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脂溢性皮炎會不會傳染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脂溢性皮炎會不會傳染

發布時間: 2023-12-27 22:34:29

1. 過敏性皮炎的主要症狀

過敏性皮炎的主要症狀

過敏性皮炎的主要症狀,過敏性皮炎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症狀,引起過敏性皮炎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飲食,可能是接觸過敏源引起,下面我帶大家了解過敏性皮炎的主要症狀,早知道早治療。

過敏性皮炎的主要症狀1

過敏性皮炎的主要症狀

導致過敏性皮炎的原因有很多,因此不同患者表現出的症狀也不一樣,這就預示著過敏性皮炎有很多不同的分類:

1、接觸性皮炎: 皮膚黏膜與外界的過敏源相接觸,身體上就會出現紅斑、水皰、大皰甚至壞死等。

2、激素依賴性皮炎症狀: 皮膚會出現顯著紅斑、丘疹、脫屑、騷易等等症狀。

脂溢性皮炎症狀:好發於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如頭部、面部、胸部等等。開始為輕度潮紅斑片,上覆灰白色糠狀鱗屑,伴輕度瘙癢,皮疹擴展。嚴重者伴有滲出、厚痂、有臭味,可侵犯整個頭部。

3、化妝品皮炎症狀: 輕者僅有局部皮膚瘙癢,少許零散的小紅丘疹、紅斑及輕度腫脹,重者局部皮膚水腫,有彌漫性紅斑,大小不等的水疤,甚至滲液糜爛。

過敏性皮炎傳染嗎

一般人都很擔心皮炎會傳染給自己,尤其是過敏性皮炎,其實這種擔心是沒必要的,我們需要知道,皮炎是不會傳染的。事實上,過敏性皮炎的發生往往和患者的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病毒感染有一定的關系,而一些食物過敏或是葯物過敏也可以導致過敏性皮炎出現,所以過敏性皮炎的發生和個人的體質有很大關系。

總而言之,過敏性皮炎的症狀還是比較明顯的。如果生活中出現了這些症狀就一定要引起重視,到醫院進行檢查,對症治療。想要減少這種疾病的`發生,就一定要及時的做好預防,只有有針對性的做好預防才能夠防止過敏性皮炎的出現。

過敏性皮炎的主要症狀2

孩子患過敏性皮炎,除了皮膚過敏瘙癢等症狀外,患兒的行為舉動可能也會出現一些改變。小兒過敏性皮炎症狀一般有以下方面:

1、一般症狀。 孩子面頰、鼻頭及耳垂潮紅,耳道濕潤,耳痛,鼻塞,打噴嚏,黑眼圈,眼瞼腫脹、下垂,頭痛,唇乾,皮膚乾燥或多汗,眼角或手掌出現皺紋,腹痛,腹瀉,腹脹,便秘,臂、腿或關節處有濕疹,反復感染,慢性咳嗽,哮喘,呼吸淺而快或不規則,脈搏紊亂,血壓升高,關節發緊等。

2、行為改變。 不同年齡組的孩子,行為表現各異。

0-1歲嬰兒組:持續哭喊或尖叫,不能進食或需要不停地進食,煩躁或極度萎靡,入睡困難或嗜睡,不願被抱,搖頭等。

1-3歲幼兒組:莫名其妙地發脾氣,過分活躍,亂蹦亂跳,撞床,疲勞,蜷縮在桌椅下、床底下或傢具內等黑暗的角落裡,拒絕被接觸,不願穿衣、脫衣等。

3-6歲兒童組:情緒和行為突然改變,多動,不能安靜地坐著吃飯、聽故事或看電視節目,煩躁,疲勞,違拗,沮喪,有攻擊行為,搖晃腿,嗜睡或夢魘,寫字或畫畫時不能在一水平線上進行,或字越寫越大並往上翹(興奮型),或字越寫越小並往下降(抑鬱型),間歇性講話困難,5歲後還尿床等。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皮膚出現過敏瘙癢且伴有一些疾病症狀,孩子的行為舉動甚至性格也出現了一些變化,則要警惕孩子是否患上過敏性皮炎。

