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位大神知道這是什麼,剛開始出來丘疹中間有個小紅,質硬,過兩天就中間變成紫色。
我想問你這個東西長在你身上的哪個部位。如果是長在脖子後的中部還特別疼,那叫砍頭瘡。立刻去醫院看醫生,不然會危及生命。請你去醫院皮膚科,抓緊。
2. 我患有扁平苔蘚,現在外陰也長小紅疙瘩,不知是否也是苔蘚,我應如何識別呢急盼回家答!!!!
扁平苔蘚(1ichenplanus)是一種皮膚粘膜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口腔粘膜常見病之一。可單獨發生於口腔粘膜或皮膚,也可二者同時並發。—般認為在口腔粘膜病中,除復發性口腔潰瘍外,以扁平苔蘚最常見。全國「白斑」「扁平苔蘚」兩病小組1979年統計資料記載,全國共調查134 492人,扁平苔蘚患者佔0.51%。一般認為口腔扁平苔蘚患病率為0.02%-0.22%。
關於口腔扁平苔蘚與皮膚扁平苔蘚發病比例關系,報道很不一致,口腔與皮膚扁平苔蘚同時罹患雖缺少確切統計,但一般比例很低,在10%以下。
口腔扁平苔蘚男女均可發病,多數統計資料表明女性多於男性。年齡不限。從十幾歲兒童到六七十歲老人均可發病。但多發於中年。以30一50歲佔比例最大。
本病多呈慢性遷延反復波動過程,可持續數月至數年以上。亦可間歇發作,並有較長緩解期。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統計,扁平苔蘚病癌變率呈上升趨勢。
【病因】
病因歸結如下:
(一)感染因素 自60年代以來許多學者對本病與微生物的關系進行了研究。Thyreason等在病損上皮細胞內發現類似病毒的核內小體,曾認為是致病病毒,但電鏡觀察,表明這種核內小體是病損區細胞核膜的橫切面,繫上皮細胞內非特異性結構,並非病毒顆粒。有的學者電鏡觀察上皮深層有細胞樣結構,因此認為系細菌侵入粘膜上皮而發病,但為以後學者的研究所否定,因只見於糜爛型扁平苔蘚破損的上皮內,而在非糜爛型只在上皮表面發現細菌,所以認為不是扁平苔蘚的致病細菌。
(二)精神神經因素 患者因環境、家庭、工作,個人生活等各方面原因,身心活動受影響,精神受到創傷,緊張、焦慮、憂郁等,使機體發生心理、病理、生化代謝等一系列變化、產生失調紊亂而致病。
(三)內分泌因素 本病女性患者較多,病情波動與妊娠、更年期以及一些影響內分泌功能的葯物有關。患者雌二醇,睾酮含量多低於正常人。
(四)微量元素 近年來注意到微量元素在人體內具有特異的生理功能及與本病的關系。如缺鋅小鼠的粘膜可發生不完全形化,棘層增厚,上皮可有不典型增生。但扁平苔蘚患者血清鋅多正常,補鋅治療也未取得明顯效果,故有人認為扁平苔蘚不全形化為非本質的繼發性的變化。錳對維護線粒體功能有著重要作用,並與它的形成有關。這些都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在檢測患者頭發微量元素時,發現鋅、碘等,均低於正常,而鎳高於正常。
