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翡翠的綠色等級如何劃分
綠色翡翠等級劃分:
1、特級:艷綠色(祖母綠色)、蘋果綠色,玻璃地(半透版明、質地細膩),均勻鮮權艷,無雜質,無裂紋。
2、商品級:綠色,油青地,微透明、間雜半透明的祖母綠色細脈和斑點翠。
3、普通級:藕粉地、豆綠色、淺綠色,白色細膩,微透明。不透明翡翠,一般只做玉料首飾。
(1)翡翠龍疙瘩擴展閱讀:
保養建議:
1、翡翠古董最大的忌諱就是再加工,如果進行了再加工就是現代翡翠而不是古董翡翠了,會嚴重影響古董翡翠的經濟價值。
2、古董翡翠要避免接觸酸、鹼、化妝品一類的物質,否則會腐蝕翡翠表面的結構。另外要保持正常的溫度和濕度,避免強光過度照射和過度乾燥對翡翠色彩造成傷害。
3、古董翡翠不能用洗滌劑類物物質清洗,如果古董翡翠臟了,可以使用軟布或是羊皮擦乾凈。
4、如果古董翡翠損壞了,可以選擇粘接修復,如果是翡翠掛件類的,可以通過加工斷口來修復,如果是斷手鐲類的,可以加工成小雕件,但要注意的是,要大面積保留原古翡翠表面而不需加工,加工斷口和加工成簡單形狀即可,否則變成新的一般的翡翠了,失去古董翡翠的價值。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翡翠
Ⅱ 翡翠怎麼看好與不好
翡翠為天然礦石,在礦物學中稱之為硬玉,化學成分是硅酸鉛納,其晶體結構緻密,堅硬,其硬度6一7級,比重3.3一3.4,翡翠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是一種產量稀少,價值昂貴的寶石。 翡翠是一種堅實耐用的飾物,因此,多為皇室所有,流傳到民間很少。翡翠是我國著名的傳統珠寶之一。以翡翠製作的飾品,在清代極為盛行。 1、鑒別翡翠的優劣,及其價值,一般都根據翡翠綠色的深淺、濃艷,透明度高低有無瑕柳等多方面進行細微觀察。 ①從顏色上分為:
祖母綠:有時稱作「寶石綠」,透明或半透明,純凈無雜質,綠色濃艷者是翡翠中的最佳品種。
玻璃綠:如玻璃般明凈、透明,綠色鮮艷而明亮,是翡翠中的佳品。 艷綠:透明或半透明,綠色雖濃但不黑。
</FONT> 黃陽綠:微透明或半透明,綠色鮮陽,如初春的黃陽樹新出的嫩葉。
鸚哥綠:微透明或半透明,綠色嬌艷,如同鸚哥綠色的羽毛。
豆綠:半透明,綠色如同青豆色,是綠色中較常見的一種,常有「十綠九豆」、「豆色豆地」的說法。
菜綠:半透明,綠色雖放但不夠鮮明。
絲瓜綠:微透明或半透明,綠色成綠狀,如同嫩絲瓜的綠色。
淺陽綠:微透明或半透明,包淺淡而帶黃味,不夠鮮艷。
蛤蟆綠:半透明或不透明,綠色欠純正,多帶蘭昧,質地中常有棉柳出現。
瓜皮綠:俗稱「瓜色」、「瓜綠」,似瓜皮綠色,半透明或不透明,綠色中多帶有蘭味,色欠純正。
蔥心綠:微透明或半透明,綠色鮮艷如同初春生出的蔥心綠色。質地純正者,可謂佳品。
蘋果綠:微透明或不透明,如同綠蘋果。
芭蕉綠:微透明或不透明,如同芭蕉葉綠色。
葡萄綠:微透明或透明,如同綠葡萄色。
墨綠:或稱「墨玉」,半透明或不透明,色雖黑但不失綠調,質地純凈者為翡翠中佳品。
金絲綠:或稱「筋絲綠」,這種品種水分好,質地透明,綠色濃硬而為筋絲狀,與絲瓜綠具有共同特點,雖然水足,但其綠色與質地之間不能相互照映而得名。
梅花綠:根據綠色形狀特點而稱呼的,有時又叫「點點花」或「滿天星」,有時質地白凈而鮮艷的綠色,撒布其中,就象雪中飄落的綠梅一樣。
翡翠的顏色極為豐富多彩,以上種種顏色只能述其大概,對於各種顏色的認識與理解,只能通過實踐才能不斷的加深印象和辯別。
一般稱紅色為翡,綠色為翠。通常是以綠色濃艷純凈,質地透明,無雜質黑點(斑)勻調艷美的為上等佳品。
②從「質地」上可分:
玻璃地:明亮、清澈,近似玻璃。
蛋清地:透明、質地細潤,近似雞蛋清。
清水地:透明、清亮,如清水一樣。
渾水地:透明或半透明,如渾水一樣。
藕粉地:透明或半透明,微帶粉色或紫色,象熟藕粉樣。
豆地:半透明,質地細潤,微帶綠色。
細白地:半透明,白色,質地細潤。
白砂地:半透明,白色,具有砂性。
干白地:不透明,水分差、白色,顯得發干。
香灰地:不透明,質地較粗,色如香灰。
以上這些種類的「質地」是比較常見的,另外還有許多,因地區的差別,而其稱呼不盡相同,如白花地、瓷地、蝦肉地、白豆地等,在此就不一一介紹了。 ③翡翠表現特徵:
人們對事物的認識,都是從它的外表特徵和內在的實質入手。對於翡翠的認識,也是如此,所以要認識和研究翡翠的本質就必須先了解翡翠常用俗語,這對認識和了解翡翠是有很大幫助的。現將有關藉翠的常用俗語簡介如下:
翡翠:具有各種顏色和實用價值的硬玉的工藝品名稱。在古時為一種雀鳥之名。
翡:硬玉中的紅色部分的簡稱,在我國南方稱為「紅翠」,古時指紅色羽毛的小鳥。
翠:硬玉中綠色部分的簡稱,在我國南方對一般品種稱之為「綠」,對高檔級的品種則稱之為「高綠」或「高 色」。
春:翡翠中紫色部分的簡稱,有時也稱為「紫翠」或「紫羅蘭玉」。
癬:翡翠中黑色部分的簡稱,但在實際中,因形成特點不同而稱呼也有異,如黑點因其小而稱為「蒼蠅屎」,稍大的稱「黑疙瘩」, 形如絲或帶狀的黑絲或黑帶子等等。
皮殼:翡翠外袤的風化層,其稱呼法也是根據顏色為基本依據,如白色的稱為「白砂皮」,黃色的稱為「黃砂皮」,黑色的稱為「黑砂」或「烏砂」等等。
綹:翡翠中因各種天然或人為的原因所造成的裂痕,如「大綹」、「惡綹」「碎綹」、「通天綹」等。
質地:在翡翠的原石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就是指翡翠原石的可用部分,其中包括有色和無色部分。狹義則指無色的部分或叫「地」或「底」。但對於首飾或飾用品來說,就不存在廣、狹之分。
翠性:翡翠特有的標志,在我國南方一帶稱為「蒼蠅翅」。是翡翠中細小晶粒的纖維狀、片狀或星點狀閃光結構特性,同時也是鑒定翡翠時的關鍵性特點和主要依據。
