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錢幣型皮炎圖片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錢幣型皮炎圖片

發布時間: 2024-01-13 23:40:30

① 銅錢癬的簡介

盤狀損害開始表現為瘙癢性斑塊,有融合的水泡和丘疹,以後有血清滲出形成結痂。損害泛發,多見於四肢伸側,臀部,也可見於軀幹部。病情可自行加劇或緩解,如果病情反復,病損往往傾向於在先前癒合的皮損處再現。
除掌跖、腹股溝、外陰及肛周外,人體其他部位的光滑皮膚的皮膚癬菌感染稱體癬。銅錢癬在全世界廣泛分布,尤其在溫暖和炎熱潮濕的地區發病率比較高。我國體癬廣泛分布,特別是在南方和東南沿海地區。銅錢癬常在夏秋季發作,冬季靜止或消退。除了適宜的溫度和潮濕的環境外,感染還與機體免疫力和其他一些因素有關,如肥胖多汗、患糖尿病和其他消耗性疾病,使用免疫抑制劑或皮質激素等都可促使體癬的發生,體癬感染途徑為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染,自身接種也是一重要途徑。接觸患癬病的動物也常引起明顯的炎症損害。
銅錢癬是發生於面、頸、軀乾和四肢等部位的癬。古醫籍稱之為圓癬、錢癬。本病西醫也稱為體癬。初發時為小的丘疹,逐漸向外擴大,中心有自行癒合的傾向,呈圓形或多環形,在四周有丘疹,水皰,結痂或鱗屑組成的高出於皮面的環狀邊緣,境界清楚,多發生於面、頸、軀乾和四肢等處,自覺搔癢。
另外,有一種好發於股部的癬稱為股癬,亦見於會陰、肛門周圍和臀部等處。其臨床表現基本上與體癬相同,處理也相同。

② 錢幣狀濕疹用哪種葯膏

錢幣狀濕疹也來有人把它叫錢自幣狀皮炎,身上會有圓形紅色斑片,在斑片上會發生丘疹、水皰、輕度糜爛、滲出和結痂等急性或亞急性表現,少見皮損直徑大於10厘米者,邊界清楚,可單發或多發,常為慢性,呈輕度苔蘚樣鱗屑性損害,多見於手背及四肢伸側,背部,自覺劇烈瘙癢。
治療方式:
1濕疹的外用葯物治療需要根據皮膚病變的類型進行選擇。如果糜爛滲出,呋喃西林溶液可外用,皮質類固醇可在皮膚損傷乾燥後外用。
2.甘伯宗乳霜有百部、土植皮、芙蓉葉、苦參、獨角蓮、山梔子等成分,這些成分有止癢,清熱解毒,消腫祛膿,濕疹,濕瘡,,疥癬麻風,解毒散結,瘡瘍腫毒等功效,外用塗抹,每天早晚去用,可以有效改善症狀。
3. 可以通過外用葯膏來治療,如達克寧或者是皮炎平葯物

生活建議:
1.不要抓撓,可以用冰塊進行止癢
2.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吃帶殼類的果實
3.平常要注意勤洗澡,保持皮膚清潔,全面周到的護理,對於疾病的康復,有著很明顯的促進作用。

③ 請問這是金錢癬嗎

你好,從圖片上,不是金錢癬。
銅錢癬也稱錢幣狀皮炎,又稱「金錢癬」、「銅錢癬」「環癬」、「筆管癬」、「荷葉癬」等。一種圓幣形,有水泡,結痂,鱗屑和通常伴有皮膚瘙癢等特徵的慢性皮炎。
從圖片上看,更接近於白顛風,白色糠疹等。
建議:去醫院進一步檢查,明確原因。日常生活中注意少熬夜,飲食清淡,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盡量不要抽煙喝酒,別吃海鮮。
不懂的話,歡迎追問。如果滿意,請點擊左下角的「採納」,謝謝。

④ 如何確定錢幣狀濕疹

錢幣來狀濕疹的診斷要點:

  1. 好發自於手背及四肢伸側。

  2. 皮損呈散在約五分硬幣大小,圓形紅色斑片,其上有水皰,輕度糜爛和結痂等,邊界較清楚,在進行期損害可蔓延擴展至手掌大或更大的斑片。

  3. 大多呈慢性經過,冬季常復發或加重,有在以往受累部位復發的特點。自覺劇烈瘙癢。

    通過以上 症狀就可以判斷是不是錢幣狀濕疹了,濕疹一旦發生,作為患者,要盡量避免刺激因素,包括搔抓、開水燙洗、肥皂擦洗、飲酒及辛辣食物等,以免加重濕疹的病情。可以使用苦參皮爽康來塗抹的。

⑤ 頭部脂溢性皮炎如何根治

很多人會發現只要一天不洗頭,就能看出頭發油油的,而且還有一層層的就能見到或干或油頭皮屑,

而頭皮脂溢性皮炎,顧名思義就是發生在頭皮上的脂溢性皮炎。

根據臨床表現不同,又可以分為三大類皮炎類型

乾性頭皮屑(也叫乾性脂溢性皮炎)

炎性丘疹(也叫脂溢性毛囊炎)

脫發(也叫脂溢性脫發)。

脂溢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症性丘疹鱗屑性疾病。所有年齡都可以發生,包括新生兒。脂溢性皮炎有兩個發病率高峰:2周齡到12月齡的嬰兒,以及 20-40歲成人。

發生在頭皮上的脂溢性皮炎的處理方法與其他部位治療有所不同,除口服用葯外,一般多採用外用葯膏還有洗劑。因為多數用葯需要使用洗發水劑型。

就診後遵醫囑確定是否需要用葯

臨床上,如果你的頭發明顯油膩,而且頭皮有紅斑或一粒粒的疙瘩,建議請皮膚科醫生幫你「處方」一些葯物,如二硫化硒洗劑,或酮康唑洗劑等。嚴重時,還可以適當口服一些消除毛囊炎炎症的葯物,或者增加維生素的補充。

選擇合適的洗發產品
平時日常使用可以選擇含有二硫化硒的洗發水,因為是日化線洗護可以長期使用,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二硫化硒去屑洗發水,具有去屑、去油、的功效。
含有多重大牌營養成分,質地均勻、容易塗抹延展、泡沫豐富、容易沖洗、沒有眼刺激反應、洗後頭發柔軟、舒適、有光澤……更添加了十幾種氨基酸成分,更溫和同樣適合敏感頭皮使用。

洗發露可以有效緩解頭皮不適、呵護頭皮,改善頭水油平衡,抑制皮脂腺分泌,減少頭屑的產生。
將洗發露塗抹於濕潤的頭皮與頭發上,輕柔按摩出泡沫後洗凈,再塗抹一次,保留2分鍾後然後洗凈——洗後的頭發明顯柔軟很多!大容量性價比高,適合全家使用。
日常有哪些小妙招可以改善頭發和頭皮
1、適當清潔頭發很重要生活飲食調理也很重要,並且維持一段時間,採取合理的養護方法。對頭皮我們以保養為主,清潔為輔,盡量不要去改變原有的洗護習慣,少觸碰頭發頭皮,給頭皮休養生息的時間。
2、經常讓頭皮活動一下生活中可以通過理療、頭皮按壓等等來促使頭皮活動。
3、 多食蛋白質高、維生素含量豐富的食物,如奶類、蛋類、瘦肉、魚、豆製品、海產類、新鮮的蔬菜、水果等。

