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凝脂性皮炎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凝脂性皮炎

發布時間: 2024-06-01 00:18:11

Ⅰ 鑴傛孩鎬х毊鐐庣殑鐥囩姸

鑴傛孩鎬х毊鐐庣殑鐥囩姸
鐨鑴傝吅閮ㄤ綅闈炲父瀹規槗鍙戠敓涓浜涙參鎬т笜鐤圭殑鑴傛孩鎬х毊鐐庯紝瀹冩槸甯︾粰澶у朵弗閲嶇殑鐦欑棐浠ュ強寮傚懗鐨勩傞兘鏈変漢錛屾墍浠ヤ漢浣撳傛灉鎮f湁鑴傛孩鎬х毊鐐庣殑璇濓紝灝辮佸強鏃剁殑榪涜屾不鐤楋紝浠栧湪涓ラ噸鐨勬儏鍐典笅榪樹細浼犳煋浠ュ強閫犳垚浼戝厠鐨勭梲鐘躲傚彂鐢熻剛婧㈡х毊鐐庣殑鍘熷洜鏈夊緢澶氬拰鑷宸變笉瑙勮寖鐨勯ギ椋熶互鍙婁綔鎮瑙勫緥鎮鎮鐩稿叧錛岃剛婧㈡х毊鐐庣殑鐥囩姸鏄浠涔堝憿錛
鑴傛孩鎬х毊鐐庣殑鐥囩姸
鐨鑲ゅ彂鐢熻剛婧㈡х毊鐐庣殑鏃跺欎細鍑虹幇鐨鑲よ〃灞備互鍙婂ご鍙戞墜鑷傜瓑瑁擱湶鍦ㄥ栫殑鐨鑲や弗閲嶇殑娌硅吇鎬х庡睉錛屼互鍙婂ぇ鐗囩殑綰㈣偪鏂戠偣錛岀湅涓婂幓鏄姣旇緝鍚撲漢鐨勶紝璇存槑鑷宸辮韓浣撲笂鍑虹幇浜嗙値鐥囥傝屼笖鐨鑲ゅ嚭鐜拌剛婧㈡х毊鐐庣殑鏃跺欙紝浼氳╄嚜宸辯殑鑷淇″績澶уぇ闄嶄綆錛岃屼笖甯︾粰瀵規柟鐨勬劅鍙椾篃浼氭湁鎵娑堟瀬鐨勫獎鍝嶃
榪欏氨鏄鑴傛孩鎬х毊鐐庣殑鐥囩姸鏈変粈涔堢殑闂棰橈紝濡傛灉鐨鑲よ〃闈涓嶅皬蹇冨嚭鐜頒簡涓浜涚孩鑲挎枒鐐逛互鍙婃槸鏈夋補鑵繪х殑槌炲睉絳夌梲鐘訛紝璇存槑鑷宸辨偅鏈変簡鑴傛孩鎬х毊鐐庨氳繃鐨鑲ょ戝尰鐢熺殑姝g『娌葷枟錛屽府鍔╄嚜宸辨敼鍠勭棶鐥囷紝榪欑嶈亴涓氭х毊鑲ょ値鐥囨槸鏈変竴瀹氱殑紲炵粡琛板急褰卞搷錛屼細璁╄嚜宸辯殑綺劇炵姸鎬佷篃浼氫笉濂姐傛儏鑺備弗閲嶇殑鎯呭喌涓嬭繕浼氬紩璧蜂紶鏌擄紝涓嶈兘澶熻繃澶氱殑涓庤韓杈圭殑浜鴻繘琛屼竴涓韜浣撶殑瑙︾般

Ⅱ 什麼是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又稱脂溢性濕疹,是發生在皮脂腺豐富部位的一種慢性丘疹鱗屑性炎症性皮膚病。本病多見於成人和新生兒,好發於頭面、軀乾等皮脂腺豐富區。
本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脂溢性皮炎的發病可能與皮脂溢出、微生物、神經遞質異常、物理氣候因素、營養缺乏以及葯物等的作用有關。近年來,卵圓形糠秕孢子菌與脂溢性皮炎的關系得到了重視,認為其在脂溢性皮炎的發病中起重要的作用。此外,精神因素、飲食習慣、B族維生素缺乏和嗜酒等,對本病的發生發展也可能有一定影響。泛發而頑固的脂溢性皮炎可以是HIV感染重要的皮膚症狀。
皮損主要出現在頭皮、眉弓、鼻唇溝、面頰、耳後、上胸、肩胛間區、臍周、外陰和腹股溝等部位。初期表現為毛囊周圍炎症性丘疹,之後隨病情發展可表現為界限比較清楚、略帶黃色的暗紅色斑片,其上覆蓋油膩的鱗屑或痂皮。自覺輕度瘙癢。發生在軀幹部的皮損常呈環狀。皮損多從頭皮開始,逐漸往下蔓延,嚴重者可泛發全身,發展為紅皮病。
嬰兒脂溢性皮炎常發生在出生後2~10周,頭皮覆蓋油膩的黃褐色鱗屑痂,基底潮紅。眉弓、鼻唇溝和耳後等部位也可能受累,表現為油膩性細小的鱗屑性紅色斑片。常在3周至2個月內逐漸減輕、痊癒。對於持久不愈者,應考慮特應性皮炎的可能性。

