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脖子上有皮炎,導致頸部淋巴結腫大,正常嗎
脖子上有皮炎從而導致的頸部淋巴結腫大,這叫做淋巴結炎。
淋巴結炎是一種內疾病了,肯定不屬容正常。
身體的哪個部位有了炎症,鄰近的淋巴結進行防禦殺菌時均會腫大。這個做為病因的炎症好了之後,但淋巴結不一定隨之好。做為免疫系統的淋巴結的病治起來難度大,有的慢性淋巴結炎能持續幾年十幾年。
淋巴結炎如果情況輕微的話,過一段時間,自然就會好;或是吃一些普通意義上的消炎葯,打些消炎針,就會好。這不算個什麼問題。但如果腫大厲害的話,又長時間消炎治療不愈,那就需要中葯治療了:一是避免它的進一步加重惡化,二是身體需要讓它恢復功能,發揮它的免疫殺菌作用,增強體質。
淋巴方面的疾病,看似是不大的病,但至今醫院中及葯廠生產的葯物效果不能令人滿意。中葯可充分考慮。用化瘀散結、解毒消腫,針對疙瘩、腫塊、炎症的中葯丸來治。找得對了則會者不難。筆者因工作關系,深知中葯魅力,親眼目睹了大量淋巴結炎與淋巴結核等被中葯治得很典型的病例,驗證了祖國中醫葯的獨特之處。
⑵ 皮炎有哪些症狀跟牛皮蘚有區別嗎是不是有皮屑就是牛皮蘚
一、皮炎與濕疹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通常可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及慢性期三種皮損。
1.急性期表現為紅斑、水腫,可伴有丘疹、丘疤疹、水皰或糜爛、滲出。病變中心往往較重,逐漸向周圍蔓延,病理表現為表皮細胞間水腫,海綿形成,表皮內水皰。
2.亞急性期水皰、紅腫及滲出減少,出現結痂及脫屑。
3.慢性期以皮膚粗糙肥厚革化為主,苔蘚樣變,可伴有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組織病理表皮增厚,棘層肥厚,真皮乳頭淋巴細胞浸潤。手足部濕疹可伴發甲改變。皮疹一般對稱分布、常反復發作,自覺症狀為疹癢,甚至劇癢。
上述三期間常無明顯界限,有的患者可同時並存,也有的皮炎不一定要經歷三期。上述臨床分期不提示病因或發病機制,而根據病因、發病部位和臨床特點,可以把能進行分類診斷的皮炎稱為分類性皮炎(濕疹),如淤積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對於具備皮炎濕疹臨床特點又不能進一步歸類者稱為未分類性濕疹(表1),各種不同的皮炎濕疹各具相對特異性的臨床特點。
二、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病程較長,有易復發傾向,有的病例幾乎終生不愈。該病發病以青壯年為主,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精神狀況影響較大。臨床表現以紅斑,鱗屑為主,全身均可發病,以頭皮,四肢伸側較為常見,多在冬季加重。
1.尋常型銀屑病為最常見的一型,多急性發病。典型表現為境界清楚、形狀大小不一的紅斑,周圍有炎性紅暈。稍有浸潤增厚。表面覆蓋多層銀白色鱗屑。鱗屑易於刮脫,刮凈後淡紅發亮的半透明薄膜,刮破薄膜可見小出血點(Auspitz征)。皮損好發於頭部、骶部和四肢伸側面。部分患者自覺不同程度的瘙癢。
2.膿皰型銀屑病較少見,分泛發型和掌跖型。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是在紅斑上出現群集性淺表的無菌性膿皰,部分可融合成膿湖。全身均可發病。以四肢屈側和皺褶部位多見,口腔黏膜可同時受累。急性發病或突然加重時常伴有寒戰、發熱、關節疼痛、全身不適和白細胞計數增多等全身症狀。多呈周期性發作,在緩解期往往出現尋常型銀屑病皮損。掌跖膿皰病皮損局限於手足,對稱發生,一般狀況良好,病情頑固,反復發作。
3.紅皮病型銀屑病又稱銀屑病性剝脫性皮炎,是一種嚴重的銀屑病。常因外用刺激性較強葯物,長期大量應用糖皮質激素,減量過快或突然停葯所致。表現為全身皮膚彌漫性潮紅、腫脹和脫屑,伴有發熱、畏寒、不適等全身症狀,淺表淋巴結腫大,白細胞計數增高。
4.關節病型銀屑病又稱銀屑病性關節炎。銀屑病患者同時發生類風濕性關節炎樣的關節損害,可累及全身大小關節,但以末端指(趾)節間關節病變最具特徵性。受累關節紅腫疼痛,關節周圍皮膚也常紅腫。關節症狀常與皮膚症狀同時加重或減輕。血液類風濕因子陰性。
⑶ 剝脫性皮炎簡介
目錄
- 1 拼音
- 2 概述
- 3 疾病名稱
- 4 英文名稱
- 5 剝派擾脫性皮炎的別名
- 6 分類
- 7 ICD號
- 8 流行病學
- 9 紅皮病的病因
- 9.1 銀屑病
- 9.2 葯物過敏
- 9.3 惡性腫瘤
- 9.4 濕疹
- 9.5 其他
- 10 發病機制
- 11 病理生理
- 12 紅皮病的臨床表現
- 12.1 皮膚、黏膜
- 12.2 毛發
- 12.3 內臟損害
- 12.4 代謝紊亂
- 12.5 全身改變
- 13 紅皮病的並發症
- 14 實驗室檢查
- 15 輔助檢查
- 16 紅皮病的診斷
- 17 紅皮病中醫辨證分型
- 18 鑒別診斷
- 18.1 赫勃拉紅糠疹(pityriasis rubra of Hebra)
- 18.2 落葉性天皰瘡
- 19 紅皮病的治療
- 19.1 一般治療
- 19.2 病因治療
- 19.3 激素治療
- 19.4 免疫抑制劑
