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皮試操作怎麼做
皮試
皮試是皮膚(或皮內)敏感試驗的簡稱。某些葯物在臨床使用過程中容易發生過敏反應,如青黴素、鏈黴素、細胞色素C等,常見的過敏反應包括皮疹、蕁麻疹、皮炎、發熱、血管神經性水腫、哮喘、過敏性休克等,其中以過敏性休克最為嚴重,甚至可導致死亡。
1定義
為了防止過敏反應的發生,特別是嚴重過敏反應的發生,規定一些容易發生過敏反應的葯物在使用前需要做皮膚敏感試驗,皮試陰性的葯物可以給病人使用,皮試陽性的則禁止使用。這些需要做皮試的葯物被稱為皮試葯物.皮膚試驗是藉助抗原、抗體在皮膚內或皮膚上的反應進行免疫學檢測的方法。根據反應機制不同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中合反應皮膚試驗,可觀察機體的體液免疫狀態;另一類為超敏反應皮膚試驗,用來檢測機體的超敏反應和細胞免疫狀態。錫克試驗是衡量人體對白喉易感性或免疫程度的一種皮試。方法是注射一定量的白喉毒素於受試者前臂屈側皮內。受試者如無免疫力,24~48小時,局部皮膚出現紅腫,直徑在1~2厘米者為陽性反應。相反,受試者如有免疫力,其血清中含有足量的抗毒素抗體,能中和注入的毒素,局部不出現紅腫,為陰性反應。此試驗除用來測定機體對白喉的易感性以外,還可檢測白喉預防接種後是否產生免疫力。其實質是毒素、抗毒素的體內中和反應。I型變態反應(見變態反應)皮膚試驗是變應原與特異性抗體IgE(免疫球蛋白E)在皮內進行的一種反應。引起I型變態反應的抗原,經注射或劃痕後,可在10~20分鍾內引起紅腫反應,如青黴素皮試,異種動物血清皮試等。本試驗陽性者表示對該抗原過敏
2准備工作
首先應當制備試驗用抗原,如有合格商品可直接購買。可以作為變應原的物質種類繁多,例如動物皮毛、家禽羽毛、鴿糞、昆蟲、蟎類、真菌、花粉、雜草、物理粉塵和各種食品等都可能成為變應原。不同抗原的制備方法不同,但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步驟:①收集原料;②粉碎與勻漿;③脫脂與提取;④過濾與分離;⑤分裝保存。分裝保存之前應對提取產物進行鑒定。首先必須經過無菌試驗、急性毒性試驗和熱原檢查,保證提取產物無明顯的毒副作用;還要測定產物的蛋白含量,用凱氏定氮法或磷鎢酸沉澱法標定出總氮單位或蛋白氮單位。變應原的范圍很廣,難以做得完全,所以查找變應原需依靠患者的病史和醫師的經驗以將可疑范圍縮小,學樣成功的機會就大得多。一般醫院和衛生所都能做葯物過敏試驗,多在注射室完成;防疫部位在一些免疫接種之前有時也要做皮膚試敏;其餘的均在變態反應科或檢驗科的專門實驗室。實驗室應有專人負責,除具備各種專用試驗器材之外,還應備有意外搶救的葯品及設施。試驗部位應清洗干凈,嚴格消毒,以免皮膚的不潔物引起非特異性反應或感染。當皮膚患濕疹、感染、皮炎或外傷時不宜進行皮膚試驗。正在或近日服用免疫抑制劑或抗組胺葯物者也不宜進行皮膚試驗。
3類型及方法
皮膚試驗的最常用部位是前臂曲側,因此處皮膚較為光滑細膩,而且便於試驗操作和結果觀察。按正規作法,左右兩臂一側作試驗,另一側作對照。需要時也可選用上臂或背部皮膚。具體試驗方法可分為皮內試驗(intracutaneoustest)、挑刺試驗(pricktest)和斑貼試驗(patchtest)。
皮內試驗
將試驗抗原與對照液各0.02~0.03ml用皮試針頭分別注入皮內(不是皮下),使局部產生一個圓形小丘。當同時試驗多種抗原時,相互間至少間隔4cm,以免強烈反應時互相混淆結果。皮內試驗的敏感性比其他皮膚試驗高,所用抗原應適當稀釋,以免出現嚴重反應;當高可疑性抗原出現陰性結果時,應逐漸加大抗原濃度進行重復試驗。皮內試驗是最常用的皮膚試驗,應用范圍也很廣,幾乎各類抗原及各型反應都可用皮內試驗進行測定,只是不同類型的反應觀察結果的時間和判定結果的標准不所不同。