⑥ 皮膚上好像長了癬

皮膚癬屬於傳染性的皮膚疾病,它跟皮膚炎類似,卻不盡相同,後者不會傳染。這兩種皮膚病的症狀是皮膚非常痕癢,出現紅疹或小紅斑塊,越搔皮膚越發紅癢,患處范圍會進一步擴大。癬患處經常出現在出汗較多的地方,如腳部、大腿內側等,不過皮膚的病變有時不容易分辨,因此病者最好讓醫生診治,別胡亂塗葯或服葯,因為這可能使病情變得更復雜。 皮膚炎和皮膚癬最明顯的不同,就是前者的導因可能與飲食相關,例如吃了某種海鮮類,特別容易引起皮膚敏感,形成皮膚炎;又或者家裡使用的地板清潔劑,也可能會刺激皮膚,引起炎症。皮膚癬是由於受到真菌感染而引發,因此兩種疾病的療法也不同。
皮膚炎屬於皮膚敏感,一般上搽上敏感葯物,就可抑制皮膚進一步發炎。例如醫生會配給類固醇葯物給病人,解決皮膚痕癢的問題。 在正常的情況下,我們不能隨意服用類固醇,應由醫生根據病人的病情開葯方。因為類固醇會降低人體的免疫抗病的反應,而不具殺菌的功能,所以,如果自己誤將生癬當作是皮膚炎,而買類固醇葯物塗抹患處,病情不但無法減輕,反而可能因真菌的感染變得更嚴重,加上皮膚失去抵抗力,很容易受其他細菌感染,使原本的病情變得更復雜。 從市面上購買的止癢葯物,有些含有類固醇成分,不慎使用的話,皮膚發炎的情況可能更糟,真菌會蔓延至身體其他部位,患處也會留下難看的疤痕。牛皮癬是一種不易根治的皮膚病。
體癬 通常由毛癬菌屬引起。特徵性的損害為粉紅色丘疹鱗屑性環狀斑塊,有隆起的邊緣,向周圍擴展,中央趨向消退。鑒別診斷包括玫瑰糠疹,葯疹,錢幣狀皮炎,多形紅斑,花斑癬,紅癬,銀屑病和二期梅毒。一種變異的類型表現為錢幣狀鱗屑性斑片,綴以小丘疹或膿皰。 對於輕至中度損害,應用咪唑類,環吡酮胺,萘替芬或特比萘芬霜,洗劑或凝膠外擦,每日2次,至少用至損害消退後7~10天。炎症型的體癬對特效的局部抗真菌葯通常很有效。泛發,耐葯的損害見於紅色毛癬菌感染的病人和引起衰弱的全身性疾病者,對泛發性和耐葯性體癬,最有效的治療是口服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

⑦ 皮炎的圖片和症狀

皮炎(dermatitis)是指由各種內、外部感染或非感染性因素導致的皮膚炎症性疾患的一個泛稱,並非一獨立疾病,其病因和臨床表現復雜多樣,且反復發作,臨床治療較為困難。皮炎和濕疹的概念及分類是皮膚科學術界一直有爭論的問題之一,以往曾把二者作為同義語來用,並不嚴格區分,如有人將異位性皮炎也稱為異位性濕疹等。現在多數的觀點認為皮炎泛指皮膚的炎症,如接觸性致敏、皮膚感染等,而濕疹專指某些非感染性炎症,同時將發病機制或臨床特徵相對明確者稱為「某某皮炎」,而病因暫時不明確者籠統的診斷為「濕疹」。國際疾病分類(ICD)-10在皮炎與濕疹的章節中,包括有接觸性皮炎、特應性皮炎、神經性皮炎等20多種疾病。臨床上常根據病因、發病部位或其他臨床特徵將某一特定的皮炎定義為某某皮炎,如接觸某物質引起的稱為接觸性皮炎,內用葯物引起的稱為葯物性皮炎等。濕疹則是個臨時概念,一旦明確了病因,這一濕疹就應診斷為某某皮炎,而不應再診斷為濕疹了。

常見症狀:

1、苔蘚樣皮損。本病的皮損特徵為皮膚苔蘚化,病變區皮膚呈苔蘚樣變,皮膚增厚,皮紋加深,皮嵴隆起,皮損區呈暗褐色,乾燥,有細碎脫屑,邊界清楚,邊緣可有小的散在的扁平丘疹。

2、瘙癢:皮損區域陣發性瘙癢,夜晚尤甚,可影響入睡。

3、好發部位。局限性神經性皮炎好發於頸、項、膝、肘、骶等部位;播散性神經性皮炎可泛發於全身。

4、本病為慢性疾病,症狀時輕時重,治癒後容易復發。

病因:

皮炎
1、精神因素:認為是發生本病的主要誘因,情緒波動、精神過度緊張、焦慮不安、生活環境突然變化等均可使病情加重和反復。

2、胃腸道功能障礙、內分泌系統功能異常、體內慢性病灶感染而致敏,也可能成為致病因素。

3、局部刺激:如衣領過硬而引起的摩擦,化學物質刺激、昆蟲叮咬、陽光照射、搔抓等,均可誘發本病的發生。

神經性皮炎是一種皮膚功能障礙性疾病,具有明顯的皮膚損害。多發生在頸後部或其兩側、肘窩、腘窩、前臂、大腿、小腿及腰骶部等。常成片出現,呈三角形或多角形的平頂丘疹,皮膚增厚,皮脊突起,皮溝加深,形似苔蘚。常呈淡紅或淡褐色。劇烈搔癢是其主要的症狀。如全身皮膚有較明顯損害者,又稱之為彌漫性神經性皮炎。中醫認為:此病主要以內因為主,由於心緒煩擾,七情內傷,內生心火而致。初起皮疹較紅,瘙癢較劇,因心主血脈,心火亢盛,伏於營血,產生血熱,血熱生風,風盛則燥,屬於血熱風燥。病久,皮損肥厚,文理粗重,呈苔蘚化者,此因久病傷血,風盛則燥,屬於血虛風燥。

診斷依據:

1、本病中青年多見,先有劇烈瘙癢,後有皮損;

2、皮疹為扁平丘疹,苔蘚樣變,無滲出;

3、皮疹多發於頸部、四肢伸側、腰氐部、腘窩、外陰;

4、病程慢性,常反復發作。

脂溢性皮炎

皮炎
中醫稱之為「白屑風」。系發生於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種炎症性皮膚病,好發於皮脂腺分布較多的地方,如頭皮、面部、胸部及皺褶部。

發生於頭皮部位,開始為輕度潮紅斑片,上覆灰白色糠狀鱗屑,伴輕度瘙癢,皮疹擴展,可見油膩性鱗屑性地圖狀斑片。嚴重者伴有滲出、厚痂、有臭味,可侵犯整個頭部。頭發可脫落、稀疏。

面部損害多見於鼻翼、鼻唇溝和眉弓,有淡紅色斑,覆以油膩性黃色鱗屑,常滿面油光。

胸部、肩胛部,初為小的紅褐色毛囊丘疹伴油膩性鱗屑,以後漸成為中央具有細鱗屑,邊緣有暗紅色丘疹及較大的油膩性的環狀斑片。皺褶部多見於腋窩、乳房下、臍部和腹股溝等,為境界清楚的紅斑、鱗屑、濕潤,常伴糜爛、滲出。多見於30歲至50歲,尤其是肥胖的中年人,與體質有關。

本病慢性經過,易反復發作,常伴為毛囊炎、瞼緣炎,面部常與痤瘡、酒渣鼻蟎蟲皮炎並發。

1、禁飲酒:因脂溢性皮炎的發生與消化功能失常,食糖、脂肪過多,及食刺激性食物有關,所以脂溢性皮炎患者一定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脂溢性皮炎內服葯:

⑴維生素B族類制劑,如維生素B6B2 B1。

⑵ 有人主張服酮康唑或四環素。

3、脂溢性皮炎中醫治療:中葯針對潮紅、滲液、結痂時可以用蛇膽苦柏爽膚洗液清熱、解毒、去脂為治則。僅有癢而無滲出時,以養血、潤燥、祛風、清熱為治則。

日光性皮炎
是由日光誘發的一種遲發性光變態反應性皮膚病。有人認為主要由中波紫外線引起,也有人認為主要由長波紫外線引起。臨床表現為多形性皮疹可有紅斑、丘疹、水皰、糜爛、鱗屑、苔蘚樣變,常以某種皮疹為主。

日光性皮炎俗稱曬斑,一般在暴曬後數小時內於暴露部位出現皮膚紅腫,亦可起水皰或大皰。皮損部位有燒灼感、癢感或刺痛。輕者1—2天皮疹可逐漸消退,有脫屑或遺留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著;重者可伴有類似感冒症狀,如發燒、乏力、全身不適等,約一周左右即可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