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中葯治療臉上皮膚過敏的驗方
擴展閱讀
皰疹趙炳南 2025-05-14 21:20:21
尖銳濕疹是什麼樣的 2025-05-14 21:15:29
養鸚鵡蕁麻疹 2025-05-14 21:09:42

中葯治療臉上皮膚過敏的驗方

發布時間: 2024-07-12 09:18:11

❶ 治療抗過敏中葯方有什麼呢

過敏煎乃當代大家祝諶予所制,葯凡四味,由防風、銀柴胡、烏梅、五味子組成,葯雖平淡,但組方嚴謹,臨床療效卓著,被學者稱為當代經方。下面由我給大家介紹抗過敏的 中葯 吧,僅供大家參考。

抗過敏的中葯方
1、如過敏性 蕁麻疹 屬於風寒者,加桂枝、麻黃、升麻、荊芥;

風熱者加菊花、蟬衣、銀花、薄荷;

血熱者加丹皮、紫草、白茅根;

熱毒內盛加連翹、銀花、甘草、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藍根。

過敏性 哮喘 ,常加萊菔子、白介子、蘇子、葶藶子、杏仁。

過敏性 紫癜 ,常加藕節炭、血餘炭、荊芥炭、茜草根、旱蓮草、仙鶴草。

過敏性 鼻炎 ,常加白芷、菖蒲、辛夷、菊花、細辛、生地、蒼耳子、葛根。

冷空氣過敏症,加桂枝、白芍、生薑等。

2、方葯組成:防風、銀柴胡、烏梅、五味子、甘草各10克。水煎,每日一劑,早晚服。功效解表和里,主治過敏性鼻炎、蕁麻疹。
抗過敏吃什麼好
1、多補充維他命C:在含豐富維他命C的蔬果中,梨與奇異果是首選,多吃可以加強皮膚組織,有助對抗外來敏感。

2、食用涼茶等 清熱 降火 的食物。

3、可多吃一些牛奶、豆製品及新鮮的蔬菜、水果,以增強皮膚抵抗力。

4、大棗:紅棗中含有大量抗過敏物質--環磷酸腺苷,可阻止過敏反應的發生。凡有過敏症狀的患者,可以經常服用紅棗。

5、蜂蜜:蜂蜜裡面含有一定的花粉粒,經常喝會對花粉過敏產生一定的抵抗能力。

6、胡蘿卜:胡蘿卜中的β-胡蘿卜素能有效預防花粉過敏症、過敏性 皮炎 等過敏反應。

7、金針菇:經常食用金針菇有利於排除重金屬離子和代謝產生的毒素和廢物,能有效地增強機體活力。
抗過敏不能吃什麼
1、禁吃燒烤食物:對敏感肌膚會造成極大的破壞,使肌膚嚴重缺水。

2、少食煎炸食物:要少吃,最好不要吃。

3、少食辛辣:如辣椒,洋蔥等。

4、少飲酒。

5、避免吃魚、蝦、蟹等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猜你喜歡:

1. 感冒的分類及用葯

2. 感冒發燒中葯方子

3. 治感冒的菜譜大全

4. 關於感冒的經典句子

5. 土方法治感冒

❷ 我急需中葯治療皮膚瘙癢驗方

周身皮膚瘙癢者可用百部酊、苦參酒外搽;或者用苦參、白鮮皮、百部、蛇床子、地膚子、花椒等煎水作全身熏浴;或者礦泉浴。

皮膚過敏什麼中葯能治好

治療過敏的中葯還是很多的,有地膚子,蛇床子,苦參,白鮮皮,蛇蛻,蟬蛻,徐長卿等等
不過,你要確定你是對什麼過敏,還是其他性質的皮炎或是濕疹?中葯處方有過敏煎也比較經典。要把你的具體情況講清楚才能下葯,不要亂吃葯哦!

