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的手,自己裂開口子了。很癢,痛。很乾燥,求皮膚醫生解決啊
如何防治冬季手腳乾裂
▽冬季一到,有些人足跟、足側等處常易發生皸裂(欲稱裂子),裂子周圍皮膚乾燥、粗糙、增厚、發硬,裂得深時甚至出血,行走時足跟著地疼痛難忍,甚為不便。前些年,我的足跟皸裂嚴重時也常苦於此而一籌莫展,後想起「創可貼」止血膏布有止血護創之功能,就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先用溫水將腳洗凈擦乾,然後用「創可貼」止血膏市對准裂口貼上,數天後果然見效,裂口和疼痛逐漸消失,隨之恢復正常。待皸裂再次發生時,繼續以此法治之。數年來,白覺用此法治足部皸裂效果不錯。不妨一試。
▽每逢冬季,因寒冷乾燥,我的手腳便發生裂口,疼痛,多是在足底跟後及手拇指兩側的甲緣部位。我的治法是於晚裂口拉緊粘貼,次日便見癒合,效果靈驗。
▽秋冬時節,許多中年老年人手足皮膚乾燥,皸裂,十分難受。本人曾用過多種方法治療,效果均不理想。今冬,找根據「洗面奶」的潤膚原理,試用擦洗手足,收到意外療效,方法是每大早晨穿襪子前,用洗面奶少許擦雙足並用手輕輕揉搓,待稍干,後穿上鞋襪,晚上睡覺前用溫水洗腳,每天堅持必收顯效,
▽一本雜志上介紹:美國俄亥俄州53歲的謝費克·巴斯,20多年來,每到夏天,便用自己的額頭汗為那些要他醫治手腳厚繭的人治病,經他用額頭汗醫治好厚繭的已有20多人。筆者近一幾年來,每年冬季腳後跟乾裂,痛疼難忍,只有貼膠布暫防裂口。去年夏天,我決定試一試,用自己的額頭汗擦抹兩腳後跟二三十次,去年冬天乾裂程度大減;今年夏天又用額頭汗擦抹易乾裂處三四十次,目前尚未出現一個裂口;看來已基本治癒了。
▽入冬以米,手上經常裂口,擦了多少擦手油也不管用,後來我用牙膏試試,沒想到,只擦了一次,裂口就不疼了,不妨試試。
▽冬季氣候寒冷乾燥是造成手腳乾裂的一個原因,同時冬季新鮮蔬菜水果攝取量相對減少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我有一個方法推薦給手腳一裂的朋友們--每天喝一杯果汁水。我爹爹以前一直手腳乾裂、脫皮、裂血口,十分疼痛,後來他每天喝一杯果汁,堅持一段時間後,發現手腳乾裂有明顯好轉,並巳不再脫皮。現在他每天都喝一杯果汁水,不再受手腳乾裂之苦。
▽將用過的8厘米大小的干凈塑料袋(如奶袋),對角剪開,取帶底部的一半(呈三角形的一個兜兒)。晚上洗完腳或第二天早晨,將塑料兜兒套在腳後跟處,穿上襪了,一天下來,腳後跟濕潤潤的,一點兒乾裂都沒有,每隔2——3天(視乾裂程度)套一天即可,效果極佳。
芥末治腳袈口
我的雙腳多年來每到冬春秋季節裂口,腳後跟乾燥裂紋最為嚴重,血拉拉的,有時竟然腳趾頭也裂口。抹甘油、清涼油等都不管用,貼裂口膏效果也不大,後來偶然抹上芥末,兩天就基本上好了。方法是:用40C左右的溫水洗腳,泡10分鍾左右,然後擦乾;用溫水調好芥末,漿糊狀,不要太稀,用手抹在患處;穿上襪子,以保清潔;第二天再用溫水洗腳,再抹,2一3次即愈,
醋治好我多年的手腳裂