(五)系統性疾病因素 扁平苔蘚患者多伴有各種不同的全身性疾病或症狀,不少患者發病及病情發展與某些系統疾病存在有關,如糖尿病、肝炎、高血壓消化道功能紊亂等。
(六)局部刺激因素 不同金屬修復體在口內形成電位差。另外,充填物的刺激等,可引起口腔粘膜苔蘚樣改變。有報道銀汞充填體引起苔蘚樣病損,少數患者也可能對銅、鋅、銀等產生變態反應。這些可能為遲發性超敏反應(Ⅳ型變態反應)接觸性變態可能為游離汞進入粘膜後成為抗原而引起局部反應。
(七)遺傳因素 有人發現本病有家族史傾向,不少學者進行了家系發病研究,但系譜分析不符合單基因遺傳規律。現多從HLA(人類白細胞抗原)方面進行研究。在家族性扁平苔蘚患者所攜帶的HLA型基因,明顯高於非家族性扁平苔蘚的對照組,說明扁平苔蘚發病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
(八)免疫學因素 目前仍不完全清楚。根據本病病情波動、反復及在上皮下固有層有炎症細胞浸潤,主要為來自T淋巴細胞的浸潤帶,因而考慮與免疫因素有關,並證明這些細胞不是局部增生的結果,而是來自血液,.現多認為扁平苔蘚為免疫功能低下,可導致對一種未明病毒易感性,並提出患者存在體液免疫紊亂。另有學者考慮糜爛型扁平苔蘚IgA水平較高,有免疫復合物沉積於基底膜區,說明在扁平苔蘚發病過程中,有細胞免疫參與。
【臨床表現】
發病多為潛伏性和漸進性的慢性炎症性損害。本病表現多樣,除口腔粘膜和皮膚損害外可伴有不同的全身症狀。
患者多無自覺症狀,常為偶然發現,所以難以確定開始發病時間,局部有粗糙木澀感,或燒灼性敏感或發癢不適。粘膜有炎症充血時,遇辛、熱、辣等厚味刺激可發生敏感灼痛。在上皮糜爛潰瘍時,則疼痛加重。口腔粘膜損害,可發生於口腔任何部位,以頰部最多見,其次為舌。
病損表現為灰白色角化小丘疹,為針頭大小,組成細的花紋,稱WickhamStriae。表面光滑可互相交織延伸成條紋狀、網狀、環狀、斑塊狀等多種形態,周圍炎症不明顯,可有紅色邊緣,粘膜可發生紅斑、充血、糜爛、潰瘍、萎縮和水皰等損害。口腔內可同時出現多樣損害,病損可互相重疊和互相轉變,如網狀病損在吸煙等刺激因素下,可轉變為斑塊狀病損,萎縮型轉為糜爛型,環網狀病損時間長久可變成不規則形狀的棕褐色或暗紫色色素沉著。病損多呈對稱性分布,粘膜一般保持原有的柔軟度和彈性。病情可有反復波動,輕重不等,一般難以自愈。口腔粘膜各種病損形態如下:
分型:扁平苔蘚有各種不同分型,目前尚無統一意見。
(一)根據解剖部位病損劃分為:
1.頰扁平苔蘚 頰為口腔扁平苔蘚最常見的發病部位,一般認為可達80%~90%。Andreason統計115例扁平苔蘚中,114例頰部有扁平苔蘚損害,單側頰部損害只有6例。頰部病損以磨牙前庭溝為好發區域,可沿前庭溝向前蔓延至口角,向後波及磨牙後墊翼下頜韌帶區域,甚至波及整個頰部粘膜。病損形態多樣,以網狀灰白條紋最多見,也可有樹枝狀、線條狀、環狀、丘疹、斑塊、結節等不同類型損害。在頰咬合線區常表現為索條狀、斑點、線狀或網狀損害。頰部斑點損害應與皮脂腺移位區分。頰部損害多為雙側對稱發生,單側發生損害較少。
