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失禁相關性皮炎的護理
皮膚清洗(Perineal Cleaning)
有研究數據表明,會陰部皮膚的清洗液應接近於皮膚的弱酸性PH值(PH 5.4-5.9)。高PH值會增加皮膚上致病菌的增殖危險並影響到皮膚的屏障功能。一般肥皂的PH值在9.5-11左右。肥皂清洗的機理是其釋放鹼性自由基和不溶性酸鹽。鹼性肥皂在水溶液中水解後會使得PH值從10增加到11。學者Ananthapadmanabhan發現高PH值溶液(PH為10)會增加角質層細胞的腫脹並改變脂質細胞的性狀。因此其建議清洗液為中性或弱酸性(接近於PH 5.5),有助於減少皮膚的損傷。
現在很多的免沖洗皮膚清洗液(no-rinse)都是弱酸性的PH值,它們對於皮膚上的污物和細菌有一定的乳化作用,從而使得這些有害物質能被輕松的移除(圖1)。在清洗的過程中,清洗液、皮膚保濕屏障和皮膚PH之間會有一些列復雜的相互反應。皮膚清洗液通常會含有清潔劑和表面活性劑,還有一些會含有潤膚劑和/或保濕劑成分,以此來維持一個適宜的皮膚屏障功能。因此,專家小組一致認為在IAD的預防上,弱酸性、免沖洗的皮膚清洗液要好於「肥皂+清水」的模式。Ronner等人在正常志願者身上做了一個免沖洗皮膚清洗液和「肥皂+清水」移除暫住菌的測試(大腸埃希菌和金葡菌)。清洗後兩者的細菌殘留都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但對於脆弱皮膚來說,免沖洗的皮膚清洗液會更安全。
在用「肥皂+清水」來去除皮膚污物的時候,注意動作要輕柔而不是用力的去擦拭,以免造成皮膚擦傷。皮膚的清洗要盡可能的早,這樣可以減少尿液和糞便對皮膚的刺激。由於糞便對於IAD的影響較大,因此專家強調對於大便失禁患者及時清洗皮膚的重要性。
滋潤(Moisturize)
皮膚的屏障功能取決於其完整的角化細胞和細胞間的脂質。在表皮中,角化細胞在維持皮膚結構和穩態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皮膚的最外層,角質層的存在使得經表皮的水分喪失得到嚴格的控制。角質層的保水能力取決於細胞間脂質的有序排列所形成的屏障。
所謂潤膚就是修復或增大皮膚的保濕屏障,保持和增加其含水量,減少經表皮水分喪失(TEWL)。滋潤產品通常含有水分、保濕劑和潤膚劑。潤膚劑的主要成分是脂質(lipids),包括脂肪(fats)、蠟(waxes)或油類(oils)。脂質的來源包括羊毛脂、凡士林、二甲基硅油和植物。一些潤膚劑也會同時含有保濕成分,如甘油。保濕劑可以加強從真皮層到表皮層水分的吸收,在潮濕的環境中,它們還支持角質層從外部來吸收水分。
對於皮膚乾燥的患者來說,常規性的使用滋潤產品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提高皮膚的水合作用並降低其他的如皮膚撕脫的發生率(圖2)。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滋潤產品的配方有可能會導致過敏性皮炎,因為防腐劑、香料等的存在。典型的症狀是使用之後出現刺痛或灼傷感。
皮膚保護劑(Apply Skin Protectant)
皮膚保護劑的主要作用是在皮膚上形成一層密閉或半透性的保護層,以此減少尿液或糞便對於皮膚的刺激。很多的皮膚保護劑是基於一些密閉型的材質,如凡士林或二甲基硅油。目前使用比較多的皮膚保護劑有凡士林油膏、二甲基硅油軟膏、氧化鋅軟膏和液狀丙烯酸(圖3)。
⑵ 請問失禁性皮炎使用造口袋的護理措施有哪些