- 19.5 其他
- 19.6 局部治療
- 19.7 並發症治療
- 19.8 中醫治療紅皮病
- 20 預後
- 21 紅皮病的預防
- 22 相關葯品
- 23 相關檢查
1 拼音
bāo tuō xìng pí yán
2 概述
剝脫性皮炎(erythroderma)又稱紅皮病(oxfoliotive dermatitis),是一種累及全身的以彌漫性潮紅,持續性大量脫屑為主的重症慢性炎症性皮膚病。一般分急性和慢性兩型。剝脫性皮炎的典型表現是全身皮膚彌漫性的潮紅、浸潤、腫脹、脫屑,皮損受累面積達到整個皮膚的80%以上,但是剝脫性皮炎不僅僅表現在皮膚,粘膜、皮膚附屬器、淋巴結甚至內臟均有受累。剝脫性皮炎是一種嚴重的皮膚病,來勢兇猛,死亡率可高達10%~20%。因此,對於剝脫性皮炎的治療應做到及時、准確。患了剝脫性皮炎一定要盡快到醫院求治,以期盡早控制病情,防止並發症產生。
中醫認為此繫心火熾盛,外感毒邪,毒熱入於血營,而致氣血兩燔,燒灼津液,肌膚失養而致。或食入禁忌,毒邪入臟腑肌腠而發病。
3 疾病名稱
剝脫性皮炎
4 英文名稱
erythroderma
5 剝脫性皮炎的別名
oxfoliotive dermatitis;紅皮病;紅皮症
6 分類
皮膚科 > 紅斑鱗屑性皮膚病
7 ICD號
L40.8
8 流行病學
剝脫性皮炎發生率約占皮膚病人的0.5‰~1.5‰,任何年齡均可發生,但以中、老年多見,男多於女。本病在全世界廣泛分布,無種族特異性。
9 剝脫性皮炎的病因
導致剝脫性皮炎的因素很多,常見有以下幾類:銀屑病、葯物過敏、惡性腫瘤、濕疹皮炎和其它。
在Sigurdsson等人的報告中,102例患者大部分繼發於其他皮膚病,約佔74%,依次為慢性光損害性皮膚病、銀屑病、脂溢性皮炎、濕疹、毛發紅糠疹、接觸性皮炎等,皮膚幹細胞性淋巴瘤、葯疹、副瘤性疾病、白血病,另外26%為特發型。
9.1 銀屑病
銀屑病紅斑是發展為剝脫性皮炎的常見因素。近年來由於皮質類固醇激素的廣泛應用,銀屑病並發剝脫性皮炎的發生率有所上升。剝脫性皮炎由銀屑病引起的百分率各家報告不一。Abrahams(1963)總結101例,其中銀屑病引起者16例,佔15.5%;周勁松(1995)報告51例,由銀屑病引起者26例,佔51%,後者遠遠高於國外和國內其它報告。
9.2 葯物過敏
已報告引起剝脫性皮炎的葯物有磺胺類、重金屬(砷劑、金鹽、汞劑、鉍劑)卡馬西平、巴比妥類、奎尼丁、異煙肼、氨苯碸、碘制劑等。葯物引起的剝脫性皮炎亦有較高的百分率,Nocolis(1973)報告135例剝脫性皮炎,葯物原因佔40%,致敏葯物以磺胺、抗瘧葯、青黴素、汞劑、劑、苯巴比妥為培羨晌最常見。馮光大報告57例中有25例為葯物過敏,佔43.9%,致敏葯物有去痛片、苯巴比妥、磺胺葯、胂劑、異菸肼、氯黴素和鏈黴素。
9.3 惡性腫瘤
由惡性腫瘤引起的剝脫性皮炎一直受到人們重視,常見的惡性腫瘤為淋巴網狀系統腫瘤,有蕈樣肉芽腫、Sezary綜合征、霍奇金病、白血病等,亦見於其它惡性腫瘤。腫瘤可先於皮膚病,亦可同時或其後發現。惡性腫瘤伴有剝脫性皮炎者佔8%~20%。多數為淋巴網狀內皮系統惡性腫瘤,包括蕈樣肉芽腫、Hodgkin病、白血病、前列腺癌、胃癌、肺癌等。其中以蕈樣肉芽腫、Hodgkin病最多見,佔2/3。
9.4 濕疹
剝脫性皮炎繼發於濕疹皮炎類皮膚病者也不少見,包括泛發性濕疹、自家敏感性濕疹、異位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接觸性皮炎等;繼發其它疾病者有毛發紅糠疹、落葉性天皰瘡、泛發性扁平苔蘚、全身性皮膚癬病、挪威疥等。張國毅(1994)報告4例剝脫性皮炎,分別發生於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皮肌炎、斑片狀副銀屑病和血管萎縮性皮膚異色症。
9.5 其他
特發型剝脫性皮炎中多數並非真正原因不明,而是致病因素被忽略。有人分析了16例原因不明的剝脫性皮炎患者,發現其中13例可能與葯物過敏、銀屑病、濕疹、維生素缺乏症、接觸性皮炎、天皰瘡等有關。
其他報告可引起剝脫性皮炎的尚有,全身皮膚真菌病,扁平苔蘚,挪威蟎疥,另外,有人報告在支鏈氨基酸攝入不足的糖尿病嬰兒亦可發生剝脫性剝脫性皮炎。
10 發病機制
在剝脫性皮炎中,表皮更替次數增加,基底細胞數目增多,而表皮通過時間縮短,因而,更多的物質從皮膚表面喪失。據報道,每天從體表脫落的鱗屑高達20~30g,由於剝脫性皮炎中表皮的快速更替,角質層細胞中所含的大量組成成分被再吸收或代謝掉,其中包括有大量的核酸及其產物,大量的可溶性蛋白,及少量的透明質酸。其中,每天所丟失的蛋白可對人體產生副作用。
主要機制尚不明確,可能與皮膚中的細胞因子和細胞黏性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有關。
11 病理生理
剝脫性皮炎的組織學變化為非特異性改變。表皮角化不全,顆粒層消失,棘層肥厚,細胞內和細胞間水腫,海綿形成。有時見表皮內微膿瘍。真皮中上部水腫,血管擴張充血,血管周圍有炎症細胞浸潤,主要為淋巴細胞、組織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
12 剝脫性皮炎的臨床表現
12.1 皮膚、黏膜
早期症狀隨病因不同而有差異,葯物引起者,有明確服葯史,起病急驟。繼發於其他皮膚病者,可由於用葯不及時或用葯不當,使這些皮膚病向全身發展而成剝脫性皮炎。繼發於惡性腫瘤者,起病大多緩慢,經過較為徐緩。
