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翅蟲皮炎是由於皮膚接觸隱翅蟲毒液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反應。皮損常發生於露出部位。搔抓或拍死壓碎隱翅蟲後,毒液釋放,在接觸部位出現點、片狀或條索狀紅斑,伴癢,漸有灼熱疼痛感。隨後紅斑上出現密集的丘疹、水皰,後發展為膿皰或呈灰褐色壞死,灼痛明顯。
帶狀皰疹是帶狀皰疹病毒經呼吸道黏膜進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發疹前可有輕度乏力、低熱、納差等全身症狀,患處皮膚自覺灼熱感或者神經痛,觸之有明顯的痛覺敏感。
所以在病因上和症狀上都可以明顯的區別開。
㈡ 臉上長了皰疹,很癢,是不是因為是過敏
過敏性皮炎是由過敏原引起的皮膚病,主要是指人體接觸到某些過敏源而引起皮回膚紅腫、發癢、答風團、脫皮等皮膚病症。具體的過敏原可以分為接觸過敏原、吸入過敏原、食入過敏原和注射入過敏原四類。每類過敏原都可以引起相應的過敏反應,主要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皮炎、濕疹、蕁麻疹。
做好過敏性皮炎的防治,注意飲食調理,均衡營養,多吃一些水果、蔬菜等維生素豐富的食物,維生素C是天然的抗織胺劑,每天應該從飲食中攝取。
臉上出現皰疹,一般來說都應該是單純皰疹,這種單純皰疹一型病毒感染之後造成的傷害,就是有一些輕微的癢,刺痛,可以口服一些葯物,一般很快就能好
㈢ 皰疹樣膿皰病簡介
目錄
- 1 拼音
- 2 英文參考
- 3 疾病別名
- 4 疾病代碼
- 5 疾病分類
- 6 疾病概述
- 7 疾病描述
- 8 症狀體征
- 9 疾病病因
- 10 病理生理
- 11 診斷檢查
- 12 鑒別診斷
- 13 治療方案
- 14 並發症
- 15 預後及預防
- 16 流行病學
- 17 特別提示
- 附:
- 1 治療皰疹樣膿皰病的中成葯
1 拼音
pào zhěn yàng nóng pào bìng
2 英文參考
impetigo herpetiformis
3 疾病別名
膿皰性皰疹樣皮炎
4 疾病代碼
ICD:O99.7
5 疾病分類
婦產科
6 疾病概述
皰疹性膿皰病(impetigoherpetiformis)是一種好發於孕婦的嚴重皮膚病,皮膚的基本損害耐桐是在紅斑基礎上出現無菌性膿皰,常伴有嚴重的全身症狀。分娩後逐漸緩解,再孕可復發。
本病多發生在妊娠後3個月,分娩後病情逐漸緩解,再次妊娠時本病還可以復發。起病急驟,最初在皮膚皺褶處(如腋窩、 *** 下部、腹股溝、臍周、四肢屈側、外生殖器等),於表皮內突然出現大片急性炎症性紅斑,隨後不經過結節或水皰階段,直接出現群集、淺在性的小膿皰,約為針尖至粟粒大小,黃白色,常排列呈花環狀、半環狀或地圖樣。
7 疾病描述
皰疹性膿皰病(impetigoherpetiformis)是一種好發於孕婦的嚴重皮膚病,皮膚的基本損害是在紅斑基礎上出現無菌性膿皰,常伴有嚴重的全身症狀。分娩後逐漸緩解,再孕可復發。
8 症狀體征
