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嬰兒的疥瘡和濕疹有什麼區別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可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但好發於面部、頭部、耳周、小腿、腋窩,肘窩、陰囊、外陰及肛門周圍等部位,發病原因未明了,過敏體質可能是發病的主要原因。 疥瘡和濕疹的區別 疥瘡和濕疹有哪些區別呢?大家先看一下有關濕疹的症狀表現: 急性濕疹常對稱分布,皮疹有多種...形式,表現為紅斑、丘疹、水皰、糜爛、滲液和結痂等。自覺劇癢,抓破後可引起感染。病程約2 ̄3周,但容易轉為慢性,且反復發作。 慢性濕疹以四肢多見。表現為皮膚增厚粗糙,可呈苔癬樣變,脫屑,色素沉著,自覺劇癢。常可急性發作,病程可達數月至數年。 急性濕疹的治療,紅腫明顯或滲液較多時,可用3—4%硼酸溶液或5%醋酸鋁溶液濕敷。紅斑、丘疹或水皰,可搽爐甘石洗劑或振盪洗劑。慢性濕疹可用3—5%糠餾油軟膏外搽。內服范圍較小,又無滲液時,可用地塞米松霜或膚輕松軟膏外搽。內服葯有苯海拉明、非那更、塞庚啶等。中葯治療濕疹也有一定的效果。 下面是有關疥瘡的症狀表現: 疥瘡又稱癢瘡,是由疥蟲侵入人體皮膚而引起的皮膚寄生蟲病,傳染性大,易在家庭和接觸者之間傳播流行。男女老幼都可發病。 疥蟲喜歡侵襲和寄生在皮膚較薄而柔軟的部位,如手指部、手腕、腹股溝、大腿內側等處。疥蟲鑽入皮膚以後,就以皮膚的角質組織為食,嚙食出一條隧道,並在其中產卵。皮膚上出現米粒大丘疹、水皰和隧道。隧道為細小的黑線,長約2—3毫米,末端常有小水皰。疥蟲常居在此水皰內。自覺皮膚劇癢。夜間更為明顯。 (好評~)
⑵ 疥瘡的症狀
疥瘡是什麼症狀?疥瘡的症狀主要分為早期和中期,早期疥瘡的症狀以瘙癢為主,到了中期,疥瘡的症狀為夜間出現陣發性的劇烈瘙癢。患兒皮膚薄嫩的地方會明顯感到,並且常出現皮疹。疥瘡的症狀具體如下:
早期疥瘡的症狀:只有瘙癢的感覺,但不太明顯。部分患者會在皮膚薄嫩的部位出現粉紅色的小疙瘩。疙瘩呈水泡狀,擠破後有透明液體流出,該症狀夜間瘙癢明顯。
中期疥瘡的症狀:夜間會陣發性的劇烈瘙癢。寶寶皮膚很薄嫩,患有疥瘡的寶寶會在皮膚薄嫩處(如大腿內側、腋窩下、手指縫、乳房、小腹部、會陰部、生殖器部位等)常出現皮疹,為粟米大小的丘疹或丘皰疹。症狀部位可見疥蟲掘的隧道,呈灰褐色不規則曲線。
疥瘡的臨床表現
當感染疥瘡之後,首先出現的症狀是皮膚刺癢,在瘙癢部位同時出現小皮疹,小水皰或結痂等皮疹。其癢甚劇,一般白天稍輕,夜晚加重,往往由於搔抓,遍體搔痕,甚至血跡斑斑,如果寶寶患有疥瘡,則患兒難以入睡。疥蟲穿入表皮之後,一般需經20-30日的潛伏期才出現皮疹及瘙癢症狀。
初起皮疹多見於皮膚潮濕柔軟處,如手指間、手腕部位的皮膚容易穿主寄生,繼之傳播到身體其他部位,如肘、腰部、腋窩、腹部及陰部等處。解放前民間流傳的「疥瘡像條龍,先在手上行,腰中繞三圈,腿上扎大營」。
⑶ 小孩子得了疥瘡該怎麼辦才會好
當感染疥瘡之後,首先出現的症狀是皮膚刺癢,在瘙癢部位同時出現小皮疹,小水皰或結痂等皮疹。其癢甚劇,一般白天稍輕,夜晚加重,往往由於搔抓,遍體搔痕,甚至血跡斑斑,病人難以入睡疥蟲穿入表皮之後,一般需經20-30日的潛伏期才出現皮疹及瘙癢症狀。 意見建議:換洗的衣物一定要開水燙陽光暴曬!硫黃軟膏從頸以下...遍搽全身.成人用10%的硫黃軟膏.擦葯期間不洗澡,不更衣.治療結束後觀察2周,判定療效.如有復發要及時治療. 還要注意: 1,家中或集體中患疥瘡者要同時治療. 2,隔離患者. 3,沸水消毒被患者用過的衣物. 4,將葯物搽於頸項以下全身,有皮損部位多搽,治療期間不洗澡使葯效持久.
