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歲寶寶缺鈣、缺鋅的表現是什麼
寶寶體內缺鋅會導致: 1.挑食、異食、口腔潰瘍、地圖舌、消化功能差; 2.經常感冒、發燒、免疫力差,抗病能力差; 3.稍微運動就出虛汗,晚上睡覺盜汗; 4.生長發育緩慢體型弱小,經常補鈣缺不見效果; 5.智力發育遲緩,多動、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反應力下降(認知障礙); 6.易患皮炎、皮膚粗糙;頭發稀黃、缺乏光澤; 7.指甲不光滑、有白斑、視力下降等。寶寶缺鈣有很多明顯的症狀的;發育遲緩、頭後枕突、出牙遲、走路晚、睡不安、出汗多(晚上睡覺時尤其多)~~~~而嬰幼兒正處於骨骼和牙齒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都需要比普通時期更多的鈣量,因此,需要及時的補充鈣質。安全攝入是前提,高效吸收式關鍵。 牛奶中的鈣是最優質的鈣源。乳鈣就是取自牛奶的鈣,又稱「乳清鈣」,它與其他人工合成的鈣制劑相比,有更高的吸收率和更好的安全性,也是所有天然鈣中口味最好的。乳鈣的構成與人體骨骼和牙齒種的鈣是一樣的,對寶寶骨骼發育的勝利學效果是最佳的,不僅鈣的吸收率高,更會促進鈣在骨骼中的沉積。研究表明,通過補充乳鈣獲得的骨密度增加部分在停止補鈣幾年後依然存在,而一般的鈣產品在停止補充後會發生逆轉。補鈣小知識1 鈣劑不宜與植物性食物同吃,有些植物食物,如谷類,尤其是全麥片,全麥、麩皮等。因含植酸高,影響鈣的吸收;又如菠菜、芫菜、莧菜等多種蔬菜,都含草酸、碳酸鹽、磷酸鹽等,會和鈣相結合而妨礙鈣的吸收。(像你寶寶4個多月了應該也在吃輔食,所以這些東西也要注意下。)2 鈣劑不宜與油脂類食物同食。由於脂肪分解後生成的脂肪酸與鈣結合,不容易被吸收。3 每餐不宜吃過多的肉,蛋。因為各種肉類、蛋類中含磷酸鹽較多,與鈣結合後,會影響鈣的吸收。(6個月大的寶寶可以吃葷菜了,這時可不要說給他強加營養而添加的太多了哦~!)4 補鈣的時間。由於奶製品中的脂肪酸會影響鈣質的吸收,因此,補鈣最好安排兩次餵奶之間。有些食物雖營養較豐富,如豆漿等,但含鈣量較低,精米、白面含鈣量也較低,在給寶寶吃這些食物的同時,都要注意另外補充鈣質。5 補鈣的劑量。一般2歲以下的小兒每天需要400~600毫克,3~12歲每天800~1000毫克。按照正常的飲食,兒童每天沖食物中攝取的鈣質只有需要量的2/3,所以每天必須額外補鈣,以填補欠缺的鈣。6 多吃含鈣多或能促進鈣吸收的食物,例如(母乳、牛奶、羊奶等)含鈣較豐富,吸收也充分;動物肝臟、蛋黃、魚、肉以及豆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但動植物種的維生素D要經過紫外線照射轉化為內源性維生素D,才能被人體利用,故寶寶要適當曬太陽。7 多吃酸性食物。因鈣易溶於酸性溶液,在鹼性環境則形成難溶的鈣鹽。故多吃酸水果、果汁、乳酸、氨基酸等,能促進鈣的吸收。8 注意鈣磷比例。磷是人體必需的無機鹽,但磷攝入過多,會與鈣形成磷酸鈣。研究表明,食物總的鈣磷之比為2:1,牛奶(乳鈣)種的鈣磷之比為1.2:1時,最有利於鈣的吸收。天然的維生素A、D主要來源於魚肝油。其中鱈魚肝油是嬰幼兒補充維生素A、D最理想的選擇。維生素A、D為脂溶性維生素,補充過量可能引起中毒,適量補充是寶寶健康發育的前提;維生素A補充過量容易出現嗜睡或過度興奮、皮膚乾燥、頭發脫落等現象。維生素D補充過量則導致厭食惡心、煩躁不安、驚厥等問題。若寶寶出現比較明顯的維生素缺乏症狀,則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葯物治療。但在使用葯用性的維生素A、D制劑是一定不可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中毒。伊可新它的維生素A、D的含量過高,它就是屬於葯用性的維生素。