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皮炎的圖片和症狀
皮炎(dermatitis)是指由各種內、外部感染或非感染性因素導致的皮膚炎症性疾患的一個泛稱,並非一獨立疾病,其病因和臨床表現復雜多樣,且反復發作,臨床治療較為困難。皮炎和濕疹的概念及分類是皮膚科學術界一直有爭論的問題之一,以往曾把二者作為同義語來用,並不嚴格區分,如有人將異位性皮炎也稱為異位性濕疹等。現在多數的觀點認為皮炎泛指皮膚的炎症,如接觸性致敏、皮膚感染等,而濕疹專指某些非感染性炎症,同時將發病機制或臨床特徵相對明確者稱為「某某皮炎」,而病因暫時不明確者籠統的診斷為「濕疹」。國際疾病分類(ICD)-10在皮炎與濕疹的章節中,包括有接觸性皮炎、特應性皮炎、神經性皮炎等20多種疾病。臨床上常根據病因、發病部位或其他臨床特徵將某一特定的皮炎定義為某某皮炎,如接觸某物質引起的稱為接觸性皮炎,內用葯物引起的稱為葯物性皮炎等。濕疹則是個臨時概念,一旦明確了病因,這一濕疹就應診斷為某某皮炎,而不應再診斷為濕疹了。
常見症狀:
1、苔蘚樣皮損。本病的皮損特徵為皮膚苔蘚化,病變區皮膚呈苔蘚樣變,皮膚增厚,皮紋加深,皮嵴隆起,皮損區呈暗褐色,乾燥,有細碎脫屑,邊界清楚,邊緣可有小的散在的扁平丘疹。
2、瘙癢:皮損區域陣發性瘙癢,夜晚尤甚,可影響入睡。
3、好發部位。局限性神經性皮炎好發於頸、項、膝、肘、骶等部位;播散性神經性皮炎可泛發於全身。
4、本病為慢性疾病,症狀時輕時重,治癒後容易復發。
病因:
皮炎
1、精神因素:認為是發生本病的主要誘因,情緒波動、精神過度緊張、焦慮不安、生活環境突然變化等均可使病情加重和反復。
2、胃腸道功能障礙、內分泌系統功能異常、體內慢性病灶感染而致敏,也可能成為致病因素。
3、局部刺激:如衣領過硬而引起的摩擦,化學物質刺激、昆蟲叮咬、陽光照射、搔抓等,均可誘發本病的發生。
神經性皮炎是一種皮膚功能障礙性疾病,具有明顯的皮膚損害。多發生在頸後部或其兩側、肘窩、腘窩、前臂、大腿、小腿及腰骶部等。常成片出現,呈三角形或多角形的平頂丘疹,皮膚增厚,皮脊突起,皮溝加深,形似苔蘚。常呈淡紅或淡褐色。劇烈搔癢是其主要的症狀。如全身皮膚有較明顯損害者,又稱之為彌漫性神經性皮炎。中醫認為:此病主要以內因為主,由於心緒煩擾,七情內傷,內生心火而致。初起皮疹較紅,瘙癢較劇,因心主血脈,心火亢盛,伏於營血,產生血熱,血熱生風,風盛則燥,屬於血熱風燥。病久,皮損肥厚,文理粗重,呈苔蘚化者,此因久病傷血,風盛則燥,屬於血虛風燥。
診斷依據:
1、本病中青年多見,先有劇烈瘙癢,後有皮損;
2、皮疹為扁平丘疹,苔蘚樣變,無滲出;
3、皮疹多發於頸部、四肢伸側、腰氐部、腘窩、外陰;
4、病程慢性,常反復發作。
脂溢性皮炎
皮炎
中醫稱之為「白屑風」。系發生於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種炎症性皮膚病,好發於皮脂腺分布較多的地方,如頭皮、面部、胸部及皺褶部。
發生於頭皮部位,開始為輕度潮紅斑片,上覆灰白色糠狀鱗屑,伴輕度瘙癢,皮疹擴展,可見油膩性鱗屑性地圖狀斑片。嚴重者伴有滲出、厚痂、有臭味,可侵犯整個頭部。頭發可脫落、稀疏。
面部損害多見於鼻翼、鼻唇溝和眉弓,有淡紅色斑,覆以油膩性黃色鱗屑,常滿面油光。
胸部、肩胛部,初為小的紅褐色毛囊丘疹伴油膩性鱗屑,以後漸成為中央具有細鱗屑,邊緣有暗紅色丘疹及較大的油膩性的環狀斑片。皺褶部多見於腋窩、乳房下、臍部和腹股溝等,為境界清楚的紅斑、鱗屑、濕潤,常伴糜爛、滲出。多見於30歲至50歲,尤其是肥胖的中年人,與體質有關。
本病慢性經過,易反復發作,常伴為毛囊炎、瞼緣炎,面部常與痤瘡、酒渣鼻蟎蟲皮炎並發。
1、禁飲酒:因脂溢性皮炎的發生與消化功能失常,食糖、脂肪過多,及食刺激性食物有關,所以脂溢性皮炎患者一定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脂溢性皮炎內服葯:
⑴維生素B族類制劑,如維生素B6B2 B1。
⑵ 有人主張服酮康唑或四環素。
3、脂溢性皮炎中醫治療:中葯針對潮紅、滲液、結痂時可以用蛇膽苦柏爽膚洗液清熱、解毒、去脂為治則。僅有癢而無滲出時,以養血、潤燥、祛風、清熱為治則。
日光性皮炎
是由日光誘發的一種遲發性光變態反應性皮膚病。有人認為主要由中波紫外線引起,也有人認為主要由長波紫外線引起。臨床表現為多形性皮疹可有紅斑、丘疹、水皰、糜爛、鱗屑、苔蘚樣變,常以某種皮疹為主。
