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寶寶4個月了,身上出現一塊塊發硬的東西,醫生說是神經性皮炎,請問怎麼治療效果好
傳統治療方法 (一)中醫: 1、中葯治療。 2、針灸治療。 (二)西醫: 1、鎮靜葯及抗組織胺葯物。 2、封閉療法。 3、局部用葯。 本病為慢性經過,症狀時輕時重,治癒後容易復發。 最新治療方案 神經性皮炎應及早修復皮膚耐受性,徹底擺脫對脂溢分泌差異免疫排斥,切忌修修補補耽誤最佳治療時機! 神經性皮炎四重消炎組合在神經性皮炎治療領域首次成功解決皮膚對神經傳導障礙差異的敏感性免疫排斥,為徹底治療神經性皮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新一代抗復發神經性皮炎四重消炎組合,突破了傳統葯物僅僅可以達到表皮層,無法穿透真皮層徹底治療神經性皮炎的局限。 神經性皮炎食療方 神經性皮炎易發生於頸部、項背的衣領摩擦部位,古稱「攝領瘡」。它以皮膚苔蘚樣變和陣發性劇癢為特徵。因其頑固難治,故中醫稱為頑癬;又因其皮損如牛皮厚而堅固,故又稱「牛皮癬」。嚴重者可影響睡眠,甚至徹夜難眠,影響日常生活起居,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本病病因尚未明了,可能與精神因素有很大的關系,飲食也為其發病的主要誘因。中醫臨床辨證主要分為肺胃蘊熱、熱毒熾盛、正氣虧虛三個證型。 【花生赤豆棗蒜湯】 配方: 帶衣花生米90克,赤小豆、紅棗各60克;大蒜30克。 製法: 以上諸物加水共煮湯。 功效: 益氣養血,除濕解毒。 用法: 早晚分服。 【金針瓜絡蚌肉湯】 配方: 蚌肉30克,金針菜15克,絲瓜絡10克。 製法: 以上三物,加水適量煎湯,加鹽調味。 功效: 益氣養陰,清熱通絡。 用法: 飲湯吃肉,每日1次,連用10日。 【魚腥豆帶湯】 配方: 綠豆30克,海帶20克,魚腥草15克。 製法: 以上三味加水煎湯,去魚腥草,加白糖適量調味。 功效: 清熱解毒。 用法: 飲湯食豆和海帶。每日1次,連服7日。 【綠豆百合薏米粥】 配方: 薏米50克,綠豆25克,鮮百合100克。 製法: 將百合掰成瓣,去內膜,綠豆、薏米加水煮至五成熟後加入百合,用文火熬粥,加白糖調味。 功效: 養陰清熱,除濕解毒。 用法: 每日1~2次。 【莧菜蕹菜湯】 配方: 馬齒莧、生蕹菜各30克。 製法: 上二味加水煎煮,取汁。 功效: 清熱除濕,涼血解毒。 用法: 飲服,每日1次。 【土茯苓大棗煎】 配方: 大棗、土茯苓各30克。 製法: 以上二味加水煎湯。 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 用法: 飲湯,每日2次。 【荷葉粥】 配方: 鮮荷葉20克,粳米200克。 製法: 將荷葉先煮20分鍾,去渣後放入粳米煮粥。 功效: 清熱泄濁。 用法: 早晚隨量服食。 【藕節湯】 配方: 藕節30克。 製法: 藕節加水煎煮取汁。 功效: 清瀉肺熱,涼血化瘀。 用法: 飲湯,每日2次,可連用7~10日。 【芹菜豆腐】 配方: 芹菜20克,豆腐30克。 製法: 把芹菜洗凈切碎,與豆腐共同煮熟,加食鹽調味服食。 功效: 清熱解毒。 用法: 每日1劑,服食次數視病情而定。
② 十個月寶寶身上為什麼會長皮炎
指導意見: 一旦發生了接觸性皮炎應盡快除致敏物質,通常可用清水沖洗,避免再接觸。局部僅有紅斑時,可外用爐甘石洗劑;有糜爛滲液時用3%硼酸液濕敷;紅腫消退、滲液停止後外擦激素類乳劑。必要時可口服或注射抗組胺葯、維生素C、鈣劑,重症可口服或靜脈滴注激素。
③ 一歲嬰兒後背皮膚為什麼會得皮炎