2.舌扁平苔蘚 一般認為發生率僅次於頰部,有報告統計為44%。病變多發生在舌前2/3區域,包括舌尖、舌緣和舌腹部。損害多樣,一般較限局,界限清楚。舌背早期損害多為丘疹斑點狀,灰白透藍,開始時侵及絲狀乳頭頂部,而乳頭下半部粘膜正常,以後整個乳頭受累。由白色丘疹組成環網狀損害,從中央逐漸向周圍及深層擴展。並形成圓形或橢圓形灰白斑塊損害,觸之稍粗糙。舌乳頭由萎縮逐漸光禿,向周圍擴展,形成中央上皮萎縮變薄,呈鮮紅或暗紅平滑斑,在此基礎上可發生糜爛,糜爛面癒合後,舌乳頭恢復則非常緩慢。舌背病損也有呈現乳頭增殖角化和部分萎縮混合病損。病損可為孤立存在,也可呈不規則形狀散在分布。舌腹部病損多呈網狀、樹枝狀,或呈線條紋,單側或左右對稱發生。發生於舌尖及口底部的扁平苔蘚較少見,可侵犯舌系帶,並向前發展至下頜骨舌側部分。舌背扁平苔蘚如角化增殖明顯,有時不易與白斑區別。舌側緣舌腹部扁平苔蘚病損如長期充血紅斑,有斑點狀增生突起、糜爛潰瘍者,應注意觀察或及時進行活體組織檢查。
3.唇扁平苔蘚 Perry統計唇部損害占整個口腔扁平苔蘚的20.4%,Simpson統計佔80%,下唇受損多於上唇。Andreason統計下唇佔20.9%,而上唇僅佔2.6%。唇紅部損害多見呈網狀或環狀、線條紋狀,可以伸向口角。伴有枇糠狀鱗屑,白紋多模糊不清,舐濕或用水塗擦則透明度增加,線紋清晰度增高。因唇紅粘膜乳頭層接近上皮表淺部分,所以固有層炎症水腫時,可發生水皰而導致糜爛滲出形成結痂。唇部陳舊性損害,沿皮膚側邊緣處,可出現帶狀色素沉著斑。
4.齦扁平苔蘚 齦部扁平苔蘚發病較頰、唇、舌部位為少。HuynhVanChan統計為11.7%,而Preey統計為4%。在附著齦可見灰白色斑紋,因上皮萎縮而可見充血紅斑水腫,甚至上皮剝脫發生糜爛,很易與剝脫性齦炎混淆。可有灼熱敏感症狀。如合並頰部或其他部位扁平苔蘚時,則比較易於診斷。如只單獨有牙齦損害,則應仔細觀察,有無細微灰白網紋。必要時則需藉助病理組織檢查,以明確診斷。
5.齶扁平苔蘚 是口腔較少受侵的部位,一般認為小於8%。病損常由前庭溝,齦頰皺襞或缺牙齒槽嵴處蔓延而來。在硬齶常位於齶側齦緣附近,呈狹長條索狀,中央萎縮發紅,可伴有糜爛,邊緣色白微隆起,亦可沿硬齶邊緣呈帶狀分布。軟齶損害較硬齶少見。呈灰白色網狀花紋,可局限一處,亦可遍及整個上齶,偶有萎縮紅斑或小水皰,糜爛則較少見。
口腔粘膜扁平苔蘚可在口腔粘膜多個部位出現各種類型的損害,也可在同一部位出現多種損害,病損形態可各不相同。因此一個部位一種病損常不能代表整個口腔疾病狀況,故國內外許多學者基於臨床實際,把口腔扁平苔蘚分為兩型,即糜爛型和非糜爛型。各種類型斑紋損害均屬於非糜爛型,可伴有輕度充血,表面稍粗糙,但無明顯自覺症狀。糜爛型則表現為上皮明顯充血水腫,剝脫糜爛,有假膜覆蓋,多有自發痛,遇刺激物敏感、灼痛加重,口內可同時伴有非糜爛型損害。
(二)根據病損形態分型
1.網狀型 可見稍高隆起的灰白條紋,相互交織成網狀,這些病損為基本典型病損,可發生於口腔各部位,多見於頰後部和舌背部。