水分:翡翠的透明度,如「六分水」、「八分水」、「十分水」等,形容透明度的高低。
種頭:是指翡翠的質地嫩與老、硬度的大小。
濃淡:翡翠顏色的形容詞,即色濃者為好,色淡者為次,但實際中應根據其情況而定。
花勻:翡翠的顏色的均勻與否,均勻者為勻,不均勻者為花(分散)。
靈死:對透明度來說,透明者為靈,不透明者為死。
正邪:顏色鮮艷、純正者為正,顏色昏暗而凝滯或帶有雜色者為邪。
潤 :翡翠質地較好情況下的用語。
木 :翡翠質地水分不好情況下的用語。
俏 :翡翠綠色美而艷麗的簡稱。
艷 :翡翠綠顏色部分的簡稱,形容艷麗、濃厚、鮮美、水足之意。
鮮 :翡翠顏色鮮明、艷麗、鮮美的形容詞。
我們平日所見到的翡翠製品,包括「舊飾」及「時飾」兩類。所謂「舊飾」是指清末以前的「官飾」及貴族的首飾,如翎管、扳指、帽正、煙壺、龍帶勾、朝珠、扇墜、別子、 牌子等。所謂「時飾」是指晚清以來在社會上流行的飾物,如戒子、雞心墜、奶墜、鋪子、馬蹬、耳環、項鏈等。
優質翎翠的價值可與著名的「祖母綠寶石」、「貓眼寶石」爭雄比美。翎翠是我國出口貿易的重要珠寶之一,頗受外商的歡迎。
2、評價翎翠及翡翠製品,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衡量:
①翠好:用術語來說,就是翠的「濃」、「陽」、「正」、「和」。「放」就是濃而不淡,像雨後的冬青樹葉或芭蕉葉上那種激碧綠色;「陽」就是鮮艷明亮,不陰暗;「正」就是翡翠色純正,無任何雜色混在其中產;「和」就是綠的均勻,無深除淺之分。這樣的翠,綠的理想、綠的好。
②水好:就是翠的質地細嫩潤滑而通透清嫩,光澤晶瑩凝重。
③地好:最好的地是「湖綠地」、「玻璃地」、「藉粉地」、「蝦肉地」等;次之是豆青地、綠白地等;最差的是「石灰地」、「芋頭地」等。
④完美度:就是看翠上是否有裂紋、雜質等缺陷。大小重量是否得當,完美度對翠質量評價極為重要。稍有裂紋者價值即大大降低。
3、鑒別翡翠之方法
①翡翠是天然礦石,結構緊密、堅硬,綠色大都不均勻,但自然、有堅性,大都有石花或近似石花之狀。有的有綿柳,無氣泡,破損處為石頭碴口,暗而不亮,體重,硬度為6-7級。
②翡翠與玻璃的區別:玻璃,俗稱料,是人工熔煉的結構,綠色較均勻,但不自然。料無翠性,也無綿柳,有的艷顯泡糙
有氣泡,有的無氣泡料,破損處為亮碴,有水紋,料的性軟,硬度為4-5級,容易失鐵亮,同時有牛毛紋、體輕,比重為2-2.2。
③翡翠與瑪瑙、東陵玉、河南石的區別:綠瑪瑙不鮮艷,閃蘭色較均凈,無絲絲綠、點綠,無翠的透明度好,地顯靈,但透渾(體內不清晰)有冰糖性與料近例,而無氣泡,綠色在強光下一照,色呈小點點狀。東陵石質地粗糙,除綠色小點點外,表面還閃耀小黑點,透明度差,一般的光色發暗,性軟,硬度為5-6級。
④翡翠與碧玉的區別:碧玉的特徵:1、碧玉的內部常常帶有黑色斑點;2、綠色均勻而鮮艷;3、地質透明度好但是顯渾濁。碧玉沒有翡翠珍貴,經濟價值較低,好的碧玉與翡翠極其相似,容易誤認為翡翠,應慎重鑒別。
⑤翡翠與河南石的區別:河南石,也叫河南玉,顏色有黑、黃、綠等,性軟,硬度為5-6級,質地粗糙,光澤較差。
⑥翡翠與熗翠的區別:熗色翠是用白色翡翠或白玉等原料加熱一定程度放入綠色液體之內,因原料加溫後有一定的小炸紋,綠色滲入紋內。拿一塊熗色翡翠在強光下一照,其綠色都在紋內,因紋是加熱後炸成,炸紋雜亂,不規則與天然的截然不同。其色大都閃黃、閃蘭的而且透假,綠色都是由外向里。</FONT></SPAN> </p></FONT></SPAN></FONT></SPAN>
Ⅲ 如何鑒定翡翠
翡翠為天然礦石,在礦物學中稱之為硬玉,化學成分是硅酸鉛納,其晶體結構緻密,堅硬,其硬度6一7級,比重3.3一3.4,翡翠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是一種產量稀少,價值昂貴的寶石。 翡翠是一種堅實耐用的飾物,因此,多為皇室所有,流傳到民間很少。翡翠是我國著名的傳統珠寶之一。以翡翠製作的飾品,在清代極為盛行。 1、鑒別翡翠的優劣,及其價值,一般都根據翡翠綠色的深淺、濃艷,透明度高低有無瑕柳等多方面進行細微觀察。 ①從顏色上分為:
祖母綠:有時稱作「寶石綠」,透明或半透明,純凈無雜質,綠色濃艷者是翡翠中的最佳品種。
玻璃綠:如玻璃般明凈、透明,綠色鮮艷而明亮,是翡翠中的佳品。 艷綠:透明或半透明,綠色雖濃但不黑。
</FONT> 黃陽綠:微透明或半透明,綠色鮮陽,如初春的黃陽樹新出的嫩葉。
鸚哥綠:微透明或半透明,綠色嬌艷,如同鸚哥綠色的羽毛。
豆綠:半透明,綠色如同青豆色,是綠色中較常見的一種,常有「十綠九豆」、「豆色豆地」的說法。
菜綠:半透明,綠色雖放但不夠鮮明。
絲瓜綠:微透明或半透明,綠色成綠狀,如同嫩絲瓜的綠色。
淺陽綠:微透明或半透明,包淺淡而帶黃味,不夠鮮艷。
蛤蟆綠:半透明或不透明,綠色欠純正,多帶蘭昧,質地中常有棉柳出現。
瓜皮綠:俗稱「瓜色」、「瓜綠」,似瓜皮綠色,半透明或不透明,綠色中多帶有蘭味,色欠純正。
蔥心綠:微透明或半透明,綠色鮮艷如同初春生出的蔥心綠色。質地純正者,可謂佳品。
蘋果綠:微透明或不透明,如同綠蘋果。
芭蕉綠:微透明或不透明,如同芭蕉葉綠色。
葡萄綠:微透明或透明,如同綠葡萄色。
墨綠:或稱「墨玉」,半透明或不透明,色雖黑但不失綠調,質地純凈者為翡翠中佳品。
金絲綠:或稱「筋絲綠」,這種品種水分好,質地透明,綠色濃硬而為筋絲狀,與絲瓜綠具有共同特點,雖然水足,但其綠色與質地之間不能相互照映而得名。
梅花綠:根據綠色形狀特點而稱呼的,有時又叫「點點花」或「滿天星」,有時質地白凈而鮮艷的綠色,撒布其中,就象雪中飄落的綠梅一樣。
翡翠的顏色極為豐富多彩,以上種種顏色只能述其大概,對於各種顏色的認識與理解,只能通過實踐才能不斷的加深印象和辯別。
