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狗狗身上長膿包潰爛用什麼葯
?
一、狗狗膿皮症是什麼?
狗狗膿皮病是狗狗由於多種原因引起的皮膚化膿性感染,因此也可以稱為化膿性皮炎。常見的是細菌感染或病原體繼發感染,主要的細菌包括金色葡萄球菌和化膿性棒狀桿菌,以及鏈球菌和綠膿桿菌等。另外,外傷、代謝異常和內分泌紊亂也可誘發狗狗膿皮症。常見的症狀是患犬的皮脂腺形成丘疹或化膿性皮疹,炎症會逐漸波及患處皮膚周圍組織,導致狗狗脫毛嚴重,出現瘙癢、疼痛、發熱等症狀。 應及時進行全身抗感染治療,加強營養,清除誘發因素,外用消毒劑並且同時使用葯浴進行治療。
二、治療狗狗膿皮症用什麼葯
1、首先,用葯前的第一步應該是將患犬的病灶處及周圍的毛發剔除,剪短身上其他部位的毛發,找出所有的患處,避免治療時出現遺漏,拉長治療時長。
2、患處剃毛後使用雙氧水或者碘伏進行傷口清洗,盡量清楚掉膿皰里的膿液以及周圍的滲液和臟東西。
3、接下來就是進行皮膚的消毒殺菌工作了,如果面積比較小的話,可以使用消必可乳酸依沙吖啶溶液進行殺菌消炎,可也滅除葡萄球菌、鏈球菌等化膿性細菌。如果面積較大的話使用膚安健沐浴露進行葯浴,葯浴後用吹風機吹乾狗狗的皮膚各個地方,讓皮膚處於乾燥的狀態。
4、使用膚諾恩皮膚噴劑給皮膚抗菌消炎,其作用是在患處表面形成一塊保護膜,可以避免傷口繼續被其他細菌感染,改善皮膚功能。噴葯結束大約15分鍾之後,給狗狗的患處塗抹氧化鋅軟膏,作用是抗菌和助收斂,能促進皮膚的修復。
5、外用葯物局部治療的期間,給狗狗口服維普達阿莫西林粉,用於全身的抗菌消炎,尤其是在狗狗出現發熱症狀的時候,要及時使用,如果狗狗的發燒不退,還可以使用溫諾安(普安特)進行退熱。
6、治療狗狗膿皮症期間,可以給狗狗戴上口罩或伊麗莎白圈,避免狗狗舔咬傷口上的葯,影響葯效的同時還會導致傷口感染。
以上就是關於狗狗身上長膿包潰爛用什麼葯和狗狗膿皮症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助到各位鏟屎官,如果還有其他問題,可以通過「狗狗皮膚病」了解更多狗狗膿皮症、濕疹、皮炎等皮膚病的內容,或者您也可以直接咨詢在線寵物醫生。
㈡ 狗狗得了細菌性皮膚病,求大家看看怎麼辦
狗狗細菌性皮膚病的原因
治療方法:
1、嚴重的全身性感染,可能需要用點滴治療或採用非口服方式的抗生素治療,根據菌群的不同,或者通過葯敏實驗,確定使用如:氨苄西林、頭孢曲松鈉、克林黴素、克拉維酸阿莫西林等等;建議配合抗真菌一號;
2、在洗毛液的選擇上,含有過氧化苯甲醯的洗毛液。
3、食物上應該避免餵食高蛋白的食物。
陽和春寵物營養溫馨提示:如果狗狗接觸的環境比較臟時,適當的清洗時必要的。但要避免清洗過度,按情況一般一至二周洗一次即可。
㈢ 狗子膿皮症怎麼辦 用什麼葯治療
這是細菌感染的症狀狗狗膿皮症身上會有一些紅疹, 潰爛,潰爛面還有些潮濕, 得了這種病的狗狗前期會瘙癢難忍, 不停地啃食 , 抓撓自己的患口, 治療方法有兩種, 可以用抗生素,至少得用2-3周,而且每隔幾天就要去復查, 以根據病情發展調節用葯, 因為抗生素會引起很多不良反應, 需要謹慎使用, 第二張方法是使用牽尼貝爾皮易康,無不良反應,效果明顯。