前幾年,每到入冬前我的手腳裂口,疼痛難忍,曾多次去醫院診治都不見效。有一年回老家,母親說:買一斤醋,放在鐵鍋里煮,開鍋後五分鍾,把醋倒在盆里,待溫後把手腳泡在醋里10分鍾,每天泡兩三次,7天一療程。果然兩個療程後,我的病徹底好了,至今已有10多年不裂口了。
足光粉治腳裂效果好
我是60多歲的老年人,過去每到冬天腳上長硬皮,裂很多口,雖貼膠布,好了又裂,很是疼痛,去年冬天我用足光粉洗了4次,腳上的老皮全部脫落。現在,一個冬天過去,腳上再沒有生又厚又硬的皮,也沒裂口,腳癬也好了,
面塊能治腳乾裂
前幾天刮大風,我的腳後跟乾裂了好幾道深深的紋,十分疼痛,睡覺也疼。聽一朋友說用麵粉合成面塊往腳跟上搓能治乾裂,當晚便試,我把面塊在腳跟上搓後又把面塊薄薄也糊在腳跟上一層,用塑料膜包上,穿上襪子,果然一夜末疼,白天也未疼。 薛世芬
治療腳裂一法
我的腳跟曾乾裂,疼痛難忍。姐姐讓我用熱水泡一下腳,然後拿酒精消毒過的刀片,將腳跟的硬皮和干皮一層層削掉,一直到露出軟皮部分為止,將凡士林油紗布裹在腳跟上,再用綳帶固定好。隔3天換2次油紗布,一周後就徹底治癒了。我原在301醫院當護士,也用這種方法為腳裂病人解除了痛苦。
剩茶水可治手足裂
每逢冬天,我的足後跟因裂口影響行走,過去用防裂霜擦患處,始終沒有解決皮膚的粗裂。今年入冬來,一個偶然的機會,將白天喝過的剩茶水,在睡覺前對些熱水泡洗手足約十分鍾,堅持了一周後,手足皮膚漸漸光滑了,裂口也漸漸癒合。後來,我叫老伴試試,十來天後,效果真的很明顯。
維生素E可治手腳乾裂
我手腳每年入秋開始裂口,中西葯膏治一段好了,但著水(洗衣服、洗菜)就犯。後來,我試著用維生素E丸塗抹患處,效果很好。方法是:把維生素E丸,用針扎一個眼,把油擠患處塗抹(一個丸可用多次),每次洗過手抹,癒合後也要常抹,不再犯。
用蜂蜜揉搓可治手皸裂
每日早飯後,雙手洗凈擦乾,將蜂蜜塗於手心手背指甲縫,並用小毛巾揉搓5一10分鍾,雙手暖乎乎的。晚間睡覺前洗完手,再用上述辦法雙手塗蜂蜜揉搓一次。我的雙手指甲縫裂的如刀割痛,用此法已治好。
棗糊可治手腳裂
我愛人冬天手腳裂口,用熱水泡、貼橡皮膏、足跟套柔軟套效果都不理想。西城區阜內大街的陳平穩介紹她自創的偏方,剛用5天就好了。方法是把數枚大棗去掉皮核,溫水洗凈後,加水煮成糊狀,像抹臉油一樣,塗抹於裂口處,輕的一般2一3次即愈。
蘋果皮治足跟乾裂
每年冬季我足跟都乾裂出現一道道傷口,其痛癢難忍。最近,我用削蘋果剩下的果皮來搓擦足跟患病處,只搓擦了三次足跟乾裂處就癒合光滑了。
香盪治皮膚皸裂
選熟透的、皮發黑的香蕉一個,放火爐旁烤熱、塗於患處,並摩擦一會兒,可以促使皸裂皮膚很快癒合。
香蕉皮治手足皸裂
我患腳底皸裂多年,曾用膠布貼、生豬油擦效果都不理想。後聽別人介紹改用香蕉皮內皮擦的方法,堅持3一5天,每天擦一、二次,果然見效。
桔子皮治手腳乾裂
將新鮮的桔子皮汁,塗擦在手腳裂口處,可使裂口處的硬皮漸漸變軟,裂口癒合,另外,還可將晾乾的桔子皮泡水洗手洗腳,也可收到同樣的效果。但要經常使用,最好連續兩周。
蔬菜水洗腳可治乾裂
將萊幫菜葉及水果皮煮沸,晾到適溫後洗腳,每次洗30分鍾左右,每天1次,1個月左右,腳光滑無痛。這些年我多次使用效果很好。
牛奶治腳裂
