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百科 » 泥鰍身上長疙瘩圖片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泥鰍身上長疙瘩圖片

發布時間: 2021-02-15 06:37:03

⑴ 泥鰍身上長滿了這種,能吃嗎

長什麼東西啊,都沒圖沒真相,要怎麼說呢,正常泥鰍只要沒死的都可以 吃的

⑵ 泥鰍身上長的黃色豆豆是什麼

可能是魚類三代蟲病~是不是黃色很小的圓球~如果刺破裡面會跑出很小的扁形蟲子那是正常的魚類寄生蟲~建議用冷凍的方法處理泥鰍 五天以上 可以有效的殺死很多寄生蟲!

⑶ 家養的牛其中幾個身上長疙瘩,有人說是"瘊子"(附圖),希望懂得的人看看是什麼東西,該怎麼治療謝謝

這個是會傳染的,把沒有的和有的分開放

⑷ 買了幾條泥鰍,過了一夜,身上就長滿了疙瘩,為什麼還能吃嗎

估計你所買的泥鰍是用葯水泡過的,這個真的不好說,現在的商人啊,心都黑透了,為了那點利益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⑸ 泥鰍身上長白泡怎麼辦

這是氣泡病。
因水中溶解氧不足、溶解氧過飽或其他氣體含量過多引起。症狀 泥鰍浮於水面,肚皮鼓起似氣泡。防治方法 加強日常管理,防止水質惡化,發病時,立即加註新水,並每畝用食鹽4公斤~6公斤化水後全池潑灑。
小型底層魚類。生活在淤泥底的靜止或緩流水體內,適應性較強,可在含腐殖質很豐富的環境內生活。當水缺氧時,可進行腸呼吸,而在水體乾涸後,又可鑽入泥中潛伏。發各類小型動物為食。為批產卵,繁殖期主要5—6月。受精卵粘附在水草上孵化。最大個體可長達300毫米,肉質優良,為出口水產品之一。
泥鰍喜歡棲息於靜水的底層,常出沒於湖泊、池塘、溝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層,對環境適應力強。生活水溫10-30℃,最適水溫為25-27℃,故應屬溫水魚類。當水溫升高至30℃時,泥鰍即潛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溫下降到5℃以下時,即鑽入泥中20-30cm深處越冬。
泥鰍不僅能用鰓和皮膚呼吸,還具有特殊的腸呼吸功能;當天氣悶熱或池底淤泥、腐植質等物質腐爛,引起嚴重缺氧時,泥鰍也能躍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氣,而由腸壁輔助呼吸,當它轉頭緩緩下潛時,廢氣則由肛門排出。每逢此時,整個水體中的泥鰍都上升至水面吸氣,此起彼伏,故西歐人對它有「氣候魚」之稱。冬季寒冷,水體乾涸,泥鰍便鑽入泥土中,依靠少量水分使皮膚不致乾燥,並全靠腸呼吸維持生命。待翌年水漲,又出外活動。
由於泥鰍忍耐低溶氧的能力遠遠高於一般魚類,故離水後存活時間較長。在乾燥的桶里,全長4-5厘米的泥鰍幼魚能存活1小時,而全長12厘米的成魚可存活6小時,並且將它們放回水中仍能活動正常。泥鰍多在晚上出來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蟲、甲殼動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類等,有時亦攝取水底腐植質或泥渣。泥鰍2冬齡即發育成熟,每年4月開始繁殖(水溫18℃),產卵在水深不足30厘米的淺水草叢中,產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沒的旱草上面。孵出的仔魚,常分散生活,並不結成群體。

⑹ 泥鰍身上全是疙瘩 剛買回來的泥鰍。准備喂魚。但是身上全是疙瘩!請問是什麼可以喂魚嗎

千萬別喂,扔掉

⑺ 泥鰍身上長疙瘩什麼原因

在捕捉過程中受過傷.放在家裡養兩天就出現身上長疙瘩

⑻ 身上長了很多紅疙瘩,有圖片

丘疹性蕁麻疹,大多數與蟲咬有關,也有食物葯物過敏引起。

⑼ 身上長紅疙瘩 有照片

一個可能是過敏:建議去醫院做詳細的過敏源檢查,最好去,真要是過敏體質很麻煩的,要多多注意才是
一個可能是濕疹,蕁麻疹之類的,還是建議去醫院看看比較好

⑽ 身上長了好多疙瘩,有圖有真相,嚇死人啦,有點點的洋

過敏吃點氯雷他定或者孟魯司特鈉,飲食清淡,不要熬夜過幾天就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