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四肢起小紅點
考慮可能是濕疹引起的,是一種常見的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症性皮膚病。
指導意見:
建議盡可能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如熱水洗燙、劇烈搔抓等,0.1%曲安奈德乳膏或0.1糠酸莫米松霜外用。
濕疹的發病人群廣泛,不分年齡、性別和地域
易復發,需長期治療
疾病定義
濕疹(eczema)是一種慢性、炎症性、瘙癢性皮膚病,皮疹呈多形性,對稱分布,明顯瘙癢,慢性病程,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患者常合並過敏性鼻炎、哮喘等過敏性疾病,家族中也經常有類似過敏性疾病的患者,大部分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的升高。
濕疹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確,與機體內因、外因、社會心理因素等都有關。
機體內因包括免疫功能異常和系統性疾病(如內分泌疾病、營養障礙、慢性感染等)以及遺傳性或獲得性皮膚屏障功能障礙。
外因主要包括環境或食品中的過敏原、刺激原、微生物、環境溫度或濕度變化、日曬等,這些均可以引發或加重濕疹。
社會心理因素如緊張焦慮也可誘發或加重本病。
基本病因
遺傳因素
遺傳是決定一個人是否為過敏體質的最重要因素,不少濕疹患者都有程度不等的遺傳因素,其中最典型的為特應性濕疹(遺傳過敏性皮炎或特應性皮炎),研究發現雙親有特應性(遺傳過敏性)體質者,所生子女中70%將會患特應性濕疹,如果一方為特應性體質者,則50%的子女將會患病。
免疫異常
濕疹患者往往有Th2細胞活化、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加、血清IgE水平增高等現象,進行過敏原檢測時,往往有對應多種過敏原的lgE。
女性激素水平變化
某些慢性濕疹的女性患者,經期前或經期周期性出現皮損,這是由於患者對月經周期後期的內源性黃體酮產生了自身抗體的緣故,這可能與變態反應有關。
部分妊娠的婦女可發生濕疹樣皮疹,瘙癢劇烈,可能是對孕激素過敏所致,產後一段時間後很快消失。
內分泌和代謝性疾病
糖尿病、甲狀腺疾病容易導致皮膚瘙癢和濕疹,有時常為疾病的首發症狀,這類患者往往先有皮膚瘙癢,久之皮膚出現丘疹、斑片和肥厚斑塊等亞急性和慢性濕疹的表現,一般抗過敏治療效果差。除了皮膚瘙癢和濕疹外,還可有皮膚黏液性水腫(甲亢患者)、血管病變和真菌感染(糖尿病患者)等其他皮膚表現。
慢性感染性病灶
一些慢性濕疹患者往往存在慢性感染性病灶,如慢性胃炎、慢性膽囊炎、慢性闌尾炎、慢性泌尿生殖系統感染、咽喉部或鼻旁竇的感染灶等。這些患者的濕疹往往時好時壞,一旦這些感染灶被清除,濕疹往往隨之而愈。
誘發因素
飲食習慣與吸入物
許多患者發生濕疹與不良飲食習慣有關:
有的患者對酒精過敏但不戒酒;
有的患者長期酗酒導致胃腸道和肝臟疾病,繼發濕疹;
有的患者長期生活不規律,使機體正常的生物節律被打亂,導致濕疹和其他疾病;
有的患者偏食辛辣,導致濕疹或使濕疹加重。
