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療神經性皮炎的處方有哪些
神經性皮炎多發生於人的頸、肘、臉前和股內側,病程時間長,一般難治癒。
【處方1】
組成:陳醋,雞蛋。
製作與用法:老醋泡生蛋,密封半個月。用蛋清塗患處,每日數次。
主治:神經性皮炎。
【處方2】
組成:豆腐渣。
製作與用法:鮮豆腐渣敷患處。
主治:神經性皮炎。
【處方3】
組成:松香2份,豬油3份。
製作與用法:松香2份、豬油3份同煮成糊狀。外塗患處,1日數次。
主治:神經性皮炎。
【處方4】
組成:茶葉,大蒜,韭菜。
製作與方法:泡過的茶葉搗爛外敷,使其角質層軟化,然後用小刀削去角質層,再用大蒜、韭菜合搗爛敷患處。
主治:神經性皮炎。
【處方5】
組成:生薑。
製作與用法:生薑切塊。用薑片每日塗患處。
主治:神經性皮炎。
【處方6】
組成:蔥,蒜,白糖,冰片,蓖麻仁。
製作與用法:蔥白2根、紫皮蒜2頭、白糖25克、冰片0.5克、蓖麻仁12克共搗爛如泥。塗患處。
主治:神經性皮炎。
【處方7】
組成:花椒,白酒。
製作與用法:花椒10克浸泡於50毫升白酒中1周。外擦患處。
主治:神經性皮炎。
【處方8】
組成:桃樹葉。
製作與用法:鮮桃樹葉搗爛取汁外敷。
主治:神經性皮炎。
【處方9】
組成:絲瓜葉。
製作與用法:鮮絲瓜葉洗凈後搗爛。擦患處至皮膚發紅,隔天1次,7次為1療程。
主治:神經性皮炎。
【處方10】
組成:大蒜,醋。
製作與用法:適量大蒜瓣搗爛,用紗布包好,浸入醋內片刻。取出紗布擦患處,每日2次,連用7天。
主治:血虛風燥型神經性皮炎(表現為劇癢,夜間尤甚,皮損逐漸苔蘚樣變,表面脫屑,間有抓痕結痂)。
【處方11】
組成:粳米100克,油菜。
製作與用法:粳米100克入砂鍋內,加水1000毫升煮粥,快熟時加入鮮油菜(切碎)50~100克及水600毫升再同煮成菜粥。早晚溫熱服食。
主治:血虛風燥型神經性皮炎。
【處方12】
組成:鴿子,紅棗,發菜。
製作與用法:鴿子1隻洗凈,與紅棗15枚,發菜10克共燉熱、加食鹽少許調味。每日服1劑。
主治:血虛風燥型神經性皮炎。
【處方13】
組成:馬齒莧60克,紅糖適量,粳米50克。
製作與用法:鮮馬齒莧60克洗凈切碎,與紅糖適量、粳米50克同入砂鍋加水500毫升,煮成米花稠湯。每日2次,溫熱服食。主治:血熱風盛型神經性皮炎(表現為皮損泛及全身呈大片浸潤潮紅斑塊,間有抓痕血痂及苔蘚樣變,自感奇癢難忍)。
【處方14】
組成:穿山甲60克,土茯苓30克。
製作與用法:穿山甲肉60克、土茯苓30克與食鹽適量煎湯。每天1劑、連服10~12劑。
主治:血熱風盛型神經性皮炎。
【處方15】
組成:蚌肉,金針菜,絲瓜絡。
製作與用法:蚌肉30克、金針菜15克與絲瓜絡10克共煮湯,食鹽調味。每日一劑。
主治:血熱風盛型神經性皮炎。
【處方16】
組成:花椒,食鹽。
製作與用法:花椒同食鹽加水煎。用煎液洗患處。
主治:皮炎、皮膚瘙癢症。
【處方17】
組成:豬膽1個。
製作與用法:每日1次,連用10天。
主治:濕熱外溢型脂溢性皮炎。
2. 神經性皮炎可以選擇哪些葯方治療
神經性皮炎又名慢性單純性苔癬,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好發於頸項、上眼瞼處,基本皮損為針頭至米粒大小的多角形扁平丘疹,淡紅、淡褐色或正常膚色,質地較為堅實而有光澤,表面可覆有糠秕狀非薄鱗屑,久之皮損漸融合擴大,形成苔癬樣變,自覺陣發性瘙癢,常於局部刺激、精神煩躁時加劇。
本病相當於中醫學「牛皮癬」、「攝領瘡」等范疇。
【方一】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木鱉子60克,陳醋500克。
【功用】舒肝清熱,疏風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木鱉子攻毒療瘡,消腫散結;陳醋殺菌。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木鱉子具有抗炎作用;陳醋抑菌。
【用法】土鱉子去殼,烤乾後研成細末,放入陳醋內浸泡7天,每日搖動2次。先用綠茶水清洗患處,然後用葯液直接塗搽,每日2~3次。