典型臨床表現大致有兩類:一類患者發病急,全身症狀重,一般先為猩紅熱樣或麻疹樣皮疹,隨後全身皮膚彌漫潮紅,腫脹,滲液,以皺襞處及關節活動部位(如腋下、會陰、 *** 四周、肘、腘部)明顯,可形成痂皮。繼發感染後可形成毛囊炎、癤,或經血流擴散成敗血症。皮疹顏色初為鮮紅,而後轉暗,可伴有出血性皮疹,黏膜症狀較明顯,可出現結膜炎、瞼緣炎、角膜炎、角膜潰瘍、唇炎、口角炎、口腔潰瘍及會 *** 黏膜糜爛、滲出。隨病情恢復,呈大量點狀或片狀脫屑,手足部呈套樣,伴瘙癢,可遺留色素沉著。平均病程1~2個月。另一類起病緩慢,全身症狀較輕,黏膜症狀輕或無。表現以皮膚彌漫性潮紅浸潤為主,剝脫症狀相對較輕。症狀時輕時重,反復發作,可遷延數月或數年。
12.2 毛發
毛發有輕重不等的脫落,與病情嚴重程度成正相關。指甲可見萎縮,混濁,凹陷,縱嵴反翹等改變,以銀屑病引起的剝脫性皮炎較明顯,2/3剝脫性皮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結腫大,以腹股溝和腋下最多見。約1/3至2/3患者可伴有肝腫大和(或)脾大,以葯物及淋巴瘤所致者多見。
12.3 內臟損害
剝脫性皮炎可引起內臟損害,嚴重時出現臟器功能障礙,甚則危及生命。①多數病例有淋巴結腫大,以腋淋巴結、腹股溝淋巴結和頸淋巴結腫大最為常見。伴淋巴網狀系統腫瘤者可侵犯胸腔和腹腔淋巴結。腫大淋巴結多數為皮病性淋巴結炎,少數為腫瘤性浸潤。 ②肝、脾腫大約見於1/3~1/2患者,以葯物過敏和淋巴網狀系統腫瘤引起者最為常見。由葯物引起的肝損害,嚴重時出現黃疸和肝功能衰竭。③腎損害引起蛋白尿、血尿,葯物可致急性腎功能衰竭。④由於剝脫性皮炎時水、電解質紊亂,血管通透性改變和血液動力學改變可發生心率增快、心律紊亂和心力衰竭,出現頸靜脈壓增高,肝腫大,下肢可凹性浮腫。⑤剝脫性皮炎腸病有小腸絨毛萎縮,影響食物吸收和腸內菌群失調,可發生脂肪痢。⑥內分泌改變,少數男性患者睾丸萎縮、 *** 減少,尿中17酮皮質類固醇含量低於正常, *** 女性化發育。女性可致月經失調, *** 組織增生。
12.4 代謝紊亂
由於皮膚廣泛性病變和炎症反應,患者基礎代謝升高。蛋白質代謝紊亂,由於大量脫屑,蛋白質丟失,加上剝脫性皮炎的腸道病變,影響蛋白質吸收和利用,血清總蛋白量減低,出現低蛋白血症。水和電解質失衡,剝脫性皮炎皮膚的屏障功能遭到破壞,水分從皮膚蒸發明顯增加,引起失水、低血容量、低血鈉、低血氯等一系列變化,這些變化影響血液動力學和心臟功能。皮膚調節體溫功能也受到影響,體內熱能經皮膚大量流失,不能保持恆定體溫,可出現低體溫狀態,引起寒戰、發熱與低體溫交替出現。總之,剝脫性皮炎病變不僅僅局限於皮膚,可累及全身多系統,是一系統性、全身性嚴重疾病。
12.5 全身改變
剝脫性皮炎患者由於毒素被吸收或散熱功能失常,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發熱反應,多數表現為中、低熱,若為高熱,則應考慮感染的可能。另外,少數也可出現低體溫,可能為皮膚血管被動性擴張,散熱增加所致。低體溫易合並感染,導致低血壓,心動過緩,心室纖顫,因其常得不到及時發現及治療,故應引起高度重視。
另外,由於皮膚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水分及蛋白質丟失,可導致高排量心力衰竭,水、電解質、蛋白質平衡紊亂。若繼發感染,可引起肺炎及敗血症等,最終可致死亡。
13 剝脫性皮炎的並發症
約1/3至2/3剝脫性皮炎患者可伴有肝腫大和(或)脾大,以葯物及淋巴瘤所致者多見。大量水分及蛋白質丟失,可導致高排量心力衰竭,水、電解質、蛋白質平衡紊亂。若繼發感染,可引起肺炎及敗血症等,最終可致死亡。
14 實驗室檢查
白細胞總數增加,伴細菌感染時增高更明顯。嗜酸性粒細胞增多,部分病例有低色素性貧血,低血漿蛋白,血沉增快。有內臟損害者可出現相應的變化,如蛋白尿,血尿,肝、腎功能異常和心電圖變化,並發腫瘤時可出現特異性骨髓象和周圍血象改變。 剝脫性皮炎診斷不難,主要尋找剝脫性皮炎病因。要詳細詢問病史,全面系統地進行體格檢查,往往從中可以找到原發疾病的線索,對部分原因不明者要長期隨訪觀察。
15 輔助檢查
病理檢查:以非特異性急性或亞急性炎性改變為主。表皮角化過度,角化不全,棘細胞層肥厚,細胞間及細胞內水腫,真皮淺層水腫,並有淋巴細胞,組織細胞及嗜酸細胞浸潤。另外淋巴結可出現特異性或非特異性改變。非特異性表現為被膜增厚,以組織細胞和漿細胞為主的炎性細胞浸潤,特異性可為淋巴瘤的組織學改變。不同原因引起的剝脫性皮炎在病理上可有其原發病的特殊改變。
16 剝脫性皮炎的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皮損特點,組織病理特徵做出診斷。
17 剝脫性皮炎中醫辨證分型
主證:皮損潮紅灼熱,食納不香、口苦、心煩躁、易怒,不能入睡,大便乾燥,小便赤少。舌質紅,苔白或黃而膩,脈弦滑而數。
辨證:毒熱入營,氣血兩燔。後期出現口渴不欲飲,低燒不退為傷陰之象。
18 鑒別診斷
18.1 赫勃拉紅糠疹(pityriasis rubra of Hebra)
可引起皮膚萎縮,全身症狀嚴重,病程慢性,易引起惡病質。
18.2 落葉性天皰瘡
開始發病時正常皮膚黏膜上可出現大皰,尼氏征陽性,組織病理可有表皮內大皰,棘細胞松解等特異性組織象。
