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中葯治療特性性皮炎
擴展閱讀
汗氣皰疹 2025-05-10 05:28:20
蕁麻疹的中草葯方 2025-05-10 05:28:16
大家都是皰疹 2025-05-10 05:18:37

中葯治療特性性皮炎

發布時間: 2024-07-25 02:37:43

A. 特應性皮炎吃什麼好,食療,健康飲食

陰道炎食療方(僅供參考)
1、雙蛸湯
製作:將桑螵蛸8克,海螵蛸、關沙苑、鹿角霜、金櫻子各15克,白術克,水煎,一次服。
按語:溫腎健脾,固精止帶,主治細菌性陰道炎,證屆腎虛,症見帶下增多,清稀透明,伴腰酸膝軟,頭暈耳鳴,大便溏薄等。
2、白果烏雞湯
製作:將烏雞1隻(約500克)活宰,去毛、內臟,洗凈;蓮子肉30克、糯米15克、胡椒少許洗凈。把白果10枚、蓮子肉、糯米、胡椒裝入雞腹腔內,封口後,放至燉盅內並加蓋,隔水用文火燉2-3小時,至雞熟爛,調味供用(可分2—3次食,飲湯,食肉、白果等)。
3、馬齒莧飲
製作:將鮮馬齒莧50克洗凈,冷開水再浸洗一次,切小段,攪拌機攪爛,榨取鮮汁,加入蜂蜜25毫升調勻,隔水燉熟即可,分2次飲用。
按語:清熱解毒,利濕止帶,主治細菌性陰道炎,證屬濕熱或熱毒內盛者。馬齒莧又叫瓜子萊,性味酸寒,功能清熱解毒,化濕止帶,對志賀桿菌、宋內桿菌、斯氏桿菌、費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馬齒莧因能抗炎,故對生殖道炎症所引起的白帶增多有治療作用。孕婦禁用。
4、大蒜鯉魚
材料製作:鯉魚1條去內臟、洗凈,放大蒜50克,同煮食。
按語:《古方今用》介紹,可用大蒜30克煎洗患處。另外,《中葯大辭典》記載:50%大蒜甘油明膠,塞入陰道內,每日1次,連用7日,有效。
5、洋蔥豬腎
原料:洋蔥50克,豬腎1枚
製作:洋蔥搗成泥狀,豬腎常法加工,同煮食。另可以洋蔥泥煎洗局部。
6、核桃仁豆腐
核桃仁10枚,去皮尖。豆腐2塊,與核桃仁常法煎服。
7、秦皮烏梅湯
原料:秦皮12克、烏梅30克
製作:將上2味加適量水煎煮,去渣取汁,臨服用時加白糖適量。
食用:每日2次,早、晚空腹服,每日1劑,連服5日。
按語:清熱利濕殺蟲,主治滴蟲性陰道炎,症見帶下黃臭,陰癢。
8、雞冠花雞蛋湯
原料:雞冠花30克,雞蛋2隻。
製作:將雞冠花洗凈;雞蛋2隻煮熟,去殼。把全部用料放至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約1小時,調味供用。
按語:去濕止帶,主治濕濁盛的滴蟲性陰道炎,症見體倦乏力,帶下增多,色白氣腥,質稀如水,或小便不利,外陰瘙癢。
9、百部烏梅湯
原料:百部15克、烏梅30克,白糖適量
製作:將百部和烏梅加適量清水煎煮,煎好後去渣取汁,加入白糖適量煮沸。