某些食物有較強的抗原性,或由於消化道的通透性增強,或由於肝臟對異種蛋白處理及解毒功能降低,容易引起變態反應,從而引起濕疹。這些食物包括動物性和植物性:
牛肉、羊肉、雞肉;
海魚(鱈魚、龍蝦、扇貝、帶魚等)、貝殼類、淡水魚(鮭魚、鱸魚、鯉魚等)、蝦、螃蟹、田螺等;
桃、黃瓜、哈密瓜、草莓、蘋果、檸檬、芒果、李子、杏等;
芋頭、毛筍、小麥、香菜、花生、蒜苗、菠菜、茄子、西紅柿等。
一些吸入物最易引起過敏性鼻炎和哮喘,偶爾也可引起濕疹:
動物皮屑,如狗毛、貓毛等;
真菌,如特異青黴、多主枝孢、煙麴黴、鉸鏈孢霉、點青黴菌、黑根霉等;
蟎類,如屋塵蟎、粉塵蟎等;
花粉,常見有柳樹、楊樹、榆樹、桑樹、梧桐樹等的花粉;
矮豚草、蒿、屋塵、酒精、葎草等。
化學製品
可能會誘發濕疹加重的還有食品添加劑、食物中的天然或合成物質,包括人工色素、防腐劑及抗氧化劑,酵母、水楊酸、檸檬酸、安息香酸衍化物、酒精等,這些物質可能存在於葯品、口香糖甚至於牙膏中。
局部因素
創傷和皮膚感染部位可發生濕疹樣病變,可能與局部微生物、壞死組織或葯物等共同作用有關,表現為傷口或感染灶周圍皮膚發紅,有密集小丘疹,明顯瘙癢。這些患者容易發生自敏性皮炎,即在遠處也可發生濕疹樣皮疹,特別是手、足的丘疹和小水皰。
此外,女陰濕疹往往由於月經和白帶刺激而遷延不愈,一些皺褶部位的濕疹往往與汗液分泌過多和不易蒸發有關。
精神因素
不少慢性濕疹患者有長期失眠、焦慮、多夢、多汗等自主神經紊亂的表現,有的患者是在精神受到巨大創傷後發生濕疹,有些患者有皮膚行為症,反復用各種香皂、浴液甚至刺激性更強的洗滌劑清洗身體,久之導致濕疹。
這些患者的精神創傷與濕疹往往形成惡性循環,嚴重影響患者的心身健康。在精神因素得到有效治療後,濕疹可逐漸好轉和痊癒。
B. 皮膚出現這種紅點是怎麼回事
皮膚出現紅點,好像是皮膚過敏,這個不要緊的。你的皮膚屬於過敏性皮膚,一道2月或3月就要注意花粉過敏,不要碰那些東西,防止皮膚感染,如果你不碰它,一般情況是不會過敏的。
C. 有人知道這是什麼皮膚病嗎 已經有三年了 ,全身都有,四肢最多一顆一顆的紅點,不癢也不痛,可就是消
根據你描述的情況和圖片信息來判斷你患的是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是常見的炎症性皮膚內病,好發於軀乾和四肢近端容大小不等,數目不定玫瑰色斑片,其上有糖狀鱗屑,本病有自限性,一般持續6~8周而自愈。但也有經久不愈的情況,由於很多玫瑰糠疹患者延誤治療後容易遺留色素沉著。應及早治療。
治療方法:
因為本病有自限性,故治療的目的是為了減輕症狀和縮短病程。
1.一般治療
在急性期禁忌熱水洗燙和肥皂外洗。禁用刺激性較強的外用葯。臨床上見到許多患者由於局部護理不當使病情加重,延長病程,或轉變成自身敏感性皮炎。
2.抗組胺葯物
可適當應用抗組胺葯物,例如撲爾敏,賽庚啶,特非那丁及克敏能等,也可用維生素C。
3.中醫中葯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清熱涼血,祛風止癢,一般用涼血消風湯有效,輕型患者可用紫草,水煎服,每日一次有效。
4.紫外線照射
急性炎症期過去後,要是採用紫外線斑量照射能促進損害的消退。
5.外用葯治療
可採用爐甘石洗劑外塗。
如果情況嚴重的建議去專業正規的皮膚科醫院門診做仔細檢查及時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祝你早日康復,如果能幫助你希望給一個採納!