2.環狀型 由灰白色微小丘疹組成細條紋,排列成環或半環形狀,中心平坦,可發生於舌側緣、舌腹、唇紅部、頰等部位。
3.條紋型 包括樹枝狀、線狀及條索狀病損,為灰白條紋聚集交叉,粗細不一,亦可見散在針頭大小灰白色丘疹。多見於齦頰移行部、前庭溝、口底、舌側腹部、頰部等處粘膜。
4.斑塊型 灰白色丘疹融合成斑塊狀,病損呈圓形橢圓形,多不高於粘膜表面,常對稱發生,亦可單側發生;多見於舌背兩側和頰部。發生於舌背部病損,舌乳頭萎縮或消失,應與舌粘膜白斑區別。
5.丘疹型 為灰白色針頭大小丘疹,微隆起,呈散在或成簇發生,常連續成細灰白花紋,可見於頰或唇部,舌側腹、舌背部亦偶可見到。應與皮脂腺異位區分,但兩者亦可同時發生。
6.萎縮型 此型皮膚損害較少見,多見於口腔粘膜,表現為上皮萎縮變薄,有充血性紅斑,重時破潰糜爛,並可與網狀病損同時存在。多發生於牙齦、舌背、頰等處。
7.水皰型 水皰大小不一,為1~5mm直徑的圓形透明水皰。破潰形成糜爛面。單獨水皰並不常見,多和灰白斑紋,充血糜爛.伴發。在頰、唇,移行皺襞處可見。
8.糜爛型 糜爛常與充血紅斑、角化斑紋同時並發,疼痛明顯,糜爛時加重,多有自發性疼痛。形狀不規則,基底平坦,上覆暗黃色假膜,邊緣充血發紅,有輕度水腫,周緣有灰白色斑紋,可發生於頰、唇、舌背、舌側腹、齦頰移行皺襞等部位。
9.色素沉著型 此型在皮膚損害中多見。在口腔粘膜損害中較為少見。主要見於陳舊性扁平苔蘚,可發生於頰、唇、舌等部位。粘膜表面平滑,呈暗褐色,深淺不一,形狀也不規則。有人認為色素沉著是扁平苔蘚的癒合型或靜止型。
還有部分學者提到以下幾種類型損害:
1.紅斑型 不少患者粘膜病損,伴有不同程度粘膜紅斑充血,發生於苔蘚斑紋中間或周圍,界限一般清晰,表明病情處於活動期。Lanfer等提出紅斑型根據臨床又可分三個亞型。輕度紅斑型:即病情活動期,粘膜輕度發紅,界限清晰;紅斑萎縮混合型:在紅斑中心可見淺表糜爛,臨床多診為糜爛型;彌散廣泛性紅斑型:可波及整個粘膜,而白色病損反而輕微,有時需仔細辨認才能分辨出,可發生於頰、唇部。
2.肥厚型 亦有稱之為增殖型或疣狀型,為界限清楚高起的白色病損,與白色角化病相似,可發生於口腔粘膜任何部位。可為小的疣狀突起,或擴展成斑片狀,有時與粘膜白斑難以區分。
3.苔蘚樣損害 臨床表現為一種類似扁平苔蘚的損害,產生機制尚不清楚,多認為是第Ⅳ型遲發超敏反應所致。有認為是葯物作用於交感神經系統促使病損發生,或為一種中毒反應。如服用甲基多巴,氯苯唑而引起苔蘚樣病損。或是汞接觸過敏所致,游離汞進入粘膜成為抗原。除去汞合金充填體代之其他材料,病損可減輕或消失。也有認為銀汞合金引起扁平苔蘚可能與口腔流電作用有關。
3. 胸部和肚子上有很多像青春痘一樣的小紅丘疹,不痛不癢,是什麼原因,是艾滋病症狀嗎
不會是艾滋病的,可能是濕疹或者某種皮膚病的前兆,我見過好多人身上長小疙瘩,不用擔心,去醫院看看吧,擦點葯膏就會好
4. 手面和臉上起滿小紅丘疹臉部浮腫是什麼皮膚病
皮膚過敏,或者蕁麻疹,去醫院看看。特別是感覺呼吸不通暢是,要及時就醫。
5. 龜頭長出小紅疙瘩不痛不癢是性病的症狀嗎
什麼顏色的?
建議到醫院就診!