食用:趁熱服,分2-3次服完,每日1劑,連用3-5日。
按語:清熱利濕殺蟲,主治濕熱型滴蟲性陰道炎,症見帶下黃稠、有異味,陰癢明顯。
10、淮山魚鰾瘦肉湯
烹制:淮山葯30克洗凈;豬瘦肉250克洗凈,切塊;魚鰾15克用水浸發,洗凈,切絲。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改文火煲2小時,調味供用。
按語:滋陰補腎,澀精止帶,主治老年性陰道炎證屬肝腎陰虛,症見腰酸腳軟,頭暈耳鳴,帶下不止,稠黏如絲,五心煩熱,潮熱盜汗,也適用於產後血虛眩暈。
11、馬鞭草豬肚湯
方法:馬鞭草30克洗凈後,切成小段;豬肚60—100克切片。將水煮沸,把豬肚、馬鞭草倒入煮沸。去渣取汁,每日1次。
按語:解毒殺蟲,清熱利濕,主治各型念珠菌性陰道炎。但孕婦及脾胃虛弱者慎用。
12、淡菜芡實墨魚湯
製作:將淡菜100克、墨魚(干品)50克分別用清水浸軟、洗凈,連其內殼切成3—4段;芡實20克洗凈;豬瘦肉100克洗凈。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沙鍋,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煮2小時,調味即可,隨意飲用。
按語:滋陰清熱,收斂止帶,主治念珠菌性陰道炎,證屬腎陰虛或陰虛有熱,症見帶下量多、色微黃質稀,或帶下色黃赤相兼、質稠如糊狀,或伴有陰道熱辣感覺,甚則熱痛,煩悶不安,睡卧不寧,口乾大便干結等,也適於陰虛體質或熱病之後、更年期或絕經後婦女之帶下病而有陰虛或陰虛內熱者。
13、苦參百部大蒜湯
製作:苦參、百部各15克,大蒜10瓣,加水同煎,去渣取汁,加入白糖適量調服,每日2次,連服3-7日/療程。
按語:除濕解毒殺蟲,主治念珠菌性陰道炎證屬濕熱蘊結。
14、苦參貫眾飲
製作:將苦參15克、貫眾15克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服用時加入白糖適量,每日2次,每一療程連服5-10。
按語:解毒利濕,殺蟲止癢,主治念珠菌性陰道炎證屬濕熱蘊結。
15、馬齒莧白果雞蛋湯
製作:將雞蛋3個打碎取雞蛋清,把鮮馬齒莧60克、白果仁7個混合搗爛,用雞蛋清調勻,用剛煮沸的水沖服,空腹服,每日1劑,連服4—5日/療程。
按語:清熱解濕,止帶,主治細菌性陰道炎,症見濕熱下注,白帶黃稠,小便黃。
16、木棉花粥
製作:將木棉花30克加水適量,煎沸去渣取汁,加入大米500克煮粥,粥成服食,每日1次,每一療程連服7日。
按語:清熱利濕,主治細菌性陰道炎,症見白帶黃臭。
17、冬瓜白果飲
製作:冬瓜子30克,白果10個,洗凈,然後將冬瓜子、白果與1杯半水一起入鍋煮,煮好食用。頻頻代茶飲,不宜久服。
按語:清

