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現在皮膚過敏是不是很普遍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現在皮膚過敏是不是很普遍

發布時間: 2024-06-03 21:19:10

① 我的皮膚很容易過敏

據近年來的調查,敏感肌膚人群佔全部人群的30%~40%。敏感肌和過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很多人都沒能正確認識敏感肌,習慣性將敏感肌與過敏混為一談,盲目自行處理或者不當美容反而可能帶來不利影響,造成敏感肌或過敏症狀逐漸加重。下面幾款適合敏感肌的護膚品效果都是不錯的,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膚質參考選擇下。


Boscia 博倩葉清透卸妝潔面啫喱

泡沫豐富綿細,清潔力優秀,洗卸二合一,卸除防曬妥妥的( 當然水防曬除外 )。好沖洗,洗完處於一種平衡的感覺,無膜感,又達到潔凈的狀態,還保留了氨基酸潔面的溫和水潤,適合混皮。

② 過敏性皮炎也是很常見的一種疾病,那麼孩子要如何預防過敏性皮炎呢

過敏性皮炎也是很常見的一種疾病,那麼孩子要如何預防過敏性皮炎呢?

過敏性皮炎也是很普遍的一種病症,伴隨著春季的來臨,溫度的變動及其多種因素危害,都非常容易造成過敏,尤其是針對過敏身體素質的群體。針對少年兒童而言,皮膚欠缺一些必不可少的營養元素,自身免疫力也較為不高,非常容易遭受外部溫度等要素的刺激性,進而造成過敏性皮炎,針對這種問題,父母應時時刻刻造成留意,特別是在到了季節變換的情況下,更要留意周邊環境的變動對孩子的危害。

針對過敏性皮炎,關鍵從以上幾層面開展防治。尤其是針對較小的少年兒童,更應在各層面造成留意。科學規范的關愛孩子的肌膚,搞好日常保潔,穿著打扮也需要盡可能挑選綿軟的純棉品,防止對肌膚導致刺激性。

③ 世界過敏性疾病日:關於過敏,你知道多少

世界過敏性疾病日,是世界過敏組織(WAO)聯合各國變態反應機構提出的全球倡議。近年來在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背景下,出現了各種過敏性疾病包括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皮膚過敏等。其中皮膚過敏是一種最常見的過敏形式,有資料提示,約有20%的人有皮膚過敏現象!表現為濕疹、特應性皮炎、蕁麻疹、接觸性皮炎、蟲咬皮炎、葯疹或嚴重的全身過敏反應(過敏性休克),有逐年增長的趨勢並且嚴重影響人們的 健康 和日常生活。因此我們旨在通過增強全民對過敏性疾病的認識,共同來積極應對與預防過敏反應。

01 為什麼過敏性疾病會盯上你呢?

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什麼是過敏性疾病?過敏性疾病又稱變態反應性疾病,是變應原(過敏原)引起的機體異常免疫反應,導致組織炎症或器官功能障礙。可發於各個年齡階段,是皮膚科的常見病,多發病,而夏季是過敏性皮膚病的高發期,那麼它為什麼會發生呢?

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通俗來說就是「過敏體質」,醫生常常會問診詢問你近親是否也有相關的過敏性疾病。但是並非所有的過敏體質患者均會發病,其與自身的免疫力等個體差異密切相關。

過敏原

過敏原是大家都知道的最常見的原因,大多數是通過皮膚接觸、吸入、食入或注射等途徑進入機體,主要有動物的皮毛、昆蟲的毒毛,花、果,紫外線,吸入花粉、塵蟎,食入海鮮魚蝦,注射葯物及疫苗,接觸金屬製品、日用洗滌劑、化妝品、油漆汽油等化工原料。這也是為什麼醫生在詢問患者時,會涉及到患者的職業、最近的去向和活動,這對於疾病的判斷有一定幫助。醫生根據病因、症狀及皮損形態,選擇合適的檢查方法以明確過敏原,而不是一概而論,簡單來說一般對於花粉塵蟎黴菌食物等採用抽血進行血清變應原特異lgE檢測,但是對於比如主婦手、職業長期接觸化學物、長期難愈的皮炎濕疹等就進行斑貼試驗進一步明確病因。

環境、生活方式

比如室內如果產生污染物如甲醛等,可能與特應性皮炎的發病有關。此外,現代的生活方式比較注重衛生,比如頻繁的洗浴的患者認為,我這么愛干凈,為什麼還會過敏出現皮疹,其實過度的洗浴反而更容易損傷皮膚屏障,使機體的免疫失衡,這也是為什麼城市人比農村人更容易發生過敏。其次,熬夜、工作壓力大的 社會 因素,也是誘因之一。

02 過敏性皮膚的特徵和過敏表現是什麼?

