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臉部皮膚過敏診斷名稱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臉部皮膚過敏診斷名稱

發布時間: 2024-03-28 03:39:48

1. 蕁麻疹有幾種

春天,帶給人們溫暖的同時也給許多人們帶來了困擾——蕁麻疹。眾所周知,皮膚是我們人體最大的器官,每個人都想擁有白皙水潤的皮膚,但是,蕁麻疹卻毋庸置疑的成了我們追求美麗的絆腳石。常見的蕁麻疹種類有:1、過敏性蕁麻疹2、寒冷性蕁麻疹3、人為性蕁麻疹4、丘疹性蕁麻疹症狀5、膽鹼能性蕁麻疹。蕁麻疹的可怕之處就是不僅奇癢難忍,而且會出現紅斑或者水泡,會影響美觀。
家住廣西南寧的張先生今年42歲了,3年前患上了蕁麻疹,起初只是皮膚起少量的風團,不甚瘙癢,並沒有太在意。因為知道是蕁麻疹,就自行到葯店購買了一些抗過敏葯物服用,最初效果挺好的,用葯幾天後風團就不再出現,瘙癢也消失了。幾個月後,上述症狀又發作了,吃了同樣葯物後,卻不是那麼管用了。去葯店咨詢工作人員告訴他是吃葯久了產生了抗葯性,換了另外的葯物,還是控制不住。幾年下來,張先生吃葯打針一直不見好,有時癢得徹夜難眠。
最近,陝西漢中的王女士也很煩惱,全身起了很多疹子,非常癢,擦了很多止癢葯膏都沒用,到醫院診治,原來是患了蕁麻疹。陝西醫科大學附屬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劉小方解釋,蕁麻疹的發病很常見,據統計,一個人一生至少會患一次蕁麻疹。
劉小方表示,眼下正是蕁麻疹的高發季節。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於過敏性因素導致的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嚴重時可引起「眼瞼」、「口唇」、「肢端」、「耳廓」甚至舌喉發生水腫反應,即血管性水腫,兩者常合並發生。那麼,蕁麻疹常見的病因有哪些?
1、食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吃蝦、蛋類、魚、奶類食物屬於最為常見的,其次就是一些肉類食物以及植物類食物,如番茄、草莓、可可、或大蒜等調味品等。另外腐敗性食品分解為多肽類,鹼性多肽是組胺釋放物。蛋白食品在還沒有被消化之前,以腖或多肽形式被吸收,可引發蕁麻疹,這種情況在兒童裡面算是比較常見的,也可能是兒童的消化道黏膜通透性與成人不同所致。
2、吸入物:空氣當中各種吸入物有可能導致蕁麻疹的引發,如各種塵蟎、棉絮、動物皮毛、花粉、化學氣體等都可能是蕁麻疹的病因。
3、感染:人體會受到各種病毒性感染、細菌性感染、真菌性感染與寄生蟲感染等都有很大的可能會引發蕁麻疹。另外,蟎、跳蚤、蚊蟲、臭蟲等叮咬後丘疹性蕁麻疹有很大的可能性會出現,這些因素都屬於蕁麻疹的常見病因。
蕁麻疹有哪些治癒方法呢?
1、目前,採用抗過敏益生菌治療兒童和成人過敏得到國內醫學專家和育兒專家的大力推薦。抗過敏益生菌可參與IgE介導的免疫變態反應,利用活性的、無致病性的微生物來改善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微生物的生態平衡,進而促進免疫耐受功能,連續補充三個月以上使得身體中的IgE濃度降低,使過敏原無法與體內的IgE抗體結合,從而不再發生過敏的系列生化反應。著名育兒專家鄭玉巧醫生的觀點認為: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對治療緩解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咳嗽,過敏性哮喘以及異位性皮炎濕疹,慢性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有十分顯著的效果,而且沒有出現傳統治療方法引起的副作用,因此,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可能更適用於長期治療過敏性疾病的一種替代療法。這主要是由抗過敏益生菌的特性來決定:
1、可以定殖腸道黏膜,搶佔有害菌的位置,提高腸道的物理屏障功能;
2、可以刺激腸道免疫功能;
3、能減輕炎症因子的釋放。由於兒童的腸道和免疫系統正處於發育階段,所以干預和改善起來效果最好。
2、皮膚容易起蕁麻疹的人,可以常食用芝麻,以改善體質,增強體力,強化肌膚,不現容易出疹子。常吃黑芝麻醬效果良好。
3、對付蕁麻疹,可以選用抗組胺葯物,第一代如撲爾敏,第二代的咪唑斯汀、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等都很常用,葯效可持續24小時,一天服用一次即可,一般服用後半小時症狀就能明顯改善。
蕁麻疹日常護理的方法,把治療蕁麻疹放在日常。
1、蕁麻疹患者一定要注意日常的飲食,吃的東西以清淡、少油少鹽為主,不要吃高蛋白質類、高膽固醇的精細食物,還有濕熱型的水果也要少吃。魚蝦海鮮,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劑、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劑的罐頭、腌臘食品、飲料等都可誘發蕁麻疹。
2、保持健康心態,提高身體抵抗力,蕁麻疹的發作和加重,與人的情緒或心理應激有一定的關系。每天抽出一點點時間鍛煉身體,治療蕁麻疹會更加容易。