㈣ 急呀!!犬膿皮病怎麼治
膿皮病是指因皮膚感染化膿性細菌而引起的皮膚化膿性疾病,是多種皮膚病的最終表現形式。該病是犬臨床常見病,多發生於夏秋季節,病因復雜,病程長,治療難度大。病因多為蟲咬蚊叮、真菌感染、蟎蟲感染、濕疹或脂溢性皮炎引起皮膚瘙癢時,犬啃咬抓撓使得皮膚屏障破壞繼發感染化膿菌而發病。症狀多表現為脫毛、皮膚結痂增厚、皮下腫脹、化膿、破潰、流出大量黃白色分泌物等, 嚴重的累及全身, 治療不及時可導致患犬因敗血症死亡。在長期的臨床治療實踐中,我們對該病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用適當的葯物組合進行全身治療,並結合局部使用促進化膿創癒合的方法治療,效果好,治癒率高。現結合一例患膿皮病的病犬將該病發病機理及治療方法表述如下,以供大家參考。
一、病例臨床症狀
病犬雌性,3.5 kg,就診之前表現為睡在犬舍不願運動,精神沉鬱,食慾減退,機體消瘦,面部劇烈瘙癢,患病犬不斷抓撓和摩擦面部而出血,從而面部脫毛,形成結痂。前來就診時,因其面部劇烈的瘙癢,患犬扔有抓癢,面部有膿皰,眼周圍、上下頜、唇周圍開的皮膚變厚、紅腫,有小膿腫。由於繼發細菌感染,破潰皮膚表面形成黃色痂皮,皮膚增厚明顯,颳去痂皮顯露出潮紅色化膿潰瘍灶。頸部和胸部皮膚有不同程度的脫屑、毛干變脆易斷,毛根易脫,毛囊發炎。
治療五天後,症狀明顯好轉
四、預防及注意事項
此病在治療過程中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因此盡量不要中途中斷治療。因為一旦中斷,整個治療過程可能會前功盡棄,並且會有復發的高度危險性。香波在治療此病初期作用顯著,但是香波只是輔助作用,不能單獨用來治病,一定要將它和葯物治療結合使用。此外,為防止動物在抓、撓、啃時造成自傷,可以給動物帶上伊麗莎白圈,或給它們穿上小襪子或鞋子等。
為了防止膿皮病的產生,主人們應該保持環境衛生,飼喂清潔的食物,並定期補充復合維生素 B 和維生素 C,每天保證足夠的運動量。經常使用寵物專用的洗浴香波給犬洗澡,每周 1次。禁止用人用洗發香波,洗澡不能太勤,否則會降低皮膚抵禦病原微生物侵入的能力。每年春秋定期驅蟲,防止體表皮膚病的發生。
㈤ 毛囊炎與脂溢性皮炎的區別
脂溢性皮炎,好發於皮脂腺分布較多的地方,如頭皮、面部、胸部及皺褶部。發生於頭皮部位,開始為輕度潮紅斑片,上覆灰白色糠狀鱗屑,伴輕度瘙癢,皮疹擴展,可見油膩性鱗屑性地圖狀斑片;嚴重者伴有滲出、厚痂、有臭味,可侵犯整個頭部。頭發可脫落、稀疏。面部損害多見於鼻翼、鼻唇溝和眉弓,有淡紅色斑,覆以油膩性黃色鱗屑,常滿面油光。
胸部、肩胛部,初為小的紅褐色毛囊丘疹伴油膩性鱗屑,以後漸成為中央具有細鱗屑,邊緣有暗紅色丘疹及較大的油膩性的環狀斑片。皺褶部多見於腋窩、乳房下、臍部和腹股溝等,為境界清楚的紅斑、屑少,濕潤,常伴為糜爛、滲出。多見於30歲至50歲,尤其是肥胖的中年人。
