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问题困扰您,健康美白人人寻,就来皮肤美容网!
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百科 » 拉麵疙瘩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拉麵疙瘩

發布時間: 2021-02-10 18:25:22

㈠ 拉麵面團有疙瘩怎麼辦

面做一點一點灑水,用筷子快速攪拌成小疙瘩,起勺用肉絲熗鍋,加蔥姜絲、料酒、生抽、水燒開加鹽,放入麵疙瘩燒開加少許味精、香油即可

㈡ 為什麼做拉麵的時候,面一拉就斷了。

面一拉就斷是因為面太軟了,而面太軟可能是因為和面時水分用量不當,太回少過於乾燥,易斷,太答濕過於綿軟,也易斷,水分可根據實際調節,面團光滑不粘手,拉出來的面條才由韌勁不易斷。

因為當面的水分太多時,面條無論擀的時間再久,還是擀的厚點或是薄點,都是沒有勁道的。想要拉麵不斷,就需要少加些水。

拉麵的技術性很強,要制好拉麵必須掌握正確要領,即和面要防止脫水,晃條必須均勻, 出條要均勻圓滾,下鍋要撒開, 防止蹲鍋疙瘩。

拉麵根據不同口味和喜好還可製成小拉條、空心拉麵、夾餡拉麵、毛細、二細、大寬、龍須面、扁條拉麵、水拉麵等不同形狀和品種。

(2)拉麵疙瘩擴展閱讀:

拉麵是山西省的名產,為山西四大麵食之一。特別是晉中地區及陽泉等地及太原陽曲縣的拉麵最為著名。此面吃時宜澆配打鹵或各種澆頭,熗鍋或湯面也頗有風味。

另外,拉麵的營養價值也很高。每100g小麥粉含澱粉和糖類71.5g、蛋白質約11.2g、脂肪1.5g、含有維生素B1.B2.E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另外,還含有卵磷脂和麥芽糖酶、澱粉酶、蛋白分解酶等。

㈢ 拉麵和普通的面有什麼區別

拉麵和普通的面復條區別在於製作制方法不同,吃起來口感不同,不過營養是一樣的,下面分別介紹一下拉麵和普通的面條。
拉麵,一種漢族傳統麵食,民傳因山東福山抻面馳名,有起源福山拉麵一說。後來演化成多種口味的著名美食如蘭州拉麵、山西拉麵、河南拉麵,龍須面等,拉麵又叫甩面、扯麵、抻面,是中國北方城鄉獨具地方風味的麵食名吃。拉麵可以蒸、煮、烙、炸、炒,各有一番風味。拉麵的技術性很強,要制好拉麵必須掌握正確要領,即和面要防止脫水,晃條必須均勻, 出條要均勻圓滾,下鍋要撒開, 防止蹲鍋疙瘩。拉麵根據不同口味和喜好還可製成小拉條、空心拉麵、夾餡拉麵、毛細、二細、大寬、龍須面、扁條拉麵、水拉麵等不同形狀和品種。
面條起源於中國,已有四千多年的製作食用歷史。面條是一種製作簡單,食用方便,營養豐富,即可主食又可快餐的健康保健食品。早已為世界人民所接受與喜愛。面條一種用穀物或豆類的麵粉加水磨成面團,之後或者壓或擀制或抻成片再切或壓,或者使用搓、拉、捏等手段,製成條狀(或窄或寬,或扁或圓)或小片狀,最後經煮、炒、燴、炸而成的一種食品。花樣繁多,品種多樣。

㈣ 拉麵出條後下鍋後,為什麼不是斷條像一鍋粥,就是沾到一起成疙瘩

因為你沒給裡面添加拉麵劑,面條沒有韌性。還有拉麵的時候需要抹油。
拉出來的面條就不會出現你所說的問題了。

㈤ 拉麵怎麼拉

拉麵是北方城市獨具風味的一種傳統麵食。一般來說,如果我們想吃拉麵的話,都會到拉麵館,因為自己在家拉麵的話很難拉出口感較好的面條,尤其是和面,不知道具體的方法,面團很容易斷開。但是只要知道一些技巧,自己在家也可以製作拉麵。那麼,拉麵怎麼和面能拉開呢?