2. 臉上皮膚過敏,很癢,發紅怎麼辦啊

單純的面部皮膚過敏反應往往是由於面部皮膚直接接觸了過敏原。面部過敏也可以是全身過敏反應的一部分(這一類往往同時伴有身體其他部位皮膚過敏反應的症狀)。

在護膚上,過敏性皮炎最難熬的是修復階段。

建議多吃水果蔬菜,迴避一些常見的引發過敏的食物,如海鮮、牛奶等,

注意飲水, 同時還應該做好保濕和防曬,以免皮膚進一步機能失常。查明過敏原以後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避開它們,否則皮膚不會康復。如果你是敏感肌膚的話,更是要注意,使用護膚品前先進行皮膚測試,是我開給所有朋友的護膚貼士,對敏感肌來說,真的要把它當成不可避免地一步,不要僥幸。

3. 紫外線過敏詳細資料大全

紫外線過敏是日光作用於人體所引起的異常光變態性反應;光變態性反應是一種免疫性反應,人體中只要有少量的光正腔感物質,經紫外線照射即會發生反應,表現為面、頸、前臂、身側、手背等易暴露部位出現紅斑、丘疹、風團或水皰樣皮疹,經日光照射後,皮損明顯加重,瘙癢感加劇。皮疹常反復發作,日久則發生苔癬樣改變,色素沉著。以春、夏、秋季症狀尤為嚴重;也叫日光性皮炎。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 :日光性皮炎
  • 中醫學名 :紫外線過敏
  • 英文名稱 :Ultraviolet allergy
  • 所屬科室 :五官科 - 皮膚科
  • 發病部位 :面部、手臂
  • 主要症狀 :紅斑,癢痛,蛻皮
  • 主要病因 :陽光照射
  • 傳染性 :無傳染性
  • 是否進入醫保 :是
過敏症狀,症狀,分類,病理,診斷檢查,診斷,鑒別,注意事項,養護措施,引發因素,食物因素,引起外因,生活注意細節,

過敏症狀

紫外線過敏的症狀是被陽光照射的部位出現瘙癢。當皮膚受到日光照射後,在暴露的部位如面、頸、手背等處發生皮疹。

症狀

皮膚過敏的症狀是指被陽光照射的部位出現瘙癢,在陽光下暴曬的昌清飢時間越長,過敏反應則越嚴重,皮膚瘙癢將持續24至48小時,甚至更長。 陽光中紫外線可能導致白內障,由於陽光對眼睛的傷害在中短期內不易被患者所察覺,因此對它潛在的威脅不容忽視。

分類

根據皮膚反應輕重分為一度紫外線過敏和二度紫外線過敏。 一度紫外線過敏:表現為局部皮膚經日曬後出現彌漫性紅斑。 二度紫外線過敏:表現為局部皮膚紅腫後,繼而發生水皰甚至大皰,皰壁緊張,皰液為淡黃色。自覺有灼痛或刺癢感。水皰破裂後呈糜爛面,不久乾枯結痂,伴有色素沉著。嚴重的紫外線過敏會伴有全身發熱、頭痛、心悸、乏力、惡心、嘔吐等不適症狀。