幾種臨床表現:
1、珍珠狀陰莖丘疹病
臨床表現為:皮疹小米粒大小,與周圍皮膚顏色相似,不痛不癢,雖然對排尿、性生活均無影響,但心理壓力卻非常大。
這種疾病既不是腫瘤,也不是性病。醫學專家經過做病理切片已經證實,其結構是正常的結締組織增生。在醫學上,將它命名為珍珠狀陰莖丘疹病。
珍珠狀陰莖丘疹病的病因尚未明確,論斷主要靠皮疹分布的部位和形態。本病沒有特效治療方法,也不需要治療。患有本症的人最重要的是認識這個疾病,從恐懼和憂慮中解脫出來。本病對健康和陰莖的生理功能沒有任何影響。
2、白斑
臨床表現為:龜頭處可出現形狀不一的白斑,有的全白,有的較白,不痛不癢,表面光滑不伴有其它皮疹,其周圍的色素常較正常膚色加深。本病無特效療法,但常可不治自愈。
由於龜頭白斑與包皮垢慢性刺激有關,而白斑又有惡變的可能,因此有包莖或包皮過長的龜頭生白斑者均應盡早環切包皮。
3、增殖性紅斑
臨床表現為:龜頭處出現單個或數個紅斑,可為圓形、環形或不規則形,邊界清晰,略高而硬,表面光亮。有時可有糜爛、結痂或乳頭樣增生。該病可多年無變化,也可能癌變。
增殖性紅斑的病因不明,但主要發生於包皮過長者,因此認為與包皮過長,包皮垢刺激有關。筆者曾為數名本病患者做過包皮環切手術,其中幾個人的紅斑自然消失。因此,患有本病者均應常規切除包皮。增殖性紅斑的治療問題目前沒有肯定的意見。有的學者主張切除包皮,密切觀察;有的醫生主張冷凍或用X線照射病損。
另外,本病又稱為紅斑增生病或者紅色肥厚病。發現龜頭有紅斑的患者千萬不要諱疾忌醫,而應及早上醫院的泌尿外科看病並作包皮環切手術。
4、皮角
臨床表現為:龜頭上長出火柴棒或筷子粗細的牛角狀凸起,呈褐色或棕灰色,質地堅硬。據認為,是在龜頭炎症的基礎上表皮角質細胞增生形成的贅生物。皮角被認為是一種癌前病變。
皮角的特徵突出,診斷不難。治療方法為局部切除。應該指出的是,患有龜頭皮角的病人應盡早求醫,千萬不要不好意思,或試圖自已去除,以免加重病情,或者延誤診治,導致嚴重後果。
5、血管性水腫
與蕁麻疹一樣,是龜頭對食物、葯物或昆蟲叮咬所引起的急性過敏反應。本病可僅發生在龜頭,也可與蕁麻疹同時發生。兒童易患龜頭水腫,表現為龜頭處包皮高度水腫而發亮,如同大水泡。但不影響排尿。本病常常於夜間發生,癢感不顯著,也無全身不適,可於數日後自行消退。
龜頭包皮血管性水腫診斷簡單治療也較容易,局部應注意保持清潔、乾燥,必要時可用1:1000新潔爾滅輕拭病變處。合並全身蕁麻疹者可口服撲爾敏、苯海拉明治療,但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葯。
6、固定葯疹
常因口服磺胺類、巴比妥類、解熱止痛葯後,於服葯的一日內,甚至數分鍾突然發病。
臨床表現為:龜頭處出現一個圓形或橢圓形的斑塊,大小不定,中央呈紫紅色腫脹,周圍色紅,局部可有癢或灼熱感。嚴重者中央迅速發展為水皰,破潰後形成濕爛面,經十多日才能癒合,且多遺有色素沉著,須經數月至一年才能逐漸消退。以後,患者每服該致敏葯物,患處皮疹就會復發,而且面積會越來越大。
本病診斷不難,有服葯史和上述症狀者容易確診,尤其有復發史者診斷更易。龜頭固定葯疹與血管性水腫的鑒別也不困難,有服葯史,症較重的多為固定葯疹。
固定葯疹的預防重於治療。患者應牢記自己過敏的葯物,在看醫生時應主動說明,並且絕不能再用那些葯物。一旦發病應立即停服致敏葯物,輕者可外用抗菌素軟膏,內服苯海拉明治療。重者應及早就醫,請醫生診治。
7、股癬
臨床表現為:臀部和大腿上內側,但也常侵犯陰莖。初起為小丘診(小疙瘩),奇癢,然後擴大形成邊緣呈環狀凸起,中央平坦的圓形或多形性皮損,常見脫屑。
股癬是黴菌感染,根據症狀診斷不難,有疑問時可刮取皮損處的少許皮屑,在顯微鏡下查找黴菌菌絲,有助於確診。