我的雙腳跟常年乾燥皮厚,多處龜裂出血。偶然間,我想起牛奶營養成分豐富,擦皮膚有潤膚保健作用,於是便利用鮮牛奶在洗過的腳跟處擦抹,果然見效,腳跟皮膚柔軟、光滑了,腳墊柔軟了,裂口也癒合了。
米醋泡蒜瓣治手腳裂口
我是南方人,到北方生活後,每年春、秋、冬手腳裂口,刮風更甚,曾用各種防裂膏,效果不明顯)從去年起,我堅持用醋泡蒜瓣擦手腳,手腳逐漸不裂口,皮膚也光滑了。
「雙甘液」治皸裂
甘草二兩,甘油半瓶,酒精半瓶(點滴用空葯瓶),將甘草裝空瓶中,然後將酒精倒入甘草瓶中,酒精將甘草埋上用蓋封好,一星期之後,用紗布過濾液體,再將等量的甘油倒在同一個瓶中混合後即可使用。腳皸裂每天晚用溫熱水洗腳泡20分鍾,擦乾後用葯棉花蘸雙甘液擦在皸裂處,早晨起床後再擦一遍,3至、4天即可痊癒。
葯皂治好裂趾甲
我的右腳大腳趾趾甲裂了十幾年。經朋友介紹用葯皂洗腳能治裂趾甲,我就買了兩塊西湖葯浴皂(杭州東南化工總廠出品的),一塊葯皂沒用完,裂趾甲便完全好了。
軟柿子冰可治手皴
我小時候,每到冬季手被凍破之後,晚上睡覺前老人就叫先用溫水洗手,然後把軟柿子水擠在手上,來回反復用力搓一搓,連續幾個晚上就能見效。至今我家還有用軟柿子水治手披的習慣。
治療腳裂一法
我的腳跟曾乾裂,疼痛難忍。姐姐讓我用熱水泡一下腳,然後拿酒精消毒過的刀片,將腳跟的硬皮和干皮一層層削掉,一直到露出軟皮部分為止,將凡士林油紗布裹在腳跟上,再用綳帶固定好。隔3天換2次油紗布,一周後就徹底治癒了。我原在301醫院當護士,也用這種方法為腳裂病人解除了痛苦。
⑵ 嬰兒冬天皮膚乾燥有裂口有什麼偏方
去年冬天,剛當媽媽啥也不懂,看見寶貝特別愛哭,總愛用小手摩擦自己的臉蛋,才發現她的小臉都已經裂開了。我又怕她太小了,擦葯膏有化學成分不好,就想到要滋潤嘛,就用橄欖油給她滋潤唄。況且橄欖油能吃,寶貝不小心把油抹進了嘴巴也不擔心。想不到這效果真好,第二天就見效了,開裂的情況緩解了,臉也沒那麼紅了。用了大...概一周,寶貝的小臉又恢復了光滑白嫩。 甘油加醋比護膚品好用百倍 我家Kitty應該是屬於皮膚特別敏感的吧,才剛開始降溫,風一吹,她的小臉蛋就紅紅的,還出現一道道像斑一樣的花紋,特別丑。我也買了很多嬰兒專用的護膚品,但都不太見效。後來聽一個朋友說,可以將醋和甘油以5:1的比例調勻,早晚兩次塗在皮膚上,很有效。Kitty才用了幾天,皮膚果然就好起來了。 雞蛋全身都是寶,好吃護膚效果好 這可能是我外婆發明的吧,小時候我皮膚也老是容易皸裂,疼得直哭。我外婆就會把2隻雞蛋煮熟,然後把蛋黃取出來放在鍋里,用小火熬成油狀,放涼了把它塗在皸裂的皮膚上,一天塗3、4次,塗幾天就好了。現在我兒子皮膚開裂的時候我也用這個方法,百試百靈。 寶寶皮膚皸裂の土豆療法 相信很多美女都聽說過土豆敷臉美容的方法吧,但孩子可沒那麼乖靜靜地讓你把土豆放臉上敷,於是我改良了一下這個方法,媽媽們可以試一下:將土豆煮熟後剝皮攪爛,加一點凡士林調勻,敷在寶寶臉上,每天2、3次,能夠明顯改善皸裂的情況。 媽友@小籠包姑姑:魚肝油治療皮膚開裂有奇效 不要以為魚肝油只有補充維生素A、D的功效哦,我家包包傾情試驗,證實魚肝油用於治療寶寶皮膚開裂也是有奇效的哦!方法如下:睡前用溫水洗凈臉蛋(如果寶寶願意的話最好敷一下,使皸裂的皮膚軟化,有助吸收,不願意的話也沒辦法,就洗洗唄),取2、3粒魚肝油,擠出裡面的液體塗在裂口位置,每晚1次,5、6天即可痊癒。 