過敏性皮膚的特徵為:皮膚表皮薄,細膩白皙,皮脂分泌少,較乾燥,微血管明顯,皮膚乾燥,角質層保持水分的能力降低,肌膚表面的皮脂膜形成不完全。

皮膚過敏主要表現為各種類型的皮疹,伴不同程度的瘙癢、刺痛、紅腫。如蕁麻疹會出現瘙癢性風團,就是老百姓常說的風疙瘩,短時間內迅速出現,發無定處,反復發生;濕疹皮損形態多樣,對稱發生,常遍布全身,極易成慢性;特應性皮炎好發於兒童,特徵表現是皮膚乾燥,肘窩、腘窩常年皮疹難消(中醫叫四彎風),瘙癢難耐,易反復急性發作。除了皮疹和瘙癢外,還可伴發過敏性鼻炎、哮喘等,因此早期的及時干預非常重要,可以減輕或避免後期的鼻炎或哮喘;蟲咬皮炎最常見的是出現分散的水腫性丘皰疹,甚者嚴重水腫、大水皰,瘙癢灼痛感。

此外,葯疹(也稱為葯物過敏)很常見,危害巨大!葯疹又稱葯物性皮炎,是葯物通過口服、外用和注射等途徑進入人體而引起的皮膚黏膜炎症的反應。幾乎所有的葯物都有可能引起皮炎,但最常見的有磺胺類葯、解熱鎮痛葯、安眠葯類以及青黴素、鏈黴素、靜滴的中葯等。葯物引起的不良反應非常復雜,大致可以分為:葯物過量,不耐受,特發性,副作用,繼發作用和過敏反應等。葯疹是過敏反應的最常見類型。一般來說,葯疹多在治療開始後5~20天經過致敏而出現。但如果以前曾接受過同樣葯物或同類結構的葯物治療,則可於數小時或1~2天內迅速出現。常見的葯疹皮膚表現有14種類型,表現非常復雜,若發生葯物超敏綜合征,剝脫性皮炎,大皰性表皮鬆解壞死等,均可致命。因此,若用葯後發生皮疹,必須高度重視,及時就診。

03 過敏了該怎麼辦?

通過這些常見症狀,讓患者對自己的疾病和治療有初步了解。對於症狀輕微者,患者立即脫離引起過敏的物質,就可以快速緩解;對於不能明確對什麼過敏或者脫離之後,過敏症狀仍持續存在者,就要及時就醫。其用葯遵循急性期滲液、紅腫明顯時,採用中葯煎湯濕敷或熏洗,無糜爛、滲出採用洗劑,如三黃洗劑、爐甘石洗劑;亞急性期有鱗屑、痂皮,採用油劑,如紫草油;慢性期浸潤肥厚、苔蘚樣變,採用軟膏類,如青石止癢軟膏;另外可口服抗組胺葯(如氯雷他定或鹽酸西替利嗪等),局部外用激素抗炎止癢,尤其注意激素的使用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選擇合適強度和劑型的激素並逐漸停葯的原則,不可濫用、過用、突然停用激素;如果患者皮疹面積擴大,瘙癢、水皰嚴重者,需及時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04 對於嚴重、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要高度重視

1、急性蕁麻疹

患者常先出現皮膚瘙癢,很快在瘙癢部位出現風團,呈鮮紅色或蒼白色,大小不一可融合成片,皮膚凹凸不平,患者表皮的水腫、風團通常在24h內消退,但容易反復發生新的風團。病情嚴重者可伴有心慌、血壓降低等過敏性休克症狀,呼吸道症狀表現為哮喘及喉頭水腫、甚至呼吸困難、昏厥窒息,胃腸道黏膜受累可出現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由感染引起的可出現寒戰、高熱、頭痛等全身中毒症狀,尤其發熱最高可達40℃。因為其發病特點就是可發於身體的任何部位,發病迅速,因此,建議患者急性期發作或面積擴大一定要高度重視,防止並發症的發生,一旦出現上述不適症狀,一定要緊急及時就醫,否則會危機生命。