2. 脂溢性皮炎內心要強大

你知道脂溢性皮炎是怎麼形成的嗎?脂溢性皮炎又稱脂溢性濕疹,是發生在皮脂腺豐富部位的一種慢性丘疹鱗屑性炎症性皮膚病,此病多見於成人和新生兒,好發於頭面、軀乾等皮脂腺豐富區,可能有些朋友不知道脂溢性皮炎有什麼症狀和給自身帶來什麼樣的危害?也沒有見過,正好藉此機會給大家講解一下。
臨床表現皮損主要出現在頭皮、眉弓、鼻唇溝、面頰、耳後、上胸、肩胛間區、臍周、外陰和腹股溝等部位,初期表現為毛囊周圍炎症性丘疹,之後隨病情發展可表現為界限比較清楚、略帶黃色的暗紅色斑片,其上覆蓋油膩的鱗屑或痂皮,自覺輕度瘙癢,發生在軀幹部的皮損常呈環狀,皮損多從頭皮開始,逐漸往下蔓延,嚴重者可泛發全身,發展為紅皮病。
而且會給患者帶來頭發脫落,脂溢性皮炎常常是先發病於頭皮處,患部出現潮紅色斑,上面覆蓋油膩性的鱗屑,雖然脂溢性皮炎不會傳染,但是如沒有及時的治療,它會逐漸的蔓延到整個頭皮,甚至是全身各處,頭部脂溢性皮炎人沒有及時的治療,細菌會生長繁殖產生一種溶解酶,是發根松動,毛囊逐漸的萎縮,出現頭發脫落的症狀,嚴重的會造成禿頂這些危害。
只有大家了解了脂溢性皮炎,才能更好的治療它。

3. 脂溢性皮炎的滲出不小心沾到其他部位皮膚,會傳染么

病情抄分析:
您好,脂溢性皮炎形襲成的主要原因飲食肥甘油膩,吃甜食、脂肪過多、飲酒、過食辛辣食物,痤瘡治療不當,應用不當的護膚用品,長期應用激素類軟膏,也與體質比如精神因素,體內激素水平等有一定關系。
指導意見:
1、這個病是自身因素引起的,不是傳染性疾病,所以不會傳染。
2、正確的治療是可以治癒脂溢性皮炎的。
3、首先要改變飲食習慣,不吃辛辣刺激食物,不吃油膩過大的食物,保持良好的情緒,避免精神刺激,加上內服外用葯物,效果是比較好的,尤其在春天,可以用桃花煎水喝,有根治的效果。
祝早日康復。

4. 這6種疹子寶寶最容易患上,媽媽要學會分辨

寶寶出生後最讓父母頭疼的,就是長了疹子卻不知道如何辨別。有些疹子看起來一樣,但實際上護理方法完全不同。

其實就是我們熟知的痱子,也叫汗疹、熱疹,幾乎每個寶寶身上都會長。

寶寶長痱子基本是因為出汗過多而引起的,比如衣服穿得過多,劇烈運動等,導致寶寶排汗不順暢,進而引發的皮膚炎症。

痱子最容易長在身體出汗最多的地方,比如脖子、腋下、屁股/屁股溝、後背等部位。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其形態都是一粒粒的小水泡,會有瘙癢、燒灼的感覺。

長痱子孩子會感受到一些刺痛,但只要開空調、風扇後,就會好轉一些。所以,就算不是在夏季,只要寶寶出汗多,哪怕是在寒冷的冬天都有可能發生。

如果孩子長了痱子,只要立即降溫和減少出汗,多數情況下很快就能消退。

在日常中,盡量不要讓寶寶待在溫度太高的環境中,一般25 左右的溫度是最適宜的;盡量選擇純棉淺色的衣物,易吸汗散熱;如果寶寶出汗太多,要及時用溫水給寶寶洗澡,然後更換乾燥的衣服。

