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從脂溢性皮炎到爛嘴角
你好,爛嘴角復,醫學上稱為口角制炎,表現為口角潮紅、起皰、皸裂、糜爛、結痂、脫屑等,張口還可出血。除了氣候乾燥外,缺乏B族維生素如B2等為其主因。 應急處理:一旦患了口角炎,可口服復合維生素B,局部塗用硼砂末加蜂蜜調勻製成的葯糊,或用冰硼散、青黛散等局部塗抹。
㈡ 親們:變異性皮炎。身上發癢,起紅斑,紅塊,抓會出血。請解答,好評!跪謝!
問題分來析:
你好,根源據您的描述考慮為濕疹,濕疹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主要原因是對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觸物.不耐受或過敏所致。.
意見建議:
建議輕度的以外用葯為主,中度可以配合口服葯治療並預防感染,可以使用濕疹膏、青黛散,爐甘石洗劑等。皮膚保持清潔,避免刺激,注意飲食,多食新鮮蔬菜、水果、瘦肉等,常食綠豆和絲瓜。祝您早日康復!
㈢ 皰疹樣皮炎她是怎麼引起的
您好,皰疹樣皮炎的病症病程漫長,病情時好時壞。一般治療辦法就是口服碸類葯物,要在醫師的指導性服用,這是治療皰疹樣皮炎的特效葯,需長期服葯,在治療的同時,要嚴格限制谷膠飲食,禁麵食及麵筋之類食品。
㈣ 我得接觸性皮炎
呵呵,一個小時之前剛剛考了這個,把課本上的內容打給你
病因治療:查找回病因,避答免再次接觸,避免搔抓、刺激
局部治療:急性期:爐甘石洗劑,滲出多時硼酸溶液、高錳酸鉀溶液冷濕敷;亞急性期:氧化鋅糊、糖皮質激素霜;慢性期:消炎、剝脫、止癢,糖皮質激素軟膏
全身治療:糖皮質激素(廣泛嚴重皮疹時使用)、抗組胺葯(馬來酸氯苯4~8mg、一日三次或西替利嗪10mg、一日一次)、非特異性脫敏治療(葡萄糖酸鈣、維生素C,靜脈注射)、抗生素
㈤ 面部接觸性皮炎怎麼治
接觸性皮炎是復比較嚴重製的一種現象,面部皮膚也可能會導致接觸性皮炎的產生,可以選擇使用口服葯品的方法來進行治療,氯雷他定片、地米片等葯品對於面部皮膚接觸性皮炎的緩解都有很好的作用。
面部接觸性皮炎患者也可以服用維生素C、維生素B6,有助於皮膚恢復,飲食方面要忌口,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胡椒、蔥蒜、醋等,也不要吃海鮮易發類的食物,比如魚蝦蟹。
面部皮膚接觸性皮炎可以選擇塗氫化可的松乳膏、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等葯品對於皮膚接觸性皮炎的輔助治療都有很好的效果,平時多注意合理的飲食安排,多吃些含有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避免出現嚴重的並發症。
面部接觸性皮炎患者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太過焦躁,也不能精神過於緊張,更不能壓力過大,不然病情會更加嚴重,所以要勞逸結合,適當的放鬆,保持樂觀的心情,要注意多休息。
㈥ 關於接觸性皮炎
接觸性皮炎是皮膚或黏膜接觸某些物品後,在接觸部位所發生的急性炎症。表現為紅斑、腫脹、丘疹、水皰、甚至大皰。中醫的「漆瘡」、「膏葯風」』屬於本病的范疇。其發病原因可分為原發性刺激和變態反應兩種。
[臨床表現]
1.早期階段如反應輕微,可僅有紅斑、丘疹;反應較重可引起大片紅斑及水腫、水皰;倘刺激更重(如酸鹼等)則引起大皰甚至壞死。因弱刺激物的長期反復刺激所致者,可表現為乾燥、浸潤、增厚、苔蘚化及皸裂等。
2.皮損以發生於手指、手背、腕、前臂、面頸等暴露部位的機會為多。