⑷ 什麼叫疥瘡
疥瘡是由疥蟲寄生在人體皮膚表皮層內引起的一種接觸性傳染性皮膚病。疥蟲屬於蟎類,故又稱疥蟎,寄生於人和哺乳動物的皮膚內,疥蟎的壽命約5-6周,其離開皮膚後只能存活約72小時。疥瘡的傳染方式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包括性接觸)或間接接觸而傳染,如同住一床、握手等接觸方式,或者通過接觸患者使用過的衣服、被褥、床單、枕巾、毛巾等而間接感染。因此本病多發生在密切生活接觸的人群中,也常常在一個家庭中多名成員發病。疥蟎侵入人皮膚後,除對皮膚引起機械性刺激外,疥蟎分泌物可引起皮膚出現丘疹、水皰或膿皰,同時引起奇癢。疥蟎通常喜歡侵犯皮膚細嫩的部位,如手指縫、手腕、肘窩、腋窩、乳頭下、外陰、腹股溝等處,小兒也容易沾染。皮膚的表現為隧道(疥蟎鑽過的地方,呈一條條細小的灰白色或黑色線條)、丘疹、水皰、膿皰以外,陰莖、陰囊、陰唇、肛周等處感染後還可出現綠豆至黃豆大小的結節。俗語說 :「疥是一條龍,先從手縫行,圍腰轉三圈,陰部扎大營」。
這十分形象地描述了疥瘡的一般特徵。「疥是一條龍,先從手縫行,腰上轉三圈,紮根大本營」 :說明了疥瘡的症狀不局限於一處,疥瘡最後在陰部常出現疥瘡結節。
疥瘡患者的瘙癢症狀常常在夜間加劇,這是由於雌蟲在夜間開始掘隧道所引起的機械性刺激所致。有的患者因瘙癢而進行搔抓、水燙等刺激可引起表皮剝脫、血痂或繼發感染,從而發生毛囊炎、癤腫。少數患者還可並發腎炎。
得了疥瘡應立即進行隔離治療,以便徹底消除傳染源。患者穿過的衣服,用過的被褥等物品必須進行煮沸消毒,或者在陽光下暴曬,達到殺滅疥蟎的目的。疥瘡的治療主要以外用葯為主,一般不需全身用葯。如合並感染或濕疹化等也可用內服葯治療。外用葯常用的有硫磺軟膏等,成人用10%的硫磺軟膏,兒童用5%的硫磺軟膏,早晚各塗一次。特別注意的是,葯膏要塗遍除了頭皮和顏面部以外的全身皮膚,在丘疹、水皰處認真塗抹。擦葯期間不洗澡,不更衣,連續用葯3-4天。以便讓葯物保持一定的濃度,4天後徹底洗澡。換下的衣服、被褥等都要作消毒處理。一般在1-2個療程後可治癒,對於兒童疥瘡治療時間要適當延長,因為患兒所選葯物濃度較低,而且兒童的超敏反應所致的變應性皮損會持續較長時間。治療結束後觀察2周,判定療效。如有復發要及時治療。
疥瘡的預防,首先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換衣、勤曬被褥,不與他人同居,不使用別人的衣服、被褥等。發現病人應及時治療,換下的衣服要煮沸滅蟲,不能煮燙的東西用塑料包包紮一周後,待疥蟎餓死後再清洗。
⑸ 濕疹和疥瘡如何區分
濕疹和疥瘡有病因、傳染性、症狀、治療等方面的區別。
1、病因
濕疹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目前多認為是機體內部因素如免疫功能異常、皮膚屏障功能障礙等基礎上,由多種內外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疥瘡是由人型疥蟲通過密切接觸傳染所致。
2、傳染性