失禁性皮炎特指的就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患者出現有大小便失禁,造成了外陰局部的皮膚刺激性的炎症改變。一般在護理上主要通過以下的一些措施:盡量的使患者的大小便的次數減少,頻率減少,這樣可以減少對皮膚的刺激。並且可以選擇用溫熱的開水,來沖洗便後的皮膚,不要用粗糙的紙巾擦拭。清潔完成之後,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滋潤作用的軟膏,比如尿素軟膏。必要時可以合並使用一些抗炎的軟膏,防止細菌感染,比如百多邦、紅黴素軟膏。
另外,已經出現有皮膚的糜爛、滲出、結痂,這個時候可以選擇含有魚肝油成分的軟膏塗抹,促進癒合。並且在飲食上盡量的選擇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富含有高蛋白、維生素、礦物質的飲食包括牛奶、豆漿,以及顏色鮮艷的蔬菜、水果,雞胸肉、鴨胸肉以及魚,能夠促進皮膚的癒合。
⑶ 失禁相關性皮炎的介紹
失禁相關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 IAD)是指皮膚長期或反復暴露於尿液和糞便中所造成的炎症,伴/不伴版有水皰或皮權膚破損。這是失禁患者常見的一種並發症,同時也會造成其他一些疾病的發生,如疼痛、感染和壓瘡。1如尿布疹(diaper rash),潮濕浸漬損傷(moisture maceration injury),會陰部皮炎(perineal dermatitis),刺激性皮炎(irritant dermatitis),接觸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或痱子(heat rash)。
⑷ 失禁相關性皮炎的預防與治療
對於皮膚問題,永遠是預防勝於治療。因此在皮膚尚未出現嚴重的問題時,就應專該採取必要的預防屬措施來維護皮膚的完整性。目前的專家組達成了這樣一個共識,即不管是預防還是治療,都應該有一個持續性的標准化的治療模式,其中必須包含以下三點:
(1)非常溫和的皮膚清洗;
(2)皮膚滋潤;
(3)皮膚保護劑的使用。
其他的像抗真菌葯物、激素類和局部消炎產品只在特定場合使用。
⑸ 如何護理大小便失禁病人
1一般護理:根據醫囑合理准確用葯,加強患者的日常生活護理,對於老年人更應該加強基礎護理,因為老年人皮膚鬆弛、脆弱,若不能及時清理失禁運局跡的糞便容易發生皮膚破潰,同時,老年人本身對疼痛的感覺不靈敏,不能及時發現並發症,所以護理人員應細心觀察、及時發現異常情況,並給予合理處理,達到最好的治療、護理效果。
2皮膚護理:大便失禁患者最常見的並發症是會陰部、骶尾部、肛周皮膚炎性反應,部分患者還可有逆行性尿路感染或陰道炎及皮膚紅腫、潰爛。因此,做好皮膚護理對於大便失禁患者來說非常重要。採取預防性的措施尤為重要,發現臀部有發紅現象時,可塗凡士林油、四環素葯膏或氧化鋅軟膏等,夏天可補些爽身粉,臀紅嚴重者可以60瓦燈泡照射局部,2次/d,30 min/次,注意勿燙傷患者。研究表明麻油、0.5%聚維酮碘預防和治療大小便失禁引起的皮膚並發症取得滿意效果。莫利清報道用濕潤燒傷膏塗於清洗消毒後的肛周皮膚,療效顯著且能減輕患者痛苦,加強創面修復,防止感染,具有安全、有效、護理簡便、治療時間短等優點。對ICU危重患者對大便失禁致肛周皮膚損傷的患者每次便後用溫水徹底清洗被大便污染的皮膚,用柔軟的濕紙巾擦拭,再用生理鹽水棉球清洗後用吹風機吹乾,將潰瘍粉塗於患處,保持乾燥、清潔。此方法簡單、有效、安全,患者及家屬樂於接受,值得臨床推廣研究表明應用貝復劑和3M無痛保護膜用於大小便失禁患者皮膚保,能有效預防皮炎的發生,且在使創面癒合的同時又可免受大小便的刺激,使癒合更快,是大小便失禁患者皮膚保護的理想方法。