Ⅲ 脂溢性皮炎的治療方法

脂溢性皮炎最根本和有效的辦法是抑制皮脂異常分泌,減輕皮損處的炎症反應,防止組胺和組胺受體的釋放,起到止癢作用。

一、一般治療
1、生活規律,睡眠充足。
2、調節飲食,限制多脂及多糖飲食,多吃水果、蔬菜。
3、避免各種機械性刺激,少用熱水、鹼性大的肥皂洗浴,使用溫和潤膚乳,加強控油與保濕。
二、葯物治療
1、外用葯物治療:治療原則為去脂、消炎、殺菌、止癢,常用的葯物有含抗真菌葯的混合制劑,如復方咪康唑霜、復方益康唑霜,外用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如吡美莫司軟膏及他克莫司,可用於嚴重患者或低強度糖皮質激素治療無效者。少量滲出、糜爛部位可用1%雷凡諾爾鋅氧油、氧化鋅油或糊劑、1%金黴素或0.2%呋喃西林軟膏。頭部皮損可用含酮康唑的香波洗頭,每周2次。
2、口服葯物治療:瘙癢劇烈時可予以止癢鎮靜劑,可補充維生素B6、維生素B2、復合維生素B或鋅劑;有真菌感染或泛發性損害可用伊曲康唑,連服2~3周;有細菌感染時用四環素或紅黴素;范圍較大、炎症明顯,甚至有紅皮病傾向且無禁忌症時,可短期小量使用潑尼松,並可短期加用雷公藤多甙。
三、手術治療
該疾病一般無需手術治療。

Ⅳ 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又稱脂溢性濕疹,是發生在皮脂腺豐富部位的一種慢性丘疹鱗屑性炎症性皮膚病。本病多見於成人和新生兒,好發於頭面、軀乾等皮脂腺豐富區。

Ⅳ 脂溢性皮炎是什麼症狀

脂溢性皮炎是臨床常見皮膚病,在頭面部、軀干皮脂豐富部位出現淡紅色斑片或斑疹,伴丘疹或油膩、細碎鱗屑。患者瘙癢症狀沒有普通過敏性皮炎嚴重,但也有不舒適感覺,長期脂溢性皮炎患者皮膚發紅、毛細血管擴張,頭皮部嚴重脂溢性皮炎會引起脂溢性脫發。脂溢性皮炎患者通常以過敏性皮炎就診,主訴皮膚發紅、脫皮、輕度瘙癢,並出現紅斑、腫脹,與過敏性皮炎區別,在於患者沒有出現外用護膚品改變,是逐漸發生,患者經常起痤瘡、毛囊炎,需換用護膚品或使用激素性葯物,繼而出現頭面部紅斑、脫屑及輕度瘙癢。

Ⅵ 脂溢性皮炎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脂溢性皮炎飲食注意事項是什麼

目前,脂溢性皮炎主要是由於皮脂腺分泌功能亢進引起的皮脂分泌過多,表現為頭皮。頭發或皮膚油脂分泌旺盛。油膩和鱗片顯著增加,確切的原因和發病機制不太清楚,是多因素的影響。雄激素水平的增加是皮脂分泌增加的主要原因;其他因素與年齡有關。性別,如男性比女性好,青春期比老年人多;此外,臨床上可以看到一些家庭的分布特徵,有一定的遺傳傾向;此外,還有一些神經系統疾病,其一些進展性皮脂分泌水平也可以顯著提高。

因為維生素A.B2.B6可以調節和抑制脂肪的分泌,所以應該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維生素E可以促進皮膚血液循環,改善皮脂腺功能。富含上訴維生素的食物動物肝.胡蘿卜.南瓜.土豆.捲心菜.芝麻油.菜籽油等。值得注意的是,要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尤其是維生素A的食物,以糾正毛囊皮脂角化異常,防止毛囊堵塞。

