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皮膚紅點關節疼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皮膚紅點關節疼

發布時間: 2024-02-02 16:49:05

① 手臂關節處有紅點

日常生活中,皮膚過敏現象會經常出現,手臂關節處有紅點就是過敏現象,你不要太緊張,也不要自己抓撓,避免造成感染,自己也不要輕易的處理免得造成二次傷害和痛苦,我建議你去醫院找專業的醫生幫你看看,給你一個和理妥善的治療方案來減輕你的煩惱和痛苦,按照醫生的指導和治療,會逐漸的好起來,祝你早日康復,快樂幸福的生活,美好的未來屬於你

② 手指關節出現紅疙瘩,又癢又痛

很明顯是凍瘡了。我的手前陣子和你一樣的也凍瘡了,現在已經好了。這個問題不大的。這是粘貼自己以前回答被採納的有效治療凍瘡的良方
1.用熱鹽水浸泡患處15分鍾,連續1周。
2.「十滴水」外擦凍瘡局部,每天6~10次,對於凍瘡未潰者療效較好;若局部皮膚破潰糜爛,可先用紅黴素軟膏塗擦,待炎症消散後再使用十滴水。
3.凍瘡剛剛開始時,每天晚上用電吹風邊吹邊揉,幾天後就沒有了。
4.用傷濕止痛膏貼敷局部治療皮膚紅腫、自覺熱癢或灼痛的一度凍瘡,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先用溫水將患處洗凈,擦乾後將葯膏緊貼在患處皮膚上,一般貼24小時可痊癒,如未愈可再換貼幾次。皮膚破潰或過敏則不宜貼敷。
5.治凍瘡的方法很多,但往往時間長,見效慢,而用雲南白葯治療有良效。其方法是:凍瘡未潰破者,用白酒將雲南白葯葯粉調成糊狀外敷,並注意保溫。凍瘡已潰破者,將患處洗凈後,直接撒雲南白葯葯粉於創面,用消毒紗布包紮,數日內可愈。
6.傷濕止痛膏的妙用治凍瘡:傷濕止痛膏可用於未破潰的凍瘡引起的皮膚紅腫、癢痛,先用熱水洗凈局部擦乾,然後貼上膏葯,每天1次,2-3次即奏效。
7.正骨水還有它的新用途,對凍瘡有特效,每天擦3-4次,擦了三次能把出現的皰塊消除了,半月有餘治好了凍瘡。凍瘡患者不妨一試。
8.風油精治療凍瘡:將患處洗凈,取本品少許塗搽患處,接著用手輕輕地揉搓,直至局部發熱,每日3次,連續3周,適用於凍瘡初起,局部紅腫硬痛者,但凍瘡破潰者不宜使用。在冬季來臨時,每日取本品少許外搽患處,可預防凍瘡。此外,用正骨水等亦可。
9.夏秋吃黃瓜時,用瓜蒂反復擦常發生凍瘡的部位,只要堅持經常,保證不再復發。
10.香蕉:每晚用熱水洗患處後,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塗皸裂處,塗擦後不要洗患處,每日1-2次,數天即愈。
11.凍瘡初起時,用熱醋塗抹, 醋干後, 再行塗抹, 一日數次, 可見效。
12.冬季如有人生凍瘡、可在溫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鍾,即可馬上緩解凍瘡帶來的痛苦。這是因為啤酒中維生B1、B6有抗神經炎、皮膚炎和促進肌肉生長的功效。冬天堅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療凍瘡、腳氣等。
其實只要你堅持每天在熱鹽水裡泡5分鍾(記得浸泡的時候按摩按摩)然後抹上護手霜,出門帶手套,勤洗手不碰涼水,很快就好了。不需要末什麼膏子,還不好聞。

③ 皮膚上紅血的點是什麼來的

皮膚的變化有時也是可預示著身體健康狀況的,當患上某些疾病時,有時就可表現在皮膚上,因此我們平時要多加註意皮膚上的變化,發現異常要引起注意。那麼當皮膚上出現有紅色的小血點時,會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皮膚有紅色小血點的原因。

1、 毛細血管擴張,皮膚出現紅色小血點時,有可能是皮膚受到刺激後而導致毛細血管擴張充血,或者毛細血管破裂,從而是出現小血點,有的人天生皮膚就敏感,稍遇到一點刺激物如受凍,受熱等,皮膚就可出現紅色血點 ,這種情況不用過於擔心,慢慢會自行消退,而如果是未受刺激的情況下多次出現小血點,就要及時就診,有可能是慢性病的徵兆。