比較不適於寶寶吃,就算是大人在服用時醫生也會建議吃幾天停幾天。你可以給寶寶吃康恩貝公司生產的君寶康乳鈣和魚肝油。《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Chinese DRls>中明確指出:黃金比例1:嬰幼兒能通過母乳或膳食外源攝入部分維生素A、D,因此嬰幼兒維生素A、D最佳補給量為推薦攝入量的1/3左右,且不同年齡階段的寶寶對維生素的需求量不同。黃金比例2:維生素A;D比例3:1是嬰幼兒最佳維生素營養比例。君寶康鱈魚肝油它是專為0-3歲寶寶分年齡段量身研製。符合中國營養學會要求,採用雙黃金比例的科學攝取法則。富含普通魚肝油中所沒有的DHA,讓寶寶健康同時更聰明。
⑵ 寶寶皮膚紅疹好不了體內缺「鋅」三大徵兆
作者\皮膚專科鍾佩宜 醫師
小寶自四個月大起臉上開始長疹,起先以為是口水疹,後來漸漸蔓延到耳前,就診後發現血中鋅濃度過低,給予鋅片治療一周後臉上紅疹近乎全消,最後確定小寶得了「腸病性肢端皮炎」(acrodermatitis enteropathica),這個疾病雖然罕見卻不容忽略。
其實嬰兒身上的疹子大多良性可自愈;少數情形得積極治療, 而「鋅」缺乏初期呈現皮膚紅疹表現,嚴重時會影響各系統發育。
下圖為鋅缺乏引起之皮膚炎。
「鋅」與皮膚:
鋅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持續缺鋅甚至可能導致死亡。人體鋅總量有5%在皮膚里,僅洞拿次於肌肉與骨頭,皮膚是鋅含量第三多的器官。它與皮膚的增生、分化、免疫功遲伏能息息相關,當鋅缺乏的時候,皮膚容易因外界 *** 而敏感;頭發的生長周期也會混亂。
推薦閱讀:[皮皮醫師診間故事] 妹妹腳上的紫斑
為什麼會缺「鋅」?
其實只要均衡飲食,健康成人不太會缺鋅。缺鋅通常起因於長期慢性疾病、無法正常飲食、或者先天基因缺陷,尤其嬰兒缺鋅得考慮基因缺陷,這種先天異常又稱作「腸病性肢端皮炎」,寶寶因腸道吸收「鋅」的轉運蛋白基因突變而無法正常吸收「鋅」。
另外有些患者起因於母乳中「鋅」濃度不足(可能是媽媽本來就缺鋅,或是乳腺分泌鋅的功能有缺陷)。狹義來講這類後天問題不能稱作「腸病性肢端皮炎」。雖然兩者臨床表現極為相似,但 「腸病性肢端皮炎」特指先天基因缺陷者,需長期補充鋅 ;而 母乳缺鋅的寶寶只要改用配方奶即可 維持體內鋅儲量。
下圖為「腸病性肢端皮炎」(acrodermatitis enteropathica):疹子典型分布於嘴巴周圍、肢端、生殖器納旦搭、 *** 周圍。皮膚病灶呈現紅色脫屑斑塊,亦可以糜爛樣傷口為表現。
什麼是「腸病性肢端皮炎」?
醫學上稱作acrodermatitis enteropathica,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寶寶因腸道吸收「鋅」的功能缺陷,導致體內缺「鋅」。
推薦閱讀:寶寶紅疹別輕忽,奪命綠膿桿菌初期症狀像感冒!
缺「鋅」會有何症狀?
體內缺鋅時臨床有三大特徵:「皮膚炎、腹瀉、落發」。 皮膚病灶常分布於四肢末端、口周、眼周、 *** 周、生殖器位置,目前認為缺「鋅」會導致皮膚對外界 *** 敏感,因而在這些常接觸 *** 源的位置產生疹子。另一個皮膚相關的症狀就是落發,鋅缺乏會導致「終止期落發」,而這些症狀在補充攝取後立即有明顯改善。
如何診斷與治療?
缺鋅引起的皮膚炎很難跟濕疹、尿布疹做區分,紅疹分布位置為其最大特徵:當寶寶口腔周圍、臀部、肢端紅疹治療無效時,應考慮「腸病性肢端皮炎」的可能性。確定診斷得檢驗寶寶血清鋅濃度;並視情形檢驗母乳鋅濃度、父、母親血清鋅濃度、以及基因突變與否。
治療方式很簡單,缺鋅補鋅即可,只是如果病患是先天性基因異常,就得長久仰賴鋅片補充。
圖為缺「鋅」導致之皮膚炎:可見紅色脫屑斑塊分布於嘴巴周圍。下圖為治療三天後,患者在補充鋅之後疹子近乎全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