B. 脂溢性皮炎症狀

皮損主要出現在頭皮、眉弓、鼻唇溝、面頰、耳後、上胸、肩胛間區、臍周、外陰內和腹股溝容等部位。初期表現為毛囊周圍炎症性丘疹,之後隨病情發展可表現為界限比較清楚、略帶黃色的暗紅色斑片,其上覆蓋油膩的鱗屑或痂皮。自覺輕度瘙癢。發生在軀幹部的皮損常呈環狀。皮損多從頭皮開始,逐漸往下蔓延,嚴重者可泛發全身,發展為紅皮病。
嬰兒脂溢性皮炎常發生在出生後2~10周,頭皮覆蓋油膩的黃褐色鱗屑痂,基底潮紅。眉弓、鼻唇溝和耳後等部位也可能受累,表現為油膩性細小的鱗屑性紅色斑片。常在3周至2個月內逐漸減輕、痊癒。對於持久不愈者,應考慮特應性皮炎的可能性。

C. 特應性皮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盡量尋找和避免可能誘發加重的刺激因素和致敏原,使用潤膚保濕劑版及抗炎止癢治療權。平時注意加強局部皮膚保濕潤膚護理。
外用葯治療:急性期可外用0.05%鹽酸小檗鹼溶液或0.1%~0.5%依沙吖啶溶液冷濕敷,待分泌物減少再外用糖皮質激素乳膏和40%氧化鋅油或氧化鋅糊劑。慢性期皮損外用糖皮質激素乳膏和20%氧化鋅軟膏或青鵬軟膏等。
頑固的患者可以外用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如0.1%他克莫司軟膏。出現皮膚感染時需要外用抗生素軟膏或系統應用抗生素。必要時可使用光療、抗生素、抗組胺葯物及系統免疫抑制葯物。
中葯治療:嬰兒期相當於中醫「奶癬」,「胎癀瘡「,治療以散風清熱、利濕消導。兒童期、成人期以清熱除濕,健脾利濕為主。

D. 過敏性皮炎怎麼治

過敏性皮膚病的治療,要首先尋找和去除刺激物或病因,可通過口服和外用葯物緩解症狀,醫生會根據患者病情制定不同的用葯方案。
急性期治療
可局部外用激素、口服抗組胺葯(如氯雷他定或鹽酸西替利嗪片等)治療,配合鈣劑和維生素C治療效果更佳,若病情急重,需急診就醫。
一般治療
盡可能尋找該病發生的原因,避免各種易致敏和有刺激性的食物,如魚、蝦、濃茶、咖啡、酒類等。避免各種外界刺激,如熱水燙洗、暴力搔抓、過度洗拭等。
有明確吸入性過敏原的患者可進行特異性的脫敏治療。通過做皮試查找過敏原,根據結果配製不同濃度的脫敏液給病人反復注射,劑量由小到大,濃度由低到高。脫敏治療過程中,過敏的機體在微量抗原反復刺激後,增強了對抗原的耐受力,從而使機體不發生或發生很輕微症狀,以達到治療目的。
對於食物過敏的患者,建議避免食用而不採用脫敏治療。
葯物治療
由於個體差異大,用葯不存在絕對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處方葯外,應在醫生指導下充分結合個人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葯物。
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以下葯物進行治療。
口服葯物治療
抗組胺類葯物
第一代,有鎮靜作用,如苯海拉明、馬來酸氯苯那敏等,可導致乏力、睏倦、頭暈、注意力不集中現象,高空作業、精細工作者和駕駛員禁用或慎用。
第二代,鎮靜作用較弱,目前臨床應用較廣,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咪唑斯汀等。
肥大細胞膜穩定劑
常用葯物有色甘酸鈉、酮替芬等。
抗白三烯葯
如扎魯司特和孟魯司特。
抗生素
繼發細菌感染者可使用抗生素。
糖皮質激素
炎症明顯者必要時可使用激素類葯物,如氫化可的松、潑尼松、地塞米松等。
免疫抑制劑
對頑固性病例,其他方法治療無效或長期使用激素、減量後又復發的患者,可以考慮合並使用免疫制劑,如環孢素A、他克莫司等。
外用葯物治療
清潔劑
水、生理鹽水、硼酸溶液、植物油、礦物油等,可用來清除皮損上的滲液結痂。
保護劑
如氧化鋅粉、澱粉、植物油等,可用來減少摩擦、保護皮膚。
止癢劑
過敏性皮膚病常有瘙癢症狀,需用止癢劑。常用的有樟腦、薄荷、石炭酸等。
收斂劑
可使蛋白凝固、減少滲出。常用的有醋酸鋁、次碳酸鉍等。
角質促成劑
促進角質形成,收縮血管減輕滲出和浸潤。常用的有黑豆餾油、煤焦油等。
角質剝脫劑
可軟化和溶解角質並使之脫落。常用的有5%~10%的水楊酸、40%的煤焦油、20%的尿素、維A酸等。
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是過敏性皮膚病外用葯中最常使用一種,也是最有效的葯物之一。
但長期使用可引起局部皮膚萎縮、色沉、毛細血管擴張、多毛等,因此使用時應注意從強到弱過渡,使用次數由多到少,嬰幼兒及面部避免使用強效激素,避免長期大面積使用激素類葯物。
鈣調磷酸酶抑制劑
為局部免疫調節劑,主要用於特應性皮炎的治療,比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
由於其療效好、安全性高,可長期使用,已經被提出作為一種長期外用糖皮質激素的替代治療方案。
手術治療
該疾病一般無需手術治療。
中醫治療
包括口服中葯治療、針灸治療或者火針治療,要結合患者的不同證型來實施。
其他治療
物理療法
光療:在過敏性皮膚病中主要用於治療濕疹、特應性皮炎等,使用的光療方法主要有UVA光療即長波紫外線(320~400nm)照射治療和UVB光療即中波紫外線(290~320nm)照射治療。
冷凍療法
液氮冷凍可用於治療慢性濕疹、癢疹等肥厚性皮損。
前沿治療
目前靶向生物制劑在治療過敏性皮膚疾病如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和特應性皮炎中取得較好療效。其中奧馬珠單克隆抗體(Omalizumab,重組人源化抗IgE單克隆抗體)、Dupilumab單克隆抗體(抗IL-4/IL-13R單克隆抗體)已在中國大陸可以使用。