Ⅶ 脂溢性皮炎有何解決方法

脂溢性皮炎治療方法:
嬰兒脂溢性皮炎通常有自愈傾向,成年人脂溢性皮炎則常為慢性復發性過程,通常需要長期反復醫治。
1.一般處理
生活規律,睡眠充足,調節飲食,多吃蔬菜,限制多脂及多糖飲食,忌飲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過度精神緊張。
2.外用葯
(1)糖皮質激素 主要用於炎症較重的皮損,可外塗中效或強效糖皮質激素制劑,療效好,但不宜久用,尤其是在面部。低效糖皮質激素(如氫化可的松)制劑作用較弱,適用於嬰幼兒。
(2)抗菌葯 外塗2%紅黴素軟膏或凝膠、5%甲硝唑霜或含1%氯黴素和0.1%地塞米松的霜劑。
(3)硫化硒洗劑 具有殺真菌和抑制細菌生長的作用,還可減少皮脂分泌及皮脂中脂肪酸的含量。
(4)巰氧吡啶鋅洗劑 巰氧吡啶鋅洗頭劑的濃度為1%~2%。除外用於頭皮外,還可用於其他部位,如面部、眉弓部和軀幹部。不用於瞼緣,以免刺激眼睛。把該葯塗於患處,停1~2分鍾後用清水洗去。每日外塗1~2次,當症狀已獲控制,改為每日1次即可,但必須堅持下去,以免復發。該洗頭劑對表皮細胞的增殖有抑製作用。此外,還有廣譜抗菌作用,並能抑制卵圓糠秕孢子菌生長。
(5)抗真菌制劑 抗真菌制劑特別是咪唑類的葯物有較好的療效。通常使用含酮康唑(2%)、伊曲康唑、益康唑、克霉唑、咪康唑、奧昔康唑、異康唑或環吡司胺的洗發劑或霜劑及特比萘芬(1%)制劑。抗真菌制劑除抗真菌外,還有抗炎、抗菌和抑制細胞壁脂質形成等多種作用。
(6)硫磺和(或)水楊酸洗劑及其他 硫磺和(或)水楊酸具有抑菌、除屑作用,對本病有一定療效,但比不上巰氧吡啶鋅和硫化硒,且刺激性大。煤焦油制劑有抗炎、抗菌和抗核分裂作用,但有色、有臭味和有刺激性,故通常僅用於頭皮。
3.內用葯
(1)糖皮質激素 如潑尼松,治療於皮損面積大而炎症重的病例,療程通常限於7~10天,不宜過長。
(2)雷公藤多苷 適用於炎症明顯、范圍較大的患者。若聯合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則效果更佳。
(3)抗生素 炎症較重的脂溢性皮炎病灶內往往合並有細菌感染(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有時甚至出現膿皰和頸淋巴結增大。適當應用抗生素,如四環素或紅黴素。
(4)B族維生素 包括維生素B2、維生素B6和復合維生素B,長期內服。
脂溢性皮炎又稱脂溢性濕疹,是發生在皮脂腺豐富部位的一種慢性丘疹鱗屑性炎症性皮膚病。本病多見於成人和新生兒,好發於頭面、軀乾等皮脂腺豐富區。
病因
脂溢性皮炎的發病可能與皮脂溢出、微生物、神經遞質異常、物理氣候因素、營養缺乏以及葯物等的作用有關。近年來,卵圓形糠秕孢子菌與脂溢性皮炎的關系得到了重視,認為其在脂溢性皮炎的發病中起重要的作用。此外,精神因素、飲食習慣、B族維生素缺乏和嗜酒等,對本病的發生發展也可能有一定影響。泛發而頑固的脂溢性皮炎可以是HIV感染重要的皮膚症狀。
臨床表現
皮損主要出現在頭皮、眉弓、鼻唇溝、面頰、耳後、上胸、肩胛間區、臍周、外陰和腹股溝等部位。初期表現為毛囊周圍炎症性丘疹,之後隨病情發展可表現為界限比較清楚、略帶黃色的暗紅色斑片,其上覆蓋油膩的鱗屑或痂皮。自覺輕度瘙癢。發生在軀幹部的皮損常呈環狀。皮損多從頭皮開始,逐漸往下蔓延,嚴重者可泛發全身,發展為紅皮病。
嬰兒脂溢性皮炎常發生在出生後2~10周,頭皮覆蓋油膩的黃褐色鱗屑痂,基底潮紅。眉弓、鼻唇溝和耳後等部位也可能受累,表現為油膩性細小的鱗屑性紅色斑片。常在3周至2個月內逐漸減輕、痊癒。對於持久不愈者,應考慮特應性皮炎的可能性。
鑒別診斷
根據典型的臨床症狀、體征診斷多無困難。應與下列疾病鑒別:
1.頭面部銀屑病
損害分散成片狀,界限分明,鱗屑很厚,觸之高低不平,頭發不脫落,短發聚集而成束狀,重者損害可連成大片,擴展至前發際處,侵及前額數厘米。颳去鱗屑有薄膜現象(即將鱗屑刮除,其下為一紅色發亮的薄膜)及出血現象(即輕刮薄膜可出現散在小出血點),薄膜現象和出血現象是銀屑病損害的重要特徵。
2.玫瑰糠疹
好發於頸、軀干、四肢近端,呈橢圓形斑疹,中央略帶黃色,邊緣微高隆起,呈淡紅色,上覆白色糠秕樣鱗屑。初起為單個損害,稱為母斑;母斑漸大,直徑可達2~5cm或更大,有時可有2~3個母斑同時出現,1~2個月後陸續出現較小的紅斑,發生於軀干處,皮疹長軸與皮紋一致,一般4~6周可自行消退,不復發。
3.體癬
損害邊緣隆起而狹窄。界限清楚,有中央痊癒向周圍擴展的環狀損害。瘙癢明顯,患者往往有手足甲癬的病史。
4.紅斑性天皰瘡
主要分布於面、頸、胸背正中部。開始在面部有對稱形紅斑,上覆鱗屑及結痂,頸後及胸背部紅斑基礎上有水皰出現,破裂後形成痂皮,尼氏征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