D. 身上總是長很多小紅點,不痛不癢,需當心這5種疾病
周先生拉著自己的妻子說:「快看看自己的胳膊腿上出現了很多小紅點,但是不疼不癢,也沒有其他的不適,會不會是得什麼病了呢?」
很多人看到自己的皮膚的上確實也有很多的紅點點,還聽說紅點點有可能是肝病引起的,他們以為自己是不是得大病了。
皮膚也是身體的一部分,皮膚上出現的一些問題也會反應身體的 健康 狀況,如果是無緣無故地就出現了很多小紅點,確實需要引起重視。
自己在家可以先觀察兩三天,如果沒有任何緩解,這時應該就醫檢查,有可能就是疾病引起的。
身上總是長很多小紅點,不痛不癢,需當心這5種疾病
1.濕疹、麻疹
很多皮膚病也會導致出現很多小紅點,比如濕疹、麻疹等。濕疹主要是皮膚上出現了很多密集型的米粒大小的丘疹或者小水泡,如果不小心用手抓破了後就會有滲液流出或者是出現糜爛面,而且濕疹會出現明顯的瘙癢。
麻疹一般會先出現發熱的現象,之後皮膚上就會出現很多小紅點,最開始可能只是脖子和耳朵後面有很多,慢慢的身體和四肢也開始出小紅點。
因為麻疹具有傳染性,一旦確診是麻疹,一定要做好隔離,並且做好皮膚的清潔工作。
2.血管瘤
很多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上會出現很多不疼不癢的小紅點,專家說有可能是櫻桃樣血管瘤,因為衰老會促進它的形成,所以一般會多見於老年人身上,但是年輕人也會有出現的可能性。
主要是年齡的因素,但是日常接觸的化學物質過多也會誘發,或者是身體的免疫力下降,都會導致血液毒素聚集的皮膚里無法及時的排出。
3.蜘蛛痣
這也是一個很典型的皮膚症狀,主要是毛細血管的擴張,皮膚上的小動脈分支末端擴張引起,形狀像蜘蛛一樣。
主要和體內的雌激素水平有很大關系,如果體內的雌激素水平升高就會增加蜘蛛痣的發生。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是肝病的患者,以及 健康 孕婦。
因為肝病患者的肝功能下降,對雌激素的滅活能力就會下降,導致了血液中的雌激素含量升高,就會引起蜘蛛痣的發生。
4.出血點
如果發現身上有很多紅色小點點,但是摸著並沒有高出皮膚表面,輕壓之後還會褪色,有可能是出血點。這時說明身體的凝血功能發生了異常。
人體有自身的凝血機制,如果這種機制被打破,就會導致出血的現象,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及早查一個凝血功能,及時排出身體的隱患。
5.葯疹
如果是正在服用某些葯物期間,突然身上出現了很多小紅點,需要考慮有可能是葯物引起的葯疹,比如皮膚上出現的紅點或者丘疹很密集,而且是對稱分布,出現的很急,還有很多人同時出現了發熱以及全身不適、頭痛和畏寒的現象。
皮膚上出現很多不疼不癢的小紅點, 有可能是自身的疾病導致,也有可能是因為葯物導致,或者還有可能是蚊蟲叮咬造成的,需要綜合考慮,如果不能確定原因,建議還是盡早就醫查明。
E. 身上長小紅點不痛不癢是怎麼回事
————————————
主要有以下幾個可能:
1、毛細血管破裂,形內成出血點。這種情況一容般幾天就會好,而且紅點位置變換不固定。
2、皮膚的色斑。這種情況紅點平整,沒有凸起,多見於手臂和腿,兩種原因為主:皮膚老化,或者日曬時間過長。這沒什麼問題,可以補充維生素促進新陳代謝或增加營養,效果不明顯的話可以美容治療。
3、疣或者瘊。這種情況斑點有凸起,是病毒引起的,不算大問題,可採用敷葯或其它醫學方式,但切勿自己操作,請到醫院聽從專業醫生治療方案。
F. 嬰兒身上長紅點點是什麼啊
