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醫能治療陰莖頭包皮炎 嗎
西醫治療
1.局部治療 保持局部清潔避免刺激局部用1∶5000的高錳酸鉀浸泡或濕敷包皮囊內膿液引流不暢者可行背部包皮縱行切開引流清洗感染控制後行包皮環切術 2.特殊治療 對於病因明確的感染應進行特殊處理念珠菌性龜頭包皮炎局部用1%~3%克霉唑或酮康唑霜陰道毛滴蟲感染者可口服甲硝唑 3.全身治療 患者感染較重疑有壞死性龜頭炎伴發熱和腹股溝淋巴結腫大者需全身應用抗生素
中醫治療
陰莖頭包皮炎的治療,不論中醫、西醫在治療上均以外治為主要的治療方法。在外治方面中醫中葯在治療合並有精濁者發揮了很好的治療作用。中醫外治陰莖頭包皮炎的方法非常多,現介紹如下: (1)七葉一枝花60g,生甘草30g,煎水外洗。 (2)蛇床子、苦參、地膚子、白鮮皮各30g,枯礬10g,煎水外洗。 (3)青黛散外用。 (4)黃柏適量,以豬膽汁炙透為末,外敷患處。 (5)川楝子、黃連、瓦松、川椒、蔥根、艾葉各等份,煎水外洗。 (6)馬鞭草鮮葉300g,搗液外敷患處。 (7)生銀杏適量,搗碎外搽。 (8)蚌殼、黃連、青黛各等份,研細末外敷。 (9)金銀花、防風各6g,薄荷、黃柏、甘草各3g,水煎外洗。 (10)番木鱉散:番木鱉(煅成灰)30g,冰片6g,研細末,外敷。 (11)甘參蛇柏湯:苦參30g,蛇床子20 g,黃柏15g,荊芥、生蒼術各12g,水煎外洗。 (12)下 疳方:冰片、珍珠、輕粉、孩兒茶各適量,研為細末,干者香油調敷,濕者干末敷 。 (13)龜頭炎方:蛇床子、黃芩、金銀花、苦參各30g,黃連、紫草、香附、魚腥草各20g,大黃、川芎、甘草各10g,冰片4g,煎水外洗患處。 (14)神異散:孩兒茶、沒葯、五倍子、龍骨各6g,珍珠3g,共研為細末,先將枸杞子熬水洗患處,後敷上葯。 (15)金銀花、荊芥、朴硝、蛇床子、甘松、白芷、檳榔各30g,煎水外洗。 (16)珍珠膏外用。 (17)威靈仙15g,煎水外洗。 (18)蛤粉散:蛤粉、煅石膏各30g,輕粉、黃柏各15g,共研為細末,麻油調搽外用。
總體來說中醫辨證以清熱瀉火解毒為主
㈡ 如何治療包皮龜頭炎
龜頭炎乃系男子陰莖頭因細菌侵人組織或經血行播散感染引起局部紅、腫、熱、痛的一種化膿性疾病。本病青壯年多患。其病因,一是由葡萄球菌、鏈球菌等化膿性細菌感染引起,多在各類急性化膿性感染後期或局部損傷後有血腫和異物殘留的情況下發生;二是由結核桿菌感染所致,多因別處病灶直接蔓延或經血行播散而來。但以球菌和桿菌直接感染多見。主要臨床表現,急性化膿,局部有焮紅、腫脹、灼熱痛、跳痛、脹痛,觸痛,夜晚疼痛尤甚;慢性化膿,局部微腫輕壓痛,無焮紅,發展緩慢,有的形成硬節,若潰破難以癒合。中醫名之「陰頭癰」認為因肝經濕熱、鬱火結聚龜頭所致。以陰莖龜頭紫腫、疼痛、化膿、潰爛為主要表現的癰病類疾病。
一:大黃苦參治龜頭炎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除濕止癢,理血消瘡。主治急慢性龜頭炎
處方組成:大黃
30克,白蒺藜
24克,赤芍
10克,
荊芥
10克,放風
10克,苦參
20克,地膚子
20克,薏苡仁
20克,黃柏
15克,蚤休
15克。
用法用量:煎水沁泡龜頭。病程長,潰瘍重者,二煎葯汁分2次內服,一日一劑。
二:黃連苦參治龜頭炎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造勢祛濁,止癢去腐,收斂殺蟲。
處方組成:黃連
15克,黃芩
15克,黃柏
15克,枯礬
15克,芫花
15克,生大黃
20克,生地榆
20克,百部