紙尿褲也要勤更換,小便2-3次就可以給寶寶換掉了,如果是大便要立即更換,選擇的紙尿褲最好具有透氣性。

濕疹是兒童最容易發生的皮膚病,一般會分為急性濕疹和亞急性或慢性濕疹。

急性濕疹的特徵主要是皮膚表面有紅斑、丘疹和水泡,急性期時可肉眼看到糜爛、滲液和水泡等「濕」的現象。

而亞急性或慢性濕疹常表現為紅斑,丘疹的表面是乾燥的,還有脫屑的現象。

濕疹無論是輕微還是嚴重,看起來都是一片一片的,又紅又腫,還伴有癢的感覺,最容易出現在乾燥摩擦的地方,像是臉頰、手肘和膝蓋部位,如果長時間地抓撓,就會導致皮膚出現增厚及裂紋。

如果寶寶得了濕疹,最重要且有效的方式,就是做好保濕工作,環境溫度最好控制在22 -26 之間,濕度控制在50 -60 之間為宜。

可以給寶寶塗抹保濕霜或者軟膏,不要用乳液。千萬不要亂用偏方,或者是帶有妝字型大小、消字型大小的產品,以免寶寶濕疹更嚴重,甚至會帶來不良反應。

日常要注意寶寶的清潔衛生。洗澡時盡量用清水,沐浴露每周或兩周用一次就好,洗完澡後5分鍾內,要給寶寶全身塗抹保濕霜。

寶寶穿的衣服一定要選擇純棉、透氣、寬松的,這樣不會讓濕疹進一步的擴散。

也稱為摩擦紅斑,主要高發人群還是肥胖的嬰兒,常見好發的部位於頸部、腋窩、腹股溝、肛周等有褶皺的地方。

間擦疹是嬰幼兒常見的皮膚問題,皮膚只要容易發生接觸和摩擦的部位都很容易患間擦疹,一定要做好局部皮膚的護理。

寶寶的皮膚如果呈現潮紅或暗紅色斑,繼而出現浸漬糜爛、滲液,嚴重時還會有膿液,說明寶寶患的是間擦疹。

注意皮膚表面的清潔,避免汗水、口水、奶水、食物殘渣等長時間停留刺激皮膚。

對於脖子、大腿根部、腋窩等相對不透氣的部位,要露出來透氣,保持乾爽;對於相對容易頻繁摩擦的部位,盡量避免外物摩擦。

如果寶寶的皮膚發紅比較明顯,可以用一些成分簡單,有收斂水分作用的軟膏,例如氧化鋅軟膏,可以幫助皮膚保持乾爽。

如果間擦疹嚴重,就需要及時用葯改善,例如地奈德乳膏、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都是比較推薦的弱效皮質激素葯膏。

當然,避免間擦疹的最好辦法,就是做好預防工作。例如給寶寶所在的環境保持在18 -25 之間;洗澡後要仔細擦乾褶皺比較多的部位,對於容易接觸口水的部位,可以用凡士林來做好隔離。

另外,就是幫助寶寶減輕體重,減少因為肥胖而造成皮膚褶皺多的情況。

就是大家俗稱的「風疹塊」或「風團」,是一種皮膚過敏性疾病。主要是身體碰到了過敏物質,抵抗力弱的寶寶很容易反復發作。

蕁麻疹多是由過敏、感染、葯物、食物、物理刺激等原因引起的,皮膚會出現凸起的,水腫性紅色風團,如果嚴重,還會引起皮膚黏膜血管性水腫。

患了蕁麻疹的寶寶,幾乎全身都有,大多數都非常癢,同時寶寶還會伴有發熱、惡心、嘔吐、腹瀉、敗血症、休克等症狀。這種情況會在幾個小時內消退,一般不會超過24小時,但會反復發作。

如果懷疑孩子患的是蕁麻疹,不能自行判斷和用葯,最好先去醫院詢問確診後再進行葯物治療。

一般來說,過敏原,例如魚、蝦、蟹、蛋類、芒果等;微生物感染,疫苗、抗菌葯等,物理刺激:摩擦、壓力、冷、熱等;還有花粉、粉塵、動物毛發等,這些都可能誘發蕁麻疹。

所以,只要盡量去除這些誘因,才能預防寶寶發生蕁麻疹。

主要是由腸道病菌引起的急性出熱出疹,具有傳染性。一般每年的4-6月是高發期,5歲以下兒童是發病的主要人群。

感染手足口病的症狀主要是手、足、口、臀等部位會出現紅疹和水皰疹,同時伴有身體發熱。

大多數的口足口病症狀都比較輕,一般1周左右就能自愈,但嚴重的時間會長一些。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多喝水、吃熟食、勤通風;大人接觸寶寶時要先洗手,避免攜帶病菌傳染給寶寶;跟寶寶的餐具要分開用,寶寶的餐具、玩具定期進行消毒。