一般稱紅色為翡,綠色為翠。通常是以綠色濃艷純凈,質地透明,無雜質黑點(斑)勻調艷美的為上等佳品。
②從「質地」上可分:
玻璃地:明亮、清澈,近似玻璃。
蛋清地:透明、質地細潤,近似雞蛋清。
清水地:透明、清亮,如清水一樣。
渾水地:透明或半透明,如渾水一樣。
藕粉地:透明或半透明,微帶粉色或紫色,象熟藕粉樣。
豆地:半透明,質地細潤,微帶綠色。
細白地:半透明,白色,質地細潤。
白砂地:半透明,白色,具有砂性。
干白地:不透明,水分差、白色,顯得發干。
香灰地:不透明,質地較粗,色如香灰。
以上這些種類的「質地」是比較常見的,另外還有許多,因地區的差別,而其稱呼不盡相同,如白花地、瓷地、蝦肉地、白豆地等,在此就不一一介紹了。 ③翡翠表現特徵:
人們對事物的認識,都是從它的外表特徵和內在的實質入手。對於翡翠的認識,也是如此,所以要認識和研究翡翠的本質就必須先了解翡翠常用俗語,這對認識和了解翡翠是有很大幫助的。現將有關藉翠的常用俗語簡介如下:
翡翠:具有各種顏色和實用價值的硬玉的工藝品名稱。在古時為一種雀鳥之名。
翡:硬玉中的紅色部分的簡稱,在我國南方稱為「紅翠」,古時指紅色羽毛的小鳥。
翠:硬玉中綠色部分的簡稱,在我國南方對一般品種稱之為「綠」,對高檔級的品種則稱之為「高綠」或「高 色」。
春:翡翠中紫色部分的簡稱,有時也稱為「紫翠」或「紫羅蘭玉」。
癬:翡翠中黑色部分的簡稱,但在實際中,因形成特點不同而稱呼也有異,如黑點因其小而稱為「蒼蠅屎」,稍大的稱「黑疙瘩」, 形如絲或帶狀的黑絲或黑帶子等等。
皮殼:翡翠外袤的風化層,其稱呼法也是根據顏色為基本依據,如白色的稱為「白砂皮」,黃色的稱為「黃砂皮」,黑色的稱為「黑砂」或「烏砂」等等。
綹:翡翠中因各種天然或人為的原因所造成的裂痕,如「大綹」、「惡綹」「碎綹」、「通天綹」等。
質地:在翡翠的原石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就是指翡翠原石的可用部分,其中包括有色和無色部分。狹義則指無色的部分或叫「地」或「底」。但對於首飾或飾用品來說,就不存在廣、狹之分。
翠性:翡翠特有的標志,在我國南方一帶稱為「蒼蠅翅」。是翡翠中細小晶粒的纖維狀、片狀或星點狀閃光結構特性,同時也是鑒定翡翠時的關鍵性特點和主要依據。
水分:翡翠的透明度,如「六分水」、「八分水」、「十分水」等,形容透明度的高低。
種頭:是指翡翠的質地嫩與老、硬度的大小。
濃淡:翡翠顏色的形容詞,即色濃者為好,色淡者為次,但實際中應根據其情況而定。
花勻:翡翠的顏色的均勻與否,均勻者為勻,不均勻者為花(分散)。
靈死:對透明度來說,透明者為靈,不透明者為死。
正邪:顏色鮮艷、純正者為正,顏色昏暗而凝滯或帶有雜色者為邪。
潤 :翡翠質地較好情況下的用語。
木 :翡翠質地水分不好情況下的用語。
俏 :翡翠綠色美而艷麗的簡稱。
艷 :翡翠綠顏色部分的簡稱,形容艷麗、濃厚、鮮美、水足之意。
鮮 :翡翠顏色鮮明、艷麗、鮮美的形容詞。
我們平日所見到的翡翠製品,包括「舊飾」及「時飾」兩類。所謂「舊飾」是指清末以前的「官飾」及貴族的首飾,如翎管、扳指、帽正、煙壺、龍帶勾、朝珠、扇墜、別子、 牌子等。所謂「時飾」是指晚清以來在社會上流行的飾物,如戒子、雞心墜、奶墜、鋪子、馬蹬、耳環、項鏈等。
優質翎翠的價值可與著名的「祖母綠寶石」、「貓眼寶石」爭雄比美。翎翠是我國出口貿易的重要珠寶之一,頗受外商的歡迎。
2、評價翎翠及翡翠製品,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衡量:
①翠好:用術語來說,就是翠的「濃」、「陽」、「正」、「和」。「放」就是濃而不淡,像雨後的冬青樹葉或芭蕉葉上那種激碧綠色;「陽」就是鮮艷明亮,不陰暗;「正」就是翡翠色純正,無任何雜色混在其中產;「和」就是綠的均勻,無深除淺之分。這樣的翠,綠的理想、綠的好。
②水好:就是翠的質地細嫩潤滑而通透清嫩,光澤晶瑩凝重。
③地好:最好的地是「湖綠地」、「玻璃地」、「藉粉地」、「蝦肉地」等;次之是豆青地、綠白地等;最差的是「石灰地」、「芋頭地」等。
④完美度:就是看翠上是否有裂紋、雜質等缺陷。大小重量是否得當,完美度對翠質量評價極為重要。稍有裂紋者價值即大大降低。
3、鑒別翡翠之方法
①翡翠是天然礦石,結構緊密、堅硬,綠色大都不均勻,但自然、有堅性,大都有石花或近似石花之狀。有的有綿柳,無氣泡,破損處為石頭碴口,暗而不亮,體重,硬度為6-7級。
②翡翠與玻璃的區別:玻璃,俗稱料,是人工熔煉的結構,綠色較均勻,但不自然。料無翠性,也無綿柳,有的艷顯泡糙
有氣泡,有的無氣泡料,破損處為亮碴,有水紋,料的性軟,硬度為4-5級,容易失鐵亮,同時有牛毛紋、體輕,比重為2-2.2。
③翡翠與瑪瑙、東陵玉、河南石的區別:綠瑪瑙不鮮艷,閃蘭色較均凈,無絲絲綠、點綠,無翠的透明度好,地顯靈,但透渾(體內不清晰)有冰糖性與料近例,而無氣泡,綠色在強光下一照,色呈小點點狀。東陵石質地粗糙,除綠色小點點外,表面還閃耀小黑點,透明度差,一般的光色發暗,性軟,硬度為5-6級。
④翡翠與碧玉的區別:碧玉的特徵:1、碧玉的內部常常帶有黑色斑點;2、綠色均勻而鮮艷;3、地質透明度好但是顯渾濁。碧玉沒有翡翠珍貴,經濟價值較低,好的碧玉與翡翠極其相似,容易誤認為翡翠,應慎重鑒別。
⑤翡翠與河南石的區別:河南石,也叫河南玉,顏色有黑、黃、綠等,性軟,硬度為5-6級,質地粗糙,光澤較差。
⑥翡翠與熗翠的區別:熗色翠是用白色翡翠或白玉等原料加熱一定程度放入綠色液體之內,因原料加溫後有一定的小炸紋,綠色滲入紋內。拿一塊熗色翡翠在強光下一照,其綠色都在紋內,因紋是加熱後炸成,炸紋雜亂,不規則與天然的截然不同。其色大都閃黃、閃蘭的而且透假,綠色都是由外向里。</FONT></SPAN></p></SPAN></FONT></SPAN>
Ⅳ 大家看我5000請的觀音怎麼樣啊有沒有價值謝謝!