本病慢性經過,易反復發作,常伴為毛囊炎、瞼緣炎,面部常與痤瘡、酒渣鼻蟎蟲皮炎並發。治療上,可使用維生素B2、B6和復合維生素B,然後使用中葯 克炎王 外塗,中葯配方,具有殺菌消炎,修復皮損等功效對皮膚無刺激,直接塗抹患處即可。
脂溢性皮炎患者應注意生活規律,睡眠充足,限制多脂及多糖飲食,忌飲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少用熱水肥皂洗頭,避免諸如篦頭發等各種機械性刺激。要保持生活規律和充足睡眠精神要愉快,按時服葯。勤洗頭一般3-5天洗一次,宜用硫磺軟皂,禁燙洗和搔抓。調節胃腸功能保持大便通暢,可適量番瀉葉泡水代茶飲。急性期要避免風吹日曬不要用強刺激性葯物。
㈥ 這是什麼皮膚病症狀
皮膚病種類繁多,大約有1000多種皮膚病。常見的皮膚病有銀屑病、白癜風、皰疹、酒渣鼻、膿皰瘡、化膿菌感染、疤痕、癬、魚鱗病、腋臭、青春痘、毛囊炎、斑禿、脫發、嬰兒尿布疹、雞眼、雀斑、汗皰疹、蟎蟲性皮炎、濕疹、灰指甲、硬皮病、皮膚瘙癢、脫毛、黃褐斑等。主要症狀1 皮疹為風團、潮紅斑,大小不等,形狀各異。常突然發生,成批出現,數小時後又迅速消退,消退後不留痕跡,但常反復發作; 2 自覺瘙癢,可伴有腹痛、惡心、嘔吐和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少數有發熱、關節腫脹、低血壓、休克、喉頭水腫窒息症狀等; 3 病程長短不一,急性蕁麻疹病程在1個月以內;超過1個月為慢性; 4 皮膚劃痕試驗部分病例呈陽性反應; 5 水痘:按臨床表現,屬於水皰型;按病毒特點,屬DNA病毒-小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致。前驅期較短,不超過24小時即出疹。皮疹先發於軀干,漸波及頭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初為紅色針尖大小的斑疹,後迅速成丘疹,數小時後即為綠豆大小的水皰,可為橢圓形,皰壁薄易破,2-3天乾燥結痂,以後痂脫而愈,病程2周。在兒科中可見的異型有大皰型水痘及新生兒水痘。偶爾發生少見的並發症有水痘腦炎、肺炎、急性腦病等(我們60-80年代曾搶救過多例水痘合並重症腦炎,現幾乎未見)。 6 麻疹:按病毒種類屬於RNA病毒-付粘液病毒-麻疹病毒引起,多見於5歲以下兒童,潛伏期9-11天,前驅期通常3天左右,熱度上升,卡他症狀明顯。發疹的部位從耳後-面頸-胸背部-四肢,疹子的形態是玫瑰色斑疹或丘疹,疹間可見正常皮膚。還可有內疹出現,那就是發病1-2天後在頰粘膜發生koplik斑。常合並支氣管肺炎、喉炎、腸炎、腦炎、心功能不全等,病程10-14天。 7 風疹:屬於小DNA風疹病毒引起,多發於幼兒,潛伏期5-20天,發病前可有輕度發熱,發疹情況從面部-軀干-四肢,疹形為淡紅色斑疹或丘疹,內疹表現為軟齶斑疹或瘀點,合並頸及枕後淋巴結腫大。 