中醫外治對於治療急性期有獨特的優勢,大多以涼血解毒,祛風止癢為主。其中風團鮮紅灼熱者,常以消風散加減牡丹皮、赤芍疏風清熱,涼血止癢。可配合抗組胺葯如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等,若重者瘙癢劇烈,皮疹大面積發生難以控制者,可靜脈點滴葡萄糖酸鈣、維生素C等,盡快控制病情,防止並發症的發生。若出現喉頭堵塞感,胸悶、憋氣等,需盡快到最近的醫院,而不是到最大的醫院進行急救。

2、急性濕疹

急性濕疹是一種難治的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皮損表現主要以紅斑、丘疹、丘皰疹,水皰為主,患者往往瘙癢難耐,常因搔抓形成糜爛面、滲液,有的因瘙癢劇烈,影響了日常休息甚至引起了神經功能障礙,生活質量嚴重下降;而劇烈搔抓、熱水燙洗或其他的刺激也會加重皮損,如果繼發感染,則可能形成膿皰、膿痂、淋巴結腫大,發熱;也可能誘發細菌、真菌、病毒的感染;也可能使皮損相互融合而泛發全身,形成全身彌漫性潮紅,甚至出現大片的滲液和糜爛,從而繼發成紅皮病,使多系統損害、影響代謝,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患者在出現濕疹後一定要與醫生協同配合,注意調護,切忌熱水燙洗,暴力搔抓而加重。

首先尋找誘因,查找過敏原,進行抽血或者斑貼試驗。其次急性濕疹與「濕」「熱」密切相關,以濕熱蘊膚多見,內治以清熱利濕止癢為主,外治根據上述原則,有滲液時選用苦參、黃柏、地膚子、白鮮皮、枯礬、馬齒莧等清熱解毒止癢之品煎湯濕敷或10%黃柏溶液冷濕敷,無滲液僅有紅斑時選用三黃洗劑或爐甘石洗劑外用。急性期中葯內治常選用水牛角、生地、丹皮、赤芍、荊芥、防風、苦參、黃芩、大青葉、白茅根等,清熱涼血,除濕止癢。可配合抗組胺葯或靜脈輸液鈣劑、維生素C、復方甘草酸苷等抗炎、抗過敏治療。

3、葯疹

葯疹的診斷主要是根據病史和臨床表現,除固定型葯疹具有特徵性表現外,多數葯疹不易於其他原因引起的同樣症狀相區別,必須根據病史及發展過程加以綜合分析而做出判斷。在臨床上,對驟然發生於治療過程中的全身性、對稱型分布的皮疹要有警覺,詢問用葯史,特別注意葯物的交叉過敏以及隱蔽形式出現的葯物過敏。熟知各種類型的葯物過敏特點,排除類似的內科和皮膚科疾病。一般葯疹的顏色較鮮艷,癢感重。通常葯疹在停用致敏葯物後很快好轉和消退。在臨床上用葯後發生葯疹,停葯後消失及再用時復發的葯物史很有診斷意義。

葯疹的治療原則:

(1)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葯物以及與其結構相似的葯物。

(2)多飲水或輸液促進體內葯物的排泄。

(3)輕症者給予應用抗組胺葯物、維生素C及鈣劑。重症者加用糖皮質激素。

(4)預防和控制繼發感染。

(5)支持療法,注意補液和維持電解質平衡等。對伴黏膜損壞者要積極保護黏膜,尤其是眼結合膜,防止角膜渾濁及黏膜的粘連,小兒要注意龜頭及包皮的糜爛,造成包皮狹窄。每日可用3%硼酸水清洗或皮質類固醇類眼葯滴眼,口腔注意清潔,經常漱口,可選用2%碳酸氫鈉溶液漱口。

總之,無論是急性濕疹、葯疹、急性蕁麻疹還是其他的過敏性皮膚病,尤其是過敏體質的人,一定不要忽視它的危害和影響,皮膚病的特點多易診難治,可急性發作,反復難愈,因此在醫生常規治療的同時,一定要積極調護,切記搔抓和燙洗,少洗澡,注意保濕護膚,保持心情愉快,早發現早治療,防止加重或復發,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文/北京中醫葯大學東方醫院皮膚科 楊碧蓮,李姝燏


④ 皮膚經常過敏是什麼原因

皮膚過敏是一種很常見的過敏形式,有20%的人有皮膚過敏現象。很多時候都是我們接觸到過敏原,從而過敏症狀便接連發生在這些情況下,我們要盡快確定 皮膚經常過敏是什麼原因 ,遠離對皮膚產生刺激的不良環境。