玉的種水還可以,就是觀音頭上兩邊的設計大小高低不一,太別扭了,有點畫蛇添足的感覺,5000元有點高,個人觀點。
Ⅳ 如何辨別翡翠手鐲的真假
1、看翠性:翠性是翡翠獨有的特徵,是在翡翠表面可以直觀看到的硬玉礦物解理面的反專光,俗稱蒼蠅屬翅,而其他仿翡翠的材料就沒有翠性。
2、看翡翠手鐲的種質:有些翡翠顆粒很粗,但是整體上偏偏又給人一種水頭很長的感覺,這種現象就不應該是天然翡翠應有的現象。
3、看內部的干凈程度(質地):天然A貨翡翠內含少量雜質,如黑點、其他臟色、氧化銹色,B貨內部干凈,一般不會出現氧化銹色。
4、翡翠手鐲的紋理:拿起翡翠手鐲,對著光線,注意這個要透射光,如果裡面的紋理很亂,嚴重的象網狀和樹根狀,用戶就需要注意了。
(5)翡翠龍疙瘩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偶爾不佩戴玉鐲時需要放置在恰當的位置,主要是為了防摔、防盜、防遺忘。如果是經常居住的地方,應該備有手鐲包裝盒,用以包裝摘取下的玉鐲。
2、洗澡時切勿隨手把玉鐲放置於梳洗台,以免滑落摔壞。如果長期不佩戴玉鐲,應用專用手鐲盒包裝後妥善保管於陰涼安全的地方。
3、如果是價值非常昂貴的玉鐲,長期不佩戴時,建議放置在銀行的保險櫃里,以保證絕對的安全,還要定時檢測、查看,用軟布輕輕擦試玉鐲,保持玉鐲長久光澤亮麗。
Ⅵ 年輕女孩戴紅瑪瑙手鐲還是翡翠手鐲
不必後悔,喜歡即可。翡翠有高中低之分,中檔貨手鐲價格已在幾千至萬專元上,高檔貨屬均在10萬以上,頂級品則在100萬以。所以高品翡翠不是人人可問津的。你這價就是一般的檔,只要是A貨,顏色喜歡就可以了。 估計你買的是淺油青翡翠,如水頭好,那也不錯。
Ⅶ 黑鎢砂翡翠原石皮殼上起亮點好嗎
翡翠與瑪瑙的區別:綠瑪瑙不鮮艷,閃蘭色較均凈,無絲絲綠、點綠,無翠的透明度好,地顯靈,但透渾(體內不清晰)有冰糖性與料近例,而無氣泡,綠色在強光下一照,色呈小點點狀。 翡翠鑒別 翡翠為天然礦石,在礦物學中稱之為硬玉,化學成分是硅酸鉛納,其晶體結構緻密,堅硬,其硬度6一7級,比重3.3一3.4,翡翠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是一種產量稀少,價值昂貴的寶石。 翡翠是一種堅實耐用的飾物,因此,多為皇室所有,流傳到民間很少。翡翠是我國著名的傳統珠寶之一。以翡翠製作的飾品,在清代極為盛行。 1、鑒別翡翠的優劣,及其價值,一般都根據翡翠綠色的深淺、濃艷,透明度高低有無瑕柳等多方面進行細微觀察。 ①從顏色上分為: 祖母綠:有時稱作「寶石綠」,透明或半透明,純凈無雜質,綠色濃艷者是翡翠中的最佳品種。 玻璃綠:如玻璃般明凈、透明,綠色鮮艷而明亮,是翡翠中的佳品。 艷綠:透明或半透明,綠色雖濃但不黑。 黃陽綠:微透明或半透明,綠色鮮陽,如初春的黃陽樹新出的嫩葉。 鸚哥綠:微透明或半透明,綠色嬌艷,如同鸚哥綠色的羽毛。 豆綠:半透明,綠色如同青豆色,是綠色中較常見的一種,常有「十綠九豆」、「豆色豆地」的說法。 菜綠:半透明,綠色雖放但不夠鮮明。 絲瓜綠:微透明或半透明,綠色成綠狀,如同嫩絲瓜的綠色。 淺陽綠:微透明或半透明,包淺淡而帶黃味,不夠鮮艷。 蛤蟆綠:半透明或不透明,綠色欠純正,多帶蘭昧,質地中常有棉柳出現。 瓜皮綠:俗稱「瓜色」、「瓜綠」,似瓜皮綠色,半透明或不透明,綠色中多帶有蘭味,色欠純正。 蔥心綠:微透明或半透明,綠色鮮艷如同初春生出的蔥心綠色。質地純正者,可謂佳品。 蘋果綠:微透明或不透明,如同綠蘋果。 芭蕉綠:微透明或不透明,如同芭蕉葉綠色。 葡萄綠:微透明或透明,如同綠葡萄色。 墨綠:或稱「墨玉」,半透明或不透明,色雖黑但不失綠調,質地純凈者為翡翠中佳品。 金絲綠:或稱「筋絲綠」,這種品種水分好,質地透明,綠色濃硬而為筋絲狀,與絲瓜綠具有共同特點,雖然水足,但其綠色與質地之間不能相互照映而得名。 梅花綠:根據綠色形狀特點而稱呼的,有時又叫「點點花」或「滿天星」,有時質地白凈而鮮艷的綠色,撒布其中,就象雪中飄落的綠梅一樣。 翡翠的顏色極為豐富多彩,以上種種顏色只能述其大概,對於各種顏色的認識與理解,只能通過實踐才能不斷的加深印象和辯別。 一般稱紅色為翡,綠色為翠。通常是以綠色濃艷純凈,質地透明,無雜質黑點(斑)勻調艷美的為上等佳品。 ②從「質地」上可分: 玻璃地:明亮、清澈,近似玻璃。 蛋清地:透明、質地細潤,近似雞蛋清。 清水地:透明、清亮,如清水一樣。 渾水地:透明或半透明,如渾水一樣。 藕粉地:透明或半透明,微帶粉色或紫色,象熟藕粉樣。 豆地:半透明,質地細潤,微帶綠色。 細白地:半透明,白色,質地細潤。 白砂地:半透明,白色,具有砂性。 干白地:不透明,水分差、白色,顯得發干。 香灰地:不透明,質地較粗,色如香灰。 以上這些種類的「質地」是比較常見的,另外還有許多,因地區的差別,而其稱呼不盡相同,如白花地、瓷地、蝦肉地、白豆地等,在此就不一一介紹了。 ③翡翠表現特徵: 人們對事物的認識,都是從它的外表特徵和內在的實質入手。對於翡翠的認識,也是如此,所以要認識和研究翡翠的本質就必須先了解翡翠常用俗語,這對認識和了解翡翠是有很大幫助的。現將有關藉翠的常用俗語簡介如下: 翡翠:具有各種顏色和實用價值的硬玉的工藝品名稱。在古時為一種雀鳥之名。 翡:硬玉中的紅色部分的簡稱,在我國南方稱為「紅翠」,古時指紅色羽毛的小鳥。 翠:硬玉中綠色部分的簡稱,在我國南方對一般品種稱之為「綠」,對高檔級的品種則稱之為「高綠」或「高 色」。 春:翡翠中紫色部分的簡稱,有時也稱為「紫翠」或「紫羅蘭玉」。 癬:翡翠中黑色部分的簡稱,但在實際中,因形成特點不同而稱呼也有異,如黑點因其小而稱為「蒼蠅屎」,稍大的稱「黑疙瘩」, 形如絲或帶狀的黑絲或黑帶子等等。 皮殼:翡翠外袤的風化層,其稱呼法也是根據顏色為基本依據,如白色的稱為「白砂皮」,黃色的稱為「黃砂皮」,黑色的稱為「黑砂」或「烏砂」等等。 