【按語】對皮膚無刺激性,但有一定毒性,防入口。
【方二】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木槿皮、蛇床子、百部根各30克,五倍子24克,密陀僧18克,輕粉6克。
【功用】舒肝清熱,疏風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木槿皮、蛇床子、密陀僧、輕粉殺蟲止癢,燥濕;百部根據有殺蟲滅虱作用。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木槿皮、蛇床子、百部、密陀僧、輕粉對皮膚癬菌有抑製作用;五倍子收斂止血,收濕斂瘡。
【用法】上葯共研細末,用時以皂角水洗患處,再以醋調葯粉成糊狀,敷於患處,每日1次。
【方三】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首烏12克,牡丹皮4.5克,生地黃12克,熟地黃9克,當歸9克,紅花、地膚子各4.5克,白蒺藜3克,僵蠶、元參、甘草各3克。
【功用】舒肝清熱,疏風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牡丹皮、生地黃、元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且牡丹皮、當歸、紅花活血養血祛瘀,何首烏、熟地黃補益精血,地膚子清熱利濕止癢、白蒺藜疏肝平肝祛風,僵蠶祛風化痰散瘀,甘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生地黃能抗炎、抗過敏;元參對多種細菌有抑製作用;牡丹皮能抗炎、抑制血小板凝集,並對多種致病菌及致病性皮膚真菌有抑製作用;當歸有抗血栓作用,顯著促進血紅蛋白芨紅細胞的生成;紅花的醇提物和水提物有抗炎、免疫抑製作用;何首烏、熟地黃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地膚子抑制多種皮膚真菌,抑制遲發型超敏反應;白蒺藜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抗衰老,抗過敏;僵蠶具有抗炎抑菌的作用;甘草能抗潰瘍、抗炎、抗過敏、抗菌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四】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細辛、良姜、官桂各1.5克,95%酒精100克,甘油適量。
【功用】溫經散寒,通脈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細辛溫經散寒,祛風通竅;良姜溫中散寒,官桂補火助陽,溫經通脈。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細辛能抗炎、抑菌、擴張血管;良姜具有鎮痛、抗炎、抗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官桂抑制真菌、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用法】前3味葯研成細末,入酒精中浸泡1周,過濾後加入適量甘油即成。用此葯塗患處,1日2次。
【方五】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生薏苡仁、珍珠母各30克,乾地黃、白鮮皮各15克,當歸、川芎、赤芍、防風、荊芥、五味子各10克。
【功用】舒肝清熱,疏風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薏苡仁清熱排膿;珍珠母安神;乾地黃、赤芍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白鮮皮清熱燥濕,祛風解毒;當歸、川芎補血調經,活血止痛;防風、荊芥祛風解表;五味子收斂固澀,益氣生津。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地黃、赤芍、防風、荊芥具有抗炎抗過敏作用;白鮮皮可抑制多種癬菌;川芎改善微循環,抗組胺作用;五味子提高免疫力。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六】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山楂適量。