本病多發生在妊娠後3個月,分娩後病情逐漸緩解,再次妊娠時本病還可以復發。起病急驟,最初在皮膚皺褶處(如腋窩、 *** 下部、腹股溝、態畝虛臍周、四肢屈側、外生殖器等),於表皮內突然出現大片急性炎症性紅斑,隨後不經過結節或水皰階段,直接出現群集、淺在性的小膿皰,約為針尖至粟粒大小,黃白色,常排列呈花環狀、半環狀或地圖樣。單純病損也可以相互融合在一起成為大面積膿湖。皮損處輕度瘙癢,膿皰經過若干時日後乾燥結痂,在舊的病灶周圍又出現新的皮膚損害。痂皮一旦脫落,即顯露出潮濕、紅色發亮區,即濕疣樣皮損,最終上皮修復出現深度色素沉著而治癒。嚴重病例可見皮損廣泛波及全身,並伴有寒戰、弛張型高熱、嘔吐、腹瀉、譫妄等全身症狀,可以累及口腔頰黏膜、舌、咽,食管黏膜也常受累,形成膿皰或糜爛,呈灰色斑塊狀,有時因吞咽劇痛而影響進食。
本病特徵為慢性經過,病程可持續數月之久,呈周期性急性發作,常伴有低鈣血症所致的手足搐搦。
9 疾病病因
病因至今尚未明了,可能妊娠是誘發因素,由於常伴有低鈣血症引起的典型手足搐搦,推測其發病與內分泌紊亂如甲狀旁腺功能減退可能有關,有報道甲狀腺手術意外切除甲狀旁腺而誘發本病。本病還見於較長時間服用復方炔諾酮片帆燃(也稱短效避孕葯Ⅰ號,成分為炔雌醇和炔諾酮)的非孕婦女,故並非是孕婦特有的病變。
陳錫唐(1994)認為,皰疹樣膿皰病與持續性肢皮炎(acrodermatitiscontinua)在組織病理上完全相同,無法加以區別,僅在發病方式和皮損發生的部位有所不同,可能均是膿皰型銀屑病(pustularpsoriasis)的變型,由於代謝障礙,妊娠使潛在的銀屑病產生膿皰性損害。1995年Aronson等認為本病是一種獨立的妊娠期皮膚病。
10 病理生理
1.肉眼所見在紅斑基礎上,表皮內出現廣泛、成群的膿皰。
2.皮膚組織病理改變在表皮淺層見海綿狀的膿皰,膿皰液中含大量中性粒細胞。海綿狀膿皰的形成是由於大量中性粒細胞向上進入到棘層上部,並聚積在由變性和變薄的表皮細胞所形成的海綿狀網架內。隨著膿皰增大,在膿皰中央的表皮細胞全部解體,直至形成單房性大皰。在大皰周圍仍可見到變性和變薄的表皮細胞所形成的網架。當海綿狀膿皰液中的中性粒細胞向上移至角質層,發生核固縮形成Munro微膿腫。口腔溝紋舌及地圖舌的組織病理改變與皮膚的改變類同。
11 診斷檢查
診斷:根據孕婦在妊娠晚期,皮膚皺褶處在紅斑基礎上,出現多數黃白色群集呈花環狀排列的膿皰,並伴有較嚴重的全身症狀,配以皮膚組織病理改變特點,診斷多無困難。
實驗室檢查:檢查血象見白細胞總數增多,中性粒細胞增高,還可發生低白蛋白血症和低鈣血症。
12 鑒別診斷
有時與膿皰型銀屑病不易鑒別,後者病變多在手及手指是其特徵,且有脫屑傾向.還應與天皰瘡相鑒別,後者是在正常皮膚表面出現豌豆至核桃大小水皰,容易鑒別,此外還應與妊娠皰疹(多形性皮疹,以水皰為主,無全身症狀)相鑒別。
13 治療方案
皮質類固醇激素對本病有較好療效,但孕婦不宜作為首選葯物應用,除非病情嚴重,可選用潑尼松(prednisone)40~60mg/d,病情控制後逐漸減量。目前尚無特效療法。患病孕婦應以支持療法為主。高熱者應及時補充液體及熱能;為增強機體抵抗力輸血漿;出現手足搐搦者經化驗檢查證實為低血鈣時,應立即靜脈緩慢注射10%葡萄糖酸鈣10ml,必要時4h後再緩慢靜注一次。低蛋白血症,體液丟失及感染予以相應對症處理。由於本病對母兒損傷嚴重,且母兒死亡率均高,故一旦發病應考慮人工流產或引產及早終止妊娠。分娩後膿皰可逐漸消退,終止妊娠本身也為治療手段。
14 並發症