剝脫性皮炎與以上疾病鑒別並不困難,重要的是找出其原因。葯物引起者有服葯史,急性發病,發熱較為普遍,全身症狀較明顯。濕疹、皮炎引起的剝脫性皮炎常繼發於典型的局部損害,體劇癢。銀屑病所致者瘙癢及淋巴結病較明顯,有時可找到個別殘存的典型銀屑病皮損。毛發紅糠疹所致的剝脫性皮炎早期可見增厚的高度角化的手掌及手指背的毛囊性丘疹,最泛發時也可見正常皮島是其典型特徵。網狀內皮系統腫瘤引起者有浸潤,瘙癢,淋巴結腫大顯著,血液中有異型血細胞等特殊表現。可以鑒別。
19 剝脫性皮炎的治療
19.1 一般治療
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加強支持療法,少量多次輸血,補充凍幹人血漿或人血白蛋白,維持水、電解質平衡,輸液時不宜過多過快,防止心臟超負荷。補充B族維生素及大劑量維生素C。防寒保溫,加強護理。
19.2 病因治療
嚴密觀察患者全身情況,及時予以治療。尋找致病原因,在剝脫性皮炎控制之後,積極治療原發病,以防止復發,再次形成剝脫性皮炎。
19.3 激素治療
皮質類固醇在剝脫性皮炎治療中佔有重要地位,重症患者可口服或靜脈滴注,以迅速控制病情發展,尤其是葯物過敏引起者。可縮短病程,提高治癒率,防止並發症。一般採用潑尼松60mg/d,分4次口服,一周後尚不能控制症狀者,增加原來劑量的一半。對急性重症者,可用氫化可的松200~300mg/d靜滴,病情緩解後逐漸減量,減量原則視具體情況而定。施用本療法應注意禁忌證及副作用,同時並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19.4 免疫抑制劑
可選用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每次1.25~2.5mg,每天2次,每周服3次,連用4~10周;或用環磷醯胺100~200mg溶於生理鹽水10~40ml,靜脈注射,隔天1次。使用本療法應注意監測血象及肝功。
19.5 其他
瘙癢嚴重時可內服抗組胺葯或普魯卡因靜脈封閉。另外可用丹參注射注射液40ml加於低分子右旋糖酐或5%葡萄糖500ml,靜脈滴注,每天1次。銀屑病導致者可用阿維A酸及環孢素,維A酸凝凝膠(異維甲酸)對毛發紅糠疹引起者效果較好。
19.6 局部治療
原則為保護、潤澤皮膚,消炎止癢,預防感染,葯用緩和對症為主,禁用 *** 性葯物,早期潮紅腫脹明顯,無滲出時,腋下、會 *** 可用粉劑。急性期外用葯宜緩和,無 *** 性,常用植物油、氧化鋅油劑、硅油乳膏、皮質類固醇乳膏。有滲液時,可用3%硼酸濕敷;亞急性期可用氧化化鋅化鋅油,蓖麻油;脫屑期可用單軟膏,硼酸軟軟膏等。口腔糜爛時可用過氧化化氫(雙氧水)清潔口腔。繼發細菌感染時,加用抗生素乳膏,如百多邦、紅黴素軟膏、氧氟沙星凝膠等。瘙癢劇烈、鱗屑顯著者可行礦泉浴、澱粉浴、米糠浴。
19.7 並發症治療
對繼發感染應查明原因(細菌、真菌、病毒),積極有力地選用抗生素或相關葯物,盡快控制感染。對出現的內臟損害和功能障礙狀態應作相應處理。
19.8 中醫治療剝脫性皮炎
中醫治療剝脫性皮炎,具有良好的療效。初期法宜清營涼血解毒,方用解毒涼血湯加減。後期傷陰症狀明顯時,法宜養陰清解余熱,方用解毒養陰湯加減。
管汾根據臨床症狀分叄型進行辨證論治:
①熱毒蘊結證,證見發熱、惡寒、頭痛、周身不適、口渴,皮膚出現廣泛性紅斑或局部性紅斑,伴灼熱、瘙癢,苔薄黃、脈數。治療宜清熱解毒,以化斑解毒湯加減。葯用石膏、知母、玄參、連翹、紫草、升麻、黃芩、牛蒡子、大青葉、生草等。
②熱毒夾濕證,證見高熱、口渴多飲、煩躁不安。全身皮膚潮紅腫脹、灼熱或有糜爛滲液,或有黃疸,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滑數。治療宜瀉火解毒燥濕,以清瘟敗毒飲加減。葯用生石膏、知母、黃芩、山梔、生地、赤芍、銀花、茵陳、豬苓、茯苓、大黃、生草等。
③熱盛傷陰證,證見皮膚紅腫漸退,滲液減少,表皮層層脫落。發熱或輕或重,口渴,不思飲食,或口舌糜爛,飲食困難,舌絳無苔,脈細數。治療宜養陰清熱,以增液湯加減。葯用鮮生地、玄參、麥冬、鮮石斛、知母、天花粉、生石膏、生草等。
20 預後
若繼發感染,可引起肺炎及敗血症等,最終可致死亡。
剝脫性皮炎是一嚴重疾病,預後取決於以下因素:①原發疾病性質。如為惡性腫瘤,則預後差。②剝脫性皮炎及並發症情況,如有嚴重的內臟損害和不能控制的感染等則預後差。③治療是否積極、正確、合理。剝脫性皮炎有較高的死亡率,國外報告約10%~20%,國內報告175例剝脫性皮炎,死亡20例,死亡率為11.4%,張志禮(1984)報告44例,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僅死亡1例。
剝脫性皮炎死亡原因常有:①原發疾病惡化,如惡性腫瘤擴散等。②內臟損害,引起重要臟器功能衰竭,如肝、腎、心臟功能衰竭。③嚴重並發症,如繼發細菌感染等,肺炎和敗血症是剝脫性皮炎死亡的常見原因。
- 人體體表面積計算器
- BMI指數計算及評價
- 女性安全期計算器
- 預產期計算器
- 孕期體重增長正常值
- 孕期用葯安全性分級(FDA)
- 五行八字
- 成人血壓評價
- 體溫水平評價
- 糖尿病飲食建議
- 臨床生化常用單位換算
- 基礎代謝率計算
- 補鈉計算器
- 補鐵計算器
- 處方常用拉丁文縮寫速查
- 葯代動力學常用符號速查
- 有效血漿滲透壓計算器
- 乙醇攝入量計算器
醫學網路,馬上計算!
