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給一歲多的寶寶按摩讓寶寶睡的舒服
寶寶的按摩手法與成人按摩有較大的不同。首先,寶寶的按摩力度一定要輕,以免傷害其幼嫩的血管和淋巴管,所以寶寶的按摩准確地說應該叫「撫摩」。其次,寶寶撫摩的方向也與成人迥異。為寶寶按摩時,按摩者的手要從寶寶的頭撫摩到軀體,然後從軀體向外撫摩到四肢。這種按摩手法與一般的成人按摩正好相反。成人按摩是順著體液迴流的方向,有力地沿四肢向心臟移動。盡管寶寶的按摩是按照從上往下的方向進行的,但多數的按摩動作是撫摩或輕柔的捏。捏的時候要輕,以免傷害寶寶嬌嫩的血管。捏一下,手指要滑動一下,然後再捏一下。 按摩時應把寶寶放在安全的地方。如果你覺得在地板上進行按摩不舒服,那麼把寶寶放在床上或椅子上時一定要小心,不能讓他滾下來。特別是當寶寶長到11-14周,自己會翻身時,媽媽更要當心。按摩之前應准備好一切用品,還要預先避免突發噪音,以保持寧靜的氛圍。 准備活動做好後,再為自己選擇一個舒適的、能長時間保持的體位。跪姿,特別是跪坐在腳跟上,可能會損害膝蓋韌帶。如果開始是這個姿勢,最好在幫寶寶翻身按摩背部時變換一下姿勢。為使你的身體保持良好狀態,記住按摩時身體彎曲要從臀部彎起,保持背部挺直。腰部彎曲、身體前傾很容易使人疲勞,還可能對背部造成損傷,特別是在腰彎向一側,做撿毛巾等動作時。身體彎曲的同時扭腰很容易傷害背部。保持良好的姿勢,對寶寶的按摩更加有利。 按摩時,把手的位置放好後,脊柱前傾,就可以輕松自如地控制按摩的手法了。這對寶寶和按摩者都有好處,因為採用這種姿勢按摩,可以緩解按摩者局部肌肉的緊張。 寶寶的按摩手法與成人按摩有較大的不同。首先,寶寶的按摩力度一定要輕,以免傷害其幼嫩的血管和淋巴管,所以寶寶的按摩准確地說應該叫「撫摩」。 為成人按摩,手法要有力,從四肢向心臟方向按摩。而在寶寶的按摩中,要輕柔地沿著身體向下,從心臟向四肢的方向按摩。 嬰兒按摩-按摩順序 下面按次序進行的按摩既適用幾個月大的健康寶寶,也適用新生寶寶。需要牢記的是,為較小的寶寶做按摩時要更加精心。 小於六個星期的寶寶,一次按摩大約只需要10分鍾。按摩時,用你的手輕輕撫摩寶寶的小臉、腹部和背,輕輕移動寶寶臀部、大腿、小腿和胳膊的皮膚下面的肌肉。不要給新生的小寶寶使用精油。 每次按摩,都要先從寶寶的左側開始。這一方面是遵循兩極對立的原理,另一方面也順應了東方的觀念:身體一側易於接收,而另一側則強於排出。 嬰兒按摩-注意事項 1、剛出生的寶寶由於臍帶還沒脫落,所以盡量不要做腹部按摩。 2、按摩時,要先准備嬰兒油或嬰兒乳液,以減少按摩時的摩擦力,如果寶寶皮膚比較乾燥,選擇具有保濕作用乳液比較好。方法是,在按摩前,先將嬰兒油或乳液放在手心,雙手搓熱後再進行按摩。 3、按摩時可以先從臉部開始,讓寶寶看清楚媽媽,再進行下面的步驟,如此寶寶會比較有安全感。 4、按摩的力度要適中,不能太輕像是搔癢,也不能太重,寶寶會痛。 5、按摩最佳的時機在兩餐之間,千萬不能一吃飽就進行,免得寶寶嘔吐。 6、寶寶的按摩用油 寶寶的按摩只能用基礎油。除非有特殊情況得到允許才可以用精油。寶寶會坐了,可以輕松活動時,可採用20毫升的基礎按摩油加入1滴柔和的精油按摩。在寶寶沐浴時添加精油一定要小心。寶寶坐起來會濺出水花,把水弄到嘴裡。所以,用稀釋過的草本精油,如甘菊油等給寶寶沐浴比較合適。 寶寶一周歲後,身體按摩可以採用30毫升基礎油加3滴精油。在寶寶三四歲之前,不要把油擦到他臉上。 在給寶寶使用精油時,要遵循一條原則:過猶不及。
2. 幼兒皮膚乾燥瘙癢粗糙
一.選擇棉質內衣
內衣是寶寶最親密的接觸了。要保證寶寶身體皮膚強健,防止各種過敏徵象的發作,寶寶貼身衣物的選取非常關鍵。
化纖布料對寶寶的皮膚有刺激性,也容易引起皮炎、瘙癢等過敏現象。一般來說,全棉質地的穿脫方便的衣服是上選,寬松的衣物可以保持寶寶皮膚呼吸流暢,而過緊的內衣則會讓寶寶感受很憂傷,也阻礙了體膚的強健呼吸。
二.皮膚護理水溫要得當
冬季天氣寒冷,嬰幼兒活動明顯比夏天要少,因而出汗和皮脂分泌也都沒有那麼旺盛。對於小孩子來說,每天洗一兩次臉就夠了,還要注意水溫不要過高。