在妊娠期間發病,持續高熱對胎兒極為不利,常導致流產、早產,甚至死胎、死產,嚴重者孕婦本人也可因長期高熱、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全身衰竭而死亡。
15 預後及預防
預後:孕婦常可發生流產,死胎或嬰兒出生後數天死亡。產後病癒,下次懷孕又可復發。本病病死率達22.6%~71.2%。
預防:加強對患病孕婦的口腔護理和皮膚護理,預防並發症的發生。盡管膿皰內的膿液無菌,仍預防性應用廣譜抗生素。
16 流行病學
有關本病的流行病學統計資料,目前尚缺乏詳盡報道。由於本病多見於孕婦,有資料報道孕婦佔54%。
17 特別提示
加強對患病孕婦的口腔護理和皮膚護理,預防並發症的發生。盡管膿皰內的膿液無菌,仍預防性應用廣譜抗生素。
治療皰疹樣膿皰病的中成葯
- 復方片仔癀軟膏
用於病毒性、細菌性皮膚病,如帶狀皰疹、單純皰疹、膿皰瘡、毛囊炎、痤瘡等。用法與用量:外用,塗於患處,...
- 當歸苦參丸
要時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6.如有多量結節、囊腫、膿皰等應去醫院就診。7.服葯2周症狀無緩解,應去醫院...
- 丹參酮膠囊
病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6.如有多量結節、囊腫、膿皰等應去醫院就診。7.扁桃體有化膿及全身高熱者應去...
- 昆明山海棠片
d,溫開水送服,10天為1個療程。5.治療掌跖膿皰病據報道,應用昆明山海棠片治療掌跖膿皰病患者22...
- 濕疹散
㈣ 皰疹樣皮炎的治療方法,皰疹樣皮炎怎麼辦
皮炎病因1、神復經精神因素:負面制情緒以及情緒的波動,是導致神經性皮炎產生或者加重的主要原因。如果精神過度興奮、過度憂郁、過分緊張、壓力較大或神經衰弱的時候,大腦皮層的調節功能會因此而變得紊亂,全身的神經系統會受到影響,導致皮膚出現異常反應。要注意睡眠,釋放壓力,不要有心理負擔。
2、外界刺激因素:包括了飲食、葯物、以及外界的刺激和摩擦。飲食方面,喝酒、辛辣刺激食物、海鮮、刺激神經的抗非,都可導致病情產生,而外界刺激即使微弱如內褲的長期摩擦也是皮炎產生的原因。
㈤ 皰疹樣皮炎的治療
1.一般治療
避免吃含碘劑、溴劑的葯物(如華素片)和食物(如紫菜、海帶),宜無谷膠(麵筋)飲食。
2.全身治療
(1)氨苯碸 每日2次或3次口服,可在1~3天之內緩解瘙癢等症狀。若症狀無改善,遵醫囑適當增加劑量。
(2)磺胺吡啶 無氨苯碸效果好。
接受氨苯碸和磺胺吡啶治療的皰疹樣皮炎病人,在治療前和治療後的前4周,每周要檢查血常規,以後8周,每2~3周檢查1次,繼之每12~16周檢查1次,因為隨時可能發生粒細胞缺乏症。溶血性貧血和高鐵血紅蛋白血症是最常見的副反應。這些副反應在遺傳性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的患者非常嚴重。中樞神經系統或肝臟毒性反應罕見。如果使用氨苯碸治療引起溶血,明顯心肺功能障礙或周圍神經病變,應考慮改用磺胺吡啶。磺胺吡啶一般不會引起溶血。
某些皰疹樣皮炎患者通過嚴格而長期的(如6~12個月)無谷膠飲食,不用或少用葯物治療也可控制病情。
3.局部治療
以止癢、消炎和預防繼發感染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