21 剝脫性皮炎的預防
防寒保溫,加強營養,加強護理,防止感染,防止疲勞,嚴密觀察患者全身情況積極治療原發病。
22 相關葯品
磺胺、卡馬西平、巴比妥、奎尼丁、異煙肼、氨苯碸、凍幹人血漿、人血白蛋白、維生素C、潑尼松、氫化可的松、可的松、甲氨蝶呤、環磷醯胺、組胺、普魯卡因、丹參、丹參注射液、葡萄糖、阿維A、維A酸、環孢素、維A酸凝膠、硼酸、氧、氧化鋅、氧化鋅油、蓖麻油、硼酸軟膏、過氧化氫
23 相關檢查
⑷ 臉部像個「大油田」,臉部脂溢性皮炎好治嗎
臉部的抑制性皮炎其實是可以治好的,不過在治療的過程之中一定要注意認真的聽從醫生的建議和安排,這樣的話才能夠保證他能夠得到徹底的治療。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皮膚外相所表現出來的某些特徵,並不單單的是我們所看到的出現在皮膚表面的這些症狀,很有可能是因為我們身體內部也出現了某些問題。
日常洗臉的時候要使用非常溫和的清水,對臉部進行按摩,然後再洗完臉之後要用乾的毛巾將自己臉上的水擦乾。其實最好是可以選擇一些一次性的紙巾,這樣的話以防止毛巾上面出現細菌感染。
⑸ 異位性皮炎簡介
目錄
- 1 拼音
- 2 概述
- 3 病因病理病機
- 4 臨床表現
- 5 診斷
- 6 治療
- 附:
- 1 異位性皮炎相關葯物
1 拼音
yì wèi xìng pí yán
2 概述
本病又名異位性濕疹或遺傳過敏性濕疹。異位性皮炎這一病名為1933年由瓦也斯(Wise)及蘇茲伯格(Sulzberger)最早提出的。而「異位性」一詞為柯卡(coca)於1925年首先倡議,其含義是:患者或家族成員易罹患哮喘病、枯草熱、過敏性鼻炎、蕁麻疹、濕疹等疾病史;對異種蛋白過敏;病人血青中lgE值增高;患者血青中嗜酸性白細胞增多。
3 病因病理病機
異位性皮炎病因和發病機制頗為復雜,至今為止尚未完全闡明。
該病原因之一遺傳性過敏素質格外惹人正雀注意,患者本人及其家族中成員對某些體內外物質的敏感性往往高於正常人。據統計表明:雙親皆有「異位性」表現者約70%後代也可呈「異位性」;若父母中僅一方見「異位性」則子女大致半數可見有「異位性」;然而在「異位性」病人中還有40%的父母未發現「異位性」。
本病的變應原以食物,特別是蛋白質食品尤為常見。另外,通過呼吸道吸入的各種物質,如屋塵、花粉、動物之毛及皮屑等亦不能忽視。通常認為嬰兒期似乎是以食物過敏為主,而兒童期後卻對吸入物過敏居多。
除上述以外,季節氣侯變化、精神緊張、強烈搔抓 *** 、出汗等均易使本病病情加劇。
異位性皮炎發病機制既可以是變態反應,也有非變態反應。其中有許多問題尚未獲得一致結論,而且有些是相互矛盾的。對此需要今後努力實踐,積極去探討研究。
4 臨床表現
異位性皮炎可分為嬰兒期、兒童期和成人期三個階段。
一、嬰兒期異位性皮炎
本型臨床表現與嬰兒濕疹相同,兩者難於區分(詳見本章第二節)。患兒可在2歲左右症狀逐漸緩解,甚至自愈。其中有些患者至兒童期舉基早或成人期可再次復發;還有部分病人遷延不愈,可持續發展到兒童期,直至成人期。
二、兒童期異位性皮炎
此型多見於嬰兒濕疹愈後,到6~10歲時再次發病;也可以自嬰兒期持續演變而來;還有少數患者至兒童時期方始發病。
兒童期異位性皮炎又可分二型,即濕疹型和癢疹型。
濕疹型多發於四肢屈側,特別是肘窩和腘窩。皮損表現與成人的亞急性或慢性濕疹酷似。常見為多數密集小丘疹、丘皰疹和小水皰,往往相互融合成片,部分呈苔蘚樣變。
癢疹型好發於四肢伸側及背後,皮疹表現為全身性疏散分布的米粒至黃豆大丘疹、損害處乾燥,陳舊皮損小而硬。病變處抓痕累累,往往伴有局部淋巴結腫大。
兒童期異位性皮炎自覺奇癢,以癢疹型尤甚,可因搔抓以至繼發細菌感染。病程呈慢性經過,常反復發作,可逐漸痊癒或發展遷延為成人期異位性皮炎。
三、成人期異位皮炎
本期病人多有嬰兒期或兒童期異位性皮炎之病史。皮損慣發於四肢屈側、頸部、也可發生於前額、眼瞼、手背等處。還偶有全身泛發者。病變較局限,皮疹多呈苔蘚樣變或淡紅色丘疹性片塊,表面可見細鱗屑附著和色素沉著。
患處瘙癢非常,往往因搔癢劇烈而繼發感染。病程為慢性經過,病性時輕時重,最終亦可逐漸痊癒。
異位性皮炎典型患者要經歷上述三個階段的表現,即嬰兒期,兒童期和成人期。但也可不出現嬰兒期而直接進入兒童期或成人期異位性皮炎。有些患者僅有異位性皮炎表現,某些病人除有鼻炎外,還可伴發其他過敏性疾病,如支氣管哮喘、蕁麻疹、過敏性鼻炎等。個別患者可伴發白內障和視網膜剝離,此外,本病患者往往伴有皮膚乾燥、毛囊角化、掌紋增多及皮膚白色劃痕征現象。異位性皮炎易引起細菌感染或並發病毒性鋒型皮膚病。
5 診斷
實驗室檢
本病患者血液中嗜酸性白細胞計數增多;病人血液清中lgE升高,用被動轉移試驗可測知;用特異抗原做皮試可呈陽性即發反應。
診斷與鑒別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對嬰兒期異位性皮炎可以作出診斷,而其它期異位性皮炎,還須結合輔助檢查方能作出診斷。