2、過敏性紫癜,發生慢性病紫癜也可引起皮膚有小血點,如沒有並發症的,考慮過敏性紫癜,它屬於一種超敏反應性毛細血管和細小血管炎,有可能會有關節痛,腹痛以及腎臟病變。它病因復雜,如可有細菌感染、病毒、食物和葯物等引起,患者可在皮膚上出現針尖至黃豆大的瘀點、瘀斑。容易復發,治療時要注意尋找病因,取出感染病灶,注意避免服用可疑食物及葯物。單純性紫癜可以使用維生素C治療。

3、血液問題 ,血液問題也可引起皮膚有小血點,這種情況要檢查血常規,看看身體是否有感染,貧血或是否有血液疾病的可能性。

上面就是關於皮膚出現紅色小血點的一些原因,可見它很有可能是一些疾病因素引起的要警惕,一經發現皮膚有小血點,就要看看是否有受到什麼外界物刺激,再次就是要考慮是否慢性病引起的,如果一兩天內都不消退的,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通過檢查數據進行診斷,看是否有過敏性紫癜或其他慢性病,以便及時處理。

④ 關節處出現紅點還特癢,不知道怎麼回事尤其是夏天

病情分析:
這種情況應該是皮膚過敏引起的症狀。平時可以口服些抗過敏葯物治療。口服些撲爾敏片或氯雷他定片治療。
指導意見:
平時注意勤換洗內衣,勤曬被子。局部用蘆薈膠或無極膏塗抹,注意多喝白開水,少吃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

⑤ 手上起小紅點,手關節疼痛怎麼回事

有可能是紫癜:紫癜是指血液滲出血管外,在皮下、粘膜下出血的一組疾病的總稱。紫癜也是指皮膚粘膜以及內臟器官出血所形成的瘀點瘀斑。本病可分為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與過敏性紫癜兩大類。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指因血小板減少造成血液凝固障礙而發生的,可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種。過敏性紫癜是由過敏引起的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
二者的臨床表現常為皮膚粘膜的出血瘀斑、關節腫痛、腹痛等。
紫癜多見於兒童和青年,是由於血液滲出於血管外,在皮膚和粘膜發生瘀點或瘀斑。紫癜不僅僅是皮膚出血,也會在組織內出血,形成有波動的血腫。嚴重的患者在胃腸及腎臟也可出血。
根據臨床表現來分,主要有四種:
(1)單純性紫癜
一般無全身症狀,兩下肢可出現散在針頭大小鮮紅色瘀點,壓之不退色。七天以後顏色逐漸變淡而消退。但又有新的瘀點產生。
(2)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可分為急性型及慢性型兩種。急性型較少見,可發生於兒童,發病前常有感染史。發病特點是突然發病,發熱,出現廣泛性的皮膚出血,可有大片瘀斑、血腫,並出現粘膜及泌尿生殖系統出血,血小板明顯減少,可低於5,000/mm3
。慢性型較常見,以青年女性較多,起病緩慢,?為持續性或反復發作出血。不僅發生於皮膚,粘膜或內臟亦可出現嚴重出血。
(3)風濕性紫癜
兩下肢出現略微隆起的大米粒大小瘀斑,也可出現瘀點,風團或水腫性紅斑。同時可有關節腫脹疼痛,也可有發熱、四肢無力等全身症狀。
(4)腹部型紫癜
皮膚表現同於風濕性紫癜,但可出現腹痛、嘔吐、腹瀉、里急後重、大便出血等症狀,嚴重者可並發腸套疊。
先驗個血常規,看看血小板的數量

⑥ 身體上長出小小的紅點點是什麼症狀

身上起紅色的小點,可能是由於疾病所引起來的,例如水痘、丘疹性蕁麻疹、葯物性皮炎、過敏性紫癜等,水痘常常伴發,有前驅症狀,例如發熱、咽喉疼痛、四肢酸痛等不適症狀,主要表現為軀干、四肢近端的紅斑、丘疹、水泡、破潰、結痂。丘疹性蕁麻疹主要是由於蚊蟲叮咬所引起來的皮膚過敏反應,常常表現為風團樣的丘疹,其上可見小水泡,伴有瘙癢。葯物性皮炎主要是由於患者近期口服了頭孢,青黴素或其他類型的葯物所引起的軀干、四肢的紅色斑疹,密集成片,壓之褪色,伴有一定的瘙癢。過敏性紫癜往往皮膚的表現為四肢可見淤點、淤斑,壓之不褪色,也可以伴有腹痛、關節痛、紫癜性腎炎等。過敏:過敏體質者吸入花粉或吃了某種食物,接觸動物皮毛、某些化妝品等,因過敏原刺激導致出現濕疹或皮炎,除了身上會長小紅點以外,還伴有不同程度族世的瘙癢、刺痛等,如出現以上症狀,首先需要尋找過敏原,如果症狀比較輕微,脫離過敏原後就可以逐漸緩山仿解,還可以口服抗過敏葯物,也能快速緩逗穗纖解,如果症狀比較重需及時就醫;
血管痣:主要是由胚胎期血管先天發育不良導致,多見於嬰兒,肥胖、使用激素類葯物或化妝品等可能也會誘發,主要表現為血管擴張、細胞增殖、皮膚出現小紅斑等,會影響到患者外觀,血管瘤一部分可自行消退,無需治療,如果血管痣增大,可通過手術、激光、放射治療;
過敏性紫癜:首發症狀以皮膚紫癜為主,主要表現為小紅點或紫紅色小斑點、斑丘疹,壓之不褪色,單純性皮疹通常不需要治療干預,如果合並腹痛、關節痛及腎臟損傷,需積極對症治療;