20克,苦參
20克,土茯苓
20克,仙鶴草
20克,生甘草
10克,硼砂
8克。
用法用量:水煎外洗,每日三次。5天為1療程。
㈢ 白色念珠菌性包皮龜頭炎如何治療
白色念珠菌性包皮龜頭炎是一種條件致病真菌,故念珠菌性龜頭炎常繼發於糖尿病,老年消耗性疾病以及大量抗生素或激素治療之後,也可為原發性,多由配偶念珠菌陰道炎傳來,龜頭及冠狀溝可有淺紅色糜爛及薄壁膿皰,但局部常找不到念珠菌,可能為念珠菌引起的局部過敏反應所致。包皮過長會造成白色念珠菌性包皮龜頭炎。男性的包皮覆蓋在龜頭的外面,具有保護的功用,包皮的內層粘膜能分泌液體潤滑包皮使包皮及龜頭不致太干澀,一旦包皮本身有問題時,除了包皮外也可能波及龜頭,造成急性或慢性的包皮龜頭問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包皮龜頭炎了。
治療方法二、中醫治療本病常把其分為三型,即毒火郁結型、濕熱生蟲型和肝腎陰虧型三種。根據不同的臨床表現予以不同的治療。
治療方法三、慢性炎症反復發作者應行包皮環切術。包皮過長等因素易被忽視。包皮過長也是包皮龜頭炎發病和反復不愈的重要因素,如果不進行包皮過長的治療,病菌和炎性分泌物容易藏匿與包皮里直接作用於病變部位或者新的組織結構,加劇病情或導致性的病灶,所以如果存在包皮過長需要及早治療。
白色念珠菌性包皮龜頭炎是一種條件致病真菌,常繼發於糖尿病。為了預防白色念珠菌性包皮龜頭炎,應該經常清洗包皮和陰莖頭,保持包皮腔內清潔和乾燥。如有包皮過長或包莖時應行包皮環切術。龜頭包皮炎發病初期可見龜頭和包皮表面水腫、充血,尿道口周圍發紅並出現創面、糜爛,並可發展成淺表的潰瘍,有膿性分泌物流出,病人自覺陰莖頭處發癢或有灼熱感,隨後疼痛。潰爛後可流膿、味臭。嚴重者還會有乏力、低熱、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及壓痛。
通過以上的介紹,大家對已經有所了解了吧?專家提醒:白色念珠菌性包皮龜頭炎危害生殖系統健康;包皮龜頭炎要是不及時治療的話很容易引發前列腺炎,睾丸炎,附睾炎已經輸精管等器官的炎症;要是不能及時有效治療,相互合並感染,對生殖健康造成很大的傷害。因此患有包皮龜頭炎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
㈣ *** 包皮炎簡介
目錄
- 1 拼音
- 2 疾病科屬
- 3 疾病概述
- 4 診斷要點
- 5 辨證分析
- 6 辨證論治
- 附:
- 1 治療 *** 包皮炎的穴位
1 拼音
guī tóu bāo pí yán
2 疾病科屬
男科
3 疾病概述
*** 包皮炎是指包皮及 *** 同時感染,屬於中醫疳瘡范疇。廣義的疳瘡是外生殖器生瘡的統稱。因發病部位不同,埋物而有多種名稱。發生於尿道口下面的,名叫下疳;發生在 *** 上部,名叫蛀疳,發生在 *** ,而包皮又腫脹的,名叫袖口疳等。
4 診斷要點
1、凡是 *** 和包皮充血水腫,局部灼熱,發癢,疼痛,繼而發生糜爛,潰瘍者,可診斷為本病。
2、本病應與硬下疳、軟性下疳、淋病、固定性葯疹相鑒別。
5 辨證分析
*** 包皮炎中醫認為是因敗精濁物凝結,生濕化火,以致包皮、 *** 腫痛潰爛,尤其是毒火熾盛,血水淋漓等。辨證常見肝經濕熱型、肝經毒火型、陰虛火毒型。肝經濕熱型,伴有心煩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黃等。肝經毒火型,伴有皮肉腐壞、血水淋漓、口渴飲冷等。陰虛火毒型,伴有手足心熱,盜汗口乾等。總的治法是清肝瀉火,清熱解毒。
6 辨證論治
肝經濕熱型
證見
治法