拉麵可以蒸、煮、烙、炸、炒,各有一番風味。拉麵的技術性很強,要制好拉麵必須掌握正確要領,即和面要防止脫水,晃條必須均勻,出條要均勻圓滾,下鍋要撒開,防止蹲鍋疙瘩。拉麵根據不同口味和喜好還可製成小拉條、空心拉麵、夾餡拉麵、毛細、二細、大寬、龍須面、扁條拉麵、水拉麵等不同形狀和品種。

【材料】:精粉2500克,水1500克,鹼面25克,鹽少許。

【製作過程】:
1.將麵粉和鹽面一並放入面盆內,一手倒水(水溫:冬暖,夏涼,春秋溫),一手和面,打成穗子,使麵粉與水全部摻合後揉光成團,再用雙手蘸水將面搋勻,搋到盆凈面光,不粘手為止。用凈布蓋上餳約半小時。
2.將鹼面用水100克化開成鹼水。
3.面餳好後,取l/2面團用雙手蘸抹鹼水搓成長條,兩手各抻面的一端,提離案板,慢慢溜條,即上下晃長,兩手合攏旋成麻花形,這樣反復晃動六七次後,當粗細均勻時放在案板上撒上乾麵撲滾勻後手提兩端,離案甩成長條,再放在案板上,去掉兩頭成對折兩條,一手捏住兩個端頭,另一手的四指套在兩根面條的另一端,懸空拿起,兩手同時用力抻拉,並上下抖動,反復拉六七次。邊拉邊滾面撲,將面拉成細香柱粗的條(64根),下開水鍋。下鍋時左手執兩端面頭,右手將面均勻地撒在鍋內,隨後將右手搭在面頭端,左手揪斷面頭,撒入鍋內即成。
【特點】:柔軟、筋韌、光滑。

㈥ 拉麵的和面比例方法

分析如下:

拉麵的比例是精粉2500克,水1500克,鹼面25克。

1、將麵粉和鹽面一並放入面盆內,往麵粉一點點加水,要沿著不銹鋼盆的邊緣,一點點加水。

在加水的過程中,不停的用手去揉搓麵粉,所揉搓的單位越小越好。用中間的三個手指尖去揉,每次揉的越少,以後出來的面團越勻稱搓的好的話,出來的是絮狀。這樣不斷地揉,原始的面團形成。用凈布蓋上餳約半小時。


3、面餳好後,將餳好的面拉到案板上,案板上適當抹油,不用拉的太細,一定要均勻,主要是手上的功夫。將案板上的面像纏毛線一樣纏在手腕上,然後在案板上甩幾下,別怕面會纏在一起,因為有油,下水筷子一攪合就開了。隨後將右手搭在面頭端,左手揪斷面頭,撒入鍋內即成。

拓展資料

和面「三光」的方法

和面裡面有學問,僅就水和麵粉調和而言,就挺復雜的,如擀麵條、包餃子要用冷水和面,包燒麥要用開水燙面,攤春卷皮則須把面團調稀等,方法各異。

正確的和面法:和面時不能一次將水加足。麵粉倒在盆里或面板上,中間扒出一個凹塘,將水徐徐倒進去,用筷子慢慢攪動。待水被麵粉吸干時,用手反復搓拌面,使麵粉成許許多多小面片,俗稱「雪花面」。

這樣,既不會因麵粉來不及吸不而淌得到處都是,也不會粘得滿手滿盆都是麵糊。而後再朝「雪花面」上灑水,用手攪拌,使之成為一團團的疙瘩狀小面團,稱「葡萄面」。此時麵粉尚未吸足水分,硬度較大,可將面團勒成塊,將面盆或面板上粘的麵糊用力擦掉,再用手蘸些水洗去手上的麵粉灑在「葡萄面」上,即可用雙手將葡萄面揉成光滑的面菌。此種和面法叫「三步加水法」,可使整個和面過程干凈、利索、達到「面團光、面盆光、手上光」的效果。

面團吃水因用途不同而用量不等。以七五粉或富強粉為例,每500克麵粉,擀麵條的面團,吃水180-200毫升,包餃子的面團吃水200-210毫升,包包子的發酵面吃水225-250毫升,第一步加水60%-70%,第二步加水20%,最後加足。只要這樣和面就能達到「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