日光性皮炎俗稱曬斑,一般在暴曬後數小時內於暴露部位出現皮膚紅腫,亦可起水皰或大皰。皮損部位有燒灼感、癢感或刺痛。輕者1—2天皮疹可逐漸消退,有脫屑或遺留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著;重者可伴有類似感冒症狀,如發燒、乏力、全身不適等,約一周左右即可恢復。
Ⅱ 最近身上長了東西,就是一圈紅點,紅點上有皮屑,中間是白的,看起來是好的,而且在半個月以前就出現了,
問題分析:
你好玫瑰抄糠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之所以稱為玫瑰糠疹,是因為它的皮疹呈玫瑰紅色,微微高出皮膚,有的含在皮內,大小不一,有的象小鈕扣大小,有的象錢幣大小,呈橢圓形,上面覆蓋著一層糠狀的薄皮,稱為糠狀鱗屑。這種病不治療也可以自行消退,一般不再復發。皮疹消退先從中央開始,由玫瑰色變為黃紅色,由黃紅變為黃褐色、淡褐色,直到最後消失,邊緣消退較晚,周圍的鱗屑形成環狀。皮疹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跡。
意見建議:
建議治療可紫外線照射 急性炎症期過去後,要是採用紫外線斑量照射能促進損害的消退。 .外用葯治療 可採用爐甘古洗劑外塗
Ⅲ 頭皮脂溢性皮炎症狀 跪求!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根據你的情況,一般是可以根治的,可以放心的回
指導意見:
建議注意飲食,答忌腥辣涼等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忌油膩食物,多食易消化食物,多喝水,避免過度勞累!規律的作息,均衡的飲食,適度的體育鍛煉可使人圌體的機能處於好的狀態有助於本病的治療 。做到勞逸結合,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規律。在患處輕輕塗抹焱 立 康,早晚各兩次。祝您早日康復
如果對你有所幫助 謝謝採納祝您健康!
Ⅳ 最近幾個月身上長些像皮炎的塊,塊內有屑,偶爾會癢,搽過999皮炎平,皮炎像好了,但是留下像這樣的白
根據你描述的情況可以判斷你患的是花斑糠疹
花斑糠疹,舊稱花斑癬,俗稱汗斑,是由馬拉色菌感染表皮角質層引起的一種淺表真菌病。本病呈慢性,有輕度的炎症,通常無自覺症狀。損害特徵為散在或融合的色素減退或色素沉著斑,上有糠秕狀的脫屑,好發於胸部,背部,上臂,腋下,有時也波及面部。
症狀表現:致病菌系一類嗜脂性酵母,稱為馬拉色菌。此類真菌是正常皮膚的腐生菌,僅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高溫高潮,局部多脂多汗,衛生條件不佳等,糠秕孢子菌寄生密度
增加,由腐生酵母菌轉化為菌絲型方可致病。此菌僅侵犯角質層淺層而不引起真皮的炎症反應。本病遍布世界各地,常見於相對濕度較高的熱帶和溫帶地區。青年人,特別是男青年,由於活動多而出汗多,更容易發生花斑糠疹。花斑糠疹還多見於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的人,因這類人的表皮細胞更換周期延長,有利於真菌生長,若停用激素後花斑糠疹即好轉
治療方法:可以給與2%酮康唑洗劑外用,連續使用7~10天;2%二硫化硒洗外用用,7~19天。面積較小的患者,或由於各種原因不能口服抗真菌葯物的患者,可以給
予1%聯苯苄唑乳膏/凝膠、2%咪康唑乳膏、2%酮康唑乳膏、2%益康唑乳膏,療效均較好。特比萘芬、布替萘芬、萘替芬等丙烯胺類抗真菌葯物同樣有效。阿莫羅芬和環吡酮胺作為新型抗真菌葯物,也可以應用於花斑糠疹的治療。由於花斑糠疹難以治癒,容易復發,間歇重復用葯以保證感染的根除,有的時候還可以先用洗劑清洗後再外用葯物,能提高療效。
祝你早日康復,如果能幫助到你,希望給一個採納!
Ⅳ 身上老是長環狀斑,好像是皮膚無緣無故自己破了一圈,中間的皮膚是好的,就圈圈是紅色的。曾經在醫院看過
問題分析:
你好,在有身體部位的瘙癢以及斑塊時候,考慮是真菌感染的可能,屬於花斑癬疾病引起。可以使用咪康唑軟膏和尿素軟膏交替塗抹治療為宜。
意見建議:
建議注意衛生,積極治療,需要診斷性治療為宜,多吃新鮮蔬菜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