綹:翡翠中因各種天然或人為的原因所造成的裂痕,如「大綹」、「惡綹」「碎綹」、「通天綹」等。 質地:在翡翠的原石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就是指翡翠原石的可用部分,其中包括有色和無色部分。狹義則指無色的部分或叫「地」或「底」。但對於首飾或飾用品來說,就不存在廣、狹之分。 翠性:翡翠特有的標志,在我國南方一帶稱為「蒼蠅翅」。是翡翠中細小晶粒的纖維狀、片狀或星點狀閃光結構特性,同時也是鑒定翡翠時的關鍵性特點和主要依據。 水分:翡翠的透明度,如「六分水」、「八分水」、「十分水」等,形容透明度的高低。 種頭:是指翡翠的質地嫩與老、硬度的大小。 濃淡:翡翠顏色的形容詞,即色濃者為好,色淡者為次,但實際中應根據其情況而定。 花勻:翡翠的顏色的均勻與否,均勻者為勻,不均勻者為花(分散)。 靈:對透明度來說,透明者為靈,不透明者為。 正邪:顏色鮮艷、純正者為正,顏色昏暗而凝滯或帶有雜色者為邪。 潤 :翡翠質地較好情況下的用語。 木 :翡翠質地水分不好情況下的用語。 俏 :翡翠綠色美而艷麗的簡稱。 艷 :翡翠綠顏色部分的簡稱,形容艷麗、濃厚、鮮美、水足之意。 鮮 :翡翠顏色鮮明、艷麗、鮮美的形容詞。 我們平日所見到的翡翠製品,包括「舊飾」及「時飾」兩類。所謂「舊飾」是指清末以前的「官飾」及貴族的首飾,如翎管、扳指、帽正、煙壺、龍帶勾、朝珠、扇墜、別子、 牌子等。所謂「時飾」是指晚清以來在社會上流行的飾物,如戒子、雞心墜、奶墜、鋪子、馬蹬、耳環、項鏈等。 優質翎翠的價值可與著名的「祖母綠寶石」、「貓眼寶石」爭雄比美。翎翠是我國出口貿易的重要珠寶之一,頗受外商的歡迎。 瑪瑙的鑒別 1)顏色:真瑪瑙色澤鮮明光亮,假瑪瑙的色和光均差一些,二者對比較為明顯。天然紅瑪瑙顏色分明,條帶十分明顯,仔細觀察,在 紅色條帶處可見密集排列的細小紅色斑點。用石料仿製的假瑪瑙煙壺多數在底部呈花瓣形花紋,絡成「菊花底」;而染色藍瑪瑙顏色艷麗、均一,給人一種假的感覺。 2)質地:假瑪瑙多為石料仿製,較真瑪瑙質地軟,用玉在假瑪瑙上可劃出痕跡,而真品則劃不出。從表面上看,真瑪瑙少有瑕疵,劣質則較多。 3)工藝質量:優質高瑪瑙的生產工藝嚴格且先進,故表面光亮度好,鑲嵌牢固、周正,無劃痕、裂紋。 4)級別:水膽瑪瑙是瑪瑙中最為珍貴的品種,特徵是瑪瑙中有封閉的空洞其中含有水。 5)透明度:真瑪瑙透明度不如人工合成的好,稍有混沌,有的可看見自然水線或「雲彩」,而人工合成的瑪瑙透明度好,象玻璃球一樣透明。 6)重量:真瑪瑙首飾比人工合成的瑪瑙首飾重一些 . 7)溫度:真瑪瑙冬暖夏涼,而人工合瑪瑙隨外界溫度而變化,天熱它也變熱,天涼它也變涼。怎樣選擇瑪瑙首飾呢?首先要根據自己的喜愛來選顏色。紅色瑪瑙首飾最貴重,如選瑪瑙項鏈須注意每珠子顏色的深淺要一樣,沒有雜色,珠子的大小搭配要適當,還要注意光潔度要好。然後,把項鏈提起來看看是否垂直,每個珠子是否都垂在一條線上,如果項鏈出現彎曲,這說明有的珠子的眼兒偏了,加工工藝粗糙.
Ⅷ 請哪位專家幫忙看一下這兩個玉鐲哪個更好哪個水種好 謝謝了!
先你所說的都是A貨就錯了,顏色太艷而翠看著太死板了,假做的照片都能看出來肯定不是什麼好東西。兩個都不好,建議不要買,要是A貨這個樣子的翠價格在3000左右吧,如果真要買那就買第一個吧。你先了解一下翡翠吧
(1)----水篇 翡翠的水
沒有種的翡翠,就象沒有軀乾的生物,沒有水的翡翠,等同於沒有靈魂的東西。沒有水,萬物就沒有生命,沒有靈氣。難怪古人說,仁者喜山,智者近水。
沒有水的顏色,是死的,乾的,木的,也就是沒有價值的東西。翡翠的綠色,只有在有水的玉肉上,才會是有靈氣的東西。有了水。顏色才能有變化,有動感,才能有應照,才能是天地精華的結晶。
說到翡翠的水,大家都知道透明度好的翡翠,水就好,水就是翡翠的通明度。這是一個不正確,或者說不準確的概念。水是指光在翡翠內部傳播和表面折射中的不同表象,它包括翡翠的透明度和翡翠的表面光澤二大部分。也就是說,翡翠的透明度越好,翡翠的表面光澤越亮,翡翠的水越好。反之,翡翠的透明度越差,表面光澤越弱,翡翠的水就越差。
首先說說翡翠的透明度。它是由什麼決定的呢?翡翠內部晶體如果較細,而且大小均勻,這樣光就能夠順利通過翡翠內部,形成較好的透明度。如果晶體很粗,或者大小不均勻,光在翡翠內部通過就會很困難,這樣翡翠的水就差。在判斷翡翠原石時候,根據正午陽光在翡翠內部能夠通過距離長短,有人把它分為一分水,二分水,三分水。。。就是光能在內部通過一厘米,二厘米,三厘米。這種是針對原料,在開天窗處用洋鐵片垂直玉石表面,讓光只能從玉石中通過,看被光擋住的鐵片另一面光能夠照進去多少。這只能看翡翠的透明度,也就是只是翡翠水的一個方面的指標。因為有部分透明度好的翡翠,種很新,表面拋光很差,這種翡翠我們就不能說它的水很好。
翡翠的表面光澤是翡翠水的一個重要方面。如果翡翠種很好,玉石內部結構就很緊,翡翠的表面光澤就很好。也就是說能夠拋光很亮。正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常常把翡翠的種和水放在一起來說。這是很科學的。有時候,我們看到透明度很差的翡翠,但是種很老,表面在拋光後能有很好的光澤這種翡翠,我們就不能說它的水很差,應該還過得去,我認為,比那些透明度很好,表面光澤很差,種很差的翡翠,水要好些。至少我會買前者,而不買後者。當然,表面光澤和透明度二者皆好的翡翠,我們才能認為它的水很好。這種翡翠的種,也會很好。
我們在判斷翡翠的水時,除了上文中有在原料時對翡翠的透明度有一定標準的判斷,其它時候主要是靠經驗作出判斷,除仔細觀察外,主要是採用對比的手段。用一塊自己熟悉的翡翠,與要判斷的翡翠作出對比,能夠很快得出水好水壞的結論。
