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皮膚瘙癢如何治療才有效
你好!皮膚瘙癢進行系統性的治療比較有必要,抗組胺葯、鈣劑、維生素C、硫代硫酸鈉及鎮靜催眠等葯物,可根據病情選擇使用,患者自己不要隨便用葯,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葯,才能早點把皮膚搔癢的情況治好。
B. 中醫治療脂溢性皮炎方法多,速看
脂溢性皮炎也叫脂溢性濕疹, 其主要發生在皮脂溢出多的部位,屬於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最常發生在 頭皮、面部,也有發生在其它部位 的,可導致皮損部位也與暗紅色或黃紅色斑片。且上面還會覆有油膩性鱗屑或痂皮,病情在冬季會惡化
那麼中醫如何治療脂溢性皮炎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中醫治療脂溢性皮炎的話,主要以清熱涼血,補益氣血為主,具體療法如下:
2、內服處方: 脂溢性皮炎患者可選擇中葯湯劑內服治療,如可選擇中葯配方首烏、黑芝麻、野菊花、地膚子、白蘚皮、生地、白蒺藜、羌活、丹皮、赤芍,各適量,加水煎後分兩次服,一天一劑,注意服葯期忌食煙酒、油膩食品。
3、外洗處方: 對於頭部脂溢性皮炎患者,如伴有頭部瘙癢明顯的,可以用松針加水煎取汁液後用來外洗頭部 ,一天一次,用葯一個月一次,可有不錯效果。
4、中葯內服加減方: 五味消毒飲加茵陳、桅子、大黃,各適量,一起加水煎服,中葯治療主要要辨證,所以對於脂溢性皮炎鱗屑多的,在治療上則要以清熱涼血以及養血潤燥為主,可以選擇首烏、生地、旱蓮草、丹皮、當歸、赤芍、女貞子,各適量,加水煎服。
上面就是關於中醫治療脂溢性皮炎的療法, 要根據醫囑選擇 內服方或是外洗方來治療,辨證用葯可取得相當不錯的效果, 中醫治療千人千方,請在中醫指導下服用。 除了中醫治療外,脂溢性皮炎也可選擇一些其它外用葯來局部治療,如 煤焦油、水楊酸、硫化硒 等,對消除皮損也很不錯,具體的可聽從醫囑。
我是北京中醫葯大學東直門醫院 皮膚科醫生翟燁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在飽受 脂溢性皮炎 的困擾,可以 隨時聯系我 ,我會盡我所能幫助您!
C. 《季節性皮炎如何治療》
季節性皮炎可採用中葯外抹方式,疏風祛濕、清熱解毒、養血潤燥、活血化瘀,適用於皮炎的調理養護。
預防方法是通風降溫,衣著要寬敞透氣,保持皮膚清潔乾燥。
1、找出發病原因,避免再次接觸。
2、局部皮炎處用溫水,第一次清洗可用少許鹼性肥皂或中性肥皂,肥皂水清洗後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干凈,
D. 有效根治過敏性皮炎的中草葯有那些

有效根治過敏性皮炎的中葯
1、馬齒莧
皮膚用清水洗凈,拿一小部分馬齒莧搗爛抹在患處;其餘部分煮水喝;撈出來的馬齒莧放點醬油、醋和香油拌著吃。
2、艾葉油
菊科植物艾的葉。性味苦、辛、溫。入肝、脾、腎經。功能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現代報道,艾葉油有抗過敏作用,臨床用於治療過敏性皮炎。
3、千里光
根據皮炎部位的大小,取適量的千里光(鮮品加倍),加水煮沸15-30分鍾,取液待溫度適宜,先熏後洗,每天早、晚各1次,連用2—3天即可見效。民間也有用“八乾柴”的樹枝,煮液熏洗。八乾柴的特徵是外皮枯乾粗糙,有棱邊。
4、冰硼散
先用生理鹽水清洗患處,待干後撒於患部冰硼散適量,外用凡士林紗布覆蓋包紮。
5、川椒
