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蕁麻疹吃什麼中葯,要吃多久才能根治,
首先要知道得的是什麼類型的蕁麻疹,才好下葯。
(1)風熱型,多見於急性蕁麻疹。辨證為風熱襲表,肺衛失宣,治以辛涼透表,宣肺清熱,方以「荊防方」加減。
荊防方
【葯物組成】荊芥穗2錢,防風2錢,僵蠶2錢,金銀花4錢,牛蒡子3錢,丹皮3錢,紫背浮萍2錢,乾地黃3錢,薄荷1錢半,黃芩3錢,蟬蛻1錢半,生甘草2錢
【方劑功效】疏風解表,清熱止癢。
(2)風寒型,多見於寒冷性蕁麻疹。辨證為風寒束表,肺衛失宣,治以辛溫解表,宣肺散寒,方以「麻黃方」加減。
麻黃方
【處方】麻黃3克,乾薑皮3克,浮萍3克,杏仁4.5克,白蘚皮15克,丹參15克,陳皮9克,丹皮9克,僵蠶9克
【功能主治】辛開腠理,和血止癢。主氣血不足,衛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失固,風邪內侵,肌膚失養。
(3)陰血不足,血虛受風型,多見於慢性蕁麻疹。辨證為陰血不足,風邪束表,治以滋陰養血,疏散風邪,方以當歸飲子加減;
(4)脾肺兩虛,風寒束表型,多見於慢性蕁麻疹。辨證為脾肺兩虛,衛氣不固,治以健脾益肺,益氣固表,方以玉屏風散合多皮飲加減。
再有:
慢性蕁麻疹中葯方劑
中葯方劑(一)
【辨證】脾失健運,復感風邪,郁於肌膚。
【治法】健脾除濕,疏風和血。
【方名】多皮飲。
【組成】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丹皮9克,大腹皮9克,木槿皮9克,桑白皮15克,白蘚皮15克,赤茯苓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乾薑皮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趙炳南方。
中葯方劑(二)
【辨證】氣血不足,衛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失固,風邪內侵,肌膚失養。
【治法】辛開腠理,和血止癢。
【方名】麻黃方。
【組成】麻黃3克,乾薑皮3克,浮萍3克,杏仁4.5克,白蘚皮15克,丹參15克,陳皮9克,丹皮9克,僵蠶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出處】趙炳南方。
中葯方劑(三)
【辨證】脾虛兼風。
【治法】健脾利濕,祛風止癢。
【方名】蕁麻疹湯。
【組成】蒼術5克,白術30克,茯苓15克,荊芥15克,丹皮15克,防風9克,白蒺藜12克,僵蟲10克,川芎9克,丹參15克,黃芩10克,龍骨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出處】屈舒信方。
中葯方劑(四)
【辨證】陰血不足,風淫濕遏,邪伏血分,每遇不正之氣誘發。
【治法】養陰益血,以清理血分為主,佐以疏風利濕。
【方名】加減當歸飲。
【組成】當歸9克,白芍9克,生地15克,何首烏30克,川芎6克,白芨9克,地龍9克,路路通15克,地膚子12克,烏葯6克,荊芥6克,防風6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俞長榮方。
中葯方劑(五)
【辨證】沐浴當風,邪客經絡,氣血阻痹,而致風疹纏綿。
【治法】疏風清熱,活血通經。
【方名】麻黃連翹小豆湯合胡煎方。
【組成】麻黃3克,連翹9克,赤小豆12克,胡麻仁30克,何首烏9克,苦參6克,石菖蒲6克,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② 中草葯治過敏性皮膚病的偏方
首選:益母草沖抄劑,每次兩包一日三次,連服月余,效果奇效,可以說簡.便.驗具在.
中葯及偏方
(1)地膚子、浮萍各30克,蟬蛻9克,水煎服,每日l劑。
(2)桃樹葉、艾葉各30克,白礬15克,食鹽9克,煎湯洗浴,每日1-2次。
(3)蒼耳子,荊芥,防風各15克,蔥白1根,水煎服,每日1劑。
營養和飲食
宜進清淡飲食,忌魚、蝦、蟹、羊肉、酒類等辛辣刺激食物。
注意事項
1.患者平時要注意觀察過敏原,如發現某種食物或葯物過敏時,應立即停用,對可疑致敏原應盡量避免接觸。
2.剪短指甲,勿用力搔抓,否則可引起皮損顯著增多,瘙癢劇烈。
3.保持大便通暢,便秘者可服果導片2片,每日2-3次安番瀉葉適量開水沖飲。
4.室內應保持清潔、乾燥,禁放花卉,也不應該噴灑來蘇,敵敵畏等化學物品,以免致敏。
預防常識
1.對過敏性體質的人應盡量避免接觸易引起過敏的食物、葯物、植物及化學物品,減少過冷、過熱及日曬的刺激。
③ 中醫葯怎樣治「過敏」