在對比中,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其一,注意排除其他外在物質的干擾。先將翡翠查干凈,留心表面有沒油漬的殘留。因為一些不好種水的翡翠,為提高它的表現水平,常常將它浸泡在油中,等到有人准備夠買時候,才拿出來。如是這種東西,在種水判斷上的評分,是要大大減少分數的。還有就是蠟,表面塗的石蠟,也會提高對種水的表現。
其二,要注意用同種光線進行對比,如果光線不同,我們看到的折射光肯定是不一樣,光線不同,光在翡翠內部傳播的狀況也完全不一樣。所以,要注意光線的強弱,光線的角度和光線的色調。
其三,我們要注意到,素麵,特別是弧面的翡翠,它們的表面光澤,在同等種水的情況下,好過有雕花的翡翠。特別是種水好的翡翠,在弧面情況下,能很好地收光,讓外部射入的光線,在翡翠內不折射,再次傳播,形成晶瑩剔透的景象。人們常稱為有熒光。達到這種境地,也可以說把玉石的精髓演繹得淋漓盡致。
[翡翠知識]---翡翠的水、種 、色(2)----種篇
翡翠的種
「種」指翡翠的結構和構造,是翡翠質量的重要標志。新「種」(也稱新坑新廠等)的翡翠,質地疏鬆,粒度較粗且粗細不均,雜質礦物含量較多,裂隙及微裂隙較發育,但不一定透明度就差,比重硬度均有下降。老「種」(也稱老坑老廠等)的翡翠,結構細膩緻密,粒度微細均勻,微小裂隙不發育, 它的硬度比重最高, 是質量較好的翡翠。但不一定透明度就好。新老種翡翠介於新種和老種翡翠之間,是殘積在山坡原地的翡翠,未經自然搬運或短距離自然搬運的翡翠。新種翡翠是製作翡翠B貨的原料。(當然個人認為新坑料也並不一定就比老坑的差,新坑裡也有精品哦,只不過老坑料經過了自然的篩選,一般來說要優於新坑料)
種按種類來分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十五種:
品種之一 老坑種:
老坑種在一般人心目中主要是用來形容翡翠的顏色。這種種濃綠色分布均勻,它濃度高而且鮮陽,一般質地較細,不一定很透明。假如它透明度高,水頭充足,這會使翡翠的顏色質感更好看,行家稱為起瑩,鮮陽奪目,就稱為老坑玻璃種或老坑冰種。
1、老坑玻璃種
老坑玻璃種色濃翠鮮艷奪目,色正不邪、色陽悅目,色勻均和、看後賞目。硬玉結晶呈顯微粒狀,粒度均勻一致,晶粒肉眼不可見,硬玉質純無雜質,質地細膩,無裂綹棉紋,敲擊玉體音呈金屬脆聲,透明度高,玻璃光澤,玉體形貌觀感似玻璃。不少人又將玻璃種細分為玻璃種、准玻璃種。玻璃種水頭足(3分水分),很透明,質地極佳。准玻璃種水頭好(2分水分),透明,質地很佳。老坑玻璃種可以說是最高檔翡翠的稱呼,當然老坑玻璃種本身也相對有質量高低之分。
老坑玻璃種原料加工飾品可做成素形(橢圓蛋面形、梨形、方形、心形、馬眼形、馬鞍形、懷古形)、佩(多展示面少雕工)、墜、鐲、圓珠,屬高檔中極品。
2、老坑冰種
老坑冰種色濃翠鮮艷奪目,色正不邪、色陽悅目,色勻均和、看後賞目。硬玉結晶呈微細粒狀,粒度均勻一致,晶粒肉眼能辯,硬玉質純無雜質,質地細潤,無裂綹棉紋或稀少,敲擊玉體音呈金屬脆聲,透明,玻璃光澤,玉外貌觀感似冰晶。不少人又將冰種細分為冰種、准冰種。冰種水頭足(1.5分水分),很透明,質地極佳。准冰種水頭好(1分水分),半透明,質地很佳。
老坑冰種原料加工飾品可做成素形(橢圓蛋面形、梨形、方形、心形、馬眼形、馬鞍形、懷古形)、佩(多展示面)、墜、鐲、圓珠,屬高檔。
品種之二 無色種:
系有種無色、色淺、色少,呈透明―半透明。硬玉結晶呈微細柱狀、纖維狀(變晶)集合體,晶粒肉眼能辨但不清晰,質地細潤通體無棉綹、石花或很少,敲擊玉體音呈金屬脆聲。
飾品可加工成佩、墜、鐲,屬高、中檔。
品種之三 白底青種:
白底青種是緬甸翡翠中分布較廣泛的一種。其特徵是質地較細,往往是纖維結構,並且底色一般較白,當然有時也會有一些雜質。通常以白色為底,綠色似「雲朵」飄浮,「雲朵」成團、成塊、成片、成島嶼狀,質地細潤,玉體呈不透明,部分微透明,硬玉結晶呈微細柱狀 、纖維(變晶)集合體,肉眼尚能辯認晶體輪廓,敲擊玉體音呈石聲―金屬脆聲。白底青的特點是底色雪白,其中鮮綠色成斑狀分布。鮮綠色塊是含鉻而形成的。用電子探針分析,因為它含鉻高,所以白底青種的顏色極鮮艷明亮。白底青種的綠色較鮮艷,因為底色較白更顯得綠白分明。綠色部份大多數是團塊狀出現,這幾方面都是和花青種不同的。白底青種大多數不透明,也就是行家說的水頭不足,他們認為這是一個新的品種。
飾品多加工成佩、墜、鐲,雕件部分透明屬高檔,大多屬中、低檔。
品種之四 花青種:
花青種指的是綠色分布呈脈狀的,而又非常不規則的一種翡翠。其底色可能為淡綠色或其它顏色,質地可粗可細,例如:豆底花青,它的結構晶粒較粗,稱為豆底。它不規則的顏色,有時分布較密集,也可能較疏落,可深也可淺,這類翡翠因此獲稱為花青種。
翡翠的顏色分布大多數是不規則的,所以花青種比較多是不足為奇的。實際上分細些,花青種可以進一步分為:豆底花青、馬子花青、油底花青等。
花青種翡翠,特點是綠色分布不規則。
品種之五 油青種:
油青種為一種質地細膩、通透而色暗如油的翡翠。指的是翡翠的綠色較暗的一種。顏色不是純的綠色,摻有灰色或帶一些藍色,因此不夠鮮艷,也可講顏色很沉悶。它的顏色可以由淺至深,透明度一般較好,晶體結構,往往是纖維狀,可以比較細。由於它表面光澤似油脂光澤,因此稱為油青種,如果它的顏色較深,行家又稱之為瓜皮油青。油青種共分兩種:其一;暗藍色調,水很好,燈光下觀察為藍灰色調,不帶綠色調。其二;藍綠色調,燈光下為綠色調,水好。通過研究分析,前一種油青翡翠不含鉻而含1%以上的二價鐵離子。後一種油青翡翠含微量鉻及鐵。
另外,還有一種稱油青的「翡翠」,它的色調同前面講的兩種油青翡翠一樣,暗綠色水頭好,但硬度只有5.5~6,比重、折射率均與翡翠差別很大。經過研究其內部主要含綠輝石,其次才為硬玉,不含鉻,但含鐵,應稱綠輝石玉或稱綠輝石翡翠。
品種之六 豆種:
若你到玉器市場走一走,當你看到那些翡翠不是很透明,顏色一般,濃度不高的,也就是顏色不深的,假使你問這種翡翠是甚麼種?你會聽到回答這是豆種,你還會發現很多翡翠均稱為豆種,行話說「十青九豆」。
豆種是一種非常形象的稱呼。翡翠是一種多晶體,如果組成翡翠的晶體較粗,比如大於一毫米就會很容易被肉眼看到。粗的翡翠晶體多數是短柱狀,當這些短柱狀晶體的邊界很清楚時,看起來很像一粒一粒的綠豆,所以叫做豆種。由於顆粒粗,透明度往往很差。行家稱為很乾。豆種是極普通的品種,質量較差,價錢自然便宜。豆種也可以進一步分為:糖豆、冰豆等。若其顆粒很粗,可以粗至3mm,那就是粗合豆了。
品種之七 芙蓉種:
芙蓉種的顏色一般為淡綠色,但不帶黃,綠得較純正,感到比較清澈。它的質地比豆種細,結構會使人感到有顆粒狀,但看不到顆粒的界限,這是因為遭到後來重結晶作用的結果。一般透明度也可以,雖不如玻璃種,可以說是冰種,色雖不夠濃,但清,種雖不是很透,但也不幹,價錢又不高,所以較易被一般人接受。顏色深一些的會貴些,淡些的會便宜些。假使其中有深綠色的脈則叫「芙蓉起青根」,再者;其中分布有不規則較深的綠色時又叫做「花青芙蓉種」。
品種之八 金絲種:
金絲種指的是此種翡翠的顏色成一絲絲狀分布,互相平行排列。我們可以清楚看到綠色是沿一定方向間斷出現的,當然綠色的條帶可粗可細。金絲種翡翠的質量要看它綠色條帶的色澤和綠色帶所佔的比例多少,以及質地粗細的情況而定。顏色條帶粗,占面積比例大,顏色又比較鮮艷的,價值當然高,相反顏色帶稀稀落落,又顏色淺的就較為便宜。
品種之九 馬牙種:
顧名思義:馬的牙齒是一種琺琅,也就是說,馬牙種的翡翠質地雖較細,但不透明,好像瓷器一樣。馬牙種大部分為綠色,粗看上去不錯,但有色無種,仔細看能看到綠色當中有很細的一絲絲的白條線。馬牙種雖有一定的顏色,但由於不夠透明,行話稱不夠水分或水頭短.
品種之十 紫羅蘭:
一種紫色的翡翠,這種翡翠的紫色一般都較淡,好像紫羅籣花的紫色,因此命名。 若仔細觀察紫色的翡翠,其色調略有不同,一般講可分為粉紫、茄紫、藍紫。粉紫質地比較細,透明度好一些的比較難得,茄紫較次,藍紫一般質地較粗,又可進一步稱為紫豆。
紫色的翡翠,一般黃光下面看,會顯得紫色較深,選購時要小心此點。紫色深的,質地細的,透明度高的翡翠很難找到,也特別受到歐美人士的垂青。
品種之十一 干青種:
干青種翡翠就是鈉鉻輝石。香港行家叫做的干青種翡翠。鈉鉻輝石(又稱隕鉻輝石)是不可能在地球上形成的,只在隕石里發現過。它與一般的翡翠不同,化學成份為 NaCrSi2O6,硬度為5級,比重為 3.5,折射率1.75,含鉻較高所以顏色較鮮艷,但它的透明度較差,顆粒較粗,所以行家稱為干青種。
品種之十二 春帶彩:
「春」指的是翡翠上的紫紅色。紫紅色的翡翠也稱紫羅蘭。「彩」指的是翡翠上純正的綠色。春帶彩是指一塊翡翠上或一件翡翠首飾上有紫有綠。目前春帶彩的翡翠料已十分稀少。在1991~1992年挖出的高等級凱蘇翡翠原料中,有帶紫、帶綠、同時水頭好的原料,但半年就挖完了。好的春帶彩翡翠價值很高。
品種之十三 五彩玉:
五彩玉就是在一塊翡翠原料上或在翡翠飾品上有四種以上顏色稱五彩玉。如綠、紫、藍、白等,在評價時,除其它條件外,主要看綠色的多少及水頭的好壞為主要條件。若綠佔大比例且水頭好的五彩翡翠價值非常高。
品種之十四 鐵龍生:
主要指以鉻為致色元素的正綠色、結構緻密,而水頭差的一種翡翠。其成分由富鉻硬玉礦物集合體組成。礦物主要為硬玉佔95%以上,次為鉻、鈣、鐵等。比重、硬度、折射率均與翡翠同,實為翡翠的一個品種。當它的比重、硬度及折射率與翡翠不同時,說明其內部其它礦物含量增多,已不屬翡翠的品種了。古時用它來做薄的飾品,十分美麗。
品種之十五 龍種或神種:
龍種或神種是指翡翠的綠色完全溶化於「地」內,綠色均勻,色和地配合協調。色調不濃不淡,不見色根。從翡翠的「地」內顯露出艷麗潤亮的華貴美,是翡翠最高質量的品種。
[翡翠知識]---翡翠的水、種 、色(3)----色篇
"色差一分,價差十倍」這足以說明翡翠色的重要性了。翡翠的致色因素是因為它含有不同金屬元素。一是CR,金屬鉻。它使翡翠成為色澤艷麗的翠綠色,另一種是三價鐵,它使翡翠呈現出藍綠色色調。這二種金屬元素是導致翡翠綠色的二種不同,如果再加上二價鐵的紅色色調的參入,翡翠色系的幾大類就構成(還有一些金屬元素對翡翠的顏色也有一定影響,有的翡翠的顏色是幾種金屬元素復合致色的)。 翡翠至美至尊,是因為它有生命的顏色,綠色。翡翠由於是礦物集合體,其包含的礦物種類豐富,所以其綠色有千差萬別的種類。
我們在把握翡翠的顏色時候,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才能很好地理解和熟練地判斷它的顏色。
1。色調,這是判斷的第一點,顏色是否是自己喜愛的。如是,再往下分析,如不是,就此打住。
2。濃艷度,從這我們可以准確地分析出翠色的具體情況。
3。色形,就是指顏色具體分布的形態。
我們在學習翡翠的過程中,從許多資料上介紹,顏色是最難把握地。很多都是經過形象化地東西,來形容翡翠的顏色。千奇百怪,紛繁復雜,讓許多初學者無法理解,這是因為很多翡翠知道,是師傅傳弟子,一代一代言傳身教傳下來的,缺乏科學地理解和認識。我們學習這章,就試圖解決這個問題。
一。色調 翡翠的色調又常被稱為色氣,就象人的氣色一樣,是這個事物給人的第一印象。我們都知道,自然界的顏色,是紅綠蘭三種顏色構成,本身綠色色調是很艷麗的,還有部分,這就是我們常見到的正色色調,還有就是是黃和蘭綜合而成,有部分是很鮮艷的正色,有部分並不艷麗,不艷麗的部分有多種表現。而這種由綠色黃和蘭二種顏色中和而成的綠色,由於蘭色和綠色色調的強弱,翡翠的綠色千差萬別。加上本身就是很正色的綠色,就更加使紛繁的綠色多姿多彩,所以在色調上,我們可以將翡翠分為三大類。
