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民間偏方:中醫常識中西醫結合治療神經性皮炎的製作方法
神經性皮炎是一種與神經功能障礙有關、病程緩慢、時輕時重的陣發性皮膚瘙癢和苔癬樣變為主的慢性皮膚病變,其病因未能完全明確。治療方法多種多樣,筆者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神經性皮炎,效果良好。
取生地15克、熟地15克、地膚子10克、白癬皮10克、樟白皮10克、蛇床子10克、赤芍15克、紅花6克、生甘草5克、丹皮15克、蟬蛻5克、黨參20克,每天一劑煎服,7天一個療程,連服4個療程。同時用清涼油1盒,地塞米松片0.75毫克10片研成粉,然後把兩葯攪拌均勻,塗於患處,早、晚各1次。
中醫認為本病多因七情郁結,久病在血,氣血不暢,凝滯於皮膚,日久耗血傷陰,化燥生風而成。故採用中葯養血潤膚,祛風除濕,清熱化瘀的功效。方中赤芍,活血祛瘀;丹參其性長於行血,能除煩安神,養血活血;生地、熟地清熱涼血,養陽生津;白鮮皮、蛇床子清熱利濕,解毒、殺蟲。地塞米松有較強的抗炎、抗過敏等葯理作用;清涼油有止癢、解毒、殺菌作用,兩者合用於皮膚患處,達到止癢、殺菌、抗炎、抗過敏之功效。
② 民間偏方:泛發性神經性皮炎的治療方法
泛發性神經性皮炎
【辨證】汗出當風,風邪客於肌膚。
【治法】活血散風止癢。
【方名】加減全蟲方。
【組成】全蟲9克,生地15克,當歸12克,赤芍9克,白蘚皮15克,蛇床子9克,浮萍6克,厚朴9克,陳皮6克,炙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出處】趙炳南方。
③ 治療皮炎有哪些偏方
絲瓜葉方治皮炎 [用料]鮮絲瓜葉適量。
[制用法]將絲瓜葉洗凈,揉碎後摩擦患處,直至發紅為止。每7日1次,通常3~4次即可見效。
[功效]清熱,解毒,止血。可治療神經性皮炎。
腐皮香油方治皮炎 [用料]豆腐皮、香油各適量。
[制用法]將豆腐皮燒存性,研為細末,以香油調勻,塗敷患處。每天2次。
[功效]清熱,潤燥,止癢。可治療過敏性皮炎之濕癢難忍。
脂溢性皮炎驗方 [用料]硼砂、蘇打各適量。
[制用法]將上兩味放置盆內,用熱水溶化開。洗患處。每天晚1次,日久即愈。
[功效]可治療脂溢性皮炎。
甘油醋治療脂溢性皮炎 [用料]甘油1份,醋5份。
[制用法]將兩味混勻,塗搽患處。
[功效]消炎止癢。可治療脂溢性皮炎。
煙葉治療神經性皮炎 [用料]烤煙葉適量。
[制用法]先將患處皮膚洗軟,颳去皮屑,用水浸濕的煙葉外貼或熬水洗患處。
[功效] 治療神經性皮炎。
米糠餾油治皮炎 [用料]米糠餾油。
[制用法] 用糠餾油塗局部後以電吹風吹之(也可以火烘),每天1次,每次10分鍾。
[功效]殺蟲,止癢。可治療神經性皮炎、鵝掌風。
苦參制劑療皮炎 [用料]陳醋500毫升,苦參200克。
[制用法] 先將苦參用水洗凈,放入陳醋中浸泡5天。用前先將患處洗凈,用棉簽蘸葯液塗搽患處,每天早晚各1次。
[功效]止癢去屑。可治療神經性皮炎。
豬膽汁治脂溢性皮炎 [用料]豬苦膽1個。
[制用法]將苦膽汁倒入盆中,加入溫水攪勻,洗頭或患處,清除油脂狀鱗屑後再用清水沖洗1次。每天洗1次。
[功效] 瀉內熱、通血脈。可治療脂溢性脫發及小兒脂溢性皮炎。
羊蹄根治頭部脂溢性皮炎 [用料]鮮羊蹄根(也可加引入鮮葉)適量,食鹽少許。
[制用法]將鮮葯洗凈,搗爛,加鹽少許拌勻,擠出自然汁、塗患處,日數次。
[功效]頭部脂溢性皮炎(頭部瘙癢,脫白屑)。
烏桕治脂溢性皮炎 [用料] 鮮烏桕嫩芽60克,明礬9克。
[制用法]煎水洗患處。或取干烏桕嫩葉30克,明礬9克,共研末,布包浸米醋,外擦患處。
[功效]脂溢性皮炎。
雞蛋米醋治神經性皮炎 [用料]雞蛋4個(草雞蛋),米醋1斤。
[制用法]將米醋放入黑瓶內,用酒精擦凈雞蛋外殼,放入醋內,置陰暗處,一星期後,將蛋取出,打碎,將蛋黃蛋白調勻,另裝瓶蓋緊,置陰暗處。
[功效]神經性及風濕性皮炎。
④ 神經性皮炎有沒有什麼偏方能一次性根除
外用:三九皮炎平軟膏。一日三次。直接塗抹患處。
如:皮膚過敏症:紅包、蕁麻疹,濕疹、皮炎、葯疹、皮膚瘙癢症、神經性皮炎、蟲咬症、日光性皮炎。也可用於過敏性鼻炎、血管舒縮性鼻炎、葯物及食物過敏。
撲爾敏片一次2粒、維生素C片一次2粒、螺旋黴素片一次3粒。可以一起使用。每4至6小時服用一次。一日三次。一般4天之內解決。效果非常不錯。
但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膩上火等食物。
⑤ 找神經性皮炎偏方
首先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祝你早日康復
方劑1
何首烏18克,當歸、荊芥各5克, 胡麻、苦參、生地各15克,白芍
12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連用10劑。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2