陰莖處皮膚薄嫩,治療時不可用刺激性過強的葯物,一般可外用克霉唑軟膏,效果較好。若其它部位也有癬則應同時治療,以免復發。
8、結核疹
臨床表現為:龜頭見淡紅色小疙瘩(丘疹),不痛不癢,進展很慢。有時破潰,形成小的圓形潰瘍,無膿液,可逐漸結疤而愈。有時可合並皮膚結核疹,表現為四肢、背部、頭頸出現多處皮疹,易誤診為粉刺、毛囊炎或囊腫。皮疹此起彼落,可自行吸收,但每個皮疹一般約20-30天才能自愈。
龜頭結核疹可根據皮疹特徵、患者有過結核或結核接觸史以及其它部位的典型皮疹確診。應該指出的是,結核疹是皮膚對其它部位結核灶產生過敏反應而發生的,其本身病灶內不含有結核桿菌。
結核疹的治療應口服抗結核葯物,病人不宜私自治療,應請醫師給予指導用葯。
9、尖銳濕疣
常在性接觸後3周-8個月發病,病變位於陰莖頭、冠狀溝、包皮系帶、尿道口等處,呈柔軟乳頭狀肉疙瘩,呈灰白、淡黃或粉紅色,觸之易出血。可以是單個,也可以密集成簇,有點像菜花樣。治療需用冷凍或激光療法。
10、傳染性軟疣
多發生於性接觸後2-7周,表現為一種3-6毫米直徑的半球形丘疹,中央微凹,猶如臍窩。若擠壓丘疹,可擠出白色乳酪樣物質。治療可用銳利的刮匙刮除,再塗碘酒或石炭酸,並壓迫止血;也可用冷凍療法。
11、黴菌性龜頭炎
由一種叫做念珠菌的黴菌引起,一般發生於已切除包皮的病人,其龜頭紅色發亮,表面有小膿皰或小丘疹。可服克霉唑或酮康唑,病變部位塗克霉唑軟膏。
12、牛皮癬
可僅發生在陰莖而其他部位沒有,所以不易識別,表現為在陰莖頭部有邊緣清楚的紅斑丘疹,沒有一般牛皮癬所特有的銀白色鱗屑,若長在陰莖幹上可有鱗屑。可用氫化可的松軟膏外塗,以控制病情。
13、絨毛狀乳頭狀瘤
在冠狀溝邊緣有粟粒樣腫物,呈粉紅色乳頭狀突起,排列成行;陰莖勃起時突起尤為明顯,較硬。平時無疼痛等不適,但在性生活時可損傷女方陰道粘膜。治療需作手術局部切除。
14、龜頭包皮炎
這是一種發病率最高的龜頭包皮疾病。患者幾乎都有包莖或包皮過長。在龜頭和過長的包皮之間,由於脫落的上皮細胞、腺體分泌和包皮垢桿菌形成一個溫熱、潮濕的細菌培養基,一旦細菌進入即可引起炎症。
龜頭包皮炎發病初期可見龜頭和包皮表面水腫、充血,尿道口周圍發紅並出現創面、糜爛,並可發展成淺表的潰瘍,有膿性分泌物流出,病人自覺陰莖頭處發癢或有灼熱感,隨後疼痛。潰爛後可流膿、味臭。嚴重者還會有乏力、低熱、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及壓痛。
另外,如為黴菌感染的念珠菌性龜頭炎,常表現為龜頭粘膜紅斑、局部水腫、表現光滑、邊緣輕度脫屑,並可有丘疹和小膿瘡向周圍擴大形成龜頭糜爛。反復發作的念珠菌性龜頭炎,可引起包皮乾裂,纖維化和龜頭硬化性改變。
龜頭包皮炎的治療:局部可用1:5000的高錳酸鉀浴液浸泡龜頭,早晚各一次,或用棉簽沾1:1000的新潔爾滅輕拭滲液或膿液,注意不要用各種油膏和粉劑,否則反而易加重病情。全身反應重者可加用抗生素治療。對一般治療效果不明顯者,應注意特殊致病微生物的診治。分泌物中查到念球菌者應局部給予制黴菌素或克霉唑。分泌物中檢出滴蟲者應給予滅滴靈口服。疑有性病時,應於分泌物中檢查淋病雙球菌,並注意與硬性下疳、軟性下疳相鑒別。
6. 我在兩個月前手腳上開始長一些小紅疙瘩,奇癢,一抓就破皮,特別到晚上很難忍,去看過醫生說是丘疹蕁麻疹
病情分析:你好,分析你的情況可能是丘疹性蕁麻疹,由蚊子、臭蟲、蚤、版虱、蟎、蠓等叮權咬後引起的過敏反應,淡紅色丘疹,性質堅硬,頂端常有小皰,搔破後結痂,周圍有紡錘形紅暈,自覺瘙癢。內服抗組胺劑、維生素C等。
意見建議:可外用1%~2%石炭酸爐甘石洗劑、復方明礬洗劑等,講究個人及環境衛生,消滅跳蚤、蟎、臭蟲等動物,限制過量蛋白攝入。治療胃腸道寄生蟲。防止蚊蟲叮咬。蚊蟲叮咬後,避免搔抓,及時處理。祝你早日康復!
