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百科 » 南陽疙瘩方言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南陽疙瘩方言

發布時間: 2021-03-03 03:31:13

『壹』 南陽方言的人體部位

呼鞋頂兒---囟門
眼粘毛---睫毛
胳牢肢兒--腋窩
疊肚--直腸
膊牢蓋兒-膝蓋
耳根兒--耳朵
後座子---屁股、臀部
裸持股--腳踝骨
倒簽皮---手指甲上方的倒刺皮
殼廊子--胸腔
肋巴---肋骨
捶頭--拳頭
鼻餎餷--鼻屎
耳似-耳屎
濃鼻沆---一直流鼻涕
圪蹴--蹲
解大手、屙屎-拉屎
小手-撒尿
喝湯---吃晚飯
蒸面條--鹵面
肚摩臍兒--肚臍
毛尾---體毛
小蟲兒----扁桃體 賊星:流星;鐵掀,鐵鍬;冷子:冰雹;屎布:尿布;呈子:狀子;洋油:煤油;坑:池塘;門面:商店鋪子;胰子:香皂;大氅:棉大衣;後園:廁(chai)所;布袋:容量為50千克以上的長袋子;碓古舀兒:石臼;電把:手電筒;袼敗:用細麻和麵糊製成的做鞋底的原料;粿子:糕點的通稱;黃香:松香;馬扎兒:小凳子;末子:碎土,碎屑;灶火:廚房;瘴子:霧;蒸饃:饅頭;油饃:油條。朴(po三聲):椅子;三輪兒:三輪摩托車
在以上我們對南陽方言的舉例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南陽所處的地理位置及南陽在歷史上的地位,決定了南陽方言詞彙與普通話詞彙錯綜復雜的關系。南陽方言詞彙豐富多彩,表情達意准確生動,是南陽歷史、文化、民俗的活化石,極富表現力。有許多南陽方言詞在古書中就能找到。如「不識厭兒」(不知足,貪得無厭的意思),從《左傳》中即可找到。如《左傳》隱公元年:「(祭仲)對曰:姜氏何厭之有?」厭,就是足的意思,本句話的意思是姜氏有什麼可以感到滿足的?即姜氏得寸進尺,貪得無厭。 南陽方言詞彙與普通話稍有差異,具體表現為同實異名、同名異實、義項交叉三種情況。 同實異名:同一種客觀事項或對象,南陽方言與別的地方的說法存在著不同。例如,薯:紅薯(南陽)、白薯(北京)、紅苕(四川)、蕃薯(廣東)、地瓜(山東)等。南陽、北京、四川著眼於薯的顏色,故分別叫做紅薯、白薯、紅苕。廣東著眼於薯的來源,故有蕃薯之稱。山東著眼於薯生長的地方及其形狀,故稱其為地瓜。 同名異實:在南陽方言與別的地方話語比較中,同一名詞概括反映的客觀事物不同的情形是存在的。例如,「炒麵」一詞,在南陽方言中指炒熟的麵粉,而在其他一些地方則指面條的一種做法,大致相當於炒麵條。炒麵——炒熟的麵粉,常常是南陽民間遠行所不可缺少的干糧,至今還流行著這么一句歇後語:「刮大風喃炒麵——張不開嘴。」該歇後語的意思是不好意思開口、難為情或有口難辯。此語到外地人耳中則可能產生不理解:刮大風照樣可以吃炒麵,有什麼張不開嘴的?豈不知這個炒麵不是炒麵條,而是指炒的麵粉。把麵粉炒成黃褐色,香氣四溢,色香味俱全,便於貯藏和攜帶。但由於是粉狀,食用時,出口氣就可能吹得炒麵飛揚,更不用說刮著大風吃炒麵了,所以才會有此說。再如油饃,南陽民間一般是指把面團加油鹽後烙成的圓餅,多用未發酵的面做成。這是舊時南陽民間廣泛食用的一種食品,因為當時民眾生活比較艱苦,來客人時,沒有現成的白面饅頭,只好臨時和面,因來不及發酵,所以多用死面。而現在城市稱做油條的食品,油炸,發面,條狀,在南陽民間亦叫油饃,雖然二者因製作方法和製作材料不同而在南陽民間不會混淆,這說明南陽方言有同名異實這一特徵存在。 在南陽方言中義項交叉的現象也普通存在。與普通話相比,有些方言詞義項多,除了具有普通話詞語所有的義項之外,還有另外的義項。有些方言詞義項少,普通話有若干個義項,而方言詞只有其中部分義項。例如,甜,它除了具有「像糖或蜜的味道,幸福舒適」的義項外,還有一個與「咸」相對的義項:鹽含量少。南陽民間若有人說這飯太甜了,不是指糖放得多了,而是指鹽放得太少了。 南陽方言中還有些特別的詞語,在其他地方的詞語中是沒有可直接對釋的,同為南陽方言中的某些詞彙包含著很強的感情色彩、語體色彩和形象色彩。例如,南陽方言中的「沒腔」一詞,普通話中就沒有相對應的詞語可進行對釋,只能解釋為「沒意思」、「尷尬」等。但這種解釋又失去了南陽方言「沒腔」的口氣、語調、情味等。又如南陽方言「喃」,其含義可解釋為吃,但它還包含著「貪婪地、大口地、豪爽地、瀟灑地吃」的含義,有著吃者對食物的興趣、吃時神態、說話者對吃者的或憐或嗔,或喜或譏的感情評價。 「瓦」在南陽方言中,除了名詞表示用陶土燒成的覆蓋房頂的東西、動詞表示蓋瓦之類的工作活動之外,還表示跑的姿勢,「他瓦著腰跑」,身體前傾,腿腳也極力朝前,腰部微曲,其狀如瓦的形體。它可以和其他詞如「開」組合在一起成為「瓦開」一詞。「瓦開」既指跑的形象神態,又指跑的速度,透露出跑者的神態、速度、形象等信息。普通話中就沒有與此相對應的解釋。該方言廣泛存在於南陽地區的西部鄧州、淅川等地。「老掌櫃」也是南陽民間廣泛使用的一個詞,它表示對父親的稱呼,但不是當面稱,而是背地稱,多流行於城區。「掌櫃」一詞在《新華詞典》中的解釋是:「舊時稱商店老闆或總管商店事務的人。」老掌櫃一詞的風行也再一次印證了前文所述南陽民間具有經商的傳統。商風盛,店鋪自然就多,商家子女背地稱父親為「老掌櫃」便順理成章了。一般人的子女或有想成為商人富貴家庭的願望,或人雲亦雲,被商家同化,也沿用了這一稱呼。「老掌櫃」這個背稱,有父親的含義,也有自豪的情感,但無父親的書面語體意義。這個方言詞的通行范圍以及通行的階層也有一定的局限。這個詞在普通話中是沒有合適詞彙與之對釋的。「就窩兒」也是南陽方言中使用得較多的一個詞彙,它具有「順便」、「直接」和「馬上」的含義。例如,「如果你來南陽,就窩兒(順便)到卧龍崗玩玩。」又如,「他一接到通知,就窩兒(馬上)去報道了。」在普通話中是沒有「就窩兒」這個詞的。 南陽方言詞彙是一個寶庫,我們要研究整理南陽方言,為南陽民俗文化理論體系的建構做出應有的貢獻。 除廣泛使用的詞彙外,以上部分詞語在不同地區的使用情況不同,且很多已經變更。現在的南陽人(很多青少年都使用普通話,說南陽話也不知道那麼多詞彙)更多的是保留了讀音,而大量使用普通話標准詞彙。油饃youmò,油條youtiào又有什麼區別呢,都被人們使用說出,重要的是鄉土鄉音還在。