生韭菜、大蒜各30克
制用法:共搗成糊狀,微熱。用力搽患處,每日2-3次,連用1周。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3
鮮絲瓜葉適量
制用法:洗凈搗爛。搽患處至皮膚發紅為度,隔天1次,7次為1療程。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4
荊芥、防風、生地、當歸、蟬蛻、 蒼術、茯神、石膏、苦參、知母、
牛蒡子各10克,木通、甘草各5 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心煩失眠、夜間癢甚者,加煅龍骨或牡蠣30克;奇癢難忍者,加僵蠶或烏梢蛇10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5
生半夏、斑蝥、白狼毒各等份
制用法:共為細末,用適量的米醋調成糊狀。塗抹患處,每天可輕塗1次,塗抹後發皰即止,以防過度損傷。水皰應使用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6
斑蝥克,硫黃、雄黃、樟腦各10 克,烏梅肉5克,地塞米松片1.5
毫克,撲爾敏片40毫克,二甲基 亞碸10毫升,凡士林適量
制用法:先將斑蝥、烏梅肉、雄黃、硫黃、地塞米松、撲爾敏分別研末過100 目篩,共置乳體中充分研磨混合備用,然後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7
苦參50-70克,生地30克,蟬蛻、 荊芥、桂枝、丹皮、當歸、川芎、
甘草各10克,細辛5克,羌活、 赤芍各15克,全蟲25克,蜈蚣6 條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8
苦參、首烏、當歸、白芍各15克, 生地20克,玉竹、小胡麻、秦艽
各9克,炙甘草3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血虛風燥證
方劑9
蒼耳子15-24克,防風9-12克, 烏梢蛇、當歸、赤芍、白蒺藜各
9-15克,丹皮9克,雞血藤15 -30克,生地、地膚子、白鮮皮 各18-30克,蟬衣6-8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方劑10
泡參、沙參、白芍、紅活麻各30 克,白術、茯苓、生地、地骨皮
各15克,陳皮、甘草各10克,當 歸、丹皮、鉤藤(後下)各12克,
黃芪18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症:泛發性神經性皮炎
【民間驗方】
方1
組成:白鮮皮、苦參、蛇床子、地膚子各30克。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水煎,趁熱熏洗患處。
方2
組成:樟腦、冰片各等份。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研為細粉,以75%酒精溶解,用棉球蘸葯反復塗擦患部,干後再塗1次。完全乾燥後用傷濕止痛膏貼於患處,隔3-4日換葯1次。
方3
組成:荊芥、防風、艾葉、蛇床子各6克,苦參12克,川椒15克。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水煎,溫洗患處,每日1-2次。
方4
組成:斑蝥3克,3%碘酒100毫升。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將斑蝥放入碘酒中浸泡7天,用時先以1:5000高錳酸鉀溶液洗凈患處,再用上葯塗搽,每天3-4次。
方5
組成:蓖麻子仁15克,冰片1.5克,紫皮蒜21克,蔥白7寸,白糖少許。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共搗如泥,塗於患處。
方6
組成:鮮核桃皮適量。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擦患處,每日2-3次。
方7
組成:雞蛋3個,米醋1斤。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用雞蛋置瓶內,加米醋浸沒,浸7-10天後取出,去蛋殼,將雞蛋與米醋攪勻,裝入有蓋容器中,每天用此液塗擦患處2-3次,堅持一段時間,有良效。
方8
組成:五倍子、枯礬、爐甘石各6克。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水煎至60毫升,塗擦患處,每日4次。
方9
組成:鮮絲瓜葉適量。
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揉爛後在患部反復摩擦,至皮膚發紅為宜。每天1次,治癒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