寶寶的肌膚柔軟脆弱,常常會在臉上、身上出現小小的紅疹子,若不是很嚴重,可以再觀察。 一般而言,寶寶身上出現紅疹且需要治療,大致有以下幾種可能性。 1、常風的皮膚疾病 後文將介紹四種寶寶常見的皮膚病症,即痱子、脂漏性皮膚炎、過敏性皮膚炎、尿布疹; 2、感染性的紅疹 寶寶若受到病毒、細菌感染,常常容易發燒並發紅疹,常見的疹子如玫瑰疹、紅痂疹; 3、食物、葯物過敏 寶寶若食物或葯物過敏,也會產生紅疹。 父母在身上發現紅疹,應該先就醫,確定病症,以對症下葯,因為用錯葯會導致症狀惡化,反而不利醫治。0-1歲寶寶偶爾會出現紅疹,而這些紅疹可能分別代表不同的皮膚病症,父母千萬不要自作聰明,自己塗葯自行處理。寶寶常見的皮膚症症如下。 痱子 嬰兒比較容易長痱子,主要的原因有汗腺發育仍不成熟、新陳代謝的速度快等,此時若衣著悶熱,汗液分泌多,汗腺就易阻塞,進而產生痱子,痱子也是汗疹的一種。痱子是針頭狀大小的紅疹子,會感到癢,常常出現在寶寶的額頭、脖子、背部等易出汗的部位。 治療 在悶熱的環境中,避免讓寶寶穿衣太多,流汗也要記得勤換同衣。症狀輕微者,讓寶寶身體保持乾爽,如此寶寶身上的紅疹就會自然消退,或者可使用少量的痱子粉或痱子水;症狀嚴重者,則使用痱子水來緩解症狀。 過敏性皮膚炎 先天性過敏皮膚炎最常見的是異位性皮膚炎,這種皮膚炎症狀發於兩頰、脖子、手肘、手腕、膝蓋屈側,小寶寶會有癢的感覺,這種病症可能會持續到兒童期。父母若有過敏的病症,如呼吸道、皮膚過敏,哮喘,寶寶有過敏病症的比例也會偏高。當寶寶身上出現紅疹,常常有無故哭鬧、厭食、情緒不佳的情形,父母即可懷疑寶寶有過敏狀,應盡速就醫診治。 治療 1、避免過敏原:這樣的寶寶最好能避免過敏原,飲食方面考慮改用低過敏奶粉(完全水解蛋白配方),並延後添加輔食(六個月後),而食材方面,海鮮、麥粉、牛奶也先盡量延後添加;生活方面每天的洗澡次數以一次為限,並盡量保持寶寶身體乾爽,在洗澡後幫寶寶塗上薄薄的一層潤膚乳;環境方面,避免環境中可能的過敏原,如塵蟎,或許可試試防塵蟎寢具、空氣清凈機、除濕機,以改善環境品質。 2、使用類固醇軟膏 症狀嚴重者,醫師會建議使用類固醇軟膏來改善症狀。 脂漏性皮膚炎 發生原因不明,但多出現在易過敏的寶寶身上。這個病症是由於皮脂腺分泌過多,而產生皮屑脫落,常發生在頭皮、臉頰及皮膚的皺褶處,患部呈現油油濕濕的,這也是濕疹的一種,這種濕疹較不會癢。這種皮膚病症常發生在嬰兒期的寶寶身上,約在出生兩到三個月後出現。 治療 發現寶寶有脂漏性皮膚炎,醫師會多要求父母在症狀輕微時,以凡士林或嬰兒油塗抹患處,再用嬰兒洗發精輕輕搓洗;症狀嚴重時,則塗抹類固醇軟膏,可改善皮膚狀況。這樣的最好延至六個月後再添加輔食。但是寶寶有個體差異,若發現不適應(即有過敏症狀),則再延後添加。 尿布疹 尿布疹大致上是由三種狀況所引發: 1、皮膚對尿布本身(如質材)的敏感反應; 2、大小便對皮膚產生刺激所引發的反應; 3、尿布疹引起皮膚表皮損傷,而造成細菌、黴菌感染。 尿布疹多發生在與尿布接觸的部位,如大腿內側、小屁股、肛門周圍,一般為紅疹,但症狀嚴重的話會破皮。 治療 醫師會依照尿布疹的症狀開給含少許類固醇的葯膏、抗生素或抗黴菌葯膏,以對症下葯。尿布疹最重要的預防方法是保持寶寶屁股乾爽,尿布濕了即換,再者在寶寶便後可簡單用清水洗洗小屁股(一天不要超過三次,也不要用力清洗,以免傷害寶寶柔嫩的肌膚),隨後讓屁屁晾乾,再用尿布包起。外出時則不妨使用濕紙巾。 玫瑰疹 這是一種皰疹病毒所造成的傳染性疾病,典型的症狀是寶寶持續發高燒3-5天後,身上並發全身性紅斑疹;嚴重時皮疹會蔓延至四肢頸部,皮疹大多是粉紅色玫瑰樣,不會有色素沉澱或脫皮現象,這即是玫瑰疹的特徵。發燒時有時會合並發生抽筋、前囪門突出,寶寶偶爾會表現出不安、哭鬧不休、厭食、眼瞼浮腫及頸部和枕後淋巴腺可能腫大,但通常無其他症狀。玫瑰疹易發生於六個月到三歲,但以一歲以內為最多,常發生於春、秋兩季。 治療 玫瑰疹不需要特殊治療,只要幫寶寶補充水分及退燒即可,一般紅疹出現後發燒現象即會慢慢消退,除非是抽筋或前囪門膨出,才需要做追蹤檢查。而寶寶大量流汗時,請父母給寶寶勤換內衣及尿片,並補充水分。許多感染性疾病都會引發寶寶發燒和出疹子,因此必須由醫師小心論斷治療,才能盡早找出病症的正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