7. 包皮上突然長了一個小紅疙瘩 是不是性病啊
您患尖銳濕疣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此不要有思想負擔,很多患者在陰莖的龜頭上出現紅斑或小丘疹,懷疑自己所患的是性病。當去看醫生後,才知道是包皮龜頭炎(陰莖頭包皮炎),事實上,包皮龜頭炎是常見的疾病。
包皮龜頭炎又分為包皮炎和龜頭炎,由於常常同時出現故稱為陰莖包皮龜頭炎。這種炎症可以是感染性的和非感染性的,臨床上以感染性的包皮龜頭炎較多見。感染性的常由於不潔性交,感染了白色念珠菌、滴蟲、衣原體、支原體、淋病雙球菌或其他細菌引起;非感染因素多是由於包皮過長,清潔不夠,包皮和龜頭之間的不潔之物,即包皮垢,便會堆積起來,刺激局部的包皮和粘膜發生炎症。
臨床上常見的包皮龜頭炎有如下幾種,其症狀:
(1)急性淺表性包皮龜頭炎初起時局部潮紅,陰莖的皮膚發紅、腫脹,自覺龜頭有灼熱和瘙癢的感覺。翻開包皮,可見包皮內面及龜頭充血糜爛,有滲液,甚至於出血。繼發感染後可見小潰瘍,有惡臭的乳白色膿性
分泌物。如與內褲磨擦即感疼痛,患者常常活動不便。可伴有腹股溝淋巴結的腫大和壓痛。
(2)環狀潰爛性包皮龜頭炎在龜頭和包皮上,可見紅斑,逐漸擴大,呈環狀,可形成淺表性潰瘍面。
(3)白色念珠菌性包皮龜頭炎包皮和龜頭可見紅斑,表面光滑,並有小皰疹,紅斑的邊緣較清楚,急性發作時有糜爛、滲液。
(4)滴蟲性包皮龜頭炎龜頭起丘疹和紅斑,逐漸擴大,邊緣清楚,紅斑上可見針頭大小的小水皰,最後形成糜爛面。
西醫治療的基本原則是消炎殺菌。一般是內外並治。對於急性淺表性包皮龜頭炎和環狀潰爛性包皮龜頭炎的治療首選紅黴素和四環素,一般每服0.5g,每日4次。滴蟲性包皮龜頭炎的治療首選滅滴靈,每服0.2g,每日3次,連用10天。對於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包皮龜頭炎的治療常用曲古黴素或伊曲康唑治療。曲古黴素10~20萬單位,每日2次,伊曲康唑每服100mg,每日2次,連服7天。
中醫治療本病常把其分為三型,即毒火郁結型、濕熱生蟲型和肝腎陰虧型三種。根據不同的臨床表現予以不同的治療。
(1)毒火郁結型可見包皮和龜頭紅腫,有紅斑、丘疹、水皰或潰爛,自覺疼痛,排尿不暢,伴有口舌生瘡,急躁易怒。這是由於毒火郁結,不得宣洩所致。治療宜清熱、瀉火、解毒。常用方劑為導赤丹加減:黃連10g黃芩10g山梔子10g木通10g生地10g淡竹葉10g澤瀉10g大黃6g生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劑。
(2)濕熱生蟲型可見龜頭部潮紅,起水皰或糜爛,陰莖疼痛;實驗室檢查可見白色念珠菌或滴蟲感染;多伴有陰部潮濕,陰部瘙癢,口苦,口粘,小便黃赤。這是由於濕熱之邪下注肝經,生蟲所致。治療宜清熱除濕,
殺蟲止癢。常用方葯為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10g柴胡10g黃芩10g山梔子10g車前子10g澤瀉10g木通10g土茯苓30g百部10g貫眾10g鶴虱10g