本病同嬰兒濕疹鑒別,關鍵為於前者有「異位性」,而後者無此表現。
異位性皮炎還應與嬰兒脂溢性皮炎相鑒別,後者多為生後第3~4周開始發病。皮疹為紅斑和油性鱗屑,缺乏多形性特點。好發於頭部,亦可累及眉部、鼻唇溝、耳後、頸部等處。自覺輕癢或不癢。預後良好,往往於數月之內可痊癒。
6 治療
盡量尋找發病原因並去除之,但較困難;注意調整飲食,切忌過飽,避免進食易致敏的物品,如餵食牛乳、雞蛋白、柑桔等;哺乳母親以清淡飲食為好,貝類食物及酒類應禁用;盡量減少外界不良 *** 、如手抓、外用肥皂、熱水燙洗等;衣著應較寬松、輕軟,避穿毛製品或尼龍織品;本品忌種牛痘,避免接觸新近種過牛痘或單純皰疹患者,以防發生牛痘樣疹或水痘樣疹。
一、內用療法
(一)抗組胺類葯:可選用1~2種抗組胺葯內服,對嬰兒期異位性皮炎可用0.2%苯海拉明糖漿,2~4mg/kg .d ,分三次服用。
(二)鎮靜劑:為加強止癢效果,可應用鎮靜劑、常用魯米那(小兒劑量為0.5~1mg. 次)或冬眠靈,(小兒劑量是0.5~1mg/kg.、次)。往往與抗組胺葯伍用,可能提高療效。
(三)助消化葯:可酌選酵母片、乳酶生、維生素B1等口服以幫助消化,對促進本病好轉或康復有裨益。
(四)皮質類固醇激素:僅適用於頑固、重症的成人期異位性皮炎,使用小劑量短療程的治療,如強地松20~30mg/日,可獲較滿意效果。對其它期的異位性皮炎,不主張採用皮質類固醇激素療法。
(五)抗生素:若有繼發細菌感染者必要應用抗生素,可選擇麥迪黴素、紅黴素等,但最好不用青黴素,因本病患者青黴素過敏的發生率較高,故應予重視。
(六)中醫中葯治療:可參考本章第二節。
二、外用療法
對症處置,治則和用法與濕疹相同。
異位性皮炎相關葯物
- 醋酸氟氫可的松軟膏
。【適應症】主要用於過敏性皮炎、接觸性皮炎、異位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濕疹、皮膚瘙癢症、銀屑病、神經...
- 復方醋酸曲安奈德溶液
。【適應症】主要用於神經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異位性皮炎、慢性接觸性皮炎、慢性濕疹、銀屑病、扁平苔蘚...
- 哈西奈德乳膏
,也有部分從膽汁排泄。【適應症】接觸性濕疹、異位性皮炎、神經性皮炎、面積不大的銀屑病、硬化性萎縮性...
- 氯氟舒松塗劑
於皮膚過敏性炎症的亞急性或慢性階段,如濕疹、異位性皮炎、接觸性皮炎等;非感染性皮膚病,如銀屑病、神...
- 復方醋酸曲安奈德溶液
⑹ 過敏性皮炎怎麼治療
過敏性皮炎是由於接觸了過敏物質引起的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對於過敏性皮炎的治療,主要內是抗過敏容治療。出現這種情況可以外用霜,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葯物治療。注意皮膚衛生,不要吃辛辣的食物。注意盡量避免搔抓刺激,清淡飲食。
⑺ 皮炎皰疹怎麼治療
皮炎皰疹怎麼治療
皮炎皰疹怎麼治療,皰疹皮炎是因為患者體免疫功能下降,細菌病毒入侵的時候無法抵抗造成的。有很多人不知道皮炎皰疹怎麼治療要怎麼治療,下面我整理了一下相關內容,一起看看吧。
皮炎皰疹怎麼治療1
1、皰疹樣皮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因素復發水皰性皮膚病。患者在初期會出現皮膚腫大,並帶有痛癢的感覺,患者治療可以採用消炎類葯膏進行塗抹 ,還可以使用含有谷膠類的口服葯物進行治療。
2、皰疹樣皮炎患者較為嚴重會出現 。皮膚周圍膿包潰爛出血症狀,可以進行葯物注射方式進行治療首選氨苯碸、初始劑量為50-120mg每日2次,用葯時應注意檢查血常規。還可以用抗組胺止癢葯等,局部潰爛還可以使用鹵米松軟膏。
3、皰疹樣皮炎的治療主要是使用糖皮質激素,還有氨苯碸葯物進行免疫調節治療。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免疫抑制劑,如益賽普等,主要是依照皰疹樣皮炎的發展程度和嚴重程度,選擇性的用葯,局部的皮膚用葯等進行治療。
皮炎皰疹怎麼治療2
一、免疫異常。如果人們的身體有特殊的抗體,而且免疫力下降,甚至整個免疫系統受到了一定損害。這樣子的話很容易會造成,皮膚內有免疫物質沉澱,最終會很容易誘發皰疹樣皮炎。
二、小腸病變。有很多的患者,都是因為小腸病變才導致皰疹樣皮炎的出現。但是這些患者,又有一個比較特殊的現象,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消化道的症狀。如果人們小腸出現一些功能異常的話,會很容易造成皰疹樣皮炎的引發。
皰疹樣皮炎,必須要十分的重視它。那如何檢查皰疹樣皮炎呢?