嬰兒濕疹會逐漸減輕,但隨著年齡的增大仍有頑固性濕疹的,我們稱為特應性皮炎(遺傳過敏性皮炎)。 AD又稱遺傳過敏性皮炎、異位性(特應性)皮炎/濕疹,與變態相關的慢性、復發性、炎症性皮膚病,各年齡階段均可發病,兒童最為常見。 2. 它是一種慢性皮膚炎症反應疾病,伴有瘙癢、鱗屑、乾燥及皮膚炎症等特徵。 3. 除有特定的濕疹臨床表現外,本人或家族中可見明顯「Atopic(特應性)」特點: 1)有容易罹患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膚病的家族性傾向。 2)對異種蛋白過敏。 3)血清中IgE值高。 4)血液嗜酸粒細胞增多 4. 劇烈瘙癢、皮膚乾燥,導致家庭成員不得安寧。 孩子有頑固性濕疹首先應該找到醫生,根據病史、家族史、體檢及實驗室檢查診斷是否為特應性皮炎,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與濕疹治療相同的葯物治療,同時觀察或過敏原檢查找到可疑的致敏原,通過避免接觸或食入致敏原以減輕皮膚表現。在這里要提醒家長:食物是本病的重要致敏原,但排除食物時要有的放矢,針對性強。不要長期盲目不吃牛奶、雞蛋、魚蝦肉等,因為對生長發育期的嬰幼兒,營養不良要比特應性皮炎的危害還大。 特應性皮炎患兒的皮膚很乾燥時 ,對較輕的患兒可以使用硅霜等各種無色無香味的潤膚霜膏塗抹在局部,較重的則需要使用油性較大的凡士林等軟膏塗搽,可以起到隔絕外界刺激、保持皮膚水分、軟化皮膚的作用。如果瘙癢明顯 ,可以短時間、小面積地使用含有皮質激素的軟膏,但不能長期使用,以防止局部出現毛細管擴張、色素沉著、皮膚萎縮、繼發感染等副作用。 另外,日常的皮膚護理還應做到-- l 對皮損處應避免熱水及肥皂的刺激; 改香皂為沐浴露;雖然人們曾認為洗澡或使用肥皂會加重特應性皮炎,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與這個觀點相抵觸。夏季每天游泳或洗澡、冬季隔日游泳或洗澡,然後大面積使用潤滑劑,有助於皮膚清潔和保濕。溫和的清潔劑有助於減少細菌的定植和繼發感染的危險性。這些清潔劑的使用應該限制在細菌最可能旺盛生長的部位,如腹股溝、腋窩和臍部。 ● 建議服葯期間給予清淡、易消化食物,忌食辛辣、油膩食物; 應避免毛織品直接接觸皮膚;可以採用保護措施,防止皮膚受到外界環境刺激物或搔抓的刺激。帶長袖並能裹住足部的寬松合體的純棉衣服很有好處。 ● 嬰兒期應特別注意調整飲食,餵奶過飽、營養過度均會導致消化異常; ● 患病期間如果瘙癢嚴重可以試用抗組胺葯物,不要在患病期間進行預防接種。 目前的治療技術還不能徹底治癒特應性皮炎,但隨著年齡的增大,約75%特應性皮炎患兒在10-14歲時有所好轉。少數兒童會逐漸出現成人的慢性疾病。
④ 寶寶皮炎怎麼辦
皮膚病一般最好選擇中醫治療,因為西醫會用大量的激素類葯物進行治療,短時間內可能會好但是一停葯馬上又出現,反復發作最後變成頑固性皮膚病。選擇中醫進行調理,雖然見效慢但是不會輕易復發。得了皮炎最好不要吃海鮮 牛羊肉 辣椒 魚 蔥姜蒜等等發物。注意休息,不要熬夜多吃水果蔬菜。最好去醫院看看,讓中醫看看屬於...那種體質,我現在也得了皮炎,中醫確診為濕熱引起的,都喝了一個月了。
⑤ 2歲多的寶寶長皮炎怎麼辦
過敏性皮炎找到過敏的源頭,自然就好了的。 寶寶在小腿內側,俺現在分析一下,家長回憶一下,發病的時候,是不是穿過了某條褲子? 還有一種,是與季節有關系,比如說季節,冬季乾燥。如果是乾燥,就給寶寶抹點化妝品潤膚。 另外一種,食物過敏,很多過敏體質的人會對魚蝦,海鮮、啤酒過敏,有的對牛奶蛋白,雞蛋過...敏,你再檢查下食物。 麻煩點,先做排除法,找到問題了,孩子以後就不再犯病了的。 找到問題所在孩子自然就好了的。如果找不到問題,就會一再復發。過敏性很神奇的,就是過敏的時候犯病,不過敏的時候,就沒事了的。
⑥ 寶寶過敏性皮炎
皮炎可能因為接觸了外界病菌,再加上自身免疫力稍差造成的.初春正是過敏性皮炎好發季節.吃海鮮過敏、食物中毒、吃錯了葯,這些都能引起皮膚局部過敏.此外,過敏性的環境,過敏性的心態,這些也是可以引起過敏性皮炎的因素.你可用中葯的葯膏炎達寧治療,不建議使用含有激素的西葯,容易反復發作。千若軒的炎達寧以純天然...中草葯為主,無任何副作用,沒有療程,且使用方便,塗抹在患處,一天三次,無需清理。
⑦ 寶寶患接觸性皮炎,該怎麼用葯