【功用】殺菌、散瘀、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山楂行氣散瘀。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山楂具有增強免疫、抑菌作用。
【用法】將山楂搗爛取汁,塗搽於患處,每日3次。
【方七】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山楂50克,野菊花、蒲公英、黃芩、黃連、銀花各15克,地丁、大黃各10克。
【功用】清熱,解毒,涼血。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山楂行氣散瘀;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熱解毒;黃芩、黃連、金銀花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大黃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山楂具有增強免疫、抑菌作用;野菊花、金銀花、黃芩、黃連抗炎抑菌。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八】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生地黃20克,牡丹皮15克,梔子15克,柴胡15克,當歸10克,香附15克,僵蠶10克,蟬蛻20克,刺蒺藜20克,白鮮皮30克,甘草15克。
【功用】清肝瀉火,疏肝理氣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牡丹皮、梔子清熱涼血,活血祛瘀;柴胡、香附、刺蒺藜疏肝解郁;當歸活血調經;蟬蛻疏散風熱;白鮮皮清熱燥濕,祛風解毒;甘草調和諸葯。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生地黃、牡丹皮、柴胡、甘草具有抗炎抗過敏作用;香附抑菌;刺蒺藜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九】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陳茶葉、艾葉各6克,老薑50克,紫皮大蒜2頭,食鹽少許。
【功用】消炎殺菌。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艾葉、陳茶葉、老薑、紫皮大蒜有消炎殺菌作用。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老薑具有抑菌抗炎作用;紫皮大蒜抗炎增強免疫作用。
【用法】將前4味煎湯,然後放入食鹽。1劑分2日用,外洗患處。
【方十】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陳醋500克,苦參200克。
【功用】舒肝清熱,疏風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苦參清熱燥濕,殺蟲;陳醋殺菌。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苦參抗炎抗過敏;陳醋具有抑菌作用。
【用法】將苦參入醋中浸5天,先將患處用溫開水洗凈,抓搔,然後搽葯。早晚各1次。
【方十一】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木槿皮、米醋各適量。