櫻桃狀血管瘤:也稱老年性血管瘤,是最常見的血管瘤,可表現為櫻桃色的小紅點,可發生於身體各處,但以軀幹部為主,隨年齡增長而增多,可使用激光治療的方法將之去除。

⑦ 腿上有紅點,筋肉痛,是怎麼回事

我想應該是結節性紅斑,它是一種常見的由於血管炎所引起的結節性皮膚病,常見版於小腿伸權側的紅色或紫紅色疼痛性炎性結節,青年女性多見,病程有局限性,易於復發。發病前有感染史或服葯史,皮損突然發生,為雙側對稱的皮下結節,自蠶豆至核桃大不等,數目達10個或更多,自覺疼痛或壓痛,中等硬度。早期皮色淡紅,表面光滑,輕微隆起,幾天後,皮色轉暗紅或青紅,表面變平。
指導意見:
3~4周後結節逐漸消退,留暫時色素沉著,結節始終不發生潰瘍。皮損好發於脛前,也可見於大腿、上臂伸側及頸部,少見於面部。慢性結節性紅斑不同於急性結節性紅斑的特徵,其常發生在老年婦女,皮損為單側,若為雙側,則不對稱,除關節痛外,不伴有其他全身症狀。結節不痛,且比急性結節性紅斑軟。

⑧ 身上出現好多紅點是怎麼回事

血管性疾病: 如維生素C缺乏(壞血病); 過敏性紫癜——為毛細血管變態反版應性炎症,使管壁通透性增加權,不僅有皮膚出血點和水腫,還可累及其他內臟和器官,而出現腹痛、關節疼痛和血尿、蛋白尿等。 某些傳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熱、敗血症、缺氧及中毒等也可損害毛細血管壁,使其通透性增加,血細胞從管壁間隙流出,還可使毛細血管脆性增加,容易破裂。這些情況都可導致出血。 2、血小板異常: 血小板數量過少及功能衰退也會導致出血。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繼發性血小板紫癜等。 3、凝血因子缺乏: 當凝血因子缺乏時,在皮膚血管破裂後血液不易凝固而形成瘀斑。由於大部分凝血因子都在肝臟合成,且需要維生素K參與,故當肝臟病變或維生素K缺乏時,往往容易出血。 其他如慢性腎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疾病,常有一些異常物質干擾正常凝血過程,故也會有出血現象。 發現皮膚出血點,建議及時做血小板計數、出血時間、凝血時間等檢查,以明確診斷。

一般情況都是缺少維生素C

⑨ 全身癢,皮膚有出血點,關節疼痛,全身皮膚燒痛,求各位大哥,求求我,必有重謝。

首先呢, 你別太緊張了,我以前也有,現在也存在,一開始我也懷疑是血液病內,我去檢查了,容 首先要判斷是不是出血點,你按壓一下看是否退色,如果不退色應該是出血,退色的話就可能是皮疹或血管增生。
我身上也有小紅點,但是就是血管增生,沒什麼。不要太擔心。
如果不放心的話可以去醫院先查個血常規,看看血小板,白細胞是否正常。
不要隨便亂吃葯,先確定是什麼病再說。
血常規很正常,大夫說可能是血管比較薄吧,有時候網路上寫的東西,別太在意了,如果你不放心,你就去查查吧,不貴,20元就夠了,好運

直徑小於2mm者稱為出血點(petechia);直徑3~5mm者為紫癜(purpura);直徑5mm以上者為瘀斑(ecchymosis);如血液溢出於血管外,使該部皮膚隆起者為血腫(hematoma)。皮膚粘膜出血見於血液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白血病)、嚴重感染(敗血症、流腦)、維生素丙缺乏或創傷。

出血點常應與皮膚上紅色血管痣鑒別。出血點不隆起、而血管痣稍突出皮面。出血點可隨時間而逐漸退色、血管痣一般不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