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皮膚過敏中醫偏方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皮膚過敏中醫偏方

發布時間: 2024-05-31 06:07:35

Ⅰ 中草葯治過敏性皮膚病的偏方

處方一:荊芥10克,防風10克,紫草30克,黃芪30克,苦參20克,地膚子20克,蒲公英20克,水煎服。
處方二:麻?0克,蟬蛻10克,連翹10克,浮萍10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白蘚皮20克,水煎服。
以上兩方可任選一方內服。
處方:生地20克,首烏20克,當歸12克,白芍12克,防風10克,丹皮10克,玉竹10克,荊芥10克,大棗30克,人參葉30克,水煎服。

Ⅱ 抗過敏的中葯有那些

1.荊芥: 有發汗解表,宣毒透疹,和血止血作用,用於風疹癢疹、疹出不透、瘡瘍等。與防風配伍時為祛風止癢方劑的基礎,可用於風疹、皮膚瘙癢等證,常與蛇床子、土茯苓、蟬蛻等配合使用。本品可促使皮膚血液循環加強,有輕微的解熱鎮痛作用。可促進皮膚感染性疾病的癒合與病損組織的吸收。

2 、防風: 有散寒解標,勝濕止痛,祛風止痙,止癢作用。用於風邪克於皮膚之風疹、癮疹、瘡瘍等證。常與荊芥配伍使用。

3 、細辛: 有溫經發散、祛風散寒、除弊止痛作用。與辛夷等葯物配合可治療鼻竇炎、鼻炎等症。

4 、白芷: 有祛風解表,透毛竅、通鼻竅,散寒止痛,燥濕解毒作用。善治頭麵皮膚之風,外用可治療皮膚瘙癢症。本品可減少支氣管分泌、擴張冠狀動脈;能促進被破壞組織的吸收,對慢性潰瘍、皮膚炎症有促進吸收或促進其化膿的作用;有止血作用,用其治療鼻竇炎、慢性鼻炎有較好的療效。

5 、薄荷: 有散風解表、行氣解郁、祛風止癢、透斑疹作用。可用於皮膚瘙癢、風疹等證。與蟬蛻為臨床常用葯對之一用於一般風疹、麻疹後的皮膚瘙癢,亦能改善老年性皮膚瘙癢及牛皮癬瘙癢症狀。

6 、蟬蛻: 有疏散風熱,解表透疹,祛風止驚作用。近代研究認為,蟬蛻可降低反射性肌緊張反應、降低橫紋肌的緊張性,對神經節有輕度阻斷作用。

7 、生薑: 有發表散寒、解毒健胃、溫經行氣作用。配合其他葯物調敷用於濕疹瘡瘍。

8 、石膏: 有清熱瀉火、止渴除煩作用,內服後可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煅後外用,可斂瘡生肌止血,用於瘡瘍流水、濕疹、燙火傷等。

9 、黃芩: 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抑菌作用,可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可用於熱毒火邪浸淫皮膚之瘡癰毒腫等證

10 、黃連: 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抑菌作用。可用於熱毒瘡癰、濕疹等證。

11 、黃柏: 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滋陰降火作用。與蒼術配伍用於瘡瘍腫毒、濕疹、癢疹等症。與滑石研末外用,是治療濕瘡、濕疹通劑。

12 、金銀花: 有清熱解毒、抗炎作用,能控制炎症的滲出和炎性增生,能促進白細胞的吞噬功能,對多種化膿性球菌有抑製作用,可治皮膚感染。

13 、連翹: 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本品有強大的抗炎抑菌作用,對無菌性炎症有明顯的抗滲出,降低病灶部位毛細血管脆性的作用。

14 、椿白皮: 有清熱燥濕、止血止癢作用。外用可治療瘡癬濕癢等證。

15 、生地黃: 有清熱涼血、祛淤生新作用。 可用於治療血熱所致的蕁麻疹、癬疹等證。

16 、赤芍: 有清熱涼血、祛淤止痛、抗炎療潰瘍作用。對平滑肌有解痙作用。

17 、半邊蓮: 有清熱解毒、利水祛濕作用。可用於治療皮膚濕疹、瘡瘍。

18 、白附子: 有祛風豁痰、通絡、消腫散節等作用。鮮品外用搗敷,可治療濕疹。

19 、款冬花: 有潤肺止咳,消痰下氣作用。主要用於各種咳嗽氣喘等症。近代研究發現,其醚提取物能緩解組胺引起的支氣管痙攣。本品有輕微的舒張支氣管作用,但大量使用時反而會使支氣管收縮。