冬季寶寶皮膚護理4要點 預防紅臉蛋 以上小偏方都是用於寶寶皮膚皸裂的急救措施,但如果媽咪能夠注意做好寶寶皮膚的日常護理,就能夠有效預防寶寶紅臉蛋,寶寶也免於受皮膚開裂之苦。 1、溫水洗臉,減少刺激 每天用溫水給寶寶清潔皮膚1-2次,注意水溫不要過冷或過熱,否則都會刺激皮膚。同時要注意洗臉不需過頻,因為洗臉次數過多會把皮膚上的油脂洗掉,細菌、污垢等有害物質就會趁機而入。每次洗臉洗手後,要立即擦乾,避免冷風吹。外出時要給孩子戴好手套,避免受到冷空氣刺激。 2、選用天然成分的護膚品 給寶寶選購一種純天然成分的護膚品(注意避免選用含有激素的產品),每次清潔皮膚後給寶寶塗抹上,保持皮膚滋潤,緩解乾燥狀況。若寶寶常流口水,一定要注意經常給寶寶抹乾臉蛋和下巴部位。 3、調理飲食,補充維生素 營養不均衡也是引起寶寶皮膚皸裂的常見因素,當人體缺乏維生素A時,皮膚會變得乾燥。因此,媽咪平時可以給寶寶補充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蛋黃、豬肝、牛奶、豆類、魚肝油等,內外兼修才能有效預防皮膚皸裂。 4、注意保濕是冬季護膚的王道 說到底,寶寶冬季皮膚皸裂主要還是乾燥引起的,所以保濕才是寶寶冬季護膚的重點。寶寶所處的環境要注意保持空氣清新和濕潤,如果室內開暖氣或空調,可以同時打開加濕器,或者放一盆清水、晾濕毛巾等,都有助於增加空氣濕度。風大的時候盡量少帶寶寶外出,以免大風將寶寶皮膚的水分「捲走」
⑶ 怎麼止癢最快小偏方
1、牛奶冰敷
將牛奶倒入一杯冰塊中靜置3分鍾,再將牛奶倒在紗布墊或是薄棉布上敷在瘙癢處2~3分鍾,冰敷收縮血管,能暫時止癢,減輕症狀。
2、黃連蛋清外敷
黃連12克,雞蛋清適量,黃連研細末,調入雞蛋清,攪拌均勻,敷患處,可潔熱利濕,適用於急性濕疹,症見紅斑水疤、痙癢難忍等。
3、鹽水洗
日常食用的食鹽,有涼血解毒,殺蟲止癢的功效,能緩解皮膚瘙癢,皮膚紅腫熱痛,將100g食鹽放入鍋中加入1000毫升米泔水煮沸,用紗布蘸取塗抹瘙癢處皮膚,可反復多次塗抹。
4、蘆薈或龍爪
如果家裡面種植蘆薈或者龍爪,那麼患者瘙癢難耐的時候就可以就近取材,去刺留皮,將蘆薈或者龍扎的果肉汁液塗在瘙癢部位,快速解決瘙癢問題。
5、拍擊瘙癢部位
如果患者身邊沒有蘆薈或龍爪,也沒有止癢的外用葯膏,以及上述任何止癢的東西,那麼可以適當拍擊瘙癢部位應急止癢。
/iknow-pic.cdn.bcebos.com/2934349b033b5bb58e7317893bd3d539b600bc24"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2934349b033b5bb58e7317893bd3d539b600bc24?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2934349b033b5bb58e7317893bd3d539b600bc24"/>
(3)皮膚癢乾裂小偏方擴展閱讀:
皮膚癢有可能是皮膚乾燥引起的,也可能是慢性疾病引起的,如果出現皮膚瘙癢的情況,需要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平時要減少不良因素對皮膚的刺激,應該要注意皮膚保濕,避免皮膚過於乾燥,平時也要合理的調整飲食,多吃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經常吃些蔬菜水果對皮膚有好處。
⑷ 民間偏方治療皮膚病
下面是治療皮膚病的偏方大全,大家一起來了解下。
1、皮膚瘙癢
鮮韭菜與淘米水是治療皮膚瘙癢的良方。
鮮韭菜與淘米水,按一比10重量配好,先泡兩小時再一起燒開,去韭菜用水洗癢處或洗澡,一次見效,洗後勿用清水過身,一日一次,連洗3天可愈。
韭菜
2、牛皮癬、頭癬、頑癬
豬膽一個,刺破,將膽汁放在小碗內,加入明礬(如黃豆大),待溶化後用膽汁搽患處,每日2次,連用7天。此方治療多年皮癬、頑癬效果神奇。
3、各種皮炎
雞蛋對治療皮炎有著非常好的療效,嚴重的皮炎可以使用帕芙歐皮癬康寧。
生雞蛋一隻,將整蛋放陳醋內泡7天。再取出蛋打破用蛋清塗患處,每日2--3次,7天可愈。忌酒、辣物。
4、疥瘡、惡瘡、無名瘡
白雞毛一把燒成灰,用芝麻油調成糊狀,每日塗患外2--3次,連用5--7天,效果極佳。
5、濕疹
樟腦丸一個,放半斤陳醋內浸3天後,用醋搽患處,一日3次,至治癒。使用善鑫堂萬應蟲草膏對各種濕疹有顯著效果。
6、蛇膽瘡
可以用旱煙油治療蛇膽瘡,效果不錯。
用旱煙油一小團(或抽過的香煙過濾嘴3個),用適量水調勻,塗患處,每日3次,連用3~5天痊癒。
7、汗斑癬
獨頭蒜(或小蒜頭)搗爛,用紗布包好,蘸陳醋擦患處(擦至局部發熱伴輕微刺痛),一日三次,用5~7天。
8、白癜風
取露水(最好用韭菜葉上露水)一斤,加入蛇殼*5克,裝入瓶內,埋地下過半月後取出,用水塗患處,一日三次,連用1--2月。同時可用馬齒莧*30--60克,煎湯一碗內服,一日二次。
9、風疹塊、痱子
鮮韭菜汁加適量明礬,每天塗患處,並擦至皮膚發紅、發熱,一日三次,2--3天即愈。
10、腳氣、手氣
陳醋一斤,加入去皮大蒜頭一兩,明礬1錢,泡3天後用醋浸手、腳,一次5分鍾,浸後可以洗去,一日一次,連用10天,配合一些益膚膏不會再發。
12、手、足多汗:明礬*5錢,熱水2斤,一起溶化浸手腳,一次10分鍾,浸後站其自然晾乾,一日一次,5天後手腳汗正常。
11、手足開裂(皸裂、粗糙)
生羊油或豬油一兩,加蜂蜜或白糖3錢,搗勻搽手腳,一日2--3次,一般7天可愈。再搽幾天以後不復發。
12、凍瘡未破
尖頭辣椒10個,生薑半兩,白酒半斤,一起放入瓶內浸3天後,在凍瘡初起,皮膚紅腫發癢時搽患處,一日5次,有特效。連用十天至半月痊癒除根,不再復發。
13、凍瘡已破
陳舊棉花(越陳舊越好),燒成灰,用麻油調勻搽患處,一日三次,搽好為止,不發。
16、鵝掌風、灰指甲:陳醋1斤,加入去皮大蒜頭一兩,香煙絲(十支),泡二日後用醋浸手,一次10分鍾,一日二次,浸後可用清水洗凈,連用10日有特效。(此方最好在大伏天使用)
⑸ 手脫皮,開裂,瘙癢,乾燥,怎麼治
手部皮膚因多種原因引起的乾燥和皸裂,叫手皸裂 一般是缺乏維生素B和維生素E,你可以先多吃以下食物保守治療一段時間看看.