皮膚經常過敏是什麼原因

1、 內源性因素。內源性因素有很多:種族、年齡、性別、遺傳、內分泌因素、某些疾病等,這些是由於皮膚個體本身的問題而導致的皮膚過敏,如隨著年齡增長,皮膚分泌功能退化,變得較薄,它的保護層功能亦隨之減弱。

2、 環境因素。皮膚長期暴露在陽光或空氣污染的環境中,煙霧、灰屑、紫外光UVA和UVB,以及紅外線,均會損害皮膚,因為它們產生的游離子能破壞皮膚的脂質保護層。再如天氣乾燥時,臉部特別容易被細菌感染。經過細菌感染的皮膚還容易引起瘙癢,如果此時去撓的話,很有可能形成惡性循環,從而引起皮膚過敏。

3、 化學因素。如化妝品、肥皂、清潔劑等成分中如防腐、染料、乳化劑和香料,都有可能使皮膚變得敏感,而劣質化妝品或不當葯物更會傷害皮膚。

4、 生活方式。尤其在飲食方面對皮膚有重大影響,其中海鮮、蛋白質,辛辣食品、酒等可加重皮膚反應。

5、 心理因素。壓力、精神緊張和情緒低落,都會減弱皮膚的天然抵抗力,引致它的自我修護機能亦隨之減慢如內分泌紊亂。

皮膚過敏怎麼辦

1、 遠離過敏源。皮膚過敏是一種皮膚對外界刺激後產品的一種變常反應,當過敏源接觸機體後,促使機體產生相應的抗體,引發抗原抗體反應。因此當出現皮膚過敏時首先遠離過敏源,尤其是女性化妝品上更應謹慎。

2、 做好皮膚護理。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及時洗臉。每天使用溫水洗臉,不要使用去角質和潔面產品。平時外出時最好做好防曬護理,切勿暴曬。紫外線對於敏感肌膚來說也是要命的。

3、 少出門。空氣質量比較差的日子裡,要盡量避免出門,因為空氣中的粉塵、真菌等微生物容易造成皮膚敏感。

4、 注意飲食。忌辛辣刺激,不要吃辛辣、海鮮、燒烤、牛羊肉、豆製品、魚蝦類食物,更不能抽煙喝酒,多吃含豐富維他命C的蔬果中,梨與奇異果是首選,可以加強皮膚組織,有助對抗外來敏感。

5、 良好作息。保持早睡早起養成良好作息習慣,保持健康的心態,從身體機能上加強抵禦能力。

6、 周邊環境要舒適。保持室內環境的適宜的溫度濕度,家中避免使用地毯、純毛毯、羽絨被、毛絨玩具等,日常生活中盡量穿戴純棉、柔軟、寬松的衣服。

精彩推薦:

火龍果的功效與作用

獼猴桃的功效與作用

菠蘿的營養價值

香蕉的功效與作用

枇杷的功效與作用

⑤ 皮膚過敏很常見,中西醫解讀不同,但中西醫結合方法簡單有效

一、中醫、西醫解讀皮膚過敏病因

1、西醫解讀病因:身體免疫力過強,注意:是免疫力過強而不是免疫力低下。過敏是人體免疫系統對外界刺激 過度反應 造成的。

2、中醫解讀病因:

二、如何應對過敏性疾病

1、最簡單的方法是:服用抗過敏類西葯。現在已經到了第三代了,常用葯物如下:

2、中醫調理過敏性疾病的方法

可以中西醫結合調理一起進行。也就是在服用抗過敏葯的同時,再結合中醫調理一起進行。而且中醫調理可以在家自行進行,簡單方便。

1、在肚臍處閃罐3-5分鍾,目的是快速促進血液循環(因為此處有豐富的腹腔靜脈血管網)

2、在肚臍處艾灸 10分鍾,如果經常腹瀉,說明氣虛嚴重,艾灸時間適當延長。

閃罐和艾灸同時在肚臍處進行,所以要交替進行此穴位的刺激。交替順序:艾灸-閃罐-艾灸。艾灸的時間要比閃罐的時間長,艾灸操作開始,艾灸結束。一天做兩次。

這種中醫調理方法, 尤其對於急性發作期效果很明顯 。原理就是依據中醫對過敏病因的解讀理論:身體有內熱和體表氣虛,閃罐就是加強血液循環,促進排泄;而艾灸就是補氣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