喜歡玩藏東西的游戲。喜歡認真仔細地擺弄玩具和觀賞實物,邊玩邊咿咿呀呀地說著什麼。有時發出的音節讓人莫名其妙。這個時期的孩子喜歡的活動很多,除了學翻書、講圖書外,還喜歡搭積木、滾皮球,還會用棍子夠玩具。如果聽到喜歡的歌謠就會做出相應的動作來。 ■保健醫生 接觸性皮炎是由於外界物質接觸皮膚引起的皮膚急性炎症。孩子某個部位的皮膚瘙癢,局部出現紅色的斑丘疹,或者患處明顯腫脹,嚴重的可能發生水皰,如果皮膚的界限清楚,這就很可能是我們所說的接觸性皮炎了。 接觸性皮炎的發病機理有二種,一是原發性刺激,即接觸物本身的皮膚的刺激引起皮膚炎症。二是過敏性反應,也就是少數人的某些物質過敏所引起的皮膚炎症。有些過敏性皮炎不馬上發病,可以有幾天的潛伏期,而再次接觸時多在24小時以內發病。引起接觸性皮炎的物質很多,可以簡單地分為植物性、動物性和化學性三大類,植物類中生漆是常見的致敏原。動物類中如一些家禽的羽毛或羽毛飾物往往引起過敏。化學類中如化纖織物、肥皂、玩具等物可引起過敏。 根據皮疹突然出現、皮疹的界限清楚,一般比較容易做出診斷。當然,有些患兒接觸史的不明確,給診斷與治療帶來一定的困難,這就需要家長仔細地觀察孩子的生活環境,特別是再次接觸發生皮疹時,則可以明確過敏原。 對於接觸性皮炎的治療主要是去除病因,如已明確致敏原,就應該避免再次接觸。對於皮炎的局部治療,可以到醫院開一些對症治療的外用葯,如果病情較重,醫生還會給孩子開一些內服葯。應該注意的是,對已經發生的皮炎要避免搔抓、洗燙,不要用肥皂等有刺激性的液體塗抹局部,已經發生糜爛的皮炎要防止感染。 當家庭中有了一位小寶寶之後,其安全問題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孩子的安全管理,主要注意以下3個方面: 第 一,安全用火,越來越多的家庭使用了煤氣,在裝了煤氣或有煤氣管的廚房,不能睡人,以免煤氣跑漏致人中毒。使用煤氣時應有人在場,不要忘了關上開關。一定不能讓孩子在廚房撥弄煤氣開關玩。使用煤油及煤爐,要與易燃物隔開一定距離。防止煤爐的煤氣外溢。 第 二,安全用電,家用電器的導線,要在不礙手絆腳的地方通過,要防止因磨拉碰撞損壞了護皮而漏電。電源插座,一定要固定安置在日常生活碰撞不到的地方,更不能讓孩子有接觸插座的機會。各種家用電器,不要用濕手去摁動鍵鈕,不要讓孩子隨便玩動。電熨斗、電烙鐵、電爐等,用畢必須斷掉電源。電視機如使用室外天線,遇雷雨應停止收看,並將天線插頭撥掉。不熟悉電器的人,不要自行拆開修理。 第 三,防止其他意外,剪刀、果刀、刮鬍子刀片及熱水瓶等對孩子來說都是危險品,這些東西置放的地方是否合適?住樓房,紗窗是不是關緊了,有沒有可能會使趴在窗邊上玩的孩子頂開窗子掉下去的危險?房門,會不會猛地被風關緊,撞倒或壓傷正在門前玩的孩子?孩子天真活潑,他(她)嘴裡含著花生、糖果的時候,有人逗他(她)哈哈大笑,您知道這可能造成樂極生悲的後果嗎?家裡的葯品也不能亂放,不是有的孩子曾因誤食農葯而致命,使家長悔之莫及嗎! 小兒年幼無知,缺乏獨立生活能力,各種感知覺發育尚未成熟,識別危險能力差,缺乏自身防衛能力,加上好奇心理、活潑好動等,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由於成人的一時疏忽,而發生意外事故。常見的意外事故有外傷、燙傷、氣管異物、窒息、中毒、車禍、溺水等,現分述各年齡組容易發生的意外事故。 1.新生兒期:喂養方法不當,如新生兒含著母親的奶頭睡覺以及小兒與成人同睡,容易造成窒息;在冬季由於保暖不當,容易造成燙傷或凍傷。 2.嬰兒期:除了燙傷、窒息外,如果嬰兒已能翻身及爬動時,可能從大床或沒有拉上欄桿的小床上跌下。喜歡把一些異物如黃豆、花生放入口中而誤吸入氣管,造成氣管異物。 3.幼兒期:幼兒已初具有獨立行動的能力,是意外事故發生率較高的年齡階段,能走動以後,異物吸入及誤服葯物、毒物的機會增加,也可因玩弄電源插座而觸電,能爬椅子的幼兒可跌傷或拉倒熱水瓶而燙傷。 4.學齡前期:這一時期求知慾強,又受好奇心的驅使,願意探索其究竟,例如攀高、窗外觀望、隨便吃葯物及食品,容易造成外傷、骨折、脫臼、急性中毒。有時也可因不注意交通安全而造成車禍、溺水等事故。 5.學齡期:隨著年齡的增長,其抑制力、綜合分析能力有進一步發展,但應急反應及安全知識較成人差,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外傷、溺水、急性中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