維生素B B族維生素富含於動物肝臟,瘦肉,禽蛋,牛奶,豆製品,穀物,胡蘿卜,魚,蔬菜等食物中.
維生素E小麥胚芽,棉籽油,大豆油,芝麻油,玉米油,豌豆,紅薯,禽蛋,黃油等含維生素E較豐富.
指導意見:
治療手足乾裂的六個偏方
1,韭菜汁治療手脫皮
取鮮韭菜一把,洗凈搗爛成泥,用紗布包好,擰出其汁,加入適量的紅白糖,每日服一次,一般連服四次可愈.
2,黃蠟油治手腳裂
其法:香油100g,黃蠟(中葯店可買到)20至30g,用火將香油熱熬放黃蠟,待黃蠟熔化即成.
用法:先用溫熱水泡洗手(腳)部10至15分鍾,待手(腳)泡透擦乾,擦蠟油於患處,用火烤乾當時就有舒適感,每日兩次,一周即愈.
3,麥秸根治手腳乾裂
取麥秸切成十厘米長的小段,清晨取一把,用清水浸泡一天,晚上在火上煮約十分鍾後浸泡手或腳,三天換一次水和麥秸,一周見效.
4,柏樹枝葉治指掌拖皮
用鮮柏樹枝葉加水煮沸,浸泡患掌療效很好.
5,黑雲豆煮食醫治手裂脫皮
將70克純黑雲豆用火煮爛,連湯帶豆食用,每日二次,食用五千克為一個療程.一個療程後停食此方半個月,共三個療程後即可治好手裂脫皮病症.
6,橘皮可治手足乾裂
桔子皮二三個或更多,放入鍋或盆里加水煎二至五分鍾後,先洗手再泡腳至水不熱為止,每天最少要洗一次,連洗多天,就有明顯的效果.
希望對你有幫助.
生活護理:
要避免這類疾病,最主要的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對於戶外工作者,尤其是接觸一些如油漆類的對皮膚有強烈刺激性的物品時,一定要戴上手套,使雙手不要長期暴露在空氣中.不要直接接觸刺激皮膚的物品,更不要用汽油,煤油清洗手上的油垢.這樣會在很大程度上傷害皮膚的角質層,使雙手更容易出現乾裂.對於家庭主婦來講,要盡量少用有刺激性的洗滌劑(比如鹼面等),洗東西時,盡量戴上橡膠手套,以避免洗滌劑與雙手皮膚直接接觸.再者,就是要養成洗完手後馬上抹護膚品的好習慣.如果由於某種原因患了手足皸裂,千萬不要用熱水去燙,這樣不但不利於裂口的癒合,反而會使病情加重,而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地使用一些護膚品.
⑹ 皮膚乾燥的小偏方
很多朋友都會有這樣的困惑,一到了秋冬季節天氣非常乾燥的時候,皮膚就會出現乾燥、缺水、起皮,有些人還會有皮膚瘙癢、紅腫的現象。很多人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以及金錢,對這個難題還是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其實,我們想要解決這個難題,首先應該了解其原因。只有清楚的了解其發病機制,然後對症下葯,才能夠徹底的解決這個難題。那麼,皮膚乾燥到底是什麼原因么?我們又應該怎麼辦呢?
