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失禁相關性皮炎的介紹
失禁相關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 IAD)是指皮膚長期或反復暴露於尿液和糞便中所造成的炎症,伴/不伴版有水皰或皮權膚破損。這是失禁患者常見的一種並發症,同時也會造成其他一些疾病的發生,如疼痛、感染和壓瘡。1如尿布疹(diaper rash),潮濕浸漬損傷(moisture maceration injury),會陰部皮炎(perineal dermatitis),刺激性皮炎(irritant dermatitis),接觸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或痱子(heat rash)。
❷ 病人出現哪些情況責任護士必須進行壓力性損傷和失禁性皮炎風險評估要給與的預防措施有哪些
新入住院患者都會進行Braden評估,分數≤12分,屬於高危壓瘡風險,睡氣墊床,保持床單專位清屬潔平整,指導患者家屬進行有效翻身,2-3小時翻身一次。每次翻身查看頭枕部、肩胛骨處、骶尾部和雙足跟,墊枕頭騰空骶尾部及足跟,必要時用減壓貼減壓。注意補充蛋白質,蛋白水平保持在30g/l以上。每周需要復評。
患者出現尿失禁或者大便次數≥3次,大便性狀改變時需要評估失禁性皮炎風險。預防措施首先要找出腹瀉的原因,治療腹瀉是關鍵。然後及時清潔,液體敷料噴灑保護,可以使用肛管引流或者肛袋引流收集大便。尿失禁需要及時清潔,男性病人可以使用假性導尿器收集尿液。不到萬不得已不建議導尿,導尿會導致尿路感染。望採納,謝謝。
❸ 請問失禁性皮炎使用造口袋的護理措施有哪些
失禁性皮炎特指的就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患者出現有大小便失禁,造成了外陰局部的皮膚刺激性的炎症改變。一般在護理上主要通過以下的一些措施:盡量的使患者的大小便的次數減少,頻率減少,這樣可以減少對皮膚的刺激。並且可以選擇用溫熱的開水,來沖洗便後的皮膚,不要用粗糙的紙巾擦拭。清潔完成之後,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滋潤作用的軟膏,比如尿素軟膏。必要時可以合並使用一些抗炎的軟膏,防止細菌感染,比如百多邦、紅黴素軟膏。
另外,已經出現有皮膚的糜爛、滲出、結痂,這個時候可以選擇含有魚肝油成分的軟膏塗抹,促進癒合。並且在飲食上盡量的選擇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富含有高蛋白、維生素、礦物質的飲食包括牛奶、豆漿,以及顏色鮮艷的蔬菜、水果,雞胸肉、鴨胸肉以及魚,能夠促進皮膚的癒合。
❹ 請問失禁性皮炎使用造口袋的護理措施有哪些
「造口周圍皮膚潰爛了怎麼辦?」
「造口袋粘貼不住易滲漏怎麼辦」
經常會有造口家人咨詢關於造口周圍「皮膚」的問題,
因為一旦造口周圍皮膚出現發癢、發紅甚至破潰有滲液時,不僅會增加護理難度,也影響了日常生活質量。
一、認識刺激性(失禁性)(糞水性)皮炎
刺激性(失禁性)(糞水性)皮炎是腸造口術後常見的並發症之一,由於糞水與造口周圍皮膚長時間接觸後,導致皮膚紅斑、潰瘍等炎症表現。
尤其是回腸和尿路造口排泄物刺激性很大,一旦與皮膚接觸,更容易引發皮膚表面潰瘍。
二、病因
#腸造口護理技能不理想
(1)產品選擇不合適
(2)造口護理技巧欠佳
#腸造口高度不理想
#腹部情況不理想
(1)體型過於肥胖或過於偏瘦
(2)腹部有疝氣
三、預防措施
一、造口用品的選擇
每個造口朋友的身體形狀、皮膚狀態不同,因此全面、准確的評估造口周圍身體形態後,選擇適合的底盤以及附件用品至關重要。
二、正確佩戴造口產品
(1)掌握正確的造口產品更換流程:
Apply 佩戴
正確的產品佩戴將確保造口底盤緊密地粘貼在造口周圍,保護皮膚,防止排泄物滲漏到皮膚上而引起皮膚浸漬 ;
Remove 揭除
正確的移除技巧將確保移除造口產品時不損傷皮膚,保護造口周圍皮膚 ;
Check 檢查
檢查底盤黏膠及黏膠覆蓋下的皮膚,如需要可使用鏡子查看。底盤黏膠被腐蝕,造口周圍皮膚上有排泄物或皮膚浸漬,提示我們需要改變更換的頻率。
(2)術後6~8周水腫期內,每次更換底盤前建議測量造口大小
(3)底盤中心孔裁剪要大於造口根部的1~2mm
三、及時排放造口袋內容物
當造口袋內的排泄物達1/3~1/2時要及時排空,避免造口底盤受到過度牽拉發生滲漏。
四、做好皮膚護理
護理時可以先用溫水或生理鹽水清洗腸造口周圍皮膚;待干後,使用造口護膚粉及皮膚保護膜進行保護。
五、掌握造口袋更換頻率
造口袋的更換時間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按照自己的更換周期來更換,但是夏季天氣炎熱,建議縮短更換時間;若發生滲漏情況,及時更換。
六、注意飲食
保證營養均衡,攝入循序漸進、控制體重,避免短期內體重增減明顯而引起造口周圍皮膚不佳。
❺ 失禁性皮炎課件如何取一個好的題目
1、首先搜索失禁性皮炎的相關信息。
2、其次進行具體的內容了解。
3、最後進行構思想像即可取出好的題目。
❻ 外陰為什麼瘙癢
外陰瘙癢(pruritus vulvae),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外陰皮膚與黏膜的劇烈癢感,是婦科版疾病中較常見的一種症狀權。其病因主要與慢性局部刺激、外陰疾病、全身系統性疾病、心理因素等有關。病人常企圖通過搔抓及摩擦患處以減輕其不適感。瘙癢部位常在陰蒂、小陰唇和陰唇溝,嚴重者可擴展到大陰唇、整個陰道口、會陰部、肛門周圍,甚至大腿內側也可波及。因陰道缺乏有關瘙癢及疼痛的特異性神經末梢,瘙癢感一般不累及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