寶寶1歲前,建議給寶寶接種手足口病疫苗。在病毒高發期盡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像滑滑梯、搖搖車這些游樂設施也盡量少玩。

又稱為嬰兒脂溢性濕疹,主要是與雄激素作用於皮脂有關。一般脂溢性皮炎會發生在出生後3周到12個月之間,不同區域的脂溢性皮炎,也會有一定的差別。

比如頭頂會出現叫乳痂的疹子,上面有厚厚的像是頭屑的痂殼,不太容易脫落。可以用凡士林或者礦物油塗抹痂殼泡軟,然後用軟毛刷去除。

而眉毛、眼瞼、額頭、臉蛋、鼻唇、耳朵後方則會出現紅色的疹子,上面是油膩的皮屑;脖子和尿布區域等褶皺部位則是單純的發紅,一片片的,表面發亮,沒有皮屑。這些部位的清潔,建議用溫和的洗發水和沐浴露清潔。

清潔後的部位都要用保濕霜或潤膚霜做好保濕工作,避免使用純油類的護膚品。

皮疹會反復或持續的發生,如果還是不會判斷,就需要去醫院由醫生來評估。

最後,要提醒一句,寶寶的手指甲要定期修剪,保持雙手的干凈,以免抓傷皮膚後引起感染;家裡的環境一定要保持清潔衛生,例如常接觸的床單、被套要勤換洗;地板和寶寶玩耍的墊子要定時的清潔消毒。

5. 脂溢性皮炎會傳染嗎

脂溢性皮炎具有極為明顯的皮損,症狀多初始於頭皮,隨時間推移可延及多個部位。生活在脂溢性皮炎病人周圍的人群因擔心會傳染給自己,常避之而不及,令病人內心深受折磨。那麼,到底?簡單的做個了解。 事實上,脂溢性皮炎是不會傳染的。本病為一種慢性皮膚炎症,病人在發覺自身患上這一疾患之後,應當保持一個愉快的心態,以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一般而言,只要能明確病因,對症治療,是可以很快痊癒的。 脂溢性皮炎的症狀常自頭部開始向下蔓延,典型損害為暗黃紅丘疹或斑片,邊緣清楚,表面被覆油膩性鱗屑或痂皮,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慢性經過,易反復發作,常伴為毛囊炎、瞼緣炎,面部常與痤瘡、酒渣鼻蟎蟲皮炎並發。 脂溢性皮炎的預防: 1、注意飲食:要注意飲食中的熱量、麻辣食品不宜增加過多,否則可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引發或加重脂溢性皮炎。可多食新鮮蔬果及高蛋白食物。 2、保持室內透風:長期坐在辦公室,上放工走在馬路上,坐在汽車里,與大自然的接觸很少,所以皮膚缺乏充足的呼吸,建議秋季早晚用溫水洗臉後,塗抹保濕霜,經常去野外呼吸新鮮空氣。 3、洗臉需注意:不要過度的食用洗滌用品,一天保證使用洗面乳最多兩次。油性皮膚可用去油洗面奶每周2-3次,最多逐日1次,而平時用中性的洗面奶即可,輕輕揉洗,不要用力擠壓毛孔,皮膚瘙癢時用手輕拍,不要用力撓抓。 想必通過以上的講述,您對脂溢性皮炎是否會傳染在心中已經有了答案。本病雖不會傳染,但具有明顯皮損,且遷延不愈可並發多個疾患,應當在發現症狀之後及時的進行治療。 推薦閱讀:脂溢性皮炎能治好嗎

6. 脂溢性皮炎的滲出不小心沾到其他部位皮膚,會傳染么

你好!沒關系的,不影響,盡快洗掉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