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放射性皮炎的症狀
擴展閱讀
怎麼緩解寶寶濕疹 2025-05-15 04:25:32
血熱型濕疹缺什麼症狀 2025-05-15 03:58:38

放射性皮炎的症狀

發布時間: 2024-07-10 12:55:03

Ⅰ 如何治療慢性放射性皮炎

對職業性放射工作人員,I度慢性放射性皮膚損傷患者,應妥善保護局部皮膚,內避免外傷及過量照射,容並作長期觀察;Ⅱ度損傷者,應視皮膚損傷面積的大小和輕重程度,減少射線接觸或脫離放射性工作,井給予積極治療;Ⅲ度損傷者,應脫離放射性工作,並及時給予局部和全身治療。對久治不愈的潰瘍或嚴重的皮膚組織增生或萎縮性病變,應盡早手術治療。
I度患者一般無須處理,有紅斑者可局部濕敷,搽消炎抗過敏的葯膏,如艾洛松等;出現滲液靡爛的可給予硼酸水、碘伏等濕敷外塗;水皰發生潰瘍者可用氯一氖激光治療。急性紅斑時可用洗劑或冷濕敷,有糜爛時可外搽1%龍膽紫或用2%-3%硼酸溶液、2%-3%甘草水或地榆煎液等濕敷,對潰瘍可用抗生素軟膏,或用魚肝油和白蠟配成軟膏,或33%蜂蜜魚肝油軟膏。分泌物多時可用復方硫酸銅溶液稀釋10倍熱濕敷,以改善血液循環,刺激肉芽新生。有全身症狀時按具體情況採用抗生素、皮質類固酵、輸血或其他內科療法。若有癌變傾向時,應作病理檢查,必要時及早切除並植皮。

Ⅱ 日光性皮炎跟電腦手機輻射有關嗎

電腦手機雖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是其傷害也不可忽視,由此導致的皮膚過敏現象是電腦族普遍遇到的問題。就像「日光性皮炎」一樣,電腦輻射也可造成類似的症狀,皮膚上出現小紅疹或紅斑,其癢難忍,抓撓後反復脫皮,很難治癒。

電腦引起皮膚過敏是多方面的,一種是電腦輻射指數超標,會刺激皮膚產生放射性皮炎,頑固難愈;另一種是對光輻射過敏,長期對電腦就像洗日光浴一樣,特別是吃了菠菜、香菜等光感性食物或者塗抹感光性化妝品以後,這種現象更加明顯;此外,由電腦屏幕逸出的某些化學性過敏原很容易附著在皮膚上,引起接觸性皮炎。

  • 日光性皮炎的發生主要還是和強陽光的照射有關系,引起疾病發生的原因有很多:

1、主要是由於強陽光的照射引起的。由於春夏季節的到來,很多的患者經常會被強陽光曬傷形成日光性皮炎。

2、經常食用光感性強的蔬菜水果會引起日光性皮炎的發生。所以患者應該注意自己的飲食健康。

3、患有日光性皮炎的患者不注意防曬。很多的患者認為不用防曬,這種認識是錯誤的,由於強陽光的照射經常會使患處的皮膚出現明顯的曬傷現象,所以患者應該注意防曬。

Ⅲ 簡述急性放射性皮炎的臨床表現。

(1)一度:常於暴露後6天出現,如劑量過大可在24小時內發生,12天左右達到高峰,3~4周後消退。照射部位僅出現紅斑,可有暫時性脫毛;伴灼痛和刺癢感。
(2)二度:病期1~3個月。表現為局部紅斑、水腫和水皰,破潰後出現糜爛和結痂,可遺留色素沉著或色素脫失、毛細血管擴張、皮膚萎縮及永久性毛發脫落;自覺明顯灼熱及疼痛。
(3)三度:損害累及真皮深部、皮下組織甚至深部肌、骨骼,表現為顯著紅腫,可出現壞死和潰瘍,潰瘍常持續多年不愈,愈後留下萎縮性瘢痕,有些可為永久性潰瘍,潰瘍和瘢痕易發生癌變。
二、三度放射性皮炎可伴全身症狀如乏力、頭痛、頭暈、惡心、嘔吐、出血等,可有白細胞減少及繼發感染。

Ⅳ 放射性皮炎的臨床表現

1.急性放射性皮炎
由於一次或多次大劑量放射線照射引起,但敏感者即使劑量不很大也可以發病。潛伏期因放射線的劑量和各人的耐受性不同而長短不定,8~20天。可分成三度:
(1)Ⅰ度 初為鮮紅,以後呈暗紅色斑,或有輕度水腫。自覺灼熱與瘙癢。3~6周後出現脫屑及色素沉著。
(2)Ⅱ度 顯著急性炎症水腫性紅斑,表面緊張有光澤,有水皰形成,皰破後成糜爛面。自覺灼熱或疼痛。經1~3月痊癒,留有色素沉著、色素脫失、毛細血管擴張和皮膚萎縮等。
(3)Ⅲ度 紅斑水腫後迅速組織壞死,以後形成頑固性潰瘍。潰瘍深度不定,一般可穿通皮膚及肌肉,甚至骨組織。潰瘍底面有污穢的黃白色壞死組織塊。自覺劇痛。很難癒合,愈後形成萎縮性瘢痕、色素沉著、色素脫失和毛細血管擴張。損害嚴重者大血管閉塞,肢體發生乾性壞疽。在潰瘍和瘢痕上可繼發癌變。
Ⅱ、Ⅲ度可伴全身症狀,如頭痛、頭暈、精神萎靡、食慾不振、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出血及白細胞計數減少等,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2.慢性放射性皮炎
多為長期、反復小劑量放射線照射引起,或由急性放射性皮炎轉變而來。潛伏期自數月至數十年。炎症表現不顯著。由於放射線破壞皮脂腺、汗腺、毛囊以及甲床生發層細胞而致皮膚乾燥、粗糙、皸裂,毛發脫落,甲色暗晦,出現縱嵴、色素沉著及增厚,甚至脫落。甲皺微循環改變,可見管襻異常及毛細血管血液粘滯。

Ⅳ 放療的副作用有那些

放射治療的副作用有哪些?