20 、 枳實: 有抗過敏作用。

21 、 冰片: 外科作塗敷葯用於濕疹、癢疹、瘡瘍痱子等。

22 、 鉤藤: 有清熱平肝、息風止痙作用。有抗組胺作用。

23 、 地龍: 有清熱定驚、通經活絡、平喘利水作用。可抑制支氣管平滑肌的收縮,治療支氣管哮喘。並有抗組胺作用

24 、 薏苡仁: 有清熱利濕、健脾止癢、利尿排膿作用。現代常用於過敏性疾病輔助治療。

25 、 茵陳: 有清熱利濕、利膽退黃、祛風作用。亦能發散肌膚邪熱而祛風止癢,用於風濕凝聚肌膚之癮疹、皮膚瘙癢等。與荷葉配伍可治療皮膚瘙癢、濕疹、癢疹等。

26 、 防己: 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作用。能作用於垂體 — 腎上腺皮質軸,有抗炎、抗過敏的作用。

27 、 五加皮: 有補益肝腎、祛風濕、強筋骨作用。外用可治療陰囊濕疹及皮膚瘙癢症。

28 、 茅根: 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作用。可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

29 、 側柏葉: 有涼血止血、清肺止咳、清熱平肝作用。能鬆弛支氣管平滑肌。外用酒浸塗搽,可治療脂溢性皮炎及斑禿。

30 、 旱蓮草: 有補肝益腎、涼血止血的作用。對水田性皮炎、濕疹效果較好。

31 、 地榆: 有涼血止血、瀉火解毒、收斂作用。與黃柏合用可治療濕疹。生料外用對皮膚感染有減少滲出,控制感染促進組織生長和促進癒合的作用。

32 、 蒲黃: 有止血、化淤止痛作用。外用可治療皮膚濕疹。

33 、 艾葉: 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作用。所含艾葉油有止咳平喘去痰作用。煎洗可治療皮膚濕疹、瘙癢、疥瘡等。

34、人參: 有抗過敏、抗炎作用。

35、黃芪: 有補益脾土、固表止汗、托瘡生肌等作用。能改善瘡瘍組織的血液循環,促進病變組織的吸收或化膿。

36、甘草: 有清熱解毒、調和葯性、祛痰止咳作用,並能健脾和中、緩急止痛。本品對人體作用廣泛,所含之甘草素甘草次酸,有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和鹽皮質激素的抑制炎症、抗過敏作用有中樞性鎮咳作用,對支氣管黏膜有保護作用。

37、五倍子: 有收斂澀腸、斂肺降火、解毒斂瘡的作用。可用於濕疹瘡瘍、陰挺濕癢等症。

38、銀柴胡 防風 五味子 烏梅 炙甘草 用於治療各種過敏性皮膚病

Ⅲ 有治療面部皮膚過敏偏方嗎

偏方1、艾葉水具來有非源常好的抗敏感效果, 臉上過敏 可以將艾葉煎煮成水,待艾葉水攤成溫水後,早晚用艾葉水洗臉,連續三天即可消除臉上過敏症狀;

偏方2、明顯的皮膚屏障受損,最好是選擇具有舒敏功效的護膚品,不要讓剛剛過敏的肌膚直接接觸普通的護膚品,讓肌膚得到一個緩沖的時間。當皮膚過敏真正解決之後,再恢復使用普通護膚品。可以用摩登季的修復產品,在敏感肌修復皮膚屏障是比較專業的,可以一下,可可以幫助祛紅抗敏,從內里修復好皮膚,就不會造成反復的情況。

偏方3、馬齒莧外塗方:將新鮮的馬齒莧洗凈後搗碎,在臉上過敏部位均勻的外敷,等過20分鍾左右用溫水洗凈即可,中醫認為馬齒莧具有清熱利濕、消腫解毒、殺菌消炎的功效,可以治療引起的瘙癢症狀,