挑刺試驗
也稱點刺試驗或刺痕試驗。將試驗抗原與對照液分別滴於試驗部位皮膚上,用針尖透過液滴或在皮膚上輕輕地挑刺一下,以刺破皮膚但以不出血為度;1min後拭(吸)去抗原溶液。同時試驗多種抗原時,千萬注意不要將不同的抗原液交叉混合,以免出現假陽性。挑刺試驗主要用於型變態反應,該法雖比皮內試驗法敏感性稍低,但假陽性較少,與臨床及其他試驗的相關性較強。劃痕試驗(scratchtest)是挑刺試驗的一個變型,用三棱針或注射器針頭在皮膚劃一條或多條約1cm長的創痕。因為劃痕的輕重與長短難於掌握一致,故不常用。
斑貼試驗
將試驗抗原直接貼敷於皮膚表面的方法。試驗抗原為軟膏時可直接塗沫在皮膚上;如為固體物時可用蒸餾水混合或浸濕後塗敷於皮膚上;如為水溶液則浸濕紗布後敷貼於皮膚上。所用抗原濃度以不刺激皮膚為原則,塗敷范圍以0.5~1cm為宜。塗敷後蓋以油紙或玻璃紙,用紗布或綳帶固定;如有明顯不適感可隨時打開查看,並進行適當處理。斑貼試驗主要是檢測Ⅳ型變態反應,敏感程度雖然不太高,但假陽性較少,結果的可信度大。
Ⅱ 北京那家醫院查過敏源比較好的,大概要多少錢
查過敏原的方法有三種
皮膚點刺試驗
方法:把事先准備好的抗原試劑製成液態,然後滴在前臂皮膚上,每滴0.1毫升,間隔1.5厘米,然後用特殊的針輕刺液體浸潤的皮膚,不刺出血,這下抗原物質會隨著刺破的皮膚進入體內,如果這些抗原試劑如果引起皮膚反應,就是說明人體對這種抗原物質過敏了。還有一種稱為皮內試驗,和皮膚點刺試驗相同,不同的是前者是將制備好的抗原物質注射入皮內。
吸入性過敏、食物過敏都能用這種方法檢測。可以判斷患者過敏的程度,並可作為是否適合特異性脫敏治療的主要依據。
2.抽血檢查
通過查患者體內的特異性抗體IgE來尋找過敏原。
過程很簡單,就是抽取靜脈血,用儀器提取血液中的血清,檢測血清中的抗體IgE,
其道理在於,如果體內已經對某種物質過敏了,機體會產生抗擊這種物質的抗體IgE,在血液中找到這種過敏原對應的抗體IgE,就能夠證明對這種物質過敏了。
抽血檢查准確率在70~80%。均可用於食物和吸入物的檢查。
主要有兩種檢測方法:
①、定量過敏原檢查:是定量測定患者血清中IgE的水平,特異性高;
②、Cap系統:目前臨床應用比較廣泛,是定性測定患者血清中sIgE的水平,敏感程度比較高;國際專業領域認可度高。
最近也有開發出檢測抗體IgG介導的檢測方法。
3.皮膚斑貼試驗(patch test)
方法:把直徑5毫米的小鋁盒(裡面是過敏原制劑)貼在患者後背上,48小時後去掉,然後72小時看結果,根據皮膚的紅腫反應進行判斷過敏程度。
斑貼試驗是檢測接觸性過敏原最可靠、最簡單的方法,准確率>95%
適應症:懷疑或有待排除的接觸性皮炎、濕疹、化妝品皮炎等.
①、檢測化妝品的常見成分引起的過敏:如洗發香波、染發劑、隱形眼鏡護理液、牙膏、卸妝液、洗手液等。
②、檢測日常接觸物,如金屬鎳、油漆等過敏。
Ⅲ 提問:什麼叫點刺法查過敏原
李子海醫生 答 2011-02-22 18:55:17點刺試驗是一種檢測I型變態反應的過敏原檢測方法,常用來檢測食入或者吸入性過敏,准確性還不錯,但如果近期服用了激素或者抗過敏葯,又或者有皮膚化痕症就不準確了,標準的操作方法應該是2個人操作,一個人將不同的過敏原試劑滴在患者的檢測部位,另一個人用小針頭輕輕地在試劑處刺破皮膚,以輕微出血為宜,這樣速度快而且不會交叉污染。醫生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醫生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Ⅳ 皮膚病怎麼檢查最好
檢測皮膚要去專業的皮膚科,取皮膚分泌物或者其他組織做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