反復幫寶寶洗手洗澡,特別是常用洗手液沐浴露等,水溫過高和使用鹼性用品都容易沖洗掉孩子肌膚上的油分,寶寶的皮膚就會出現干、裂、紅、癢等症狀。
三.注意寶寶口唇保濕
如果發現寶寶的口唇有乾裂徵象,可以先在寶寶嘴唇上敷一塊乾冷的小毛巾,讓嘴唇黏膜充分攝取水分,然後再塗搽一些潤唇膏或香油。
冬季要注意多給寶寶喝些溫開水,寶寶冬季皮膚瘙癢。也可以適當補充維生素B2及維生素C。假若看見寶寶頻繁舔嘴唇,父母要及時制止,並告訴他那樣做會使嘴唇乾裂得更加厲害。
四.准備好適合寶寶的護手霜
如果發現寶寶的小手皺了,媽媽可以先把寶寶小手放入溫水(偏熱一點)浸泡幾分鍾,待寶寶手上皴裂的皮膚軟化後,再用無刺激的香皂把寶寶手上的污垢洗凈,擦乾雙手後塗上護手霜,多塗點無妨。
要堅持浸泡,直到治癒為止。另外,還要提醒寶寶,手上有水時要擦乾凈後再出門,而且要擦上護手霜、戴手套等以防皺裂。
五.出現凍瘡要及時護理
如果寶寶手腳出現凍瘡,媽媽可以先給寶寶做個按摩:在凍瘡紅腫部位,用手進行搓、摩、按壓,先輕後重,促使紅腫消散。
每日做2--3次,每次10分鍾。按摩時切忌用手指抓,以免損傷皮膚造成潰爛。如果寶寶的凍瘡已經破潰,可遵醫囑用葯物外敷。
六.選擇適合嬰幼兒肌膚的護理產品
事實上,對於嬰幼兒來說,清水其實是最好的清潔劑。
給嬰幼兒選擇面部或身體的清潔用品時,首先要選擇功能比較簡單的產品,除了清潔之外的功能越少越好,尤其是不要有殺菌等功能的,免得刺激孩子幼嫩的皮膚,引起過敏。
七.及時補充維生素
通常來說,挑食、不愛吃水果和蔬菜的寶寶更容易出現皮膚粗糙、干癢的症狀。那是因為維生素和礦物質能夠讓皮膚保持細膩滋潤。
媽媽可以適當給寶寶補充維生素B2及維生素C,對皮膚很有幫助。你也可以在寶寶每周的食譜中適當增加胡蘿卜等養分豐富的食物,也可以有效補充維生素。
八.給屋內加濕
冬季室內通常會開暖氣,乾燥的空氣也會使得皮膚特別干。嬰幼兒稚嫩的皮膚對枯燥的環境尤其敏感,因此還要注意合理安排室內濕度。
冬季在室內開空氣加濕器較有效,媽媽也可以在房間內放一盆清水,或者偶爾拖拖地,在房間多放置幾盆綠葉植物也是簡單易行的保濕好方法。
3. 寶寶過敏了,該如何幫他緩解瘙癢
當寶寶皮膚出現過敏現象,家長在生活當中一定要幫助寶寶進行護理著裝,盡量選擇一些寬松透氣的衣服,避免捂著,否則可能會讓寶寶皮膚出現瘙癢的情況,也要勤換寶寶的衣服和床單,吃的方面也要避免讓寶寶吃一些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比如牛奶雞蛋等。同時也要注意好對於寶寶皮膚的清潔和護理,幫助寶寶皮膚保濕補水,避免寶寶皮膚出現乾燥起皮的情況,對於緩解寶寶皮膚的瘙癢也是很有幫助的。除此之外,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建議下,去給寶寶皮膚塗抹一些葯膏。
寶寶出現皮膚過敏,一般都是因為過敏源導致的,因此,孩子發病以後家長們一定要注意盡早找出過敏源,然後讓患者盡量避開過敏源,這是緩解病情的一種有效措施,家長朋友們對此一定要謹記在心。
寶寶出現皮膚過敏的症狀後,家長們首先要注意的是給孩子做好皮膚的清潔工作,這對於皮膚過敏的治療是有很大幫助的,必要情況下可以給孩子使用一些消炎制劑來緩解病情,對此家長們一定要引以為鑒。
4. 皮膚過敏,臉過敏很難受,試試按摩這幾個穴位
注意下是復不是因為化妝品的原因,很多制人使用化妝品的時候出現過敏的,有時候這也是針對各種肌膚的人,如果皮膚敏感的話就會出現臉上又紅斑也就是過敏。
A:對化妝品過敏其實要跟本身有關系,有些裡面會添加防腐劑,色素,香料等,肌膚就是對這些添加劑過敏,使用後對皮膚有了刺激就會有過敏的。
B:在過敏後出現皮膚癢,紅斑,糜爛,皮膚越來越差後就要立即停止使用該品。
C:過敏之後,不要用肥皂洗,應該用清水或者鹼性低的卸妝油清洗。
如果自己是過敏性皮膚建議使用愈敏霜套裝,可以了解一下改善過敏的,這個是專門為過敏肌膚使用的,非常溫和的,可以放心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