取川椒40克研成粗末,加水2000毫升充分浸泡後,煮沸取濾液稍涼後蘸洗,浸患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鍾。治療期間禁用肥皂、熱水洗浴,忌食魚腥、油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過敏性皮炎是過敏的一種最常見表現,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機體本身的免疫能力不夠,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多加運動鍛煉,同時合理飲食。
特別護理要點:
1、做好皮膚日常護理。
皮膚過敏症患者多知道化妝品不能亂用,許多化妝品是致敏源之一。
2、採用飲食調理脫敏法。
過敏症患者要注意飲食營養的均衡,少食用油膩、甜食及刺激性食物、煙、酒等。某些食物也是致敏源,要注意加以辨別。多吃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可以增強機體免疫能力。過敏症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抗過敏功能的食物,加強皮膚的防禦能力。
抗過敏的日常用葯
(1)抗組胺葯 苯海拉明、乘暈寧、撲爾敏、溴屈米通、屈米通、抗敏胺、安靜太、安太樂、敏克嗪、安其敏、去氯羥嗪、賽庚啶、去敏靈、非那根、異丙嗪、新安替根、腦益嗪、特非那丁、苯唑咪嗪、阿司咪唑、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2)抗5-羥色胺葯 氯丙嗪、阿托品、皮質類固醇激素、賽庚啶、利血平、多慮平、菸酸、苯噻啶等。
(3)抗激肽葯 抑肽酶等。
(4)抗纖維蛋白溶酶葯 1,6-氨基己酸、止血環酸、對羧基苄胺、抑肽酶等。
(5)抗補體葯 1,6-氨基己酸、腦益嗪、氨苯碸、皮質類固醇激素等。
(6)抗乙醯膽鹼葯 阿托品、莨菪鹼、普魯本辛、氯丙嗪、奮乃靜等。
(7)抗溶酶體葯 氨苯碸、反應停、氯苯吩嗪、色甘酸鈉、色羥丙鈉等。
E. 我有季節性皮炎很多年一到冬天冷就皮膚癢天氣暖就會好...
病情分析:你好:季節性皮炎是可以治癒的屬機體免疫力下降血液毒素不能及時內排出體外而淤積於皮容下引發的建議採用中醫療法運用針對性的中成葯內部綜合調理是可以治癒的.本病的預防和治療發病季節盡量減少外出外出後洗面不用化妝品及鹼性強的肥皂不吃刺激性食物;治療可內服抗組胺葯物維生素C等.意見建議:治療原則上禁止手抓在醫生指導下可以外用葯膏(艾洛松)口服結合抗組織胺葯這個病治療原則上是預防為主盡早治療如果病情已經在兩年以上的結合口服中葯調理身體本質口服中葯在治療季節性皮炎方面也有它獨到的療效效果更佳.在飲食上要注意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在穿衣上盡量穿寬松衣服少穿含化纖衣服以免刺激皮膚此外平時要塗些潤膚霜緩解皮膚乾燥防止皮膚龜裂.此外還應該少用肥皂沐浴露等洗滌用品減少對皮膚的刺激.
F. 止癢吃什麼中草葯效果比較好
多數皮膚病患者皮膚都會發癢,一癢起來難免就要撓抓,可往往是越抓越癢。很多人都想知道有什麼中草葯吃了具有止癢功效的。下面跟著我一起來看看有止癢功效的中草葯吧。
有止癢功效的中草葯
1、冰片:又稱龍腦,味辛、苦,性微寒,對於熱性皮疹有良好的止癢作用。使用時可將冰片研粉後加入 其它 葯物製成散劑,亦可製成1%-2%的洗劑或酊劑。
2、松香:性溫,有燥濕、殺蟲、止癢之功效,常用於治療濕疹、慢性皮炎等皮膚病。研末撒於患處或用醋調成糊狀敷於患處亦可。
3、蛇床子:性溫,味辛、苦,有燥濕祛風、殺蟲止癢作用,常用於治療肛門瘙癢、女性陰癢、陰囊濕疹、滴蟲性陰道炎等症。可煎湯熏洗或研末調敷。
4、地膚子:性寒,味辛、苦,有清熱利濕、祛風止癢之功效,常用於治療陰道瘙癢、濕疹及蕁麻疹等。多煎湯熏洗。
5、蒼術:性溫,味辛苦,有祛風燥濕止癢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濕疹、皮炎糜爛滲出期及其他瘙癢性皮膚病。可煎湯外洗或研末外用。