【功用】清熱利濕,殺蟲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木槿皮清熱利濕,解毒止癢;米醋殺菌。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木槿皮、米醋可殺菌。
【用法】將木槿皮火煅存性,研為細末,加入米醋調勻成糊狀,塗敷患處。
【方十二】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陳醋500克。
【功用】舒肝清熱,疏風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陳醋收斂、固澀,殺菌之用。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陳醋可抑菌。
【用法】將醋入鍋中熬至50克。患處用溫開水洗凈,搽之。早晚各1次。
3. 神經性皮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1.外洗法來
皮膚外洗方(土荊芥、如意花、源毛主香、松樹針各30-60克)水煎外洗。適用於神經性皮炎,皮疹潮紅、痰癢,部分因搔抓而濕潤或有血痴者。
2.搽葯法
(1)百部配或10%的土模皮配外搽患處。適用於神經性皮炎病久,皮疹乾燥肥厚者。
(2)雄黃酒:雄黃5克,骨碎補15克,大蒜頭1隻,共搗爛,加酒、醋各30毫升浸3日,取液外搽患處。適用於本病各證。
3.敷葯法
皮炎平軟膏塗敷患處。適用於本病各證。
4.發泡法
用斑鰲5克,75%的酒精100毫升,浸泡1周後,外塗患處,起泡後,停止用葯,待水泡乾涸結痂並脫落後,視其皮損是否痊癒,不愈者可重復用葯,約2-3次發泡後可痊癒。適用於本病日久,皮疹乾燥肥厚,狀若牛項之皮者。
5.煙熏法
取大楓子、地膚子、蓖麻子、蛇床子、祁艾各30克,蘇子、苦杏仁各15克,銀杏、苦參子各12克,同研細末,用厚草紙捲成葯捻子,點燒熏患者。適用於本病各證。
4. 神經性皮炎用什麼葯見效快
復方醋酸地塞米松凝膠(註:凝膠滲透性極快 效果好)反復多次塗就行內 適應症為用於神經性容皮炎、接觸性皮炎、脂溢性皮炎以及慢性濕疹
所含醋酸地塞米松為糖皮質激素,具有抗炎、抗過敏作用;薄荷腦、樟腦具有促進局部循環和輕度的消炎、止痛及止癢作用。
或蘆薈 搗碎 敷於患處
5. 神經性皮炎有什麼治療方法
神經性皮炎跟精神有很大關系,所以保持精神愉快對病情很有幫助的。簡單偏方,可以試試,但是不保證有效果。注意禁忌激素類葯物。。。
組成:雞蛋3個,米醋1斤。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用雞蛋置瓶內,加米醋浸沒,浸7-10天後取出,去蛋殼,將雞蛋與米醋攪勻,裝入有蓋容器中,每天用此液塗擦患處2-3次,堅持一段時間,有良效。
6. 神經性皮炎可以用白醋敷嗎
可是可以,但只能緩解瘙癢,沒有什麼實際療效,如果用復方醋酸氟輕松酊版(10幾元錢一瓶)治療,就權能使硬皮脫落,皮膚好轉,不過要根治,卻不太可能。好象目前還沒有能根治此病的葯,能控制就不錯了,有些廣告說他的葯能根治神經性皮炎,千萬不要輕易相信。
7. 神經性皮炎怎麼治
神經性皮炎是皮膚疾病中很常見的一種,和牛皮癬是很相似的,在成年人和青少年人群中它的發病率是很高的,特別是夏天發病更常見,一般兒童不會患有神經性皮炎,治療神經性皮炎有很多的方法,要找准它的病因治療,對治療神經性皮炎偏方,如果能夠多一些了解,對於治療有幫助。
神經性皮炎會出現瘙癢的症狀,特別是在晚上的時候,瘙癢的現象會很明顯,很多的患者禁不住去撓,神經性皮炎會對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積極的治療很重要,下面我們介紹幾種治療神經性皮炎偏方。
治療神經性皮炎偏方一、
組成:白鮮皮、苦參、蛇床子、地膚子各30克。主治:神經性皮炎。用法:水煎,趁熱熏洗患處。
治療神經性皮炎偏方二、
組成:樟腦、冰片各等份。主治:神經性皮炎。用法:研為細粉,以75%酒精溶解,用棉球蘸葯反復塗擦患部,干後再塗1次。完全乾燥後用傷濕止痛膏貼於患處,隔3-4日換葯1次。
治療神經性皮炎偏方三、
