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夏天身上起小紅點,很癢,有針刺的感覺,皮膚火辣辣的,一片一片紅紅的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據您上述的症狀描述考慮有可能是蕁麻疹,蕁麻疹是由於皮膚粘膜小血管反應性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產生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一般認為與過敏有關,針對過敏性疾病最好檢測一下過敏源,然後再對症性的進行脫敏治療,但是皮膚病的直觀性強,也不排除是其它疾病的可能性,建議您及時到正規醫院,在醫師的指導下對症治療。
祝您早日康復!
Ⅱ 身體起紅點後變成大片紫色是怎麼回事
可能是過敏性紫癜
Ⅲ 皮膚上有小紅點怎麼回事
皮膚上長小紅點一般是因為血管、血小板兩個因素。因為血管在生病情況下會變弱,導致經常性內出血,然後導致皮膚發紅。皮膚長小紅點有以下情況:
1、紅點好像芝麻般大小,像小針尖一樣,刺刺的。這種情況跟黑痣一樣,沒有什麼特殊,一般不需要治療。
2、紅點中心位置高於皮膚表層,紅點四周有毛細血管延伸,這主要因為肝硬化病症,這個情況需要針對性治療。
3、皮下出血,剛開始是鮮紅色,後來慢慢演變成紫色、黃褐色,最終消失不見。較小的紅點成為瘀點,較大的稱為紫癜。
4、皮膚有小紅點也有可能是濕疹。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伴隨著有瘙癢感覺。
Ⅳ 最近小腿發紅癍,起先如蚊子塊。撓後出小水泡,奇癢。隔夜逐漸發紅。後顏色深紅微發紫。是什麼情況
帶狀皰疹應該不是,它一般只長單側,而且痛大過於癢,還是刺痛,風疹塊內,蕁蔴疹跟容這種情況都比較像,而且也都癢,擦什麼都只能維持一會,然後又會癢,會持續一段時間,上面也有小水泡,但風疹塊你抓了之後相近的小包包會連成一片,蕁蔴疹不會,其實你用冷水擦一擦就能夠緩解,如果實在不知道是什麼,可以試試用地奈德乳膏,效果比較好,一般28塊錢左右一支
Ⅳ 手臂上有那種小紅點。冬天會變紫色,夏天是紅色的,皮膚也很乾燥
問題分析:
你好,這種情況主要因為毛細血管脆性高,很容易發生瘀斑。小血管損傷後,總有少量血液溢出,在皮膚上留下小紅點(瘀點)及藍紫色的瘀斑(紫癜),
意見建議:
建議。不用過於擔心,但有時容易發生瘀斑是血液凝固成分異常的徵象,主要通過檢查血小板,血液檢查可以斷定是否有問題。
Ⅵ 身上的紅點,很癢,怎麼回事
你這臨床上稱為「蟲咬性皮炎」。蟲咬皮炎又稱「丘疹性蕁麻疹」,是指被昆蟲、節肢動物叮咬,或因接觸昆蟲的毒毛而引起的皮膚炎性反應,多發於暴露部位和腰周。常見的引發皮炎的昆蟲有蚊、臭蟲、蚤、蟎、飛蠓(小黑蟲)、黃蜂等,另外有些毛蟲,如桑毛蟲、刺毛蟲的毒毛刺入皮膚也會引發病症。由於叮咬人體蟲類的種類的不同和被叮咬個人體質的差異,叮咬處會呈現不同的皮膚反應。一般表現為水腫性丘疹、風團、水腫性紅斑、丘疹、丘皰疹、淤點等,並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刺痛、灼疼。不論哪一種皮疹,在患處中心都可找到蟲子叮咬的痕跡或是蜂刺和毒毛,應該盡可能拔除蜂刺、毒毛,吸出毒液。蟎、蚤引起的蟲咬皮炎,治療前須先洗澡,更換清潔的衣服。 預防與治療: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勤換衣被。