❹ 中草葯治過敏性皮膚病的偏方

首選:益母草沖抄劑,每次兩包一日三次,連服月余,效果奇效,可以說簡.便.驗具在.
中葯及偏方
(1)地膚子、浮萍各30克,蟬蛻9克,水煎服,每日l劑。
(2)桃樹葉、艾葉各30克,白礬15克,食鹽9克,煎湯洗浴,每日1-2次。
(3)蒼耳子,荊芥,防風各15克,蔥白1根,水煎服,每日1劑。
營養和飲食
宜進清淡飲食,忌魚、蝦、蟹、羊肉、酒類等辛辣刺激食物。
注意事項
1.患者平時要注意觀察過敏原,如發現某種食物或葯物過敏時,應立即停用,對可疑致敏原應盡量避免接觸。
2.剪短指甲,勿用力搔抓,否則可引起皮損顯著增多,瘙癢劇烈。
3.保持大便通暢,便秘者可服果導片2片,每日2-3次安番瀉葉適量開水沖飲。
4.室內應保持清潔、乾燥,禁放花卉,也不應該噴灑來蘇,敵敵畏等化學物品,以免致敏。

預防常識
1.對過敏性體質的人應盡量避免接觸易引起過敏的食物、葯物、植物及化學物品,減少過冷、過熱及日曬的刺激。

❺ 怎樣用徐長卿治臉上過敏

蕁麻疹又稱風疹塊,是一種常見多發病,久治不愈便成慢性蕁麻疹;其實,在我國古代治療蕁麻疹偏方,就已顯現出神奇的療效。 相傳在唐代貞觀年間,李世民外出打獵,不慎被毒蛇咬傷,病情十分嚴重。御醫們治不見效,只得張榜招賢。民間醫生徐長卿揭榜進宮。徐長卿把自己采來的「蛇痢草」煎好,一日兩次讓李世民服下,再用葯液外洗。第二天病情就有了好轉。再連服三天,症狀完全消失。李世民高興地問:「先生葯到病除,不知所用何葯?」徐卻吞吞吐吐答不上話。 原來,李世民被蛇咬傷後,下了一道聖旨,誰說了「蛇」字都要治罪。情急之下,一旁的丞相魏徵為他解圍說:「徐先生,這草葯是不是還沒有名字?」徐會意忙說:「稟萬歲,這草葯尚無名字,請皇上賜名。」皇上不假思索地說:「徐先生用這草葯治好了朕的病,就叫『徐長卿』吧。」「徐長卿」的名字也就傳開了。並一直沿用至今。 那麼,這個治療蕁麻疹的偏方為何如此有效呢?祖國醫學認為,徐長卿性味辛、溫,無毒。具有止痛、止咳、解毒、利水消腫、活血之功。可治胃痛、牙痛、風濕疼痛、經期腹痛、慢性氣管炎、腹水、水腫、痢疾、腸炎、跌打損傷、濕疹、蕁麻疹、毒蛇咬傷等症。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上說:「上古辟瘟疫有徐長卿散,良效,今人不知用此。」又說:「徐長卿久服強悍輕身。」在《常用中草葯手冊》上載有:「祛風止痛、解毒消腫、溫經通絡。治療毒蛇咬傷,風濕骨痛、心胃氣痛、跌打腫痛、帶狀皰疹、肝硬化腹水、月經不調、痛經等。」 據現代葯理研究表明,徐長卿內含黃酮甙、丹皮酚、揮發油、糖類、氨基酸及少量生物鹼、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成分。其葯理作用如下: 1、具有鎮靜、鎮痛作用; 2、能凈化血液,降低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和血栓形成; 3、能擴張血管增加冠脈血流量,減慢心率,並能軟化血管,降低外周阻力而降低血壓; 4、提高機體的代謝能力,增強免疫功能。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徐長卿尚有抗腫瘤作用,能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和擴散。該品水煎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淋球菌等,以及肝炎病毒和皮膚真菌均有殺滅和抑製作用。 另外,徐長卿作為治療蕁麻疹的偏方外,在治療其他疑難疾病方面也頗有療效。如治療腰痛、胃寒氣痛、肝硬化腹水,可用徐長卿6—10克,水煎服。每日服2次;治腹脹,用徐長卿9克,加水1碗煎成半碗,溫服;治牙痛,用徐長卿干根15克,洗凈,加水1500毫升,煎至500毫升;也可將其根研成細末,痛時服1.5—3克,分2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