皮膚乾燥的原因
1、氣候的變化
氣候的變化是導致皮膚出現乾燥的最根本的原因。所以一般在秋冬季節,皮膚乾燥出現的情況較多。這是因為到了秋冬季節,空氣中的水分也相應的減少,如果皮膚保濕鎖水沒做好的話,皮膚中的水分就會被蒸發掉,從而出現乾燥。
2、睡眠不足
如果睡眠不足、過度疲勞、攝入營養不足的話,身體內血液循環就會變差,當皮膚的健康平衡被打破的話,肌膚就會失去活力,從而容易產生乾燥以及粗糙的情況。
3、用過熱的水清洗
使用過熱的水清洗或者用刺激性的清潔劑清洗的話,就會破壞皮膚表面那層「保護膜」,這樣皮膚的鎖水能力大大下降,不能很好的將皮膚內的水分鎖住,一旦接觸到乾燥的空氣,就會出現乾燥了。
4、缺乏營養
如果過度的減肥的話,就會導致身體攝入的營養元素缺乏。我們知道,皮膚如果缺乏營養的話,就會失去彈性和水分,從而出現鬆弛、乾燥等現象。
5、年齡增長
隨著年齡增長,人們的皮膚自我修復能力和抵抗能力逐漸減弱,皮膚狀況比較差,這個時候,皮膚也容易出現乾燥。
皮膚乾燥怎麼辦
選擇適合的水溫以及清潔劑
皮膚容易乾燥的人,最好在水溫以及清潔劑上要多注意,最好選擇40攝氏度左右的水,使用弱鹼性的清潔劑進行清潔,這樣才不會過度清潔、過度的帶走皮膚表面的油脂,從而使皮膚出現乾燥現象。
注意補水保濕
平時無論是在洗臉後還是洗澡後,都要及時的塗抹潤膚水、面霜或者乳液進行鎖水保濕,這樣皮膚才不會缺水導致乾燥。
注意防曬
無論是炎熱的夏季還是寒冷的冬季,亦或者是下雨天,外出都要做好防曬措施,因為大氣中的紫外線無時無刻不在,它會破壞皮膚健康,加速皮膚的衰老,從而導致皮膚鎖水能力下降。所以無論是什麼季節、什麼天氣,都要做好防曬措施。
堅持喝足夠的水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保障皮膚免受乾燥的最簡單的辦法。每天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喝足夠的水,這樣血液循環順暢,有利於體內毒素的快速排出,皮膚才會變得水潤有光澤。
注意飲食均衡
平時飲食均衡,不要偏食、挑食,為身體攝取多種營養元素,這樣就可以提高皮膚自身對外界的抵抗能力,即使天氣乾燥,皮膚狀況也不會太糟。
另外,還有其他的一些有效避免皮膚乾燥的措施,例如保證充足的睡眠、外出戴一個防風的口罩等,也都可以有效的幫助我們避免皮膚變得乾燥。
皮膚乾燥吃什麼好
木耳
木耳富含有礦物質以及維生素,具有很好的凈化血液的作用,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美容養顏、延年益壽的食物。另外,皮膚中還含有豐富的膠質以及食物纖維,能夠對因便秘引起的皮膚乾燥、粗糙等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經常吃木耳或者使用木耳做面膜使用,可以使皮膚變得水潤細膩。
櫻桃
櫻桃素來是美容的聖品。在櫻桃上市的時候,多吃一些新鮮的櫻桃,可以潤澤肌膚,使皮膚變得水嫩;另外常吃櫻桃還可以起到養腎補肝、健脾開胃等,是一款不錯的水果。
西紅柿
西紅柿中的番茄紅素能夠有助於提高皮膚的鎖水能力,經常吃西紅柿,不僅可以讓皮膚變得細膩、水潤,還能夠使皮膚變得白皙。
西蘭花
有研究發現,西蘭花能夠增強皮膚的抗損傷能力,所以經常吃一些西蘭花,有助於保持皮膚的彈性以及濕潤度,對於皮膚經常乾燥、有細紋等問題的人,可以在日常膳食中增加一些。
皮膚乾燥的小偏方
木瓜紅棗蓮子蜜
材料:
木瓜1個、蓮子、紅棗、蜂蜜以及白糖各適量
做法:
(1)將紅棗和蓮子、冰糖一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煮沸;
(2)將木瓜剖開兩半,中間的瓜瓤剃掉;
(3)然後將煮好的蓮子紅棗羹倒入到木瓜中,撒上少許蜂蜜;
(4)將木瓜放在鍋中隔水蒸熟透即可。