3.皮炎的范圍通常限於接觸部位,邊緣一般比較清楚,排列形態隨接觸物而異。發生在眼瞼、外生殖器等疏鬆組織處的皮損常伴明顯水腫;發生在頭皮者易繼發感染。
4.局部常伴不同程度的瘙癢、燒灼、甚至疼痛感。如皮損廣泛嚴重,可同時伴有發熱和全身不適等。
5.本病在去除病因後,處理得當,約1—2周可痊癒。若反復接觸過敏原或處理不當,可使病程遷延,皮損浸潤增厚呈濕疹樣變化。
[診斷]
1.本病根據接觸刺激性物的病史,受刺激部位的皮損特點,即可診斷。
2.過敏性患者,斑貼試驗呈陽性。
[治療]
1. 西醫葯治療
(1)外用葯治療
①輕度紅腫、丘疹、水皰而無滲液時用爐甘石洗劑。其中可加適量石炭酸、樟腦或薄荷腦以止癢。
②急性皮炎麗有明顯滲液時可用3%硼酸溶液或1:20醋酸鋁溶液作冷濕敷。
③急性皮炎紅腫、水皰、滲液不多時可外用鋅氧油,其中可加2%~5%糠餾油或魚石脂。
④皮炎至亞急性階段,則可用2%~5%糠餾油龜石脂或其它焦餾油類的乳劑或糊劑,還可應用各種皮質類固醇激素霜劑。
(2)內用葯治療:內服抗組胺葯物、維生素C;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重症泛發者可短期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如強的松每日30mg口服或地塞米松5mg,靜脈滴注。
2.中醫葯治療
(1)內治法
①濕熱挾毒:急性皮炎期呈紅腫、水皰、糜爛、滲液,伴口渴,尿黃,便於,甚喇發熱頭痛,舌質紅、苔薄黃,脈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解毒。
方葯;龍膽草15克、梔子lO克、生地10克。黃芩lO克、丹皮l0克、地丁」克、金銀花15克、紫草l5克,澤瀉10克、木通l0克、甘草6克。
②風熱直燥;反復發作,皮損呈慢性乾燥、肥厚,伴舌質淡,苔薄白.脈弦細。
治法;清熱驅風,養陰潤燥。
方葯;荊芥l0克、防風l0克、蟬蛻6克、生石膏30克(先煎)、生地10克,丹皮10克、當歸10克、赤白芍各15克、丹參30克,雞直滕l5克、甘草6克。
(2)外治法
①以潮紅、丘疹為主者,用三黃洗劑外搽,或青黛散冷開水調敷,每日4~5次。
②糜爛、滲液者,可用蒲公英或野菊花30克煎湯待冷後濕敷。亦可用10%黃柏溶液濕敷。
③糜爛、結痴者,可用青黛膏外搽,每日3~4次。
[預防與調養]
1.不宜用熱水或肥皂水洗滌或摩擦,禁用刺激性強的止癢葯物。
2.明確病因,避免繼續接觸過敏物。
3.與職業有關者,應改進工序及操作過程,加強防護措施。
4.多飲開水,忌食辛辣、油膩、魚腥等物。
㈦ 治療蟲咬皮炎有哪些民間偏方求答案
人的身體就像一台神奇的機器,當這台機器的某一部分出現問題的時候,身體就會出現一些小狀況來提醒我們的注意。然而,每天忙碌的生活是否讓你對這些健康警報視而不見了呢?生活家小編特意為繁忙的你搜羅了全面的疾病知識,希望能夠讓你的每一天都過的健康愉快。 一、好發季節:夏秋季好發。 二、好發部位:暴露部位。 三、皮疹特點:局部紅腫、丘疹、風團或淤點,表面可出現水皰及大皰,皮損中心可見叮咬痕跡。 四、自覺症狀:刺痛、灼疼、奇癢。 五、組織病理:真皮淺層及深層血管周圍及膠原纖維間淋巴細胞,組織細胞及嗜酸性細胞浸潤。有限局性表皮棘細胞水腫及真皮乳頭水腫,重者可形成表皮內皰或表皮下皰。 認識蟲咬皮炎