過敏是不容易治療的,有些過敏可以治療,那是因為過敏源是一種表邪,把表邪去掉即可,相對來說這不是過敏。而有些是體質的敏感性導致,不管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這種不好治療,最好是遠離過敏原,如果要治療,只能通過服用抗過敏葯物治療,通過調節葯量大小,讓人體不斷的適應這種環境來解決,這個我建議西葯抗過敏加中醫扶正相結合,慢慢增強人體的適應能力,直到適應,所以,註定療效快不了。還有一種比如哮喘,老慢支類的,其實這個不能叫過敏,只是沒搞清病理罷了,病理搞清楚了葯到病除
④ 抗過敏的中葯有哪些
給大家介紹一些最常見的具有抗過敏特性的中葯:
1、荊芥:有發汗解表,宣毒透疹,和血止血作用,用於風疹癢疹、疹出不透、瘡瘍等。與防風配伍時為祛風止癢方劑的基礎,可用於風疹、皮膚瘙癢等證,常與蛇床子、土茯苓、蟬蛻等配合使用。本品可促使皮膚血液循環加強,有輕微的解熱鎮痛作用。可促進皮膚感染性疾病的癒合與病損組織的吸收。2、白芷:有祛風解表,透毛竅、通鼻竅,散寒止痛,燥濕解毒作用。善治頭麵皮膚之風,外用可治療皮膚瘙癢症。本品可減少支氣管分泌、擴張冠狀動脈;能促進被破壞組織的吸收,對慢性潰瘍、皮膚炎症有促進吸收或促進其化膿的作用;有止血作用,用其治療鼻竇炎、慢性鼻炎有較好的療效。3、薄荷:有散風解表、行氣解郁、祛風止癢、透斑疹作用。可用於皮膚瘙癢、風疹等證。與蟬蛻為臨床常用葯對之一,用於一般風疹、麻疹後的皮膚瘙癢,亦能改善老年性皮膚瘙癢及牛皮癬瘙癢症狀。4、蟬蛻:有疏散風熱,解表透疹,祛風止驚作用。近代研究認為,蟬蛻可降低反射性肌緊張反應、降低橫紋肌的緊張性,對神經節有輕度阻斷作用。5、甘草:有清熱解毒、調和葯性、祛痰止咳作用,並能健脾和中、緩急止痛。本品對人體作用廣泛,所含之甘草素在體內水解為甘草次酸,有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和鹽皮質激素的抑制炎症、抗過敏作用。有中樞性鎮咳作用,對支氣管黏膜有保護作用。6、黃芪:有補益脾土、固表止汗、托瘡生肌等作用。能改善瘡瘍組織的血液循環,促進病變組織的吸收或化膿。7、茵陳:有清熱利濕、利膽退黃、祛風作用。亦能發散肌膚邪熱而祛風止癢,用於風濕凝聚肌膚之癮疹、皮膚瘙癢等。與荷葉配伍可治療皮膚瘙癢、濕疹、癢疹等。8、艾葉: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作用。所含艾葉油有止咳平喘去痰作用。煎洗可治療皮膚濕疹、瘙癢、疥瘡等。9、金銀花:有清熱解毒、抗炎作用,能控制炎症的滲出和炎性增生,能促進白細胞的吞噬功能,對多種化膿性球菌有抑製作用,可治皮膚感染。10、黃柏: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滋陰降火作用。與蒼術配伍用於瘡瘍腫毒、濕疹、癢疹等症。與滑石研末外用,是治療濕瘡、濕疹通劑。
⑤ 春季治皮膚瘙癢的中葯秘方
很多,你是什麼病?蕁麻疹?濕疹?黃芩黃柏,蛇蛻,桑葉?桑白皮,牛蒡子,桔梗,川芎,白術,白芍,桂枝。
⑥ 有沒有治療皮膚過敏的草葯
臉上皮膚過敏怎麼辦?又癢又干又痛,紅紅腫腫,不但難受也影響美觀。怎麼辦,才能還原水嫩肌膚。下面,為大家推薦:臉上皮膚過敏怎麼辦解決方法。
臉上皮膚過敏解決方法 1
用冷開水或加上無任何添加劑的潔面乳清潔面部,在還沒有完全抹乾水分時塗上薄薄的凡士林,並身處陰涼環境下,能迅速鎮靜皮膚。
臉上皮膚過敏解決方法 2
遠離容易過敏的物質。護膚品成分中以下專有名詞是容易引起敏感的化學物質,購買產品前要先在外包裝上查看清楚:alcohol(含酒精)、bronopol、Sorbicacid(山梨酸)、parabens(防腐劑)、fragrance(香料的總稱),若不想變「敏感美人」,購買時就加倍注意吧!
臉上皮膚過敏解決方法 3
用不含酒精的爽膚水。爽膚水的作用是給面部清爽及光滑的感覺。一般的爽膚水大多含酒精,除了會令敏感皮膚容易發紅外,當酒精揮發後,還會令皮膚出現緊綳現象,所以應選擇性質溫和且不含酒精、香料的爽膚水,塗時用食指、中指及無名指指腹輕彈,千萬不要用力拍打,免受刺激。
臉上皮膚過敏解決方法 4
多補充維他命C。缺乏維他命C,容易令皮膚粗糙枯乾,從而引致皮膚炎、脫皮等敏感症狀。在含豐富維他命C的蔬果中,梨與奇異果是首選,多吃可以加強皮膚組織,有助對抗外來敏感。
臉上皮膚過敏解決方法 5
常用冷水洗面,增加皮膚的抵抗力。如皮膚不適應,可先用溫水(20℃—30℃),再逐漸降低水溫,使用天然材料製成的洗面奶或刺激性小的香皂。最好使用防敏洗面奶。洗澡和洗臉分開。洗澡水過燙,根本不適宜用來洗臉,其他皮膚一樣,更別說敏感性肌膚了。所以一定要分開來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