濕疹一般無傳染性。而疥瘡傳染性很強,在家庭或集體宿舍中可相互傳播,可因使用患者用過而未經消毒的衣服、被席、用具等傳染而得。
3、症狀
濕疹患者一般自覺瘙癢劇烈。飲酒、搔抓、肥皂洗、熱水燙均可加重症狀,重者影響睡眠。疥瘡一般夜間劇癢,在皮損處有灰白色、淺黑色或普通皮色的隧道,可找到疥蟲。
4、治療
濕疹一般可以選擇葯物治療,常用葯物有爐甘石洗劑、鹵米松乳膏等,而疥瘡以外治殺蟲為主,常用硫磺硼砂乳膏等葯物。
區別一、好發部位。濕疹多發於體表皮膚,常見的主要有頭面部、手足、四肢遠端等處。而疥瘡多發於皮膚較薄且榮嫩的部位,常見的主要有大腿內側、外生殖器以及手指縫、乳房下等。
區別二、有無傳染性。濕疹屬於慢性瘙癢性皮膚疾病,無傳染性。而疥瘡屬於寄生蟲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傳染性,而且此病傳播主要通過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傳播。
區別三、基本誘因。目前,臨床上針對濕疹的誘發原因尚不清楚,可能與過敏原刺激、微生物感染、內分泌疾病、營養障礙、暴曬等誘發因素有關。而疥瘡誘因較為明確,主要由人型疥蟎寄生所致。
區別四、治療方法。患有濕疹,可以遵醫囑進行葯物治療,如外用地塞米松乳膏、他克莫司軟膏或口服抗生素、抗組胺葯物等,都能幫助改善病症,減輕不適,恢復健康。疥瘡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中醫治療、皮損內注射葯物治療、口服抗寄生蟲葯物治療等。
區別五、預後效果。濕疹易反復發作,很難徹底根治。而疥瘡預後良好,不易復發。
濕疹和疥瘡的區別,主要就體現在上述介紹的這五個方面,只有全面認識了解這些,才能根據自身皮損病症,做出准確判斷,進行針對醫治,健康恢復。另外,還要提醒患者一點,濕疹易復發,疾病治癒後還要遵醫囑定期復診,降低其復發率,保障自身健康。
1、疥瘡:由疥蟲所致的一種感染,具有傳染性;
2、濕疹:是過敏性疾病,即變態反應性疾病,沒有傳染性。
兩者初期的症狀類似,都會有瘙癢,或者出現小皮疹,具體還要通過就診做相關的檢測,明確診斷才好用葯。一般疥瘡如果治療不及時會越來越嚴重,會出現劇烈瘙癢。如果時間比較久,可以合並濕疹反應,即合並過敏反應,瘙癢會加劇,所以建議患者盡早前往醫院就診明確診斷,治療用葯。因為濕疹的病因是過敏,用葯以抗過敏治療為主,比如氯雷他定等過敏類葯物。而疥瘡是由疥蟲侵犯皮膚所導致的傳染性疾病。治療要用具有殺滅疥蟲的外用葯,比如硫磺、冰黃膚樂等軟膏治療,但是具體的用葯還是以醫生面診指導用葯為主。
⑹ 孩子身上起的單個和成簇的小紅疙瘩,晚上很癢,胳膊和腿部有的形成結節了,求高手給確診下
參考 1 復方硫磺乳膏 產品功效:殺蟲,解毒,除菌,止癢。可治療疥瘡,濕疹等皮膚病 防治蜱蟲病。被蜱蟲和蟲子叮咬後,具有解毒、殺蟲、療瘡、止癢的作用。 用於疥癬、濕疹等皮膚病及脂溢性皮炎 。 國葯准字型大小:Z2284、Z2241。 2 可用苦參30克,百部10克,川連6克,苦楝皮10克。 煎水外洗,洗後不要用清水沖洗。