E. 神經性皮炎是怎樣形成的神經性皮炎用什麼葯好

神經性皮炎主要是復由於精神緊張、制焦慮;反復摩擦、刺激導致的,最好避免上述致病因素,神經性皮炎也就可以好轉。由於神經性皮炎皮疹較厚,所以選擇葯物時,建議選擇作用較強的外用葯物,可以給予鹵米松乳膏、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等外用,早晚各一次,好轉後改為每天一次,皮疹變薄可為改為隔日一次,然後可以變為弱效的糖皮質激素乳膏,比如氫化可的松乳膏外用。平時避免摩擦、刺激、摳抓,注意防曬,避免緊張、焦慮的情緒,可以有效的防止神經性皮炎的反復發作。

F. 皮炎的圖片和症狀

皮炎(dermatitis)是指由各種內、外部感染或非感染性因素導致的皮膚炎症性疾患的一個泛稱,並非一獨立疾病,其病因和臨床表現復雜多樣,且反復發作,臨床治療較為困難。皮炎和濕疹的概念及分類是皮膚科學術界一直有爭論的問題之一,以往曾把二者作為同義語來用,並不嚴格區分,如有人將異位性皮炎也稱為異位性濕疹等。現在多數的觀點認為皮炎泛指皮膚的炎症,如接觸性致敏、皮膚感染等,而濕疹專指某些非感染性炎症,同時將發病機制或臨床特徵相對明確者稱為「某某皮炎」,而病因暫時不明確者籠統的診斷為「濕疹」。國際疾病分類(ICD)-10在皮炎與濕疹的章節中,包括有接觸性皮炎、特應性皮炎、神經性皮炎等20多種疾病。臨床上常根據病因、發病部位或其他臨床特徵將某一特定的皮炎定義為某某皮炎,如接觸某物質引起的稱為接觸性皮炎,內用葯物引起的稱為葯物性皮炎等。濕疹則是個臨時概念,一旦明確了病因,這一濕疹就應診斷為某某皮炎,而不應再診斷為濕疹了。

常見症狀:

1、苔蘚樣皮損。本病的皮損特徵為皮膚苔蘚化,病變區皮膚呈苔蘚樣變,皮膚增厚,皮紋加深,皮嵴隆起,皮損區呈暗褐色,乾燥,有細碎脫屑,邊界清楚,邊緣可有小的散在的扁平丘疹。