『貳』 南陽方言咋說古時候

南陽方言怎麼說古時候,唐河方言「沒灶」。

『叄』 最難懂的南陽方言是什麼

16、生孩子叫:添娃兒

17、擺小孩滿月酒叫:帶米面開(客)

18、春節叫:年下

19、那音兒:有一次或者上次

。。。。。。。

應該還有很多,歡迎大家討論提供;南陽話的特色也是一種民俗文化。

以上內容由【南陽人的頭條號:白河白】整理提供,轉載請註明出處,我們的成長永遠離不開南陽老鄉的支持和關注!

有你我們才能做的更好!

『肆』 河南話的方言舉例

寫法不明的字用X代替。對詞彙的注音按照河南話的實際讀音,而不是普通話的讀音。由於河南話有尖音與團音的區分,所以表中的zi、ci和si不是子、刺和斯的讀音,而是際、齊和西的尖音讀音,普通話中的相應讀音則直接用z、c和s表示。注音後面的數字是音調的調值,沒有數字的為輕聲。
(左側漢字並非河南話中的寫法)
平展(ping42 zhan)—— 形容東西很平,平坦(一般形容床單、桌布、衣服等)
XX(sí24 qī42)—— 食物有怪味了,變質了
治啥(31 sha31)—— 做什麼? / 干什麼?
弄啥(nong31 sha31)—— 干什麼
X球(xin31 qìu42)—— 傻蛋
瓷器疙瘩(ci42 qi ge24 da42)—— 不可理喻
夜個兒(yer31 ge)—— 昨天
中(zhong24)—— 好、行
得勁(dai42 jin)舒服(河南話中「得」讀dai)
頂幫(ding55 bang)—— 結實
安生(an24 sheng24)—— 老實,不亂動
X(kai42或tai42)—— 動詞,抓,捉
恁——(nen55) 你;(nen31)副詞,那麼
冇(普通話發音:mǎo;河南地區發音:māo mōu mō mù 均有)—— 沒有(粵語中的冇也來自河南話)
玉蜀黍 (yu31 shu55 shu南陽話叫包穀)—— 玉米
胡嘟(hu42 24南陽話叫包穀滲shenr24)——稠玉米粥
落瓜生兒(luo42 gua shengr24)—— 落花生
俺(an55)——人稱代詞,我,我們
抪拉——(bu24 la42)用手來回撥弄;(bu42 la)用手擦。例句:他魂不守舍地抪拉著手中的筆。‖他在朋友進屋前趕緊抪拉了一下桌子上的灰。
當故兒(dang24 gu-er42)——故意
當碗兒(dang24 wu er ) ——什麼時候
扁嘴 (bian zuen)-------鴨子