1、疲勞:放療期間,人體耗費大量能量來進行自我康復。疾病帶來的壓力,每天往返治療以及放射對正常細胞的影響都會導致疲勞。大多數人在放療進行幾個星期後都會感到疲倦,而且隨著放療的持續進行會更感疲勞。

2、皮膚:治療部位的皮膚敏感,看上去發紅、起皺。幾周後,病人的皮膚由於放療變得乾燥。病人應把這些症狀告訴醫生,醫生會提出建議來消除你們的不適。放療結束幾周後,多數皮膚反應會消除。在某些情況下,接受放療的皮膚會比以前稍黑。

3、脫發:放療會在治療部位引起脫發(禿頭症)。例如,你的髖部接受治療,你的頭發就不會脫落。但是,你的頭部接受放療,就會導致你頭皮上的頭發部分或全部脫落。許多病人都知道,治療結束後他們的頭發就會重新長出來,但他們還是很難適應脫發。頭發長出來的數量取決於病人接受的放射劑量和採用的放療形式。例如,如果放療是為了減輕症狀,你的頭發就會慢慢長出來;但如果放療的目的是為了治癒癌症,你的頭發就不會長出來,而這也說明你達到了治療的效果。

4、血液:放療幾乎不會降低白血球數或血小板數。這些血細胞幫助人體抵抗感染和預防出血。如果病人的血液檢查顯示放療降低了白血球數或血小板數,治療會暫緩一周,以便增加病人的血細胞數量。

5、飲食:副作用還包括飲食和消化問題。在治療過程中,你可能完全沒有食慾。即使你感到不餓,多攝入蛋白質和熱量也很重要。醫生發現,胃口很好的病人可以更好地對付癌症及其副作用。

6、情緒:許多病人會感到沮喪、害怕、生氣、失敗、孤獨或無助。你也可能由於放療感到很累,從而破壞你的情緒。

海藻硒可以緩解癌症病人的放療副作用

Ⅵ 什麼是放射性皮炎

各種類型的電離輻射包括微粒子波和電磁波引起的損傷稱放射性損傷,其中最主要是放射性皮炎。早在X射線被發現的1896年,Macruse即報告了X射線對皮膚損傷的臨床表現。1900年,Walknoff報道一例鐳引起的放射性皮膚損傷病例。在我國,隨著放射線較普遍地用於臨床診斷和治療、核工業技術的推廣等,放射性皮炎的發病正在逐漸增多,值得臨床工作者注意。

放射性皮炎是各種類型的電離輻射(包括微粒子波和電磁波)引起的皮膚及皮膚附屬器的各種早期及晚期的炎症性病變。

(1)病因。各種類型的電離輻射均可使皮膚產生不同程度的反應,其中特別是α、β、γ射線和X射線以及電子、核子和質子的放射易引起皮膚病變。

本病多發生於從事放射工作的人員,防護不嚴格,或未按操作規程作業,致使短時間內接受大劑量放射線或接受放療累積量過大等情況。電離輻射對生物組織損傷的基本病變是相似的,即細胞核的DNA吸收了輻射能,導致可逆或不可逆的對DNA合成和細胞分化方面的影響,引起細胞基因突變,進而出現一系列皮膚炎症性反應和損傷。

(2)臨床表現。根據發病時間的長短,分為急性、慢性放射性皮炎兩種。

①急性放射性皮炎。往往由於皮膚受到一次或多次大劑量電離輻射後引起,但敏感者即使劑量不很大也可發病。潛伏期因劑量和個人耐受性不同而長短不定,一般約8~20天。按病變程度可分為三度。

第一度:僅見紅斑,於毛囊口更明顯,初鮮紅後轉為暗紅,或有輕度水腫。自覺灼熱與瘙癢,3~6周後出現脫屑或色素沉著。

毛發脫落見於暴露後3周,可或不可再生。

第二度:紅斑水腫和水皰。水皰破後成糜爛面,自覺灼熱或疼痛。

病期長短不一,愈後留色素脫失、色素沉著、毛細血管擴張和皮膚萎縮等。脫發均為永久性的。

第三度:累及真皮深部或皮下組織。紅斑水腫後迅速出現組織壞死,形成頑固性潰瘍,可深達骨組織,基底有污穢的黃白色壞死組織。自覺劇痛,很難痊癒。愈後留萎縮性疤痕、色素沉著、色素脫失和毛細血管擴張。反復不愈者可繼發癌變。

②慢性放射性皮炎。多為長期反復小劑量(亞紅斑量)照射蓄積引起,或由急性放射性皮炎轉變而來。潛伏期數月至數十年。緩慢隱匿地進展,特徵性表現為皮膚乾燥、萎縮、變薄、發硬、無毛,繼而出現毛細血管擴張及不同程度色素減退或色素沉著。無明顯炎症過程。自覺瘙癢或燒灼感,以後可伴潰瘍形成、疣狀角化過度及皮下纖維化,甲色晦暗,甲板增厚、縱脊、脆裂,毛發稀疏脫落。

皮損處可繼發癌變。據統計,其發生率約10%~29%不等。最常見的是基底細胞癌,其次為鱗癌。

(3)治療。本病以預防為主,治療主要為對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