一、免疫學檢查。大家通過進行血清學研究和血清學遺傳學,等檢查方法進行分析。這樣子是可以起到很好診斷此病作用的。
二、組織病理學檢查。大家通過對人體的中性粒細胞,進行分析來,診斷皰疹樣皮炎。
上述就是有關皰疹樣皮炎的知識,那如何治療皰疹樣皮炎呢?
一、全身治療。大家可以服用磺胺吡啶和氨苯酚等葯物進行治療。這些葯物是可以很好的緩解患者出現的症狀的丘疹症狀的。
二、一般治療。這個治療方法需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吃含碘的葯物和食物。
皮炎皰疹怎麼治療3
1、在出現皰疹性皮炎時,患者要第一時間避免抓撓,以免刺激皰疹進一步的.輻射。在治療上可以選擇消炎抗病毒類的葯物,口服或者是外敷。口服的葯物以氨苯碸為首選;外用葯物以羅紅黴素軟膏為主要用葯標准。
2、如果皰疹病發的部位較大,並且出現風團型時,可以選擇糖皮質激素類葯物,一般可以選擇潑尼松為主要治療葯物。但是這種葯物不建議患者長期服用,有可能會導致其他不良反應,例如血糖血壓升高,骨質疏鬆症等等。
3、如果皰疹性皮炎症狀較為嚴重的患者,也可以選擇四環素類葯物或米諾環素同時服用,但是在同時服用此類葯物的時候,也要加服等量的氨酸氫鈉,以緩解葯物產生的綜合毒副作用。特別是對於皰疹性皮炎導致的發燒患者,在發燒過程中要及時服用退燒的葯物,如布洛芬顆粒等。
⑻ 什麼是濕疹性皮炎
什麼是濕疹性皮炎
什麼是濕疹性皮炎,我們知道疹性皮炎是一種很常見的皮膚病,它的症狀表現是瘙癢、形狀對稱分布,而且還會反復發作,是一種給人很難受的皮膚病。下面詳細介紹什麼是濕疹性皮炎!
什麼是濕疹性皮炎1
嬰兒濕疹最早見於2-3個月嬰兒,大多發生在面頰、額部、眉間和頭部,嚴重時軀干四肢也有。初期為紅斑,以後為小點狀丘疹、皰疹,很癢,皰疹破損,滲出液流出,干後形成痂皮。
皮損常常對稱性分布。濕疹有時為乾燥型,即在小丘疹上有少量灰白色糠皮帶脫屑。也可為脂溢型,在小斑丘疹上滲出淡黃色脂性液體,以後結成痂皮,以頭頂及眉際、鼻旁、耳後多見,但癢感不太明顯。
治療濕疹的根本不是要從數不清的物質中測試出過敏原,去迴避它,而是要完善寶寶的胃腸道系統。且現在醫學上不提倡為了避免過敏,而使寶寶得不到應有的營養。
因此平時可以吃一些媽咪愛或合生元等有益菌,改善寶寶的胃腸道系統,等寶寶胃腸道系統趨於完善,濕疹當會有所好轉。
濕疹性皮炎有什麼危害
1、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炎症性皮膚病。以皮疹多樣性,對稱分布、劇烈瘙癢、反復發作、易演變成慢性為特徵,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任何部位,任何季節,但常在冬季復發或加劇。
濕疹性皮炎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皮膚病,一般在夏季發生率最高。在早期或急性階段,患處有成片的紅斑,密集或疏散的小丘疹,或是肉眼難見的水皰,嚴重時有大片滲液或糜爛。
2、體敏性濕疹這類濕疹主要是因為過敏性體質所引起的,這種濕疹在發病之前,身體某處已有一個濕疹病灶或其它皮膚病,皮損呈全身泛發性對稱性濕疹樣變。
3、而傳染性濕疹樣皮炎濕疹可以蔓延至皮膚其他部位,引發更大面積的感染。此病常繼發於細菌性化膿性皮膚病,如:中耳炎、潰瘍、瘺管及褥瘡等。
從上述病灶中排出分泌物,而使其周圍皮膚受刺激或致敏所引發的皮膚病。
濕疹性皮炎怎麼治療
1、一般說來,先要觀察有沒有食物過敏,特別是牛奶、母乳或雞蛋白等動物蛋白的過敏;
2、其次,母親吃魚、蝦、蟹、雞等,也可通過母乳傳給嬰兒,在吃這些動物性食品後,應觀察嬰兒的皮膚病是否加重,如果與上述情況有關,嬰兒應改變喂養方法;
3、如母乳過敏,改用牛奶,牛奶過敏則改用母乳,或在餵奶期間母親不吃魚、蝦、蟹等食物。與此同時要及時治療嬰兒的消化不良,大便秘結和腹瀉等。
4、濕疹性皮炎本身不是有潮濕所致,但潮濕可以促使濕疹加重。給寶寶洗完澡,或者是寶寶出汗後,都會變得更加明顯。第一次引起家長重視往往是洗澡後,因此將原因推為洗澡後身體沒擦乾等潮濕因素。
5、拒絕過敏源,遠離潮濕,幫助寶寶消除濕疹性皮炎。
濕疹性皮炎用什麼葯
1、常用的內用葯有苯海拉明糖漿、復合維生素B、維生素C等,有繼發感染時還要加用抗生素。
2、外用葯要視皮膚病變狀態而定,出水糜爛或紅腫時,用2%硼酸水溶液或0.1雷佛奴水溶液濕敷,滲液與糜爛消失後,外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制劑,如濕疹霜、祛濕油、膚輕松霜等。