病因病機理 人體皮膚被蟲類叮咬,接觸其毒液,或接觸蟲體的毒毛,邪毒侵入肌膚,與氣血相搏所致。 症狀診斷 多見於夏秋季節,好發於暴露部位。皮損為丘疹、風團或瘀點,亦可出現紅斑、丘皰疹或水皰,皮損中央常有刺吮點,散在分布或數個成群。自覺奇癢、灼痛,一般無全身不適,嚴重者可有惡寒發熱、頭痛、胸悶等全身中毒症狀。 臨床上因由類不同,其表現也有差異。 一、蠓蟲皮炎叮咬後局部出現瘀點和黃豆大小的風團,奇癢,個別發生水皰,甚至引起丘疹性蕁麻疹。 二、蟎蟲皮炎粟米大小至黃豆大小的紅色丘皰疹;或為紫紅色的腫脹或風團,有時可見到蟲咬的痕跡。 三、隱翅蟲皮炎皮損呈線狀或條索狀紅腫,上有密集的丘疹、水皰或膿皰,自覺灼熱、疼痛。 四、桑毛蟲皮炎皮損為綠豆到黃豆大小的紅色斑丘疹、丘皰疹或風團,劇癢。五、松毛蟲皮炎皮損為斑疹、風團,間有丘疹、水皰、膿皰、皮下結節等,不少患者有關節紅腫疼痛。但膿液培養無細菌生長。 治療方法一、內治法
熱毒蘊結皮膚成片紅腫、水皰、瘀斑;發熱,胸悶,尿黃;舌紅,苔黃,脈數。 辨證分析:蟲毒侵入肌膚,蘊積化熱,與氣血相搏,故有紅腫、水皰、瘀斑;蟲毒人里,毒熱內結,故發熱,胸悶,尿黃;舌紅、苔黃、脈數為熱毒內盛之象。 治法:清熱解毒。 方葯:五味消毒飲合黃連解毒湯加減。 二、外治法(一)紅斑、丘疹、風團等,可用1%薄荷三黃洗劑外搽。 (二)繼發感染,可用馬齒莧煎湯濕敷,然後搽青黛散油膏,或外搽顛倒散洗劑。 常洗澡預防蟲咬皮炎 問:我被蚊子叮咬後皮膚上經常會出現類似濕疹的症狀,請問這是怎麼回事? 答:自入伏以來,由於天氣悶熱、空氣濕度較大以及蚊蟲叮咬越加嚴重,市皮膚病患者數量明顯增多,其中以痱子、蟲咬皮炎等疾病最為多見。患者一旦患病,便會出現紅斑、丘疹、風團等症狀,嚴重的可出現水皰或大皰,在蜇咬部位可見到瘀點或水皰。 蟲咬皮炎好發於軀乾和四肢,同時也見於身體其他部位。如今正值暑期,天氣悶熱,再加上適逢旅遊旺季,居家外出都容易引起蟲咬皮炎。據專家介紹, 夏季蚊蟲叮咬會引發蟲咬皮炎、丘疹樣蕁麻疹、多形紅斑等多種皮膚疾病。
預防蟲咬皮炎應該做到一下幾點: 1\ 首先要搞好個人衛生,經常洗澡,同時水溫不宜過高,以30攝氏度至 40攝 氏度為宜。2\ 要勤換衣服及床單,涼席、被褥等貼身物品要經常清洗曝曬。3\ 居室內要改善環境衛生,消滅害蟲。保持空氣流通、環境整潔,避免潮濕。 4\ 要合理飲食,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地做些運動以增強體質,外出旅遊最好穿上長褲,以防下肢被蟲咬傷。 5\ 忌食魚腥發物,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暢。
如果不慎被蚊蟲叮咬,應避免搔抓,因為這樣會引起繼發感染或局部淋巴結腫大。被蚊蟲叮咬後,較輕者可用爐甘石洗劑或荷酚液外搽咬傷部位,瘙癢嚴重者可內服抗組織胺葯物,病情嚴重者應到專科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方劑1 金銀花、蒲公英各30克,甘草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蟲咬皮炎 方劑2 苦參、地膚子、蒲公英、甘草各30克,連翹、野菊花、紫背天葵、蛇床子、白鮮皮各15克 制用法:煎液。外洗患處。 適應症:隱翅蟲皮炎 方劑3 芙蓉葉、野菊花葉各60克 制用法:搗碎,用麻油調。敷患處。 適應症:蜂叮,蚊、虱咬傷 方劑4 連翹、蒲公英各12克,半枝蓮、馬齒莧各15克,丹皮、野菊花、牛蒡子、生甘草、梔子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蟲咬皮炎 方劑5 百部根100克,檳榔10克 制用法:水煎取汁。加酒洗頭。 適應症:頭虱 方劑6 花椒或苦楝樹皮適量 制用法:煎水洗頭。 適應症:頭虱 方劑7 雄黃10克,五靈脂12克 制用法:共研為細末。塗傷處,或用生薑汁調塗患處。 適應症:蜈蚣咬傷、蠍螫及毒蜘蛛咬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