8 幼兒急疹:冬春季小流行,可能由病毒(柯薩奇病毒)所致,又稱嬰兒玫瑰疹,或稱第六病。多見6個月-2歲,潛伏期10-15天,無前驅症狀,常突發高熱,體溫上升至39-40度,3-5天體溫驟退時出疹,先發生頸部-軀干-上肢下腿-面部。疹形為玫瑰紅色斑丘疹,無內疹。合並有頸,枕後淋巴結腫大,偶有中耳炎和支氣管炎。 9 手-足-口症:由小RNA病毒中柯薩奇A16病毒為主,有時為柯薩奇A2,A4,A5,A10引起。多發於學齡前兒童,尤以1-2歲嬰幼兒最多,夏秋季流行,潛伏期4-7天,全身症狀輕,發疹前可有微熱,頭痛,食慾不振等症狀。發疹特點是指(趾)背面及側緣有水皰,口腔的硬齶、頰部齒齦及舌部出現疼痛性水皰,呈米粒至碗豆大小,半球狀或橢圓形,皰壁薄,內容清,呈珠白色。水皰數目不多,但亦可見50個以上,整個病程約1周,很少復發。 10 傳染性軟疣:由痘病毒中傳染性軟疣病毒引起,潛伏期14-50天,其特點是皮膚上出現發生臘樣光澤的小丘疹,頂端凹陷,能擠出乳酪狀軟小體。數目不等,不融合,一般6-9個月可消退,但也有持續幾年者。 11 臨床的特殊類型: A.蛋白湅蕁麻疹是蛋白湅直接通過腸粘膜吸收所致的抗原-抗體反應; B.寒冷性蕁麻疹又可分為家族性寒冷性蕁麻疹和獲得性寒冷性蕁麻疹,是由寒冷所致的物理性蕁麻疹; C.熱性蕁麻疹又可分為獲得性和遺傳性兩種,接觸熱水後在接觸部位出現風團; D.膽鹼能性蕁麻疹,在熱、精神緊張和運動後誘發,多見於軀乾和四肢近端,皮損為主1-2mm大小的風團,周圍有紅暈; E.日光性蕁麻疹,女性發病較多,暴露日光後發病,皮疹局限於暴露部位; F.壓迫性蕁麻疹,在較重和較久壓迫4-6小時後發病,受壓部位出現彌漫性、水腫性、疼痛性斑塊; G.水源性蕁麻疹,在接觸水和汗水後於毛孔周圍引起細小劇癢風團; H.血清病性蕁麻疹,其病因為接觸異體血清、疫苗、葯物等,引起的抗原抗體復合物反應,臨床表現為發熱、皮疹、關節炎和淋巴結病; I.自身免疫性黃體酮性蕁麻疹,發生於月經前期和中期,是由黃體酮所致。 12 銀屑病(牛皮癬): A.尋常型銀屑病的病理變化是表皮角化過度及角化不全。角化不全區域內可見中性白細胞構成的小膿腫,稱Munro氏小膿腫。顆粒層明顯減少或消失。棘層增厚。表皮突延伸,其下端增寬,可與鄰近表皮突相吻合,真皮乳頭延呈杵狀,其上方棘層變薄。乳頭內毛細血管擴張充血,故臨床上出現Auspitz氏征。周圍可見淋馬細胞,嗜中性白細胞等浸潤。 B.關節炎型銀屑病的病理變化與上述尋常型銀屑病相同。 C.紅皮病型銀屑病的病理變化主要為炎症反應比較明顯,真皮上部水腫顯著,其他與尋常型銀屑病基本相似。 D.膿皰型銀屑病人與連續性肢端皮炎的病理變化的特點是在表皮內形成較大膿皰即Kogoj膿皰,主要在表皮上部,皰內主要為中性白細胞,其他變化與尋常型銀屑病大致相同,但角化不全及表皮突延伸較輕。 E.掌跖膿皰病的病理變化為表皮內單房性膿皰,皰內有大量中性白細胞,少量單核細胞,真皮淺層淋巴細胞、組織細胞和嗜中性白細胞浸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