用的葯物最好是那種不帶激素的葯膏,比如中葯「濕寧膏」。
3、中葯濕寧膏完全針對濕疹之發病機理而對症用葯,對於各種濕疹之症均可直接塗抹於患處而強效修復皮損肌膚,用葯方法簡單,安全便捷,快速顯效。
4、注意給寶寶修剪指甲,睡覺的時候最好給寶寶帶上手套防治抓破,少給寶寶洗澡,盡量讓寶寶接觸到良好的空氣,以便增加寶寶免疫力。
如何預防濕疹性皮炎
1、盡量少用肥皂,不用鹼性大的肥皂。除用適用嬰兒的擦臉油外,不用任何化妝品;
2、寶寶不穿化纖、羊毛衣服,以柔軟淺色的棉布為宜,衣服要寬松,不要穿蓋過多;
3、為避免抓破皮膚發生感染,可用軟布鬆鬆包裹雙手,但要勤觀察,防止線頭纏繞手指;
4、頭皮和眉毛等部位結成的痂皮,可塗消過毒的食用油,第二天再輕輕擦洗;
5、母乳喂養的,母親應避免進食這類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6、寶寶要避免鹼性肥皂、化妝品或者香水等物的刺激;
7、在濕疹發作時,不作預防接種,以免發生不良反應;
8、要避免與單純皰疹(俗稱「熱瘡」)的患者接觸,以免發生皰疹性濕疹。
什麼是濕疹性皮炎2
小兒患上濕疹性皮炎的症狀有哪些呢?
嬰兒濕疹為發生在2歲之內嬰幼兒的濕疹,是嬰兒常見、多發病。它可能是嬰兒濕疹,也可能是異位性皮炎的嬰兒期。在生後第2或第3個月開始發生。皮損主要發生在兩頰 、額、頭皮,個別病例可發展至軀干、四肢。其皮疹特點主要可分兩型。
滲出型的.濕疹多發生於肥胖有滲出性體質的嬰兒。初起於兩頰 ,發生紅斑,境界不清,紅斑上密集針尖大丘疹、丘皰疹、水皰和滲液。
滲液乾燥則形成黃色厚薄不一的痂皮,常因劇癢、搔抓、摩擦而致部分痂剝脫,顯露有多量滲液的鮮紅糜爛面。
重者可累及整個面部及頭皮。如有繼發感染可見膿皰,並發局部淋巴結腫大,甚至發熱等症狀。少數患兒由於處理不當擴展至全身變為紅皮病,並常伴有腹瀉、淋巴結腫大等。
乾燥型的皮疹常見於瘦弱的嬰兒,為淡紅色的暗紅色斑片、密集小丘疹而無水皰,皮膚乾燥無明顯滲出,表面附有灰白色糠狀鱗屑。常累及面部、軀乾和四肢。慢性時亦可輕度浸潤肥厚、皸裂、抓痕或結血痂。
所以當孩子出現了這些症狀的時候,一定是需要及時的進行醫治的,這樣的話對於孩子的身體是比較好的,以免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對於孩子的日後身體的恢復不好,而且是會容易降低孩子的免疫功能的,經常的給孩子擦洗。
過敏性皮炎濕疹應該吃什麼呢?
1、利濕清熱方
取生地30克,車前子9克,六一散9克,黃芩9克,赤苓9克,澤瀉9克,木通4.5克。
將車前子和六一散用干凈的紗布包好,然後再和其他葯材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的清水煎煮。待煎煮至沸騰後濾出服用。
2、三豆飲
取赤小豆30克,綠豆30克,黑豆30克,甘草10克。
將上述材料全部洗凈後放入鍋中,然後往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開火燉煮至豆爛熟,最後盛出食用。
3、涼拌薄荷
取薄荷100克,生薑3片,大蒜3瓣,蔥白3莖,調味品適量。
將薄荷洗凈後放入盤中,然後將生薑和蔥白切絲、大蒜切粒,一起放入盤中,再調入香油、食醋、醬油、雞精等,拌勻後食用。
4、槐花清蒸魚
取鯽魚500克,紫皮蒜20克,槐花15克,蔥白7枚,薑片、鹽、料酒、味精、香油等適量。
將鯽魚處理干凈後,再軀幹上斜切3—5刀,然後放入砂鍋,並撒入蔥、姜、蒜、鹽、料酒,和適量清水一同以文火蒸20分鍾。煮開後,再往鍋中放入洗凈的槐花,調入味精、香油,稍煮片刻後盛出食用。
5、當歸鱔魚湯
取黃鱔500克,當歸15克,調味品適量。
將鱔魚處理干凈後切絲,然後把鱔魚絲和當歸一同放入鍋中,並加入蔥、姜、料酒、食醋,倒入適量的清水燉煮。燉煮時,先用大火燒沸,再轉為小火慢燉1個小時,最後調味食用。
⑼ 5歲特應性皮炎癢怎麼辦
特應性皮炎癢怎麼辦
特應性皮炎是一種慢性、難治性、炎症性皮膚病,好發於兒童和青少年,臨床上分成三期,嬰兒期、兒童期、成人期。嬰兒表現為頭面部為主的皮炎。兒童表現為肘窩、腘窩等處的皮炎,嚴重時累及其他部位,瘙癢劇烈,反復發作。
1、忌搔抓搔抓可使皮膚不斷遭受機械性刺激而變厚,甚至引起感染。搔抓還起強化作用,病人愈搔愈癢,愈癢愈抓,形成惡性循環,病程因而延長。
2、忌熱水燙洗皮炎、濕疹在急性期,由於皮內毛細血管擴張,會有不同程度的皮膚紅腫、丘疹、水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