疙瘩

這個情況可能是過敏引起的 現在這個季節 百花開放的季節,過敏原較多,保持皮膚干凈,避免過敏原。適當的用些護膚霜,如有出現過敏、紅斑,紅腫等現像,應及時用點抗過敏葯,最好到醫院皮膚專家就診。

Ⅳ 每年夏天身上長了好多疙瘩,很癢,一抓就腫起來像蚊子咬了似的,還流膿水

如果是跳蚤咬的,會有從下到上起疙瘩的症狀。因為跳蚤是從腿上上身的,一路跳上來咬人。每天夏天時跳蚤繁殖階段,會主動侵犯人身吸血。

Ⅳ 一到夏天天要轉涼時身上會出現紅腫大片疙瘩,同時還有手指腫脹等,是什麼病

人工尋麻疹.消炎解毒合劑:高猛酸鉀,氧化鋅各少許冷水調塗禁洗至愈.是每個家庭的備用良方.

Ⅵ 我身上一到夏季 有許多紅腫的疙瘩,這怎麼辦呢

問題分析:
濕疹首先不要亂抓,以免抓破皮膚,造成感染。治療可用2%~3%的硼專酸,開水沖開屬,用比較干凈的紗布或消毒棉簽蘸上少許,塗抹在患處。

意見建議:
如 濕疹面積較 大,患處皮膚發紅、化膿,就要到醫院接受治療

Ⅶ 一到夏天就起疙瘩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主要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出現的水腫反應,通常在2~24小時內消退,但反復發生新的皮疹。
這是過敏的表現,可以考慮適當補充鈣和維生素C進行調理。同時在配合吃鹽酸西替利秦片進行調理。
意見建議:不要做劇烈的運動。劇烈運動出汗之後,汗液對濕疹的部位具有刺激性。期間可以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希望能幫到你

Ⅷ 一到夏季身上就出很大的硬疙瘩,很癢很腫微痛,大約五厘米左右橢圓形的,附帶一圈紅色印記,不理會兩天

指導意見:
你好;你的情況 考慮蕁麻疹,建議你口服西替利嗪或者氯雷他定,外用奧能或者艾洛松或者爐甘石洗劑,平時不要吃辛辣刺 激性 的食物.

Ⅸ 夏天一熱就起疙瘩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根據你的陳述,考慮為「蕁麻疹」的問題。 蕁麻疹(Urticaria)俗稱「風團」,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其迅速發生與消退、有劇癢。可有發燒、腹痛、腹瀉或其他全身症狀。 可分為急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與丘疹狀蕁麻疹等。初起皮膚瘙癢,抓後皮膚迅即發生大小不等之風團,劇烈瘙癢,此起彼伏,驟起驟消,甚至累及粘膜,出現腹痛、腹瀉、喉頭水腫之症狀。 …… 4)西醫治療 找出病因以消除病因為主,有感染時常須應用抗菌素,對某些食物過敏時暫且不吃。 1. 內服葯物 ① 撲爾敏,苯海拉明;異丙嗪等,可單用或交替服用,每次1--2片,每日3次。 ② 息斯敏:每次1片,每日1次。 2. 外用葯物 1%薄荷配劑,爐甘石洗劑等塗搽患部。 …… 6)食療秘方 1. 取酒釀100克,玉米須15克。將玉米須放人鋁鍋中,加水適量,煮20分鍾後撈去玉米須,再加酒釀,煮沸食用。 2. 用黑芝麻30克,黃酒15--30克。芝麻打碎,放杯中,加入黃酒,加蓋,放鍋中隔水蒸15分鍾。每晚睡前1次服食芝麻酒。每日1劑, 連食1周。 …… 8)驗方、偏方 1. 取金銀花、蟬衣各12克,荊芥穗、牛蒂子、黃芩各10克,防風、丹皮、生地各9克,浮萍、薄荷、生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服。 本方辛涼解毒,疏風止癢,適用於蕁麻疹。據「星的遐想([email protected])」反饋:「服2劑見效,服4劑退皮」。為此,再次專程送來200分致謝。 2. 用當歸、黃芪各12克,生地、赤白芍、首烏各10克,防風、芥穗、刺蒺藜、川芎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本方養血益氣,疏風止癢,適用於血虛受風所致的蕁麻疹。 …… 10)注意事項 1. 對過敏性體質的人應盡量避免接觸易引起過敏的食物、葯物、植物及化學物品,減少過冷、過熱及日曬的刺激。 2. 保持生活規律,精神愉快,積極治療胃腸及內分泌疾病。 3. 盡早除去體內感染病灶,如抗感染、除蛔蟲等治療。 愛心提示:以上介紹用(方)葯,請務必咨詢當地正規(中醫)醫院,結合自身生理特點和不同的病理變化,辨證選擇使用。 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採納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