Ⅳ 榪囨晱鎬х毊鐐庣殑涓鑽娌葷枟

榪囨晱鎬х毊鐐庢槸鎸囦漢浣撴帴瑙﹀埌鏌愪簺榪囨晱鍘熻屽紩璧風殑鐨鑲ょ棶錛屾偅浜嗚繃鏁忔х毊鐐庝細鏈夌毊鑲ょ孩鑲褲佸彂鐥掋佽劚鐨絳夌棶鐥囥傛偅涓婅繃鏁忔х毊鐐庯紝搴斿敖蹇鍘婚櫎鐥呭洜錛岄伩鍏嶅啀鎺ヨЕ鑷存晱鐗╂垨鍒烘縺鐗┿
🌿浼犵粺涓鑽
鎸囧兼剰瑙佸緩璁閲囩敤浼犵粺涓鑽錛岃嫤鍙傘佽佸叕鏍廣佺孩娌℃爲銆佺敇鑽夈佹磱鐢樿強銆侀┈鑺瘋媼絳夛紝榪欎簺浼犵粺涓鑽涓嶅惈嬋緔犳垚鍒嗐
🌟涓夌淮娓呮晱淇澶嶈偨
鈥樹笁緇存竻鏁忎慨澶嶈偨鈥欏彲浠ラ挐鍖栬繃鏁忔簮錛岄樆鏂鎴栧噺杞昏繃鏁忓弽搴斿圭毊鑲ょ殑鍒烘縺錛屾縺媧誨厤鐤緋葷粺錛屾彁楂樺彈鎹熺粏鑳炵殑鍏嶇柅鍜岀毊鑲ょ殑鎶楃値鍙婇槻鍗淇濇箍鑳藉姏銆
🚫瑙i櫎鏈夋瘨閲嶉噾灞
鏈夋晥緇滃悎銆佽В闄ゆ睘錛圚g)銆侀搮錛圥b)/闀(Ca錛夌瓑鏈夋瘨閲嶉噾灞炲姛鑳斤紝瀵規縺緔犱緷璧栨х毊鐐庛佽繃鏁忔х毊鐐庛佹棩鍏夌殑鍏夋瘨鍏鋒湁灞忛殰闃叉姢浣滅敤銆
🌞澧炲己鐨鑲ゅ厤鐤闃插崼鑳藉姏
澧炲己鐨鑲ゅ厤鐤闃插崼鑳藉姏錛岃╄倢鑲ゆ仮澶嶈嚜鐒舵併

Ⅳ 民間偏方:皮膚蕁麻疹過敏性紫癜

過敏紫癜涼血健脾過敏性紫癜是侵犯皮膚或其它器官的毛細血管及細小動脈的一種過敏性血管炎其原因多以過敏為主,表現常為紫癜,故名為過敏性紫癜。採用中葯治療過敏性紫癜有很多優勢,首先中葯為天然之品,毒副作用很少,特別適用於本身就為過敏體質者。其次本病多由葯物過敏而致,再採用化學制劑避免再發生其它因素的過敏。中醫治療過敏性紫癜常分成兩型辨證施治,血熱妄行型,主要症狀為:初起病急膚生紫點,小若針尖榆錢,大若芡實錢幣,可逐漸融合,壓之不褪色。伴發熱頭痛,關節痛楚,小便短赤。中成葯可以選用銀翹解毒九、荷葉丸、羚羊清肺龍配合治療。湯葯可選用經偏方:仙鶴草30g生地30g赤芍10g丹皮10g白茅根15g紫草10g苦參10g地膚子10g藕節10g牛膝9g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脾失統攝型,主要症狀為:病久反復,皮損紫暗平塌,壓之不褪色。伴有面色萎黃,短氣倦怠,食慾不振,大便不成形。中成葯可選用人參歸脾丸、人參健脾丸治療。湯葯可選用經偏方:黃芪12g黨參12g白術10g十香10g遠志10g仙鶴草10g紫草10g當歸10g茯苓10g龍眼肉10g牛膝9g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飲食療法:可取大棗15g,茵陳15g。煎湯代茶飲。也可取大棗15g、白茅根30g、丹參15g。煎湯代茶飲。或取豬蹄甲15g、花生米50g。煎湯頓服,每日2次。素有過敏病史的人,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平時青黴素、磺胺類葯過敏,或經常患蕁麻疹等類型的人。平時要注意飲食調攝,避免食入誘發本病的食物,如魚,蝦、牛奶、蛋類、海產品。如無明顯食物誘因的人也要忌食魚腥海味,辛辣炙熱等腥發動風之品。平時還要注意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在季節變化、天氣冷暖不調時,特別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扁桃體炎的發生有病及時治療。如扁桃體反復發炎者,可考慮摘除,對反復發作的慢性病1灶應及時治療。一旦患病切不可濫用葯物,以避免葯物誘因。要注意卧床休息,睡卧時抬高患肢減少站立及行走,防止並發更嚴重的疾病。