病理

紫外線過敏:陽光中的UVA和UVB這兩種穿透性紫外線,會直達皮膚真皮層,使過敏體質人群受日光照射區皮膚出現紅、灼、熱、痛等症狀,這便是醫學上常說的日光性皮炎,即紫外線過敏;同時,紫外線輻射還會導致「健康殺手」——自由基在體內急劇增加,使局部皮膚產生皺紋、色素沉積、細胞損害,甚至可改變免疫系統,造成更嚴重的光毒性或光過敏反應。 盛夏在陽光下暴曬後,頸面部、手臂部、肩背部等外露皮膚出現紅斑、水皰等,火燒般癢痛難忍,數天後紅斑或水腫消退,患處皮膚出現脫屑、蛻皮,並留下暫時性的色素沉著。這個過程是皮膚在強烈日光照曬下出現的急性損傷性反應,即日曬傷,反復日曬傷後,也會形成皮膚對光敏感,之後再受強烈日光照射,則產生光敏性反應,即日光性皮炎。 常規紫外線防護措施包括防曬霜和防紫外線遮陽傘等,使用防曬霜只能阻擋部分UVA,對UVB則不太管用,而防紫外線遮陽傘對從地面和牆面反射來的紫外線根本無能為力。 人們在陽光下暴曬不僅會導致皮膚過敏反應,而且引發皮膚癌的風險也比常人更大。因過多的太陽光照射引起皮膚傷害甚至皮膚癌是個不爭的事實。皮膚癌在西方人的癌症患者中佔50%以上,世界上皮膚癌患者也呈上升趨勢,日常應盡量避免長期暴曬。

診斷檢查

診斷耐返

光斑試驗是一種診斷外感性紫外線過敏和檢查致敏物質的方法。現介紹臨床上最實用的S.Epstein的方法。 將疑為光致敏的物質配成2份,分別放置於未經暴露日光的腰部兩側,經48小時後除去一處試驗物質,不暴露於光線下作為接觸反應的試驗,然後將另一處暴露於UVA(320nm)下。再過48小時將照射部位與預先已被遮蓋的部位相比較。 試驗結果如兩處均呈陽性反應,則為接觸過敏反應;如兩處均呈陰性反應,則為非接觸過敏和非光接觸過敏;如只有照射部位陽性,則為光接觸過敏;如照射處比未照射處顯示更強的陽性,則為接觸性和光接觸性皮炎兼有。

鑒別

本病應與下列皮膚病相鑒別: 1.日曬傷: 局部皮膚紅腫和水皰,但很少發生明顯的瘀斑,常在日曬數小時或十餘小時後發疹。 2.煙酸缺乏症: 除皮疹發生外,有突出的舌炎和腹瀉,以及神經系統症狀如煩躁、抑鬱、幻想、運動失調和喪失定向力等。男性多見。

注意事項

1、多食含維生素A的食物及新鮮蔬菜和水果,以維持皮膚的正常功能。對一些可能誘發季節性皮炎的光感性食物,應盡量少吃或不吃。 2、洗臉時盡量不用熱水、鹼性肥皂、粗糙毛巾。 3、每天做面部美容操。持續3-5分鍾,以促進面部血液循環,使面部皮膚光澤。 4、有季節性皮炎史的人,要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和可見光的損傷。 5、避免長時間暴曬,春遊時,可用寬邊防護帽或太陽傘遮擋。 6、不要使用含光感物質的化妝品或香料等。

養護措施

由於紫外線過敏為免疫性反應,因而需要長時間的養護,常見的紫外線過敏養護措施: 1、使用弱酸性溫和的清潔產品,以保護皮膚不再受鹼性洗滌劑的損傷; 2、使用具有清熱解毒,除濕止癢的草霜外敷; 3、配合使用溫和安全的產品,以保護皮膚潤澤; 4、使用具有溫和的防曬產品; 5、使用防曬用具,遮擋陽光避免直接暴曬皮膚; 6、一旦出現紫外線過敏症狀,及時採取 草本霜 治療。

引發因素

食物因素

能引起紫外線過敏的食物:芹菜、萵苣、油菜、菠菜、莧菜、小白菜、紫雲英、灰菜、芥菜、馬蘭頭、馬齒莧、紅花草、無花果、羊蹄根 、檸檬、白蘿卜、香菜、韭菜等都含有感光物質,這些都屬於感光植物。過量的食用這些蔬菜之後再曬太陽,便會很容易出現紫外線過敏症狀。