(3)肝腎陰虧型可見包皮和龜頭有斑片或有肥厚,或硬化,一般沒有瘙癢和疼痛,可伴有腰酸、早泄等症狀。這是由於濕熱或濕毒傷及肝腎之陰所致。治療宜滋補肝腎為主。常用方葯為六味地黃湯加減:生熟地各10g山
萸肉10g山葯10g枸杞子10g丹皮10g茯苓20g丹參10g澤瀉10g蒲公英30g
治療包皮龜頭炎的外治法:
(1)滴蟲性龜頭炎可用0.5%~1%乳酸溶液或0.5%醋酸溶液或1∶5000高錳酸鉀溶液,沖洗龜頭和包皮內側。
(2)念珠菌性包皮龜頭炎可用小蘇打溶液清洗患部或外用咪唑類軟膏如達克寧軟膏、克霉唑軟膏等。
(3)蒲公英洗劑取蒲公英30g,野菊花30g,枯礬10g,水煎外洗患部,每日1次,每次敷洗約20分鍾。
(4)青黛散主要成分為青黛。取適量青黛散,加入少許水,調成糊狀,外用於患部,每日換葯1次。
(5)細菌感染引起的包皮龜頭炎,可用3%硼酸水200mL,或0 1%雷夫奴爾溶液外洗患部,每日2次,每次20分
鍾。
預防和護理包皮龜頭炎
(1)注意局部衛生,每日清洗龜頭和包皮,如包皮過長要及時治療,必要時作包皮環切術,及時清潔包皮垢
很有必要。(2)夫婦一方患性器官疾病要暫停性生活,及時治療,如患有滴蟲性或白色念珠菌的感染要夫婦同時
治療。(3)避免不潔性交,潔身自好。(4)如形成潰瘍或糜爛要及時換葯,每日換葯2次,避免不適的刺激。(5)
對於急性包皮龜頭炎要避免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葯膏,以免引起更加嚴重的感染。
如果有炎症做醋酸白試驗也會發白的。
8. 最近身上間斷性的出現小紅斑塊,出現的時候會癢,但是在皮膚內部,沒有凸出來。醫生說是蕁麻疹,吃了很多
問題分析:
你好,根據你所說的症狀來看,你的情況考慮為過敏引起的,注意身體衛生版,使用硫磺皂權來洗澡去癢殺菌。
意見建議:
可以服用抗組胺類葯物息斯敏片等和維生素C片來治療,注意休息,多喝開水,多吃水果和蔬菜補充維生素,急性期間不吃海帶牛奶,羊牛肉等容易加重過敏症狀的食物,有類似發作的史的可以去皮膚病專科醫院化驗找出過敏源.
9. 身上多處有小紅丘疹 很癢 有些對稱 有些不對稱 肩膀前方 後方 乳房側邊 腰上一點 的部位 請問醫
病情分析: 你好 你這樣的情況可能是丘疹性蕁麻疹 屬於過敏性皮膚病,目前認為很可能與 過敏有關 意見建議:建議 口服鹽酸曲普利定膠囊或者氯雷他定 ,外用澳能或者艾洛松乳膏或者爐甘石洗劑。發病期間,建議飲食少吃魚蝦 牛奶等 蛋白含量比較高的食物,同時勤換床單、注意衛生。
10. 被蚊蟲叮咬後 皮膚特別是小腿上會大面積紅腫 很癢~一開始是小紅疙瘩,一兩天後就會變成大片據說是丘疹性蕁
榮華牌豆蔻膏是馬來西亞特產,功能類似於中國的萬金油和風油精。因為它奇回特的功效而在東答南亞及港澳台等地深受歡迎。豆蔻尤其對蚊蟲叮咬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蚊蟲叮咬後塗上它,可立刻止癢消腫,從而避免因抓撓而引起的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