2、瘙癢:皮損區域陣發性瘙癢,夜晚尤甚,可影響入睡。

3、好發部位。局限性神經性皮炎好發於頸、項、膝、肘、骶等部位;播散性神經性皮炎可泛發於全身。

4、本病為慢性疾病,症狀時輕時重,治癒後容易復發。

病因:

皮炎
1、精神因素:認為是發生本病的主要誘因,情緒波動、精神過度緊張、焦慮不安、生活環境突然變化等均可使病情加重和反復。

2、胃腸道功能障礙、內分泌系統功能異常、體內慢性病灶感染而致敏,也可能成為致病因素。

3、局部刺激:如衣領過硬而引起的摩擦,化學物質刺激、昆蟲叮咬、陽光照射、搔抓等,均可誘發本病的發生。

神經性皮炎是一種皮膚功能障礙性疾病,具有明顯的皮膚損害。多發生在頸後部或其兩側、肘窩、腘窩、前臂、大腿、小腿及腰骶部等。常成片出現,呈三角形或多角形的平頂丘疹,皮膚增厚,皮脊突起,皮溝加深,形似苔蘚。常呈淡紅或淡褐色。劇烈搔癢是其主要的症狀。如全身皮膚有較明顯損害者,又稱之為彌漫性神經性皮炎。中醫認為:此病主要以內因為主,由於心緒煩擾,七情內傷,內生心火而致。初起皮疹較紅,瘙癢較劇,因心主血脈,心火亢盛,伏於營血,產生血熱,血熱生風,風盛則燥,屬於血熱風燥。病久,皮損肥厚,文理粗重,呈苔蘚化者,此因久病傷血,風盛則燥,屬於血虛風燥。

診斷依據:

1、本病中青年多見,先有劇烈瘙癢,後有皮損;

2、皮疹為扁平丘疹,苔蘚樣變,無滲出;

3、皮疹多發於頸部、四肢伸側、腰氐部、腘窩、外陰;

4、病程慢性,常反復發作。

脂溢性皮炎

皮炎
中醫稱之為「白屑風」。系發生於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種炎症性皮膚病,好發於皮脂腺分布較多的地方,如頭皮、面部、胸部及皺褶部。

發生於頭皮部位,開始為輕度潮紅斑片,上覆灰白色糠狀鱗屑,伴輕度瘙癢,皮疹擴展,可見油膩性鱗屑性地圖狀斑片。嚴重者伴有滲出、厚痂、有臭味,可侵犯整個頭部。頭發可脫落、稀疏。

面部損害多見於鼻翼、鼻唇溝和眉弓,有淡紅色斑,覆以油膩性黃色鱗屑,常滿面油光。

胸部、肩胛部,初為小的紅褐色毛囊丘疹伴油膩性鱗屑,以後漸成為中央具有細鱗屑,邊緣有暗紅色丘疹及較大的油膩性的環狀斑片。皺褶部多見於腋窩、乳房下、臍部和腹股溝等,為境界清楚的紅斑、鱗屑、濕潤,常伴糜爛、滲出。多見於30歲至50歲,尤其是肥胖的中年人,與體質有關。

本病慢性經過,易反復發作,常伴為毛囊炎、瞼緣炎,面部常與痤瘡、酒渣鼻蟎蟲皮炎並發。

1、禁飲酒:因脂溢性皮炎的發生與消化功能失常,食糖、脂肪過多,及食刺激性食物有關,所以脂溢性皮炎患者一定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脂溢性皮炎內服葯:

⑴維生素B族類制劑,如維生素B6B2 B1。

⑵ 有人主張服酮康唑或四環素。

3、脂溢性皮炎中醫治療:中葯針對潮紅、滲液、結痂時可以用蛇膽苦柏爽膚洗液清熱、解毒、去脂為治則。僅有癢而無滲出時,以養血、潤燥、祛風、清熱為治則。

日光性皮炎
是由日光誘發的一種遲發性光變態反應性皮膚病。有人認為主要由中波紫外線引起,也有人認為主要由長波紫外線引起。臨床表現為多形性皮疹可有紅斑、丘疹、水皰、糜爛、鱗屑、苔蘚樣變,常以某種皮疹為主。

