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做出和大米粥一樣的疙瘩湯
我女兒特別喜來歡疙瘩湯,所自以奮力學習疙瘩湯的做法,原先的做法也不錯,今天要來分享一個新做法,因為這個特別接地氣,解決了很多朋友不會攪拌疙瘩的問題。曾經到一些小飯店吃疙瘩湯,疙瘩夾開,裡面居然是生的,今天這個做法不僅不會有這種情況,而且很容易熟,疙瘩也特別均勻。
這個做法是前幾天去央視七套錄制的時候學到的,這個錄制我是去打醬油的哈,主要是去學習大廚們的獨家手法和絕技。這不,這個獨特做法的疙瘩湯學了回家就做了,女兒一邊吃一邊誇了好幾遍,所以我趕緊來分享喜悅,大家也做起來吧。同時第一次接觸到「甩果兒」這個詞,也分享給大家,「甩果兒」是倒入雞蛋液的一種技法,倒出的雞蛋液熟後成為薄薄的一片一片的,很是漂亮。
Ⅱ 北方有一種長得像蘿卜的東西,一般煮在小米粥里吃,我們這邊土話叫「疙瘩」,有人知道學名嗎
蕪菁來
蕪菁別稱:蔓菁、自諸葛菜、大頭菜、圓菜頭、圓根、盤菜、苤藍、卜留克,外型酷似蘿卜,株高約20~50公分,地下有圓形或橢圓形直根,小型品種只有幾十公克,大型品種重達10公斤以上。
蕪菁的根以及葉子都可食用,小顆的蕪菁用來食用,大顆的蕪菁則是用來喂養家畜。蕪菁富含維生素A,葉酸,維生素C,維生素K和鈣。
(2)煮粥的疙瘩擴展閱讀
蕪菁與蘿卜的區別:
1、起源不同
蕪菁起源:蕪菁起源中心在地中海沿岸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外高加索等地。中國各地栽培。
蘿卜起源:史學研究蘿卜的原始種起源於歐、亞溫暖海岸的野蘿卜,蘿卜是世界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遠在4500年前,蘿卜已成為埃及的重要食品。中國各地普遍栽培。
2、生長環境不同
蕪菁的生長環境:性喜冷涼,不耐暑熱,生育適溫15~22度。
蘿卜的生長環境:蘿卜為半耐寒性蔬菜,種子在2℃-3℃便能發芽,適溫為20℃-25℃。幼苗期能耐25℃左右較高的的溫度,也能耐零下2℃-零下3℃的低溫。
Ⅲ 煮小米粥里的疙瘩學名叫什麼
名字叫芥菜
Ⅳ 我煮的玉米面粥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疙瘩
我教一招:1.水燒開2.拿一空水瓢裝半瓢水(註:冷水)把玉米糊到進去攪均然後到進鍋里,在攪下這樣就好了~希望采拿
Ⅳ 玉米面粥怎麼做不會起疙瘩結塊
1、適量的玉米渣,放入涼水中清洗干凈,然後把洗凈的玉米倒入沸騰的開水中,這回樣的目的是防答止玉米渣粘鍋,開水可以讓玉米渣跟著沸騰起來,起到了防止粘鍋的作用。
2、在鍋中倒入一小勺鹼面,鹼面的作用是為了讓玉米粥更加的黏稠,煮的速度快一些,讓玉米粥更柔軟一些。
3、准備2大勺玉米面,用涼水調均勻,倒入玉米粥中,這樣做可以防止玉米粥變涼後會凝固。不能直接把玉米面倒入玉米粥中,否則玉米粥中會起疙瘩。
Ⅵ 熬粥用的有種植物叫疙瘩學名叫什麼
薏苡嗎?
Ⅶ 新做的小米粥咋會有疙瘩
小米粥一般不會出現疙瘩的,可能你放的米有點多,米和水的比例不對,也許是米的質量的有問題,先在市場上很多是勾兌米,陳舊米!所以買小米最好還是買農家的小米,雖然價格貴點,但是吃的放心!
Ⅷ 煮玉米粥怎樣才能避免起麵疙瘩
先把玉米面加水合成糊狀,等鍋里水開了再倒入和好的玉米面,即時攪拌即可。你說專的有小面團,可能屬是你和玉米糊時加的水少,比較粘稠,所以才會這樣。你鍋里可以比平時少放點水,然後和玉迷糊稍微稀一點就成了。絕對不會再起小麵疙瘩了。
Ⅸ 電壓力鍋煮粥凝結成疙瘩怎麼回事
電壓力鍋煮粥凝結成疙瘩是不是按照設定的程序,是的話可能是電壓低,造成功率不足。還有就是是不是時間太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