3飲食護理:培養規律飲食習慣,合理改善飲食結構。進食清淡食物,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等以刺激腸蠕動,恢復排便的規律性。出院後宜進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含纖維素多的食物,以利於排便通暢。
4心理支持:對老年人大便失禁的處理不應只從一個簡單的衛生方面考慮。護理心理干預可以增強老年患者對病情和生活的再認識,而心理支持來自於護理人員、家人、社會等各個方面,所以護理人員在面對患者時應盡量耐心、細心,站在老年人的角度上考慮問題,而且多鼓勵旁並患者與家屬、醫護人員溝通,增加交流,表達情感,為患者爭取更多的社會支持。
3.5健康教育:了解每位患者的背景及心理狀況,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計劃實施措施,定期為患者舉行健康教育講座,根據患者情況可採用多種形式教學,如幻燈片、圖片、口頭講授、閱讀材料、演示等。對於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除了一般患者的護理要求外,還要考慮到老年患者的生理、臘弊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的特點,做到有的放矢。
⑹ 請問失禁性皮炎使用造口袋的護理措施有哪些
「造口周圍皮膚潰爛了怎麼辦?」
「造口袋粘貼不住易滲漏怎麼辦」
經常會有造口家人咨詢關於造口周圍「皮膚」的問題,
因為一旦造口周圍皮膚出現發癢、發紅甚至破潰有滲液時,不僅會增加護理難度,也影響了日常生活質量。
一、認識刺激性(失禁性)(糞水性)皮炎
刺激性(失禁性)(糞水性)皮炎是腸造口術後常見的並發症之一,由於糞水與造口周圍皮膚長時間接觸後,導致皮膚紅斑、潰瘍等炎症表現。
尤其是回腸和尿路造口排泄物刺激性很大,一旦與皮膚接觸,更容易引發皮膚表面潰瘍。
二、病因
#腸造口護理技能不理想
(1)產品選擇不合適
(2)造口護理技巧欠佳
#腸造口高度不理想
#腹部情況不理想
(1)體型過於肥胖或過於偏瘦
(2)腹部有疝氣
三、預防措施
一、造口用品的選擇
每個造口朋友的身體形狀、皮膚狀態不同,因此全面、准確的評估造口周圍身體形態後,選擇適合的底盤以及附件用品至關重要。
二、正確佩戴造口產品
(1)掌握正確的造口產品更換流程:
Apply 佩戴
正確的產品佩戴將確保造口底盤緊密地粘貼在造口周圍,保護皮膚,防止排泄物滲漏到皮膚上而引起皮膚浸漬 ;
Remove 揭除
正確的移除技巧將確保移除造口產品時不損傷皮膚,保護造口周圍皮膚 ;
Check 檢查
檢查底盤黏膠及黏膠覆蓋下的皮膚,如需要可使用鏡子查看。底盤黏膠被腐蝕,造口周圍皮膚上有排泄物或皮膚浸漬,提示我們需要改變更換的頻率。
(2)術後6~8周水腫期內,每次更換底盤前建議測量造口大小
(3)底盤中心孔裁剪要大於造口根部的1~2mm
三、及時排放造口袋內容物
當造口袋內的排泄物達1/3~1/2時要及時排空,避免造口底盤受到過度牽拉發生滲漏。
四、做好皮膚護理
護理時可以先用溫水或生理鹽水清洗腸造口周圍皮膚;待干後,使用造口護膚粉及皮膚保護膜進行保護。
五、掌握造口袋更換頻率
造口袋的更換時間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按照自己的更換周期來更換,但是夏季天氣炎熱,建議縮短更換時間;若發生滲漏情況,及時更換。
六、注意飲食
保證營養均衡,攝入循序漸進、控制體重,避免短期內體重增減明顯而引起造口周圍皮膚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