日光性皮炎俗稱曬斑,一般在暴曬後數小時內於暴露部位出現皮膚紅腫,亦可起水皰或大皰。皮損部位有燒灼感、癢感或刺痛。輕者1—2天皮疹可逐漸消退,有脫屑或遺留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著;重者可伴有類似感冒症狀,如發燒、乏力、全身不適等,約一周左右即可恢復。

G. 兒膚康搽劑怎麼用

如果小孩出現濕疹或者熱痱子,家長就會給小孩外用這款叫兒膚康搽劑的洗液。這款葯液是由蘆薈、苦參、當歸等十一味中草葯製成的純中葯兒童外用制劑,具有抗菌、抗過敏、消炎、止癢的作用,配孫可以促進兒童皮膚損傷癒合。那麼,兒膚康搽劑怎麼用呢?

兒膚康搽劑怎麼用

每次取本品30毫升,塗搽患處,輕揉2~3分鍾,用溫水沖洗干凈,一日2~3次;也可用本品適量塗抹全身,保持2~3分鍾,然後用溫水清洗;或用本品200毫升,加5~6倍溫水稀釋後.反復洗滌全身,也可以給寶寶塗抹濕疹臘賣枯膏的,平時要注意多喝水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衣物被褥最好是棉質性的,皮膚要保持乾爽,可以塗抹小兒濕疹膏或者爐甘石洗劑進行治療的。大眾普遍認為,外塗葯比內服葯更安全,因為外塗葯吸收更少。其實,有些外用葯油、葯膏具有毒性。嬰幼兒的皮膚吸收能力強,不能隨意給他亂塗葯膏、葯油。小寶寶皮膚嬌嫩,角質層發育差,血管豐富,局部塗葯或用葯水洗澡時有極強的吸收和滲透能力,易引起皮膚損傷或中毒。新生兒的皮膚薄、血管豐富、有較強的吸收和通透能力。因此,不可隨意給新生兒使用葯膏,尤其是含有激素類的葯膏,必須使用時,待病情緩解後就應停用,決不可長期使用。給新生兒洗澡時,要使用刺激性小的寶寶皂、中性皂,不可使用成人用的香皂或葯皂等。因此塗完葯膏清洗後應當先用植物油塗擦在痂皮上面,浸泡變軟後,再用水清晰干凈,決不可用手將痂皮撕下來,以免損傷皮膚。

外用葯對寶寶有什麼副作用

外用葯會損壞寶寶皮膚。由於很多孩子患有濕疹等過敏性疾病,常常會選用糖皮質激素葯膏進行外用。糖皮質激素葯膏對於孩子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引起皮膚的局部粗糙和多毛的情況,這種情況常常是由於糖皮質激素葯膏過多、過長時間應用,導致毛囊的增生以及皮膚粗糙、乾燥。這種情況大多數會隨著葯膏的慢慢減少,孩子的皮膚情況就會得到明顯改善,家長可以給孩子適當塗抹潤膚霜或者甘油等輪洞制劑。其次是導致孩子出現系統性損傷,常常會表現為水牛背、滿月臉等情況。糖皮質激素對於兒童一些常見皮膚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包括特應性皮炎、濕疹等。合理應用激素葯膏對寶寶一般無明顯傷害,但長期濫用容易造成皮膚損傷,包括皮膚出現黑斑、皺紋,局部毛細血管擴張,皮膚色素沉著等。因此,外用糖皮質激素制劑的選擇,應根據患兒的年齡、皮損部位及病情嚴重程度選用不同類型及強度的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