功效:
紅棗可以調節女性內分泌,是一種美容養顏的佳品,而木瓜性平、味甘,具有很好的美容養顏、消食健胃的作用,將紅棗、木瓜、蓮子、蜂蜜等混合在一起食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滋潤皮膚的作用,尤其適合皮膚乾燥的女性食用。
蘆薈汁
材料:
蘆薈1/3個、黃瓜1/3根、蛋清1/4個、珍珠粉3克、麵粉適量
做法:
(1)將蘆薈去刺洗凈後,和黃瓜一起放入榨汁機中進行榨汁;
(2)過濾後,將汁液倒入到碗內,依次放入蛋清、珍珠粉、麵粉攪拌均勻,調成糊狀;
(3)洗臉後,將調好的糊抹在臉上,大約一刻鍾後洗掉。
功效:
蘆薈有收斂皮膚、保濕、消炎的功效,將蘆薈和珍珠粉、雞蛋清一起使用,可以使皮膚變得嬌嫩、白凈,還能夠保持皮膚的濕潤。不過在使用前,一定要在手臂內側進行測試,以免過敏。
香菇木瓜水
材料:
香菇10克、木瓜少量
做法:
(1)將木瓜和香菇放在碗中,倒入大約80攝氏度的溫水進行浸泡;
(2)浸泡大約1個小時左右,用化妝棉蘸取水在皮膚上擦拭;
(3)大約擦拭半個小時左右即可。
功效:
香菇中含有香菇多糖成分,具有很好的保濕作用,甚至很多大牌護膚品裡面也使用香菇多糖進行保濕,用80攝氏度左右的溫水浸泡香菇,可以使香菇中的多糖成分盡可能的析出來,從而溶解在水中,這樣用化妝棉塗抹在臉上,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濕作用。
⑺ 解除秋季燥熱型皮膚病,身干瘙癢、手足脫皮乾裂,用二個中醫古方
我國每年從處暑後自北而南,陸續進入秋季,秋季天氣降雨減少,地上乾燥涼爽,植物葉落枯萎、
人受自然影響,皮膚乾裂,身癢發枯,鼻干口苦,便秘腸燥等等。差別是2020年是庚子年,金運太過,陽明在泉,燥氣流行,秋分後進入庚子年五之氣,主氣與往年一樣是陽明燥,但客氣是少陽相火,風火就燥,故秋分後兩個月氣候特點是燥多風熱。如人素體陰血不足,更易發上述之病症。書不盡言,今只針對因秋季燥熱,身干瘙癢、手足脫皮乾裂兩病,給大家分享兩個,本人用之多年,臨床效果很好的中醫古方!
皮膚瘙癢,多見於婦女,年老體弱,陰血不足之人,多見全身頭癢發脫,皮膚乾燥瘙癢,抓之脫屑,嚴重者有抓痕、血痂、色素沉著,多伴有口乾喜飲,便秘如羊矢,而無原發性皮損。已排除惡性腫瘤等內臟器質性疾病者。明代醫家陳實功《外科正宗》有消風清燥湯,葯用川芎,當歸,赤芍,生地,防風,黃芩,黃連,天花粉,蟬蛻,苦參,靈仙,甘草:方中用四物湯加天花粉養陰活血潤燥,甘草、黃連,黃芩清君相之火,防風,靈仙,蟬蛻,苦參祛風止癢,血熱加丹皮、血虛加阿膠,陰虛加沙參,玄參,便秘加麻仁、杏仁,煩躁加梔子,薄荷……。
秋季皮炎,常見手掌、足跖部位皮膚乾燥瘙癢、粗糙脫皮,皸裂出血,局部疼痛,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明朝。虞摶《醫學正傳》制生血潤膚飲生津、養血、潤膚。治燥證。皮膚拆裂,手足枯燥,搔之血出。葯用當歸(酒洗)、生地黃、熟地黃(酒洗)、黃耆(蜜炙),天門冬,麥門冬(去心),五味子,黃芩(酒洗),栝樓仁,桃仁泥,酒紅花,升麻、天花粉,諸葯生津、養血、潤膚。大便結燥,加麻仁、郁李仁。
《東醫寶鑒》記載「生血潤膚飲,治燥證,皮膚拆裂,於足爪甲枯燥,搔之屑起,血出痛楚。子仲兄懷德處土,年四十五,平生體瘦弱血少,值庚子年歲金太過,至秋深燥金用事,久晴不雨,得燥證:皮膚折裂,手足枯燥,搔之屑起,血出痛楚,十指甲厚,服此方數十貼,其病如脫。後治十數人皆驗。
今年9月22日是什麼節?節後怎麼 養生 ?節後病選用什麼中成葯?
2020年秋分後,庚子五之氣易發什麼病?辨證施治要點是什麼?
#大家 健康 超能團#@大家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