組成:荊芥、防風、艾葉、蛇床子各6克,苦參12克,川椒15克。主治:神經性皮炎。用法:水煎,溫洗患處,每日1-2次。
治療神經性皮炎偏方四、
組成:斑蝥3克,3%碘酒100毫升。主治:神經性皮炎。用法:將斑蝥放入碘酒中浸泡7天,用時先以1:5000高錳酸鉀溶液洗凈患處,再用上葯塗搽,每天3-4次。
治療神經性皮炎偏方五、
組成:蓖麻子仁15克,冰片1.5克,紫皮蒜21克,蔥白7寸,白糖少許。主治:神經性皮炎。用法:共搗如泥,塗於患處。推薦閱讀:中醫助您治療神經性皮炎
治療神經性皮炎偏方六、
組成:鮮核桃皮適量。主治:神經性皮炎。用法:擦患處,每日2-3次。
治療神經性皮炎偏方七、
組成:雞蛋3個,米醋1斤。主治:神經性皮炎。用法:用雞蛋置瓶內,加米醋浸沒,浸7-10天後取出,去蛋殼,將雞蛋與米醋攪勻,裝入有蓋容器中,每天用此液塗擦患處2-3次,堅持一段時間,有良效。
治療神經性皮炎偏方八、
組成:五倍子、枯礬、爐甘石各6克。主治:神經性皮炎。用法:水煎至60毫升,塗擦患處,每日4次。
治療神經性皮炎偏方九、
配方:藏紅花30克、天山雪蓮30克、紅景天30克、藏茴香20克、藏紫草20克、藏薄荷15克、雌黃7克、麝香5克。泡製:用500ML高度青稞酒密封浸泡2-3個月用法:外用,用葯棉蘸葯酒擦拭患處, 每日2--3次主治功效:主治頑固性、復發性牛皮癬。
治療神經性皮炎偏方十
朴安參膚霜以純天然中草葯為主,無副作用。用法:直接塗抹在患處即可。
對治療神經性皮炎偏方就介紹這些,大家學會了嗎,學會這些偏方對於治療神經性皮炎是很有幫助的,神經性皮炎應該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例如蔥,姜,蒜,辣椒,一些補品也要避免,更要控制不要用手去撓,保持好的心情很重要。
8. 治療皮炎有哪些偏方
絲瓜葉方治皮炎 [用料]鮮絲瓜葉適量。
[制用法]將絲瓜葉洗凈,揉碎後摩擦患處,直至發紅為止。每7日1次,通常3~4次即可見效。
[功效]清熱,解毒,止血。可治療神經性皮炎。
腐皮香油方治皮炎 [用料]豆腐皮、香油各適量。
[制用法]將豆腐皮燒存性,研為細末,以香油調勻,塗敷患處。每天2次。
[功效]清熱,潤燥,止癢。可治療過敏性皮炎之濕癢難忍。
脂溢性皮炎驗方 [用料]硼砂、蘇打各適量。
[制用法]將上兩味放置盆內,用熱水溶化開。洗患處。每天晚1次,日久即愈。
[功效]可治療脂溢性皮炎。
甘油醋治療脂溢性皮炎 [用料]甘油1份,醋5份。
[制用法]將兩味混勻,塗搽患處。
[功效]消炎止癢。可治療脂溢性皮炎。
煙葉治療神經性皮炎 [用料]烤煙葉適量。
[制用法]先將患處皮膚洗軟,颳去皮屑,用水浸濕的煙葉外貼或熬水洗患處。
[功效] 治療神經性皮炎。
米糠餾油治皮炎 [用料]米糠餾油。
[制用法] 用糠餾油塗局部後以電吹風吹之(也可以火烘),每天1次,每次10分鍾。
[功效]殺蟲,止癢。可治療神經性皮炎、鵝掌風。
苦參制劑療皮炎 [用料]陳醋500毫升,苦參200克。
[制用法] 先將苦參用水洗凈,放入陳醋中浸泡5天。用前先將患處洗凈,用棉簽蘸葯液塗搽患處,每天早晚各1次。
[功效]止癢去屑。可治療神經性皮炎。
豬膽汁治脂溢性皮炎 [用料]豬苦膽1個。
[制用法]將苦膽汁倒入盆中,加入溫水攪勻,洗頭或患處,清除油脂狀鱗屑後再用清水沖洗1次。每天洗1次。
[功效] 瀉內熱、通血脈。可治療脂溢性脫發及小兒脂溢性皮炎。
羊蹄根治頭部脂溢性皮炎 [用料]鮮羊蹄根(也可加引入鮮葉)適量,食鹽少許。
[制用法]將鮮葯洗凈,搗爛,加鹽少許拌勻,擠出自然汁、塗患處,日數次。
[功效]頭部脂溢性皮炎(頭部瘙癢,脫白屑)。
烏桕治脂溢性皮炎 [用料] 鮮烏桕嫩芽60克,明礬9克。
[制用法]煎水洗患處。或取干烏桕嫩葉30克,明礬9克,共研末,布包浸米醋,外擦患處。
[功效]脂溢性皮炎。
雞蛋米醋治神經性皮炎 [用料]雞蛋4個(草雞蛋),米醋1斤。
[制用法]將米醋放入黑瓶內,用酒精擦凈雞蛋外殼,放入醋內,置陰暗處,一星期後,將蛋取出,打碎,將蛋黃蛋白調勻,另裝瓶蓋緊,置陰暗處。
[功效]神經性及風濕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