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靜脈炎是怎麼回事啊
靜脈炎(全稱血栓性靜脈炎)是指靜脈血管的急性無菌性炎症,根據病變部位不同,靜脈炎可分為淺靜脈炎和深靜脈炎。少數病人可有發熱、白細胞總數增高等,患者常常陳訴疼痛腫脹。引起靜脈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多,如創傷、手術、妊娠、分娩、心臟病、惡性腫瘤、口服避孕葯及長期站立、下蹲、久坐、久卧等,較常見的是外科手術後引發本病。
治療靜脈炎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常見的方法:
1、治療靜脈炎的方法有葯物治療:外用類肝素軟膏、抗炎葯物軟膏,內服促進靜脈迴流等活血化瘀葯物。對於位於大腿根部及膝關節周圍的病變,需要採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抗凝治療。對合並細菌感染者,需根據感染細菌類型對應使用抗生素。
2、去除導致靜脈炎的病因,如靜脈導管等。如合並細菌感染,可酌情予以抗生素。下肢病變在急性期需抬高患肢,避免久站、久坐等,同時可加用醫用彈力襪,促進靜脈血液迴流。局部可採用熱敷、物理治療等促進炎症吸收,止痛。
3、手術治療靜脈炎方法:局部血栓性靜脈炎可在炎症期消退後,如仍有條索狀硬物伴疼痛,可考慮手術切除。如下肢靜脈曲張合並血栓形成淺靜脈炎,可於炎症消退後行手術治療。
⑵ 靜脈曲張導致皮膚潰瘍怎麼辦
在所有的下肢潰瘍中,由靜脈曲張導致的潰瘍所佔比例為70%以上,20%為其他靜脈性疾病,其餘不足10%者為動脈性疾病、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淋巴阻塞以及神經性疾病、新陳代謝失調、血液系統紊亂和脂膜炎等所致。可見,下肢潰瘍主要由周圍血管疾病所致,靜脈曲張潰瘍又稱為瘀血性潰瘍,主因下肢靜脈血液瘀積而致。
靜脈曲張潰瘍的病根是血管內血液迴流不暢,因而治療僅在潰瘍上下功夫是隔靴搔癢、勞而少功或無功。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針對病因對症治療,切不可盲目醫治。
靜脈性潰瘍的處理原則分兩大類:一是對症,包括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對局部傷口的清創護理,預防感染塗抹苗葯臁瘡膏等;二是對因,小腿靜脈曲張的根本原因是靜脈血管發生病變擴張、迂曲,進而引起腫脹、酸痛、潰瘍等不適,只有通過手術將其去除,不影響患肢正常血液供應,潰瘍、瘙癢等症狀也會隨之痊癒。
有些長期潰瘍得不到有效治療最終惡變成癌的,必須採取截肢手術。少數大隱靜脈曲張是由骨盆腫瘤、妊娠子宮、深靜脈血栓等造成的,臨床診斷應加以鑒別,特殊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