『伍』 南陽方言kuozi

貌似指女生

『陸』 南陽方言的概述

南陽方言,屬河南方言小片數種方言中的一種,其或以形象,或以意會專,皆不失字之原屬義者,如「誑語」曰「吹」,「視」曰「瞅」,「佯視以物」曰「晃」,「性急」曰「毛躁」,「初起」曰「開頭」,「本來」曰「壓根」,「討厭」曰「膈意」,「臟」曰「埋跡」等,雖為俗語而實有意義可尋者,此為方言的一大特色。其第二大特色,乃為一音可變數字,如六、祿、陸、綠等,此等文字之讀音與京音和普通話相去甚遠,諸如此類,不可枚舉。南陽為周秦之際經濟文化重鎮,秦統一了六國文字,實行「書同文」的政策,因而許多古音古字古詞得以保留於民間至今。南陽又是華中與南楚相溝通之地,文人墨客雲集,故而使得相當一部分古詞彙在當地民間得以保留,方言中既有濃郁的荊楚風味,也有鮮活的儒學色彩,其生活用語、歇後語、民謠的幽默風趣以及所體現的遠古文化的質朴,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

『柒』 南陽方言的介紹

南陽方言屬於河南方言,分布在南陽轄區內的各個角落,是人們進行語言交流的重要工具,它帶有華北方言普遍的語音特徵。

『捌』 學習河南南陽方言

膝蓋=菠蘿蓋兒 小蟲---麻雀 中---可以,行

踢拉板兒-------拖鞋 凳子====墩兒ner

捉迷藏====藏(qiang 2)老木 上午 -----前(qiang 2)傍兒

下午 -----後(hu 2)兒傍兒 晚上 -----黑(hei 1)了(liao

灶火()---- 廚房 夜兒黑--------昨天晚上

女兒----閨(gun)女或者妮兒 蹲------擱(ge)就

燕鱉虎--------蝙蝠 老鴰(LAO GUA)=烏鴉

沒耳性------沒記性 褲叉子-------褲頭

肚臍=肚膜臍 蜍串=蚯蚓

討厭----各(ge)意(應) 噘(jue 2)人-------罵人

螞寂寥=知了 蟬 揍啥=干什麼

撅,擦=滾 干什麼=抓里
靠對----捉弄 戲弄 吃馬兒=吃奶

蠍會---------壁虎 聊天=拍話兒

不中=想求里美 不粘弦==不行,不中

雜鮮(xuan 3)----滑稽可笑,花樣多 ,路數稠

騙人----表人 叫毛」(jiao ma)---有意思

旮(ge)落(lao)」------角落

眼睫毛=眼眨毛 耳跟兒---耳朵

餃子=扁食 蛤(he)蟆(ma)==青蛙

賴毒=蟾蜍 長蟲-----蛇

狗篩-----男人的乳房 笨蛋=信球 2球

很長一段時間===== 一蹦子 笨=木囊

愣中=看上了

日決---批評 好說假話的人=日帽
刺瓜---諷刺
。。。
。。。

『玖』 南陽方言與普通話的聯系。。區別和聯系。

南陽方言屬於北方方言中中原官話--南魯片方言,分布在河南南陽轄區內的版各個角落,是人們進行權語言交流的重要工具,它帶有北方方言的語音特徵,與普通話接近。但它又具有南魯片方言的一些特點。
在語音的聲母方面,塞音、塞擦音多存在清音不送氣與清音送氣之分而無清音濁音之分。大致古濁塞音、塞擦音聲母平聲字讀為送氣清聲母。其次,在韻母方面,能充當韻尾的輔音較少。古塞音韻尾?-p、-t、-k?逐漸消失,古鼻音韻尾-m、-n、-?只保留-n、-?而沒有-m。第三,聲調方面,調類數目比較少,沒有入聲。古平、上、去、入四聲中,平、上、去三個聲調發展變化情形大致為:古平聲字以聲母清濁為條件分為陰平、陽平兩個聲調,古上聲清聲母和次濁聲母字仍歸上聲,全濁聲母字則合並到去聲中去,古去聲字仍是去聲。古入聲派入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聲中去。古全濁聲母入聲字歸陽平,古次濁聲母入聲字歸去聲,古清聲母入聲字則分派到平、上、去各調類中去。
在詞彙方面,有的接近字的原義:如"誑語"曰"吹","視"曰"瞅","佯視以物"曰"晃","性急"曰"毛躁","初起"曰"開頭","本來"曰"壓根","討厭"曰"膈意","臟"曰"埋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