放子內可用1;5000的菊酯類殺蟲劑噴灑消滅臭蟲、蚤、虱及其他昆蟲。一旦發現症狀,就應及時用葯。不喝酒及食刺激性食物,少去郊外或公園活動。草席應洗清曬干,減少隱藏在其中的蟎蟲,減少蟲咬的可能。 西醫常規治療方案:一般2--3天解決問題。 一、抗組胺葯物 撲爾敏 4mg 口服 3次/日 西替利嗪 10 mg 口服 1次/晚 二、激素治療 強的松 15-20mg/日,漸減量。 三、合並感染時可給予抗菌素。 四、爐甘石洗劑 五、局部冷濕敷。 外治法: 1、取雄黃、枯礬各50克,共研成細末,用茶葉水調勻外搽患處,每天3次,連用至愈。本方具有解毒止癢,消腫止痛的功效,適用於各類蟲咬引起的皮膚炎症。2、將蚤休100克研成細末,浸泡於50%酒精中,3-5天後取葯液外搽患處,每天4次。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適用於刺毛蟲皮炎和蜂螯引發的皮炎。3、刺血法:在蟲咬皮膚腫脹明顯處,經常規消毒後,用三棱針點刺出血少許,再用閃火法拔罐5-10分鍾,滌去惡血。在多數情況下,一次可獲愈。 回答者:fengxuanke - 榜眼 十二級 8-4 11:40 修改答復: fengxuanke,您要修改的答復如下: 積分規則 關閉 你這臨床上稱為「蟲咬性皮炎」。蟲咬皮炎又稱「丘疹性蕁麻疹」,是指被昆蟲、節肢動物叮咬,或因接觸昆蟲的毒毛而引起的皮膚炎性反應,多發於暴露部位和腰周。常見的引發皮炎的昆蟲有蚊、臭蟲、蚤、蟎、飛蠓(小黑蟲)、黃蜂等,另外有些毛蟲,如桑毛蟲、刺毛蟲的毒毛刺入皮膚也會引發病症。由於叮咬人體蟲類的種類的不同和被叮咬個人體質的差異,叮咬處會呈現不同的皮膚反應。一般表現為水腫性丘疹、風團、水腫性紅斑、丘疹、丘皰疹、淤點等,並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刺痛、灼疼。不論哪一種皮疹,在患處中心都可找到蟲子叮咬的痕跡或是蜂刺和毒毛,應該盡可能拔除蜂刺、毒毛,吸出毒液。蟎、蚤引起的蟲咬皮炎,治療前須先洗澡,更換清潔的衣服。 預防與治療: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勤換衣被。放子內可用1;5000的菊酯類殺蟲劑噴灑消滅臭蟲、蚤、虱及其他昆蟲。一旦發現症狀,就應及時用葯。不喝酒及食刺激性食物,少去郊外或公園活動。草席應洗清曬干,減少隱藏在其中的蟎蟲,減少蟲咬的可能。 西醫常規治療方案:一般2--3天解決問題。 一、抗組胺葯物 撲爾敏 4mg 口服 3次/日 西替利嗪 10 mg 口服 1次/晚 二、激素治療 強的松 15-20mg/日,漸減量。 三、合並感染時可給予抗菌素。 四、爐甘石洗劑 五、局部冷濕敷。 外治法: 1、取雄黃、枯礬各50克,共研成細末,用茶葉水調勻外搽患處,每天3次,連用至愈。本方具有解毒止癢,消腫止痛的功效,適用於各類蟲咬引起的皮膚炎症。2、將蚤休100克研成細末,浸泡於50%酒精中,3-5天後取葯液外搽患處,每天4次。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適用於刺毛蟲皮炎和蜂螯引發的皮炎。3、刺血法:在蟲咬皮膚腫脹明顯處,經常規消毒後,用三棱針點刺出血少許,再用閃火法拔罐5-10分鍾,滌去惡血。在多數情況下,一次可獲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