方葯
1、主方:龍膽瀉肝湯處方參見:「陽強」肝膽濕熱型方葯。
2、中成葯
(1)復方穿心蓮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
(2)復方菠蘿酶片,口纖納服,每次4片,每日3次。
3、單方驗方:復方知柏三花湯(謝義達驗方)處方:知母6克,黃柏6克,甘草6克,玄參15克,臘梅花15克,龍膽草5克,,白芷5克,蘇花15克,七葉一枝花10克,蟬蛻3克,薏苡仁50克,牡丹皮9克,赤芍12克。水煎兩次分2次服,每日1劑。肝經毒火型
證見
*** 包皮腫脹,色紫暗,皮肉腐壞,血水淋漓,尿道外口 *** 、包皮紅腫灼痛,滲流黃水,有腥臭味;口苦咽干,清肝利濕,解毒消腫。心煩易怒,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周圍滲流黃彎豎液白色膿液,有腥臭味,潰瘍處疼痛劇烈;心中煩熱,口渴飲冷,小便赤澀,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厚而干,脈弦滑數。苔黃厚而干,脈弦滑數。治法
方葯
1、主方:當歸蘆薈丸(古驗方《醫學六書》)處方:大黃9克,黃柏9克,黃芩9克,黃連9克,梔子9克,龍膽草9克,蘆薈9克,青黛9克,當歸10克,木香9克,甘草6克。水煎兩次分2次服,每日1劑。
2、中成葯
(1)復方穿心蓮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
(2)牛黃解毒丸,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七葉一枝花水(梁健文驗方)處方:七葉一枝花60克,生甘草60克。水煎3碗,分2次趁熱洗患處,每日1劑。
(2)苦參解毒湯(龐俊群驗方)處方:苦參50克,洋金花50克,生地榆50克,魚腥草50克,防風15克,冰片2克。上葯加水1升,約煎半小時後,濾出葯液,待稍涼後熏洗患處20分鍾;熏洗後的葯液可留下與原葯渣復煎再用。每劑葯可用2天,每天洗3~4次。陰虛火毒型
證見
治法
方葯
1、主方:解毒養陰湯(冷方南《中醫男科臨床治療學》)處方:山萸肉10克,枸杞子9克,元參12克,石斛9克,菟絲子10克,南沙參12克,北沙參15克,生地炭12克,牡丹皮9克,金銀花12克,澤瀉9克,黃柏9克,苦參10克。水煎兩次分2次服,每日1劑。
2、中成葯
(1)知柏地黃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2)杞菊地黃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3)大補陰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3、單方驗方:雞蛋殼散(樊中州《男女科病千首妙方》)處方:雞蛋殼10個,打碎後放在鍋內炒黃,孩兒茶6克,共研細面,裝瓶備用。局部較濕者,將葯面撒上即可;局部較干者,用香油調搽。 *** 腫痛,其色暗紅, *** 潰爛,久不癒合;手足心熱,滋陰清熱解毒。盜汗,口乾,小便短少。舌質紅,少苔,脈弦細數。清泄肝膽實火。其他療法外治療法:
(1)馬齒莧30克,芒硝30克,九里光30克。水煎浸洗患部,每日2~3次。適用於黃水淋漓,有腥臭味者。
(2)枯礬散:枯礬60克,冰片10克。水煎外洗,繼之外用蜂蜜紗布外貼,或康復新液外搽。適用於 *** 潰爛,久不癒合者。
治療 *** 包皮炎的穴位
- 子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