提醒您:過敏性紫癜 此民間偏方來源於網路,使用前請遵醫囑。

Ⅵ 中草葯治過敏性皮膚病的偏方

首選:益母草沖抄劑,每次兩包一日三次,連服月余,效果奇效,可以說簡.便.驗具在.
中葯及偏方
(1)地膚子、浮萍各30克,蟬蛻9克,水煎服,每日l劑。
(2)桃樹葉、艾葉各30克,白礬15克,食鹽9克,煎湯洗浴,每日1-2次。
(3)蒼耳子,荊芥,防風各15克,蔥白1根,水煎服,每日1劑。
營養和飲食
宜進清淡飲食,忌魚、蝦、蟹、羊肉、酒類等辛辣刺激食物。
注意事項
1.患者平時要注意觀察過敏原,如發現某種食物或葯物過敏時,應立即停用,對可疑致敏原應盡量避免接觸。
2.剪短指甲,勿用力搔抓,否則可引起皮損顯著增多,瘙癢劇烈。
3.保持大便通暢,便秘者可服果導片2片,每日2-3次安番瀉葉適量開水沖飲。
4.室內應保持清潔、乾燥,禁放花卉,也不應該噴灑來蘇,敵敵畏等化學物品,以免致敏。

預防常識
1.對過敏性體質的人應盡量避免接觸易引起過敏的食物、葯物、植物及化學物品,減少過冷、過熱及日曬的刺激。

Ⅶ 中醫葯怎樣治「過敏」

過敏是不容易治療的,有些過敏可以治療,那是因為過敏源是一種表邪,把表邪去掉即可,相對來說這不是過敏。而有些是體質的敏感性導致,不管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這種不好治療,最好是遠離過敏原,如果要治療,只能通過服用抗過敏葯物治療,通過調節葯量大小,讓人體不斷的適應這種環境來解決,這個我建議西葯抗過敏加中醫扶正相結合,慢慢增強人體的適應能力,直到適應,所以,註定療效快不了。還有一種比如哮喘,老慢支類的,其實這個不能叫過敏,只是沒搞清病理罷了,病理搞清楚了葯到病除

Ⅷ 請問中葯能治療皮膚過敏嗎一般..

中醫能治療皮膚過敏,只不過皮膚過敏在中醫不叫皮膚過敏,一般在中醫通過辨證論治,很多皮膚過敏都是因為氣血不和,或者是血虛風燥,或者是風濕相搏,氣血不和,或者是陰血火旺血熱,所以中醫治療皮膚過敏主要跟病人的體質和實際情況而定.比如皮膚過敏如果表現出瘙癢明顯,伴有皮膚乾燥,起紅斑或者是紅點,伴有口渴咽干,一遇到風就更加嚴重或是吃上火的東西加重的話,這種是屬於血虛風燥型的,這類患者可以試著用一些祛風補血潤燥,可以適當吃一些用防風10克,蟬蛻10克,烏梅10克,生地15克煮水喝,對於緩解瘙癢有一定好處.還有一種病人就是氣血虧虛的型,這類型病人,一般表現出皮膚瘙癢,但是一般起紅點或者是紅斑不是很明顯,經常感覺乏力,疲倦,頭暈等,這類型的患者主要是補氣為主,可以用黃芪30克,防風10克,白術10克煮水喝,也可以試著吃中成葯玉屏風散顆粒有一定的作用,還有一種是濕熱與風邪相搏,蘊藉於皮膚,導致了皮膚的瘙癢,起紅點紅斑.這種類型的病人主要是表現為舌苔黃,大便爛,平時消化也不是很好等,所以說了這么多中葯治療皮膚過敏主要是通過辨證,看看服不符合病人的體質才行,中葯本來就沒有專葯治療專病的,只要對證都可以治病,你可以到正規的中醫院進行治療,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