一類是正色的綠色,這種顏色人人都喜愛,我們常常將它稱為正色,或者水綠。這種色調很高貴。很飄逸,是人們對翡翠綠色最理想的顏色色調。這種顏色是三大類顏色中分類最少的,大約有30多種。根據中國道家學說,有36天罡之說,人們也就認為,這是屬於天上的高貴色,所以叫它有36種,號稱36天罡。至於具體有哪些,我們沒有必要完全掌握,但是翡翠的最高色,帝王綠,是其中之一,是很濃艷的正色翠綠。它和高檔的蘭水綠色調有明顯的不同,在實踐中,二者很容易被人混淆,這要我們在實踐中多對比,多看,多感受,才能練就區分二者的本領。
第二大類顏色是蘭綠。藍綠有很漂亮的,有很普通的,其變化之大,價值差異之迥然,是三大類顏色中之最。我們看到許多很難看的灰綠色,我們將其歸入藍綠,很昂貴的蘭水綠,也是藍綠,甚至傳說中翡翠顏色的聖品,藍綠瑞也是藍綠之一。藍綠由於比較穩重,號稱是屬於地上的綠色,有72種之說。高檔的藍綠,是很名貴的,特別受到台灣,日本等地人們的喜愛。人們佩戴它時,並不是很扎眼,但是很賴看,適合於不愛張揚之人的審美觀念。加上綠中泛藍色調,就象大海生命與陸地生命的結合,使居住在島國人們更喜愛它的緣故之一。
第三大類顏色是偏黃的顏色,我們常把它叫豆綠,是翡翠中最常見的顏色。因為很常見,所以大家覺得它很親近,是人間的顏色,號稱108種。但是其中的生陽豆也是很名貴的顏色,還有黃味更足的顏色,黃陽綠,更是人們追捧的顏色,深得大陸地區和香港人們的喜愛,因為它是農業社會生命最初的綠色,是一切人類生活和生產的起點,也是人們看到希望和明天的焦點。所以其價值不菲。
二。濃艷程度,也就是飽和度。一種顏色,我們判斷它是什麼色調後,並不能准確地把握住它的具體情況,我們還得知道它是濃是淡,只有掌握這個指標,我們才清楚。比如,正綠中色調,我們把它按十個濃艷度劃分,很淡的正色,我們叫它淡水綠,或者西湖水,這中基本是在二三分色之間,再淡的色,基本見不到色根,我們只能稱為晴色。四五分色的正綠,已經是很漂亮的綠色,我們常把它稱為蘋果綠色,而達到六分的正色,就是很難見的名貴的顏色,我們常稱為鸚哥綠色,再濃艷的顏色,達到七八就是人們最喜歡的帝王綠色,這種價值就極為昂貴。如果再深,色再濃艷,就不是很漂亮,我們常把它稱為老色,價值上就低得多。
第三點,我們要清楚知道翡翠的色形,才能對它顏色作出准確的判斷。色形是指顏色的型狀和形態。有的成絲,有的成塊,有的薄薄一層,有的整個都是顏色。這些決定翡翠價值有很大區別,有時候看似差不多的東西,為啥價值差很多,其中奧妙可能和這有關。比如滿色的東西,價格高過不滿色的好幾倍,本身是滿色的,取自色根上的東西,和映照的滿色,價值上也有很大區別。薄薄一層顏色,面上看去是滿色的東西,和整個全是顏色的東西,價值上也完全不可比。
主要的色形有以下幾種:
一是點狀分布,星星點點的顏色,有的密集,有的稀疏,這類在種水一般的翡翠中常見。
二是呈團塊狀分布,象一個一個的綠疙瘩,這種色的種水也是較一般。在過去的玉石行師傅,叫它為蛤螞綠,也就是根據色形而來。
三是呈絲狀的顏色。這種多見於較好種水的翡翠,有的是很明顯的絲狀,就是一絲連一絲,有的是能有很好的映照,能彈出很多,有的是很多絲狀聚集在一起,形成團塊狀,甚至整個全是色。那就很好,很難得的色形。
四是晴色。是指在種水較好的地子上,淡淡的顏色,這種色,比較均勻,可是很難找到色根,象天空中晴天的色調。顏色若有若無。
出了上述色形不同外,我們在評估翡翠時候,還要注意,顏色是在玉肉中的厚度。是薄薄一層,還是很厚的幾層,還是全部都是顏色,這決定價格有很大差異。所以我們在評估中,出了注意查看平面的顏色是否很滿外,還要注意翡翠顏色的立體厚度的顏色狀況。這在高擋貨品中的估價十分重要。
有了上面三個標准,我們就能比較清楚地掌握翡翠顏色的奧秘和價值評估的標准。也能不為眾多翡翠顏色的名稱而紛擾。以前對翡翠顏色的名稱,主要是根據以上幾個特點中最突出部分作出的標識,我們掌握上面三個標准,就能清楚斷定出倒底對方說言何物。
下面具體分類翡翠的色類:
玻璃艷綠:俗稱「高綠」「皇冠綠」 綠色濃艷,底子像玻璃般純凈,在陽光或白光下觀察,色調均勻,透明度好,最上品!一般只能從珠 寶雜志、拍賣會的圖冊和網站上不知盜用誰家的圖片上看到。
玻璃綠:綠色不夠濃艷,色調偏淺,陽光或白光下觀察,透明度好,上品;這樣的照片我這里還有幾張,回頭登出來給大家看看。
艷綠:綠色濃艷,但不夠純凈,在白光下觀察(2-5mm戒面),色調均勻,透明度稍差,較上品;
寶石綠:綠色好似祖母綠寶石,也有稱「祖母綠」,透明度不如祖母綠寶石;
陽俏綠: 翠綠色,無黃色調,翠色不濃;
黃楊綠: 黃綠色,色如初春黃楊樹嫩葉;
淺楊綠: 淺黃綠色,色比黃楊樹嫩葉淺;
鸚哥綠:色如鸚鵡綠色羽毛,綠色艷麗,但常有黃綠色調或藍色調;
蔥芯綠: 色如嬌嫩的蔥葉,綠色嬌艷,但常有黃綠色調;
以下綠色的翡翠是次一等的:
豆青綠: 色如豆青,此品種較多,有\「十綠九豆\「之說;
菠菜綠: 色暗如菠菜葉子,綠色暗,與艷綠的差別大;
瓜皮綠: 色如綠色瓜皮,綠色微青,色欠純正,也稱瓜綠;
瓜皮青: 色如青色瓜皮,青中有綠,色欠純正;
絲瓜綠: 色如絲瓜皮綠色,綠色中有絲縷;
蛤蟆綠:綠色帶藍色或灰色調,可見瘤狀色斑,也稱\「蛙綠\「,顏色不均勻;
勻水綠: 淺綠色,色淺而鮮,較均勻;
江水綠: 綠色悶暗,色不如勻水綠,且有混濁感;
墨綠: 墨綠色,黑中透綠,有時呈暗黑色;
以下是更差的顏色,要盡量避免購買,因為其儲量豐富,顏色醜陋,價值極低:
灰綠: 灰色中有綠色,灰色調為主,雖有綠色,但色不正;
灰藍: 灰色中有不純的藍色,灰色調為主,不純正的灰藍色;
油綠: 色綠暗不純正,如油浸般不鮮明;
油青: 色綠暗不純正,較油綠更加暗淡,色邪;
紅翡:紅褐色,包括紅色、淡紅色、紅褐色、褐色系列的色調在內,有時呈鐵銹色,純紅色十分罕見;
紫羅蘭色; 俗稱「春色」包括紫色、淺紫色、藍紫色,水頭好、質地細膩的品種也是非常難得的。
黃翡: 黃色、褐黃、黃褐,米黃色十分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