6、百部:味甘苦,性微溫,有殺蟲止癢作用,常用於疥瘡、皮膚癬病、蟯蟲病及虱病等。可泡酒配成酊劑外搽患處,亦可水煎外洗,還可以將其研末或濃煎後配成膏狀外用。
7、花椒:又名川椒,性熱味辛,有溫通止癢作用,屬風寒性皮膚病均可應用,常與艾葉合用煎湯外洗。
蚊子叮咬止癢 方法
1、一般人被蚊子叮咬後,都會出現紅腫、癢、痛等症狀,這時可用鹼性物質進行緩解,比如,可將香皂蘸水在紅腫處塗抹,這樣能在數分鍾內止癢。
2、如果叮咬處很癢,可先用手指彈一彈,再塗上花露水、風油精等。
3、把鹽直接灑在癢處,用手指搓至感到發熱或者用鹽水塗抹癢處,這樣能使腫塊軟化,還可以有效止癢。
4、蚊毒最怕高溫,被蚊子咬過後,立即用熱毛巾敷5分鍾就可以達到止癢的效果了。
5、用西瓜皮反復擦拭蚊蟲叮咬處,即可止癢。
6、可用蘆薈葉中的汁液止癢。被蚊子叮咬後紅腫奇癢時,可切一小片蘆薈葉,洗干凈後掰開,在紅腫處塗擦幾下,就能消腫止癢。
7、如果對蚊子叮咬較敏感的人,不妨在外出前,吃一粒抗組織葯物。最近 報告 指出,抗組織葯物阻斷免疫反應,可以減輕蚊蟲咬的癢和腫脹。但抗組織胺的副作用是想睡覺,開車者避免服用。
8、只要肯改吃鹼性蔬菜之飲食,體質及血液是微鹼性的,不但蚊子不愛叮,就算被叮之後,也不至於會太癢!如果叮到,可用自己微鹼性之口水,塗抹蚊蟲叮咬處,亦能止癢。
皮膚病止癢方法
1、首先應去除病因,如因風寒或暑熱而致者,應調適寒溫,避免暑熱及寒冷刺激;如對食物誘發者,當忌油膩酒酪、魚蝦海味等。
2、瘙癢處應避免過度搔抓、摩擦、熱水洗燙等方式止癢,不用鹼性強的肥皂洗浴。內衣應柔軟松寬,以棉織品為好。避免羽絨、尼龍及毛織品衣服貼身穿戴。
3、陰癢患者,應保持局部清潔衛生,切忌搔抓不潔。不濫用強刺激的外塗葯物。同時應積極治療原發疾病,防患於未然。平時情緒逸怡,忌憂思惱怒,精神力求欣快。
4、治療皮膚瘙癢的葯物有很多,瘙癢劇烈時可及時服葯止癢。
5、中醫認為,風邪、濕邪、熱邪、血虛、蟲淫等為致病的主要原因,治療應以疏風祛濕、清熱解毒、養血潤燥、活血化瘀為原則,以達到驅邪扶正止癢之功效。
皮膚過敏的5種中葯止癢偏方
1、馬齒莧
皮膚用清水洗凈,拿一小部分馬齒莧搗爛抹在患處;其餘部分煮水喝;撈出來的馬齒莧放點醬油、醋和香油拌著吃。
2、艾葉油
菊科植物艾的葉。性味苦、辛、溫。入肝、脾、腎經。功能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現代報道,艾葉油有抗過敏作用,臨床用於治療過敏性皮炎。
3、千里光
根據皮炎部位的大小,取適量的千里光(鮮品加倍),加水煮沸15-30分鍾,取液待溫度適宜,先熏後洗,每天早、晚各1次,連用2—3天即可見效。民間也有用“八乾柴”的樹枝,煮液熏洗。八乾柴的特徵是外皮枯乾粗糙,有棱邊。
4、冰硼散
先用生理鹽水清洗患處,待干後撒於患部冰硼散適量,外用凡士林紗布覆蓋包紮。
5、川椒
取川椒40克研成粗末,加水2000毫升充分浸泡後,煮沸取濾液稍涼後蘸洗,浸患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鍾。治療期間禁用肥皂、熱水洗浴,忌食魚腥、油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過敏性皮炎是過敏的一種最常見表現,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機體本身的免疫能力不夠,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多加運動鍛煉,同時合理飲食。
看過有止癢功效的中草葯的人還會看:
1. 祛風濕的中草葯
2. 中草葯的功效大全
3. 常見中葯的功效與禁忌
4. 中葯白鮮皮的功效及副作用
5. 5大常用中草葯的養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