引起外因

1、化妝品:劣質、變質的化妝品, *** 性較強的化妝品或某些葯物化妝品。最典型的化妝品過敏是香精過敏,而收斂水等含有酒精成分的化妝品也會對肌膚產生一定的 *** 。其它如生化防腐劑、果酸等等都會對肌膚造成不同的 *** 。 2、化學製品:蚊香、塑膠、橡膠、染料、油漆、香精、酒精等,有人甚至對化纖衣服也易過敏。有些染發劑、冷燙精、洗發水、護發品等易引起這些人的皮膚過敏,甚至引起角膜發炎。 3、葯物:如避孕類葯物,青黴素、磺胺類葯物等,都可能引發皮膚過敏。 4、食物:常見的是海鮮類、芒果、果仁類食物會引起過敏。如魚、蝦、奶、水果等也可能會引起過敏。 5、花粉:在花粉傳播的季節,微小的花粉顆粒在傳播過程中會散布在空氣中,並隨著空氣的流動而四處飛揚,而其中的一部分會被人體吸入同時被皮膚吸收。 6、灰塵:灰塵過敏是一種生活在灰塵中的微生物的過敏反應,是最常見的過敏。灰塵過敏的過敏原包括棉纖、皮毛以及各種纖維,動物皮毛等。 7、年齡:年齡的增長是肌膚敏感的一個重要原因。有些人前些年的肌膚並不敏感,而這幾年卻變得敏感了。這是因為年輕健康的肌膚表面有一層弱酸性的皮脂膜,保護水分,以保護肌膚不受到外界侵害,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層皮脂膜卻不如以前的健康,以至於一些敏感物質容易入侵皮膚。 8、寵物:敏感性肌膚很容易因家養寵物的皮毛等而產生過敏現象。這種因寵物而過敏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貓狗等動物身上的油脂腺所分泌出的蛋白質,當寵物們舔毛的時候,這些蛋白質就沾到了皮毛上,而後散落到空氣中,附著在人體皮膚上所引起。 9、季節變換:由於種種環境因素,空氣中散布的細菌孢子和花粉等致敏物質便會大量釋放出幾乎遍布人體所有組織的化合物——組織胺,引起面部皮膚過敏。 10、溫度變化:溫度忽冷忽熱,使敏感人群面部發紅、發燙。 11、紫外線:紫外線照射導致面部皮膚過敏。 12、其它因素:動物毛、金屬、衣料常是敏感皮膚的致敏源。有的人對冷、熱空氣、紫外線過敏。

生活注意細節

紫外線過敏是因為體質性的問題,根治不易,過去也有許多人因為對葯物治療的反應不好,持續的復發,只好放任它。所以往往就縱容了它的發展,使局部皮膚產生皺紋、色素沉積、細胞損害。有紫外線過敏體質的人都應該學習如何與它共處,才是根本之道,當然首要的還是得防曬。 1、不要撓過敏原 一般人對於皮膚癢的直覺反應都是用手去抓,這個動作不光不能止癢,還可能越抓越癢,主要是因為當你對局部抓癢時,反而讓局部的溫度升高,使血液釋放出更多的組織胺(過敏源),反而會更惡化。 2、注意皮膚清潔 由於屬於過敏膚質,選擇護膚產品時要特別留意。使用弱酸性溫和的清潔產品,以保護皮膚不再受鹼性洗滌劑的損傷,配合使用溫和護膚保養產品,以保護皮膚潤澤。需要注意的是洗臉時盡量不用熱水、鹼性肥皂、粗糙毛巾。 3、不要熱敷過敏處 有些人癢到會想用熱敷,雖然熱可以使局部暫時緩解,但其實反而是另一種 *** ,因為熱會使血管緊張,釋放出更多的過敏源,例如有些人在冬天浸泡在熱溫泉或是澡盆中,或是保暖過度包在厚重的棉被裡都很有可能引發蕁麻疹。 4、面部美容操 每天做面部美容操。其方法為:五指並攏,雙掌摩擦微熱後,輕輕 *** 額、顴處肌膚以及鼻、耳部,持續3-5分鍾,以促進面部血液循環,使面部皮膚光潔。 5、盡量少吃感光食物 多食含維生素A的食物及新鮮蔬菜和水果,以維持皮膚的正常功能。對一些可誘導春季性皮炎的光感性物質,如油菜、菠菜、萵苣、無花果、檸檬、白蘿卜等都屬於感光植物,如果食用完這些植物